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不是籃協靠增加機位就能解決的
昨天晚上,小編收到一條新聞推送,「籃協通知各賽場轉播團隊增設拍攝機位以減少爭議判罰」。籃協下達這個通知的起因,容小編再跟大家簡要複述一下,沒看過的當了解,看過的當溫習。
在上周日CBA季後賽上海和深圳對決的第二場比賽里,在最後一節還剩2.2秒的時候,深圳的外援帕戈命中一記壓哨遠投。
當時的賽況是,如果是三分,深圳絕殺上海拿到賽點;但如果是兩分,兩隊進入加時賽。但因為比賽錄像回放不清楚,當值主裁判喬龍升一時難以定奪帕戈這球是否踩線,比賽也一度因此中斷近20分鐘。
深圳隊甚至拿出了手機拍攝的視頻給主裁當做判罰依據
最終喬龍升維持兩分原判,比賽進入加時,上海主場獲勝。
賽後呢,大家自然是開啟了日常吐槽CBA的模式,如果轉播團隊更龐大,轉播機位更多,就能夠儘可能地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起碼,不會讓人等上20分鐘吧。
要知道在上賽季的NBA里,NBA回放中心(The Replay Center)承包了72%的回放業務,平均的回放裁定時間只有
31.9秒
,再上一個賽季,也就是2014-15年,平均用時也只有42秒
。
既然提到這個回放中心,小編就再多說幾句。三年前,NBA花了1500萬美元在新澤西打造出了這麼一個回放中心,經過了6個月的調試,在2014-15賽季正式上線。在這之前,NBA也和CBA一樣,回放系統的視頻都來自當地電視台的轉播商,質量也因為每個城市轉播的水平不同而參差不齊。
在介紹新建立的回放中心時,NBA的副總裁 Joe Borgia 說過這麼一句話,
「我們的目標就是,當裁判求助回放中心時,我們要給出他們最合適的角度。」
在NBA的回放中心裡,有94個高清屏幕 ,20工作台和15個裁判顧問隨時待命,負責調度比賽錄像,和現場裁判溝通。
別人家的回放中心,過過眼癮就好
回放中心嘛,一口氣肯定是吃不出來的,大家過過眼癮從長計議就好。但不得不說,姚主席辦事的效率還是很讓人欣慰的,發現問題馬上就能改進。
CBA電視轉播機位設置為常規賽8個機位,季後賽9個機位,總決賽10個機位。NBA每場比賽的轉播機位大概在34個左右。
上面提到的這些呢,都是硬體上的問題,
只要有心,總會走到越來越完善的那一天。
但讓人感到焦慮的是,有些事,不是靠技術的改進,不是籃協下達一紙通知就能輕易解決的。
比如這樣的對比:
安心看回放的NBA裁判
?
技術台前,裁判需要靠安保的幫助才能讓球員退後
球員負責比賽,吹罰交給裁判,各司其職,才是一個聯賽良好發展的根基。撇開明星哨不說,如果每次遇到爭議判罰時,球員都潛意識地認為能夠靠「給裁判施壓」或是「人多勢眾」來獲得有利的結果,又何來公平可言呢?
觀念和習慣所帶來的麻煩,遠比落後的技術要更難解決。
還有這樣的對比:
舉著手機跟裁判爭論的球員
選擇在一旁熱身的寂寞大神
這場比賽的賽後,有不少球迷都發出了這樣的感慨,「當所有隊員都圍在技術台跟裁判爭辯時,寂寞大神一個人在熱身保持運動狀態,
這才是一名職業隊員的素質。」
比賽的結果不是在場邊爭出來的,而是在場上靠著一次次肉搏拼出來的。誠然外援的存在有利有弊,但當他們做出良好示範的時候,又有多少球員學起來了呢?
人們常說,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往往那些不能用錢解決的,才是最棘手的。
??
插播一條消息,
姚主席關於延長聯賽和南北分區的提案都被否決了,
你怎麼看?
精選回顧
騎士能夠簽下德隆,還得感謝一個人
為什麼說送走考辛斯,反而是國王賺了?
比起杜威的空接,場邊的這一幕更讓人感動!

TAG:籃球 |
※時間+地點+角度,教你把被忽視的好機位挖出來
※火腿腸搞全面屏手機,能不能保住HTC手機位置?
※這是一個充滿了黑科技的多機位現場製作解決方案
※婚禮拍攝雙機位多機位是怎樣一種體驗?
※林志玲現身機場,粉嫩小短裙四處尋找機位,機場不擺拍渾身難受
※婚禮雙機位攝影有必要嗎?
※80%人運氣不好 竟是因為洗衣機位置沒放好!
※一老機佔據我國唯一戰略轟炸機位置,雖老但尚能一戰
※機位超賣事件重創形象,聯合航空採用新科技解決問題
※濟南女子逛街遺忘背包和手機 定位功能鎖定手機位置
※機位機艙突然起火冒煙?寶安機場舉行應急演練
※美聯航死性不改,又超賣!媽媽買了1000美元的兒童機位卻被賣,被迫抱子3小時,手腳失去知覺!
※美最高法院將裁決警察索取手機位置是否需要法院命令
※杜汶澤買機票也被踢!「大炮絕招」讓航空公司交出機位
※坐到「尿漬機位」含淚自己擦!英航空姐冷笑:別找麻煩好嗎
※CBA機位毀了一經典比賽,這個判罰裁判糾結20分鐘球迷不買賬
※聯航機位超賣,抽籤逼乘客下機,華裔男子被粗暴拖下機致流血!
※華裔醫生被美航趕下飛機 遇上機位超賣被請下機你有什麼權利
※王子買下80個機位讓他的獵鷹一起出國,超壯觀奇景讓大家樂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