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高情商的人,都這樣向領導問問題

高情商的人,都這樣向領導問問題

每個職場人都遇到過這樣的場景,領導給你安排工作,沒說清楚,而你就不知道怎麼辦了。其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問清楚」。但是,怎麼問,如何問才能讓領導感覺你有能力、把工作交給你放心,又能確保工作結果符合領導意願呢?

高情商的人,都這樣向領導問問題


文/人神共奮的李剛



後台有人留言說:


「領導每次布置工作都說不清楚,讓我心好累,完全不知道怎麼辦。」

這是個好問題。因為這個問題,看似不是你的問題,但最終還是需要你來解決。


怎麼解決?三個字:問清楚。


職場新人最大的誤解,就是把領導布置任務當成「自上而下」的老師考學生。事實上,領導布置任務,是一個「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的反覆溝通過程。


職場中,70%的時間花在各種溝通(聽說讀寫)上,真正完成任務的時間不足30%,造成群體工作績效低的第一大原因就是「溝通不良」,而溝通不良的第一大殺手就是不會問問題。


要問出一個好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領導的思維方式和下屬員工的思維方式之間的差異。

目標導向


「Jimmy,你和工廠聯繫一下,確認一下交貨日期,如果在月底之前不能完成的話,再和他們商量一下可替代方案。」


「啊,可替代方案?什麼標準?怎麼替代,一頭霧水啊?」當我們聽不懂領導交待的任務時,我們的第一念頭往往是:糟了,為什麼聽不懂他的要求啊?我出了什麼問題?


等一等啊,為什麼一定是你的問題呢?


在這段對話中,領導覺得自己已經把任務交待清楚了,而下屬卻認為其中還有含糊之處,因為兩者處於不同的思考模式中。

具體的說,領導的思考往往是「目標導向」,而員工的思考往往是「過程導向」


什麼叫「目標導向」?就是先明確我不可改變的目標是什麼,再考慮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要採用什麼方法。


領導強調的是「月底之前我一定要拿到這批貨」,這就是不可變更的目標;而「商量一下可替代方案」是方法層面的問題,「目標導向」思維的第一步到此就結束了。


什麼叫「過程導向」?就是先明確這是一件什麼類別的任務,再參考這個任務的一般執行流程。

比如上面的對話是供應鏈管理,那麼員工的思考過程就是:怎麼找供應商、怎麼談價格、什麼樣的質量標準、怎麼保證按時交貨,等等。


我們發現,領導的「目標導向」中認為次要的東西(可替代方案),恰恰是下屬的「過程導向」中最重要的東西;而領導認為最重要的東西(按時交貨),只是下屬工作中的一個環節。


這兩種思考方式的差異,通常就是你覺得領導要求太含糊的原因。


應該說,這兩種導向沒有誰優誰劣,而是不同的處境造成的。


過程導嚮往往適用於常規業務。供應鏈管理要做什麼,達到什麼目標,一般是清晰的,在執行時,套用現成的業務流程更有效率。


而目標導向適用于思考重大的、變數多的業務。這通常是管理者的思考範疇。


比如上面的對話中,領導忽然介入日常業務,強調「月底交貨」,提出「可替代方案」的問題。


各種跡象表明,也許是他預感供應鏈會出問題,也許是這批產品非常重要,也許是公司高層的「旨意」。總之,下屬應該敏感地覺察到,這個常規業務已經發生了變化,無法執行「過程導向」的思維模式。


此時,下屬想要明確領導的任務,就必須要進入領導的「目標導向」思維模式:想要月底之前交貨,我們應該做什麼?


這就又回到了我們最開始提出的方法:問問題。


之所以還是要啰里啰嗦地講一套「目標思維」和「過程思維」的理論,是希望大家帶著目標去問問題,而不是陷在自己的常規思維中,問出一堆領導無法回答、也解決不了問題的問題。


好了,開始問吧,先從最常見的情況談起。

高情商的人,都這樣向領導問問題



- 01 -


第一種情況:領導以為你能明白


問問題是門藝術,特別是問領導問題,我們有一個核心原則——既得到答案,又能讓領導考滿分。


讓我們來當一回出卷老師吧,我們可用的題型有四種:


第一種題型:簡答題。


這一類題型適用於領導對業務比較熟,而自己又是兩眼一抹黑的情況。


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我們可以嘗試著用簡答題找到領導忽然介入日常任務的原因:


「領導,合同上的交貨期是下個月十號,如果提前的話,工廠可能要調整生產線,為什麼一下子會這麼急呢?」


通常情況下,你會得到原因,而這個原因,將直接決定了「可替代方案」。如果是配合促銷活動,那就可以讓工廠先出一批貨;如果是預測原材料價格將上漲,可以把備料的工作前置……


不過,你要做好思想準備:這個重要問題,卻不一定會有答案。


職場上很多情況下,領導總是會把原因說得很「原則」,比如:


「月底一定要交貨,而且要控制成本。」


領導無法直接告訴你原因,可能是這件事太複雜,一兩句話說不清楚,可能這只是他的預感,可能是上面的意見,他自己搞不清狀況。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你要特別注意,那就是——領導在考察你的能力。


機會來了。

高情商的人,都這樣向領導問問題



- 02 -


第二種情況:領導在考察你的能力


在這種情況下,你越是想跟領導明確一些事情,他越是只會給出一些原則上的指導意見。


這很可能是領導覺得你在供應鏈管理上的常規工作做得不錯,但如果要委以重任,那就要考察你的應變承壓能力。


另一方面,他也許覺得,目前的供應鏈管理太過寬鬆,他想在這個方面壓一壓工廠,出點業績。


好的,就算不知道原因,我們也可以祭出我們的第二大題型:選擇題。


上學時擅長刷題的童鞋一定都知道,一條好的選擇題,幾個選項往往緊扣著同一個考點,其中又有細微的差別。職場上,出好一條好的選擇題也同樣如此。


本題的滿分標準:月底要交貨。


本題考點:有哪些影響貨期的因素,比如說交貨數量、交貨標準、成本,工藝等等,他們的變動將會產生哪些連鎖反應?這些都是領導說的,可替代方案的判斷因素。


出題要點:我們的幾個選項就要緊緊圍繞這幾個點,展現他們的差別:


「領導,想要提前交貨,也不是不可能。我覺得可以從下面幾個方向入手:


第一個是交貨可以分批次,這可能給工廠增加管理難度,我再想辦法和他們協商;


第二個是原料的渠道可以調整,這個是長遠計劃,需要重新評估;


第三個在XX工藝上,可以選擇難度較低的,這個就要調整產品標準;


如果都不行,就只能硬壓了,對方很可能會提高報價……」


這幾個可代替方案,分別對應了幾個生產環節,背後其實又對應著領導沒說的幾個「黑箱原因」。


學霸是會答題的人,而「職霸」是會出題的人。能把紛繁複雜的背景,簡化到最清晰、最準確的幾個選項,並指出每一個選擇背後的利弊,這才是職場上的「優等生」,你也就順利通過了領導的這次考察。


好吧,能讓領導考察的人畢竟是少數,還是切回到「普通難度」模式。


在接受領導任務時,最大的杯具還不是「領導的要求太含糊」,而是——領導以為你明白了,而且你也以為自己明白了!

高情商的人,都這樣向領導問問題



- 03 -


第三種情況:


在執行過程中才發現領導的要求太模糊


很多時候,我們心想,不就是確認貨期吧,卻沒有意識到領導任務中,最重要的「可替代方案」的要求,於是就進入這第三種情況。


很快,你從工廠得到了一個噩耗,無法按期交貨。而且,工廠還表現出中國式供應鏈的一貫惡習——只有問題,沒有解決方案。


在憤怒與抱怨之餘,你忽然想到了任務書中的「可替代方案」,開始理解領導的先見之明——供應鏈可能出問題。


晚了,你已經失去了事先和領導討論「可替代方案」的機會,現在直接告訴他這個結果,在領導眼裡,你就是個不靠譜的下屬。


亡羊補牢的唯一辦法就是先和供應鏈溝通,盡量能明確幾個可選擇的方案,節省與領導溝通時間。


這時,我們同樣可以用上面的選擇題策略,但不同的是,因為在是執行過程中才發現了問題,那麼這個選項就必須體現執行過程中的「半成品」——對方的反饋。


所以,不如直接一點,祭出我們威力最高的第三種題型:判斷題。


比如說,不是「交貨可以分批次,這可能給工廠增加管理難度,我想辦法和他們協商」,而是「我和工廠商量過了,月底之前可以先交三分之二的貨,但這會給工廠增加管理難度,增加3%的管理成本,我盡量讓他們消化一部分,正在協商,請領導指示,這樣做是否適合?」


判斷題雖然效率高,但風險也大,等於就是押寶。所以在和領導彙報之前,一定要全面摸清情況,並做好備選方案。


以上三種都是問領導問題的常規情況。設想是美好的,現實可能是殘酷的,下面的兩種非常規情況,就需要你有一度的變通能力了。

高情商的人,都這樣向領導問問題



- 04 -


第四種情況:他自己就沒弄明白


在上面的三種情況下,我塑造了一個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領導者形象,並展現你與他最理想的互動場景。


可惜啊,可惜,現實職場中,你很可能遇到的是第四種情況:領導自己也沒弄明白。


並不是說這位領導沒有能力,很可能是他剛剛調到這個部門,正在熟悉情況,當然不可能給出明確的任務指令了。


我前面強調員工要善於轉換成領導的「目標導向思維」,但讓領導進入自己的「過程導向」思維同樣重要。


與新領導的首次溝通,就是一次絕佳的機會,能讓領導理解自己的工作方式——不能你「月底交貨」一句話,我就交貨啦?具體遇到的問題,還得請你解決。


你要問的問題還是上面的那些問題,而且,因為是新領導,他更有可能接受你的方案,只要你說的有道理。


但這種情況下,有三大禁忌:


第一,「目標導向」思維仍然是正確的,不要因為是新領導,就試圖質疑「月底交貨」這個原因不明的指令;


第二,他在提出任務的同時,非常希望你能與他互動,也就是多介紹情況。所以,我們前面的三大「問領導專用題型」仍然有效,但重點在於介紹情況,爭取領導同意,而非問問題。


比如,談到工藝標準,不能簡單地講名詞,還要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讓新領導明白不同工藝之間的差異。


第三,你絕對不可以把他當成新人去介紹業務,而是把你的介紹包裝成問題,以請示的方式出現。


最後,還要務必用上我們的第四種題型——送分題。


「請問領導,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嗎?」


當然,你寧可相信,領導之所以是領導,他們的學習能力是母庸置疑的,很可能幾句問話之後,他就大體把握了這個任務的基本情況。


可是,某些時候,你會發現這四大題型全部用完了,你還是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如果你不想懷疑自己的理解能力,那最後一種情況,就值得你考慮了。

高情商的人,都這樣向領導問問題



- 05 -


第五種情況:他並不希望你把事給辦了


出現這種情況,往往是因為領導的任務不是他的本意,而是出於上面的壓力或者部門之間協調的需要,不得不辦。


如何判斷這種情況呢?一個典型的特徵是你的每一個問題,他都處於游離狀態,哪怕是最簡單的判斷題,他也是支支吾吾,不知所云。


應該說,這已經超出了我這篇文章提供的辦法論的範疇,只是因為怕誤導大家,簡單地提一下這種情況的應對之道:


——按規矩辦事,多請示彙報,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學會問問題


學會問問題,是職場溝通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而一個好問題,取決於你能否掌握「目標導向」的思維模式。


在學校里,我們是「競技模式」,雖然體育競賽很殘酷,但問題是明確的,規則是清晰的,只要你心無雜念,就能考出好成績。


到了職場,就變成了「叢林模式」,一切都可能是食物,一切都可能是陷阱。


規則也是有的,在你還處於職場底層時,按規則辦事可以保護你的安全,但你想要進步,就要走出規則的保護傘,走進規則的模糊地帶。


在這個模糊地帶里,唯一給你方向的,就是「結果導向」——目標是什麼,如何實現。


等你身處高層,再回過頭來看「領導要求太含糊」這件事,你會發現,這其實只是今後遇到的職場難題中,最簡單的一個。


關於本文



學道家塾∣ 一個專註學習的公眾號

高情商的人,都這樣向領導問問題



讓優質教育資源惠澤億萬職場人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道家塾 的精彩文章:

什麼樣的老闆值得一直追隨?
如何做到無視環境制約,傲嬌地成長?
有經驗到底有什麼了不起?
為什麼我比TA更玩命工作,但升職的卻是TA?
都說要投資自己,那投資的到底是什麼?

TAG:學道家塾 |

您可能感興趣

跟領導相處,高情商的人都做這3點
情商高的員工,一定不會和領導說這5句話
潛規則:領導問你人事問題,一不小心,你就會掉進下面是哪個坑!
回復領導,詢問人事問題的標準答案,不知道會死的很快!
做這兩種領導的下屬真的很苦逼,職場兩大閑人領導
沒水平的領導,最愛問這5個問題
你還沒當上領導人都是髮型的錯
真正懂戰略的領導,往往只問5個問題
這樣的領導,我服!
這些人,領導為什麼一票否決?
職場中人都避免不了的問題,如何與領導和諧相處?
「她」有這樣的領導力
由於同事的配合不夠導致任務完成情況不好,但同事跑到領導面前說的是你的問題,領導在會議上嚴厲的批評了你,你對此怎麼事想會怎麼做?
《平凡的世界》告訴我們,真正的好領導都是這個樣子的
這麼對你的領導,一定不喜歡你
法國最高領導人的情人,號稱「一代絕色」,看她究竟長啥樣?
糗圖榜:所謂的領導,高管們都是帶著這樣的妹子出去吃飯
讓所有領導人都上一次太空,他們的政策會很不同
這兩種能力強的能力人最讓領導討厭,你是其中一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