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易怒?因為你的思維方式「病」了。

易怒?因為你的思維方式「病」了。

封面圖.jpg


文:若杉 | 微信公眾號:若杉生活
責任編輯:黃小希 格格
題圖來源:123rf、原文


1.jpg

《莫奈·草地上的午餐》


有幾個場景,也許你覺得似曾相識:


場景A:你一個人走在路邊,迎面一個年輕小夥子快步向你走來,西裝革履,滿臉笑容,剛想開口與你說話,你本能的以為他是某產品的推銷員,還沒等對方開口,你不耐煩的說了句:「我不需要!」。小夥子很尷尬,用很低的聲音說:「小姐,您的手套掉了」,說著向你身後指指,這一回,輪到你尷尬了。


場景B:你收拾房間,發現一條很漂亮的項鏈,再看發票,價值不菲,想想你生日剛過,結婚紀念日又還早,這突然出現的項鏈,顏色、款色都不像老公給自己的禮物。於是,你怒不可遏,又不敢挑明,小心翼翼地收集著老公各種疑似出軌的證據,活像電視劇里,失了魂的女主角。終於有一天,老公把項鏈拿給你,說:「過兩天咱媽生日,我前段日子託人買的項鏈,送給咱媽當生日禮物吧!」

場景C:你和男友約會,眼看過了約會的時間,左等右等都不見男友的身影,好不容易男友現身,你亟不可待的把等待的焦慮一股腦的撒在他的身上,見他不回嘴不道歉,你越說越氣。終於,他忍不住從身後拿出一個盒子給你,你才發現,他一早排隊,買了你最愛的小豬包給你。


以上幾個場景,都是關於誤解,你發了火,生了氣,卻發現,因為自己的想當然,差點毀掉了一場本該有的美好。


在諮詢中,常有來訪者問我:「我總是控制不好情緒,容易發火怎麼辦?」其實,憤怒除了與壓力過大、情緒壓抑、對批評指責過於敏感有關,還與你的思維方式有密切的關係。


有些時候,你的「易怒」,可能只是因為思維方式「病」了。


《超越憤怒》的作者,美國心理學家托馬斯·哈賓曾在書中總結了7種容易導致憤怒的思維模式,也許,你可以從中找到自己易怒的理由。

1.讀心術』


所謂讀心術,是指你簡單粗暴地認為:「我知道你在想什麼!」


其實,文章開頭提到的幾個場景都多少犯了這個錯誤:我知道你靠近我,是為了向我推銷產品,我知道你買禮物不是送給我便是在外面沾花惹草,我知道你遲到就是沒把我們的約會當回事……


這種自負的根據經驗推斷的「讀心術」,常常是導致你憤怒的很重要的原因。首先,如果認為自己知道別人的想法,那麼通常只能得出錯誤的決定。因為,只有極少的時候,你能準確的知道對方在想什麼。其次,你的任何想要完成的事情都可能出錯,因為你向制定決策的機器——你的大腦——輸入了垃圾信息。


不僅如此,喜歡用「讀心術」的人,習慣性的認為別人也能讀懂他的內心。

「我不用告訴她我愛她,她知道的。」


「我不用告訴他我不舒服,他看得出來。」


「我不用告訴他我很生氣,他感受得到。」


……

事實上,你不可能輕易的讀懂對方的內心,對方也不會敏感的覺知到你的需求,但這種猜測與被猜測,很容易演變成一場越想越氣的「內心戲」。


『2.非黑即白


非黑即白的思維方式是指將事件、評價或他人簡單化地歸入人為設定的類別中的思維傾向。這種思維方式最典型的特點是對事物的評分不是1-10的十級評分,而是簡化為1或者10。比如,如果一個朋友能處處與你契合,能懂得你的想法、思維,就是10分,如果他偶爾遲到、甚至偶爾說個謊話,就是1分,他不是你的朋友;如果一項工作完成的盡善盡美,就是10分,如果其中,有一小部分沒能達到預期,就是1分。


非黑即白的思維里,因為沒有中間狀態,容不得半點瑕疵,總是在追求某種內心設想的完美狀態,因而容易對自己、對他人產生憤怒。因為,完美總是不存在的。


3.過分概括


與非黑即白的思維方式緊密相關的是過分概括,它的意思是只根據一部分信息就得出結論,忽略了其他事實。比如,你到某地旅遊,一下車就碰到了黑出租,你就認定這個城市的人都不友好,這場旅行也不會愉快;或者你一早開會,被領導訓斥了一句,便認定這一天都很難過好;再或者你嘗試學習游泳,第一次下水便嗆了水,於是你認定自己不適合游泳。


過分概括的思維方式,以一種一葉障目的方式對事情做出推斷,在自己與世界之間憑空增加了很多壁壘。因為錯過了很多可以接觸到美好的機會,憤怒的情緒也便由之產生。


『4.選擇性概括


容易憤怒的人不光經常以偏概全,還喜歡將注意力集中在消極方面,這種思維邏輯被稱作「選擇性概括」。


你下班回家,女兒欣喜的把剛剛完成的畫作拿給你看,而你只盯著她弄髒的裙子說:「快去把裙子弄乾凈。」


你做了一場完美的工作彙報,領導同事頻頻點頭稱讚,這時候,只一位同事說了句:「要是某個數據再清晰一些就好了!」,你便忍不住的沮喪失落,覺得你把彙報搞砸了。


你宴請朋友,做了滿滿一桌子美味,朋友讚不絕口,你卻怎麼都開心不起來,眼睛死死的盯在那倒做咸了的湯上,儘管朋友並不曾察覺。


……


習慣用選擇性概括的人,似乎手握一個功能強大的篩子,把優點全部篩走,只留下了一個個缺點,並以這僅剩的缺點,定義自己和他人,怎能不生氣、不憤怒呢?


『5.災難化思維』


災難化是一種擴大事件嚴重性的傾向。考試沒有達優,你覺得老師會用一種「恨鐵不成鋼」的眼神看你,同學覺得你其實也沒那麼優秀,這門考試的成績會影響到期末考試的總成績,進而影響出國申請好的學校,影響以後找工作、生活。


如此,災難化思維的人會把一個事情的失誤演變為「前途暗淡」,把別人一句負面的評價理解為「我搞砸了!」、「他不喜歡我了!」。


這樣,常常處在「災難」中,人難免緊張敏感,也更容易被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觸怒」,變成了「易怒」體質。


『6.個人化』


個人化是一種將任何經驗、言談和面部表情等都解讀為批評自己、否定自己價值的傾向。


比如你向朋友推薦了A品牌的護膚品,而朋友最終選擇了B品牌,你就歸結為自己不值得信任。


比如,領導表揚了某個同事,你就覺得領導其實是想借表揚同事,來讓你知道,你工作做得有多差。


容易個人化的人,幾乎可以把生活中的某個事件都與自己的不好聯繫起來,彷彿一切的錯誤都是由自己造成的。


7.情感推理』


最後一種思維的「病」是情感推理。情感推理是一種把感覺當成事實的傾向,比如,你感覺自己不夠聰明,而事實並非如此。


情感推理的問題在於,情感並不總是對客觀事件的直接反應,有時也是思想的產物。例如,你走進某個時尚聚會,感到大家都在評價你穿得有多不合適,事實上,只是你第一次參加這種活動,對自己不自信而已,並沒有人刻意在意你。這個時候,連走過來的侍者問你想喝什麼,你都覺得他在打量你、鄙視你。


這種時候,要嘗試從不合理的感受中跳出,把事實與感受剝離開來,而不必被主觀的負性情感所影響。


如果你的易怒體質里,有以上一種或幾種不合理的思維模式,試著對自己的說話以及思維方式做一點小小的調整。


每當出現消極想法時,試著在後面加一個「但是」,然後用更積極、或至少更客觀的評價來完成這句話。


「今天的報告做得很差,但是,這是第一次,以後會好得多!」


「朋友A特別喜歡遲到,但是,上一次在我需要幫助時,他出手相助。」


試著用這樣的方式來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會幫你更多看到事情的積極面,這並不是教你自欺欺人,而是容易憤怒的人,更容易以消極的方式看待世界。這樣小小的改變,容易幫你更客觀的看待事情,越充分的看到世界的美,心態就會越平和,憤怒也就變得少了許多。


作者簡介:若杉,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多家媒體平台簽約作者。北京慧心榮德心理中心簽約諮詢師,預約電話:010-66531995,微信預約:jxrdxl,微博@若杉baby,微信號:Rosan_life。


112.PNG


今日討論


給你上一個消極的想法加個「但是」,


你還覺得憤怒嗎?

《東京女子圖鑑》:那些不安分的姑娘後來都怎麼樣了?
最傷人的父母往往是那些「好父母」
那個總是獨自一人吃飯的姑娘
為何道理都懂卻過不好一生?答案在這!

TAG:成長 |

您可能感興趣

你了解自己的思維方式嗎?
如何培養最佳的思維方式?
這才叫最好的思維方式!
如何建立自己的思維方式?
好污!你的接吻方式暴露了什麼?
菩薩愛你的方式,你懂嗎?
了解男人的3種思維方式,讓愛情生活更和諧
牛兒愛你的方式,你知道是什麼嗎?
你說話的方式毀了你的優勢。
你為什麼窮?因為你不懂富人的賺錢方式!
思維方式:讓你成功的性格也能讓你死亡
瑞典丨「我如何才能忘了他?」 宜家用一種奇特的方式替你把脈療傷。
虎皮鸚鵡的餵養方式,你了解嗎?
菩薩加持你的方式,你感應到了嗎?
關係卡殼,是因為你感受愛的方式很狹隘
這些健身方式真的就尷尬了?!希望沒有你
什麼是正確的職場思維方式?
斷奶後又小又垂?是因為你保養方式不對!
女人話:最讓人糾結無奈搞笑的一些思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