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中医文化的命运与复兴

中医文化的命运与复兴

本平台为「张其成国学基金」公众平台

中医文化的命运与复兴


在「弘扬中华文化与推进中医药发展理论研讨会」上发言


各位新老朋友、各位专家,大家好!


我原定的题目是《中医文化的命运与复兴》,由于时间关系,我的题目已经压缩两个字了,不讲「命运」,只讲「复兴」,讲两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要复兴?

第二,要复兴什么?


为什么要复兴呢?而不是叫振兴呢?所谓复兴,当然就是我们过去曾经辉煌过,后来一度衰落了。这里有两个原因,一个正面的原因,一个是反面的原因。所谓正面的原因,就是说我们中医药文化才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中药学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代表,它融汇了儒道佛的思想精神,体现了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中医药它是集国家文化软实力与科学技术硬实力于一体的,是体现了综合国力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中医药是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中医药的核心价值观对促进世界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来我想讲一个太极图,太极图就是中华文化包括中医文化最形象、最完美的表现形式,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阴阳中和的价值理念。将来世界文化的走向,我认为必须是按照我们太极图这种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发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世界和平与发展。而那种二元对立的矛盾图,绝对就导致了我们世界的这种无序的竞争,再说严重一些,可能就给我们带来毁灭性的重大灾害。


与此同时,中医药已逐步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和认可,越来越多的各国民众选择中医药作为他们的医疗保健手段。所以,我们要说我们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当然中医药是最好的载体。


反面的原因,那就是因为近代中医遭受了几次沉重的打击。这些大家都知道,1879年俞樾提出了《废医论》,1912年,《教育新法令》没有把中医药列为教育学科,1929年余云岫提出「废除旧医」提案。1950年代初,卫生部副部长王斌、贺诚认为中医是封建医,应该取缔。近几年,科学界一些重量级人物对中医、中国文化提出非议。2004年9月3日,杨振宁提出《易经》影响了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和《易经》结合,中医没有前途;2007年5月29日,何祚庥放言:「陈晓旭就是被中医害死的!」 「中医90%是糟粕,10%是精华!」2006年10月7日,名不见经传的张功耀领衔发起《促使中医中药退出国家医疗体制签名活动》,由此而名噪一时。更有甚者,有人居然声称「中医是当代最大的伪科学」!

这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告诉我们现在是到了中医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是到了复兴中医药文化的关键时刻。中医药文化再不复兴,中医将不复存在。


那么怎样复兴中医文化?或者说要中医药文化要复兴什么东西?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文化」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好多人问我:「你怎么说中医是文化?中医不是科学吗?」我早就说过:中医是科学,但不是现代科学,是传统科学、东方科学。科学也是文化。如果从广义「文化」这个概念上说,一切人为的都是文化。什么叫文化?我给它下了个定义,两个字,就是「人化」,只要是人为的,都是文化。它相对的一个词就是「自然」。当然我说的「中医文化」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中医文化就是中医学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也就是说这个文化是融汇在中医的各个方面的,它不是独立出中医药学的一个东西。我这里说的文化主要指狭义的,就是中医的核心文化、精神文化,着重在哲学这个层面,体现在生命观、本体观、思维观、价值观上。中医生命观就是对生命复杂现象的整体把握,直觉观测、灵性感悟,治疗观是未病养生的预防观念,司外揣内的功能观察、整体动态的诊察内容、辨「证」求「本」的诊断方法,发掘正气潜能(自组织自调节能力)的治疗原则;整体功能综合调节的治疗方法。


中医文化的复兴,我看重点在以下三方面要有所突破:第一个方面,是中医学的本体论,说白了就是气本论、气一元论。中医的脏象、经络、辨证,哪一样离得开气?上午柳所长讲了,中药治病究竟是不是有效成分在起作用?我就一直琢磨这句话,我认为按中医的说法就是气,是四气五味。气究竟是什么?我的好几个博士生都提出来要做气的研究。我说好!做了一年后,他说张老师,我做不了,我换一个题目好不好?我说好!后来有一天我终于明白了,我也不知道气是什么。但是,我跟我的学生们多次讲,你不知道气是什么、气叫什么,这没有关系。你说气是物质、是功能、是能量,是信息,还是多位一体,叫什么都可以,不必争论,这叫名相之争。但是,人体身上的气,你要体会出来、你要能感觉得到。人体身上的气、中药的气——四气五味,能不能用现代科学研究出来?我看最终是可以的。把气搞清楚了,中医一切问题都解决了。脏腑——五脏六腑是什么?是气的五种结构系统;经络是什么?是气的通道;药物的作用是什么?就是气的效应。「气文化」、「气科学」一定要弘扬、要研究,千万不能因为跟西方的东西不一样,目前还不能用科学解释清楚,就说它不科学,就把它否定了。


第二个方面,我认为中医思维方式很重要。这个思维方式我把它称为象数思维。这个问题到现在还是没搞清楚。当然研究的人很多,著作也有。在座的刘教授写了一本书——象科学,写得非常好。这个「象」还是值得进一步挖掘,而且象跟数这两者的关系,我认为还要继续探讨。象数思维方式,也就是今天上午陆老再三讲的,调和性治疗、自组织能力等等,实际上都是象数思维在临床上的运用。中医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临床实践,都离不开象数思维。气就是一种象,阴阳也是象,五行也是象。象数思维是整体思维的具体体现。这种思维方式,我认为可以弥补西方科学的不足。


第三个方面,中医文化的核心价值。我们承担了一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中医医德规范研究,这个项目经过几年的研究,我们把中医医德提炼出八个字。后来又承担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项目,中医药文化建设分为核心价值、行为规范、环境形象三个层面,其中核心价值压缩成四个字「仁、和、精、诚」。经过专家、领导、医务工作者多方面讨论,基本上得到认同。不久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全国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就把「仁、和、精、诚」列进去了。「仁、和、精、诚」这四个字每一个字都有丰富的内涵,在这里没有办法一一展开。它的深刻内涵还要进一步研究,更重要的是需要加以弘扬。

最后,对中医的未来走向,我还要说两句。中医的发展我认为就是八个字:「坚持主体、发扬优势」。主体千万不能丢。其实我认为老子已经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告诉我们怎么搞中西医结合,四个字:「知白守黑」。这四个字给我们很大的启发。这其实已经告诉我们怎么对待中医和西医,怎么对待中西方文化,怎么对待中西方的管理,那就是一定要了解西方文化(白),但一定要坚守住我们自己的文化主体(黑)。这个主体千万不能丢。究竟哪一些是主体?就是我刚才讲的本体观念、思维方式和核心价值。我们要发扬优势,中医里面有很多的劣势,我们不要处处与西医争短长、争名份。


今年,某一个时刻我拜见了我们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教授,他说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不断否定错误。他说中医要处处跟它比干嘛?这句话说得很精辟。的确是这样,中医有自己的话语系统,有自己的科学形态。我们不要去和别人争是不是科学。这是低级问题。其实很简单,如果拿现代科学的标准,中医当然不是科学。现代科学必须满足三个条件:逻辑推理、数学描述、实验验证。中医能吗?但如果拿科学的一般标准,科学就是分科的学问,就是对事物规律的探讨,那中医当然就是科学。最近,英国科学委员会为「科学」第一次下了一个「官方定义」:「科学是以日常现象为基础,用系统的方法对知识的追求、对大自然的理解以及对社会的理解。」按照这个定义中医毫无疑问就是科学。


我在1999年就提了一个「中医现代科学化悖论」:中医能实现不改变自己非现代科学特色的现代科学化吗?这句话听起来很拗口,我举一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这就是上帝万能悖论:上帝能创造出一块连他自己也拿不动的石头吗?你无论怎么回答都不对。所以,我认为不必要在这个方面打架,我们就是要坚持我们的主体,我们这套东西,不管白猫黑猫、不管叫什么、不叫什么,都没关系,只有这样,我们的中医才有可能按照自己的路子继续走下去。否则的话,像我父亲这一辈——我父亲是首届三十位国医大师之一,我父亲这一辈就是最后一代纯中医。所以我在中医药大学讲课的时候,我说将来中医毁谁的手里?可能就是未来的你们手里。为什么?因为你们不知道中医的主体是什么,不知道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当然这不能怪学生,这恰恰是我们这一代的责任。我相信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使我们的中医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谢谢!

(「弘扬中华文化与推进中医药发展理论研讨会」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中华文化学院、中国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员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医药事业国情调研组主办,2009年12月26日至27日在北京中华文化学院召开)


【张其成国学基金】与您分享


中华国学、国医、国艺、国粹更多精彩。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张其成 的精彩文章:

现在谁在取消中医?

TAG:张其成 |

您可能感興趣

中醫文化的命運與復興
中醫文化的命運:尋根求源 中醫文化的魅力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風水文化
日本文化中的妖怪文化
文化中醫:中醫文化
銅鏡中的中國歷史和文化
「關係」文化:中國文化中的一種痼疾
中國文化中的性歧視
漢字中的傳統文化!
中醫文化的命運:中醫養生熱背後的原因
體育中的傳統文化
銅鏡中的中國歷史和文化 4
銅鏡中的中國歷史和文化 2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彙集成的民族特質和風采的民族文化
銅鏡中的中國歷史和文化 3
中國文化裡面的最文化1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
解讀銅鏡中的中國歷史和文化
中國的傳統文化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