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資訊:韓國政治生態中的「家臣文化」
韓國政治生態中的「家臣文化」
韓國的「閨蜜門」牽涉朴槿惠的首席秘書安鍾范。據復旦大學韓國問題專家孫科志教授說,青瓦台的首席秘書們對政治的影響很大,而秘書濫用職權、利益輸送等在幾乎每個總統任上都曾有發生,這是韓國政治生態的一大痼疾。他認為,總統秘書這一機制背後是韓國政治生態中的「家臣文化」。朝鮮王朝時期,一個人當官之後,下面就有一大幫門客。王朝後期政治非常腐敗,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國家給的俸祿不夠用,而不夠用的原因就是門客太多。朝鮮後期的領議政金左根,其門下二十多名門客,二十多名隨從,還有大量家僕,加起來有上百人了,這些門客倒不至於干政,但在「主子」需要的時候是要幫其分憂解難的。「家臣文化」還不只存在在韓國的政治生態中,在企業生態中其實也有存在。
1949年政協會議主席選舉時缺了一票
據曾擔任1949年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秘書處副處長的王仲方回憶:「1949年9月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選舉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和主席、副主席。誰來擔任中央人民政府第一任主席,大家都認定只有毛澤東能享此最高榮譽。我們按照代表預選出的候選人名單印出選票,分別送到每個代表的面前,代表們認真地投下莊嚴的一票。投票後,工作人員在大會會場旁邊的小會場開票,數來數去,發現毛澤東少一票,這大出工作人員及監票人的意料。我們找到周恩來,請示怎麼辦。周考慮後,也不敢決定,就向毛澤東請示。毛聽後說,代表們有權選毛澤東,也有權不選毛澤東,缺一票就缺一票,沒關係。毛澤東這麼說,給工作人員解了圍,我們把選舉結果寫成書面報告送給當天會議主持人。主持人當眾宣布:毛澤東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這時全場一致起立,熱烈歡呼聲達數分鐘之久。」
1983年3月4日,鄧小平說:不能再用解放台灣這個提法
1983年3月,鄧小平在接見訪華美國代表團時,對美國眾議院議長奧尼爾解釋了中國對台灣問題的政策,明確表示:「我們不再有『解放台灣』這個提法,只要台灣回歸祖國,我們將尊重那裡的現實和現行制度。」
「一國兩制」的構想,可以說發端於此。


※勝利者為什麼成功,失敗者為什麼滅亡:千年古問中的田氏齊國
※特務處「制裁」張敬堯,抗日鋤奸毫不含糊,但暗殺異己也臭名昭著
※毛主席紀念堂:安卧於心 不止是為了紀念
※西安事變力行社發生分裂,戴笠「特務處」崛起
※第二次鴉片戰爭戰地紀實
TAG:國家人文歷史 |
※美國科技中心之:華盛頓的創業生態系統
※「紫塞網」承德農家院鄉村游八:承德聯玉體育飲食文化養生生態園
※記者蘇培:構建生態美學的中國話語體系
※國際視野:各具特色的國外生態農業
※蒙特中國:推進環境保護 共建生態文明
※歐洲人工智慧公司生態報告:英國成為歐洲人工智慧的核心中樞
※鬥魚嘉年華:竭力助推武漢的現代化、國際化和生態化
※俞德超:如何構建中國醫藥創新的生態系統
※俞德超:如何構建中國醫藥創新的生態系統?
※陝西中資文化發展綜合電影生態產業鏈
※中國移動蘇州研發中心副總經理孫少陵:打造開源生態,助力數字化創新
※曉起有「中國茶文化第一村」與「國家級生態示範村」之美譽
※醉美建築系列之法國 媒體圖書館和生態公民中心
※全國首批健康旅遊示範基地13家,嶗山灣國際生態健康城入選
※老照片,民國原生態,樸實無華的中國
※蘇紀蘭院士:重視海洋生態系統保護,推動藍色經濟發展
※港科大教授獲國家自然科學獎 盼重塑海洋生態系統
※共建生態——英特爾與美團雲的AI修鍊之道
※國慶、中秋,百隻天鵝光臨內蒙古大興安嶺滿歸林區滿歸生態文化創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