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醒來第一件事干這個,雜病不生,多活十年
醒來後第一件事,你通常是做什麼?下床上廁所、洗漱、吃早餐,如果是這樣,那就浪費了。其實,我們早上起床之後有一個「黃金10分鐘」,把握好這10分鐘,做好一件事,至少可以多活10年!而這件事非常、非常簡單,就是靜坐。
您可千萬別嗤之以鼻,靜坐養生在中國可有著古老的歷史,如今這股「靜坐熱」已經風靡了美國、英國等國家和地區,成為最受追捧的健身方式!
中醫認為養生的第一要務在於養神,而靜坐正是養神的最好方法。國醫大師鄧鐵濤每天醒來後一般不急於下床,而是先在床上調整呼吸吐納,通過靜坐、冥想等方法以安定心神。
靜坐10分鐘=熟睡7小時
黃帝內經告訴我們:百病皆生於氣。任何影響氣的生成和運動的因素,均會使人導致疾病。科學的養生,應該圍繞「氣」的生成和「氣」的運動平衡而進行,而靜坐則是能實現這一平衡。
靜坐不僅能實現肌體的自我平衡,還能夠強健身體,提升五臟六腑的功能。對於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腎病、痛風、肺病、身體沉重、四肢寒冷、風濕病等,具有顯著的調節作用。
據《深圳晚報》報道,美國的科學家們對40名學生進行靜坐生理實驗,觀察表明只要靜坐5~10分鐘,人的大腦耗氧量就會降低17%,而這個數值相當於深睡7個小時後的變化。
靜坐的具體操作
一位朋友受益於靜坐,多年來全家無人生病。剛剛鄧老介紹了自己的靜坐心得,再為您仔細梳理一下。
雙腿如何安放?
雙盤膝:把左腳小腿架在右股上面,使左腳掌和右股略齊,再把右腳小腿牽上,架在左股上面;這時候兩腳掌向上,兩股交叉,好像三角形,這叫作「雙盤膝」,它的好處是:兩膝蓋必定緊貼坐墊上,坐的姿勢自然端正,不會向前後左右歪斜。但這種雙盤膝姿勢,不容易學,中年以上的人,學起來更難,不必勉強。
單盤膝:坐時把左腳小腿,架在右股上面,右腳放在左股下就得了。這比雙盤膝容易得多。它的缺點,是左膝蓋不能夠緊貼坐墊,入坐稍久,身體要向左邊歪斜;只要你自己覺得歪斜,慢慢改正,也沒有妨礙的。
下盤法:如果連單盤也做不到,那就把兩小腿向下面盤,也可以的。不過兩膝蓋都落了空, 更容易歪斜,應隨時注意改正。
平坐法:兩腳底平放地面也可,但腿與腳掌,要保持九十度直角。
注意
1、靜坐最佳時間是剛醒來,此時效果最好。其他時間也可,但飯後一個小時不要做。
2、有條件的話,在靜坐前沖泡一杯通行經絡的藥物趁熱喝下。
3、坐後至少活動二十分鐘,可以給自己按摩疏通氣血,也可做做保健操,散步或疾走均可。
4、食慾增加和排氣(俗稱放屁)增加均為好現象。不必擔心。
5、 靜坐期間不論冬夏,只要感覺冷,即應多穿。只要感覺熱,即可少穿。衣著宜寬鬆,但千萬不可著風。
6、 靜坐之時全身肌肉必須放鬆,盤腿坐在床上或不盤腿坐在沒有靠背的凳子上均可,但不可直接坐在沒有置放墊子的地上。
7、雙盤靜坐的效果最快,但不用勉強,勉強對身體無益。
8、練習時,頭頸、面孔、眼睛、嘴巴的動作都要注意:頭頸要平直,面孔朝前,眼睛輕輕閉合,嘴巴也要閉合,不可張開,舌頭抵住上顎。
關注【復盛公】,關注健康!


※春捂4處,一年無病!春捂秋凍,不生雜病
※處暑避過五個坑!秋冬才能不生雜病,處暑要做的事都在這裡!
※每天這麼甩甩手,把一身雜病都甩掉!萬人受益
※每天這樣甩甩手,把一身雜病都甩掉!萬人受益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老一輩人流傳下來的這個養生方法靠譜嗎?
※每天這麼甩甩手,特簡單,把一身雜病都甩掉!萬人受益!
※每天這麼甩甩手,把一身雜病都甩掉!萬人受益!附真人指導
※每天這麼甩甩手,把一身雜病都甩掉!萬人受益~(真人指導)
※這是個神奇的部位!摁軟乎了,男人變強壯,女人各類雜病都沒了!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
※春捂秋凍 不生雜病 秋天到了 你「凍」對了嗎
※6種維持生命的米,經常吃不生雜病,這樣搭配效果出乎意料!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五類人不宜「秋凍」!
※專家做客央視,公開春季養生秘訣只要一碗湯,不生雜病
※清陽不升雜病起!養生就是養清陽,眼花耳鳴的好好看
※媽媽一指測冷暖,如何穿孩子「秋凍」不生雜病
※傷寒雜病論是由桂枝湯展開的世界,此方是開啟經方的第一把鑰匙
※每天這麼甩甩手,把雜病都甩掉,全家、全身受益!
※正確解讀「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教你做養生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