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四祖五台竹林法照大師

四祖五台竹林法照大師

四祖五台竹林法照大師



傳世著作:大師一生修持念佛法門,精進勤苦,有諸多殊勝之感應,不勝備述。並撰有《 凈土五會念佛誦經觀行儀 》三卷、《 凈土五會念佛略法事儀贊 》等問世流通。

生平事迹


法照大師(公元747—821年),身世事迹多不詳。有一說雲,大師是南梁人,初由東吳來廬山,慕遠公之芳蹤,結西方道場,專修禪觀,一日入定往極樂世界,見承遠大師侍於佛側而大驚悟。永泰年中(公元765—766年),登南嶽衡山,師從承遠大師受凈土法,後始修念佛法門。


大曆二年(公元767年),在南嶽雲峰,偶於缽中感見祥雲高山與寺院,澗溪北面有一石門,內中有一寺廟,題有「大聖竹林寺」金字。大師見此景象雖然清晰,然內心尚疑是自己的幻覺。過了一段時間,於用齋時,又在缽中睹見五色祥雲,樓閣台榭,還見文殊菩薩與諸聖眾講經說法。齋食用畢,景象方消失。大師諮詢他僧,知是五台山的景象,遂萌朝拜五台的念頭,然障緣甚多,未能成行。


大曆四年(公元769年)夏天,大師于衡州湖東寺,啟五會念佛道場,感五色彩雲彌覆其寺,祥雲中現出許多樓閣寺宇,阿彌陀佛及二菩薩身相高大,滿虛空中。參與法會的人都清楚地見到,個個泣血頂禮,歡喜踴躍。如是景象持續了四小時才消失。

大師於當晚,在念佛道場遇到一老人,老人對大師說:「法師曾發願朝拜五台,為何遲遲不行呢?」大師回答:「障難甚多,路途遙遠,怎麼去得了呢?」老人說:「只要肯下決心,道路遙遠崎嶇又怎能擋得住呢?」說完,倏爾不見。大師又驚又喜,在佛像前重新發誓,待念佛法會期滿,即當起程,縱火聚冰河,終不退志。於是,偕同志數人慨然上路,旅途果然順利。


大曆五年四月五日,大師等數人到了五台山,蒙佛光照引,尋至大聖竹林寺,看見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端坐在講堂師子寶座上,為眾說法,歷歷可聞。大師向二大菩薩恭敬頂禮後稟問:「末代凡夫,知識淺劣,佛性無由顯現,未審修何法門最為其要?」文殊菩薩回答:「汝所請問,今正是時,諸修行門無如念佛,我於過去因念佛故,得一切種智。」大師又問:「當云何念?」文殊菩薩開示:「此世界西有阿彌陀佛,願力難思,汝當繫念,令無間斷,命終決定往生。」說後,菩薩為大師摩頂,為他授記:「你因念佛,不久當證得無上道果。世間善男子、善女人,如欲快速成就佛道,應當修持念佛法門。」語訖,二位大聖互說偈頌。大師恭敬聆聽,法喜充滿,作禮而退。頃時,剛才的景物倏然隱去,大師心感悲戚,便在原地立了一塊巨石,用資紀念。後蒙一老梵僧的勸告,將所見所聞宣示諸道友,並在原地仿建一莊嚴的寺廟,名為大聖竹林寺。


由是,大師精修念佛法門,用功尤勤,於并州行五會念佛法,教化信眾念佛。德宗於長安宮中常聞東北方有念佛之聲,遣使尋覓,至於太康,果見大師勸化之盛,遂敕迎入宮內,教宮人念佛。大師亦以五會音聲曲調傳之,敕號為國師。


大曆十二年,大師率弟子八人,在五台山精勤念佛,在東台睹見奇彩雲光,文殊菩薩乘青毛獅子,當時,天飄雪花,文殊菩薩的五色圓光,遍及山谷。其後,銷聲匿跡,不知其終。


大師一生修持念佛法門,精進勤苦,有諸多殊勝之感應,不勝備述。並撰有《 凈土五會念佛誦經觀行儀 》三卷、《 凈土五會念佛略法事儀贊 》等問世流通。

佛學思想


法照大師的凈土思想主要體現在五會念佛的理念中。五會念佛以《 無量壽經 》作理論基礎。經云:「(諸寶樹)清風時發,出五音聲,微妙宮商,自然相和,……聞其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轉,至成佛道。」


大師傳示的五會念佛法是:


第一會平聲緩念南無阿彌陀佛


第二會平上聲緩念南無阿彌陀佛

第三會非緩非急念南無阿彌陀佛


第四會漸急念南無阿彌陀佛


第五會四字轉急念阿彌陀佛


五會念佛法,最初第一會平聲緩念,引聲唱六字名號,次第而高聲急念。至第五會,更加高聲,唯速念阿彌陀佛四字。大師讚歎:修此法者,即於此生能離五濁煩惱,除五苦、斷五蓋、截五趣、凈五眼、具五根,成五力,得菩提,具五解脫,能速成就五分法身。

按大師自述,此五會念佛實系阿彌陀佛親授。大師自述:照(法照大師自稱——注)以永泰二年四月十五日,於南嶽彌陀台,每夏九旬,常入般舟念佛道場,精進用功。至第二七日夜,至阿彌陀佛所,法照白佛言:「有何妙法,唯願說之,唯願說之。」佛言:「有一無價梵音五會念佛法門,正與彼濁惡世。」言訖,彼佛國界,佛菩薩眾,水鳥樹林,皆悉五會念佛誦經,法照粗記少分。阿彌陀佛言:「汝但依此五會念佛誦經之時,我此國土水鳥樹林,諸菩薩眾,無量音樂,於虛空中,一時俱和念佛之聲。」可見,五會念佛的音聲旋律與西方凈土的音聲能產生同構共振的效應,誠為不可思議之法門。惜此五會念佛在末法只傳五百年,現已絕響,亦是末法眾生業重福薄所致。


大師的五會念佛體現凈宗以音聲作佛事的特質。大師判言:念佛三昧是真無上深妙禪。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以名號為佛事,音聲語言與第一義諦無二無別。大師極力彈呵禪徒不拜佛,不立文字,以音聲語言為執相等瞽論。若離念求無念,離生求無生,離相好求法身,離文字求解脫,是住斷滅見,謗佛毀經,成破法之惡業,墮無間地獄。念佛三昧是諸三昧之母,諸三昧之王,此即諸佛共所印定,又名如來禪。大師破斥禪家偏見,與慈愍三藏之說,遙相呼應。


法照大師的凈土思想亦極具深切的宗教情懷,厭離娑婆、欣慕極樂之心懇切,感人良深。茲錄二段贊文:「歸去來,生老病死苦相催。晝夜勤須念彼佛,極樂逍遙坐寶台。」「歸去來,娑婆苦處哭哀哀。急須專念彌陀佛,長辭五濁見如來。」厭欣心於凈業成就關聯甚密,法照大師言傳身教,並以諸多靈瑞感應動發人心,作如來的使者,傳布五會念佛,廣度眾生,其德業功行,實不愧一代祖師之榮稱。


法照大師遇文殊菩薩教人念佛的公案


有《宋高僧傳》云:唐法照問文殊言:「末法凡夫,去聖時遙,知識轉劣,垢障尤深,佛性無由顯現;佛法浩瀚,未審修行如何法門,最為其要?惟願大聖,斷我疑網!」


文殊報言:「汝今念佛,今正是時!諸修行門,無過念佛;供養三寶,福慧雙修,此之二門,最為徑要。所以者何?我於過去劫中,因觀佛故,因念佛故,因供養故,今得一切種智。是故一切諸法,般若波羅蜜,甚深禪定,乃至諸佛,皆從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諸法之王。汝當常念無上法王,令無休息。」


照又問:「當云何念?」文殊言:「此世界西,有阿彌陀佛。彼佛願力不可思議,汝當繼念,無令間斷。命終之後,決定往生,永不退轉。」』


選自《蕅益大師凈土集?凈土玄門》


法照大師遇文殊菩薩


根據《高僧傳》第三集《法照大師傳》:法照大師在唐代宗大曆二年,住在湖南衡州雲峰寺。一天,他手捧盛粥的缽,忽然缽中湧起五彩祥雲,現出一座金碧輝煌的寺院,另外又有一座寺,匾額上寫著金色的「大聖竹林寺」五個字。過了幾天,他又在缽中見到彩雲,雲中露出一座聖山,儘是黃金鋪成的大地,池台樓觀,種種莊嚴的寶物,還有成千上萬的菩薩聖眾在那裡精進修行。有曾經到過五台山的人告訴法照大師,這是五台山。


大曆五年,法照大師朝禮五台,來到了佛光寺。寺周圍的景象,果然如同缽中所見。當晚,一道異光從遠方而來照射在他身上,法照大師若有所悟,循著光來的方向走,來到了大聖竹林寺。就如同缽中所看到的景象,方圓三十里內,一百二十個院落,都有莊嚴的寶塔,黃金鋪地,並有茂盛珍貴的花樹充滿其中。法照大師進入寺院,來到講堂,只見文殊菩薩在西,普賢菩薩在東,端坐師子座,為眾說法,四周有上萬聖眾圍繞。


法照大師來到兩位菩薩面前,頂禮後問道:「末法時代的凡夫,早已沒有正法時期的根基,智慧少,業障重,佛性無法顯現,而佛法浩瀚,不知修行什麼法門最為切要,願大聖開示,除去我的疑慮。」文殊菩薩指示他:「你現在念佛最為恰當,一切修行法門中莫過於念佛、供養三寶。我從久遠以來,因此福慧雙修,得一切種智,念佛是諸法之王,你要常常念佛,不要間斷。」法照又請示應當如何念佛。文殊菩薩說: 「在這個世界的西方,有尊阿彌陀佛,他的願力不可思議。你應當繫念阿彌陀佛,使這個念頭相續不斷,命終之後,決定往生,永不退轉。」 開示完畢,文殊普賢各舒金色手臂,為法照摩頂授記:「你因為念佛,不久將證無上正等菩提。一切善男子善女人,如果希望快快成佛,最好的辦法就是念佛,速證無上菩提。」二位菩薩互說頌讚。法照大師聽後,歡喜踴躍,從此大力弘揚凈土,成為一代宗師,被尊為凈土宗第四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和尚 的精彩文章:

《梁皇懺》的起源與基本內容
放縱嗔心的後果
持楞嚴咒八萬四千金剛藏做你保鏢
三祖南嶽般舟承遠大師
發三種心即便往生

TAG:小和尚 |

您可能感興趣

凈土宗四祖法照的五台山奇遇
蓮宗四祖法照大師得文殊菩薩開示念佛法門
法照大師的念佛奇緣
还在为痛经烦恼吗?几种小方法照顾你
在言語無法照明的世界裡
抗戰時出賣國家民族的漢奸伏法照 臨刑前醜態百出
高圓圓秀粗腿嚇壞網友,靠4招穿搭障眼法照樣做咱夜華的女神
瞿秋白書法欣賞:窮困潦倒家破碎,卻不忘初心,文章書法照亮他人
夏季天氣炎熱,明星媽媽們有什麼好辦法照顧寶寶吶?
徐玉玉父親「不要一分錢」,但司法照樣能救濟
哪些急飆股還能玩二波?星星點燈戰法照亮前程
由於身體虛弱,生母大猩猩無法照顧寶寶,養母大猩猩替它施母愛
佛法照進電影,張楊做不到的還得靠仁波切
汪峰實非嚴父?怕老了無法照顧三個女兒,鼓勵她們追夢!
看書日簽丨光明無法擊敗所有的黑暗,就像陽光無法照亮所有角落
迪麗熱巴搭檔張彬彬做女一!為了上鏡好看,錯誤減肥法照樣用!
一輩子都無法照相的女人,她違反了光學定律
女子受毒品影響無法照顧孩子,毒癮心癮難戒
鼻炎怎麼治 鼻炎嚴重?推薦5個療法照樣能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