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當代科技對社會倫理的衝擊

當代科技對社會倫理的衝擊

當代科技對社會倫理的衝擊



作者 段偉文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

責編 許小編 劉小編



(一)當代科技的試驗性與開放性


1. 當代科技的試驗性

作為當代科技基礎的科學是人類不斷介入自然的探究性活動。科學家對自然的探究是理論與實驗交互遞進的結果:理論提供新解釋,實驗產生新現象。由於人類只能從認識簡單性出發把握複雜的世界,使得人對自然的探究並不必然地擁有完備的真理性,而在本質上是試驗性和未完成的。


當代科技活動是基於有限理性且在複雜情境中展開的試驗。不論是對世界的預測與控制還是具體的科技應用,即便完全認同科學所揭示的自然要素(如分子、原子、粒子、基因等)和規律,也僅為試驗性的實踐提供了大致的方向和規則。很多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都是在知識不完備、信息不完全、受技術(工具、儀器等)條件制約等情況下進行的。例如,儘管人們對生命驚人的複雜性近乎完全不了解,卻致力於研究克隆和基因。


2. 科技的開放性


當代科技活動是基於有限理性且在複雜情境中展開的試驗。不論是對世界的預測與控制還是具體的科技應用,即便完全認同科學所揭示的自然要素(如分子、原子、粒子、基因等)和規律,也僅為試驗性的實踐提供了大致的方向和規則。很多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都是在知識不完備、信息不完全、受技術(工具、儀器等)條件制約等情況下進行的。例如,儘管人們對生命驚人的複雜性近乎完全不了解,卻致力於研究克隆和基因。


17世紀以來,科技從物質、能量、生命、信息和智能等層面將自然和人類社會帶入到諸多層出不窮的人工化的試驗之中。這不僅是一個基於認識的不可完成性的非決定論的過程,更是一個加入了利益、價值和倫理選擇的開放性的建構過程,其實際後果往往超越事先的意圖和逆料。即便不考慮科技內在的不確定性和潛在風險,當代社會必須面對的挑戰至少包括:由技術使用帶來的社會生活方式乃至人性的變革、經濟發展對科技創新的依賴以及科技應用對環境的影響等。由此,當代社會成為人性、價值和倫理的開放性的試驗場,科技與價值整合而拓展為複合性的科技-倫理實踐。

(二)科技時代的生活方式變革與倫理重建


1. 科技時代的生活方式變革


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指出,自然科學通過工業日益在實踐上進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並為人的解放做準備,儘管它不得不直接完成人的非人化。在此,馬克思強調,雖然科技會不可避免地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但本質上是一種解放性的力量。


當代科技對人類文明的推動首先直接體現在衣食住行、醫療保健上,科技極大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其次,現代交通與信息通信技術使人類的生活時空和交往空間空前拓展,從地理時空的突破、虛擬網路空間的形成到移動通信技術的普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變得更加多元化和富有彈性,媒介成為左右公眾輿論的重要力量,人們參與公共事務的興趣和能力亦隨之提升。再次,與科技發展相伴隨的消費社會的出現,帶來了大眾消費、象徵性消費和時尚文化,也導致了對資源環境的過度消耗與破壞。最後,科技創新成為社會發展的核心動力和民族國家競爭的焦點,知識社會和學習型社會成為全球化時代的主流趨勢,專業教育和終身學習成為個人生涯計劃必不可少的環節。


2. 從價值追問到倫理重建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科學、技術、工程和產業曾經被視為激動人心的最新生活方式的源泉,但在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環保運動和能源危機之後,人們開始意識到通過創新和需求的互相激勵產生的物質化生活方式的弊端,思考對環境和未來的責任。一方面,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馬爾庫塞(Herbert Marcuse)、哈貝馬斯(Jürgen Habermas)和福柯(Michel Foucault)等思想家從遮蔽存在的「座架」、迂迴的社會控制方式、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和知識與權力等角度對科技的本質及其異化機制進行了哲學反思;另一方面,環境研究和以羅馬俱樂部為代表的未來學研究則從現實層面指出,生態危機等全球問題的根源在於不可持續的經濟增長模式和消費主義的生活方式,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等傳統的科技目標的合理性開始受到質疑。


從理論到現實層面的價值追問並沒有沿著後現代的道路走向虛無主義,而體現為從簡單現代性到反思現代性的過渡——現代性通過內在反思而成為不斷重構的未完結的工程。由此,人們開始在生活世界中反思科技所帶來的新的生活形式,通過嘗試、衝突、反思、商談、建構等步驟進行倫理重建。這種倫理重建不僅涉及對行為方式的規範,也包括對科技時代新的生活境遇的應對以及對科技應用中人的尊嚴的重申。由此,環境倫理、關懷倫理、信息倫理和生命倫理等隨著科技的發展不斷更新其內涵,在基因、納米、人工增強、人機組合、神經科學等領域出現了科技研究與倫理探討同步的情況。


三)自然過程的人工改變中的倫理抉擇


1. 自然的拆分組合與人工改變

現代科技的真正起點是培根所倡導的近代實驗科學傳統。其基本策略是,運用數學和實驗方法,通過對自然過程的受控操作獲得知識並進而操控自然。具體而言,現代科技在方法論上大多遵循基於機械自然觀的還原論:一方面,為了理解世界,通過分析或抽象先將認識對象拆分為更基礎的部分,乃至可認識的更深層次,以了解它們的結構和屬性,再從部分出發,由綜合推演形成對世界的認識;另一方面,為了操控世界,重新安排與組合那些已得到認識的部分,在它們共同作用時,使事情如我們所願地發生,使世界為我們所控制。


操控自然既是現代科技的手段也是其最終目的,操控自然一般伴隨著對自然過程的人工改變。這種改變可能發生在微觀層面——運用受控實驗在分離的微觀領域內進行有效的操控,將可操控的要素從自然中分離出來,再讓其與任何已知或未知的自然要素或人工要素進行組合;也可能跨越層次以及人工與自然界限——如轉基因、人工器官、神經元與晶元的聯接、進入生命系統的可自我複製的納米機器等等。對包括人的生命在內的自然過程的人工改變的不確定性是顯而易見的,且不論從自然分離出的可操控要素在自然整體中是否如我們所把握的那樣,必須面對的問題還有人工組合中的複雜相互作用及可能出現的難以控制的後果。


2. 基於自然觀的倫理抉擇


對自然過程的人工改變涉及的倫理抉擇首先建立在人們對自然的理解之上。有學者指出存在著三種自然觀:其一為塑膠的自然,即自然是外在的、脫離人類的,它如同塑膠,能以人們認為合適的任何方式被塑造和使用;其二為神聖的自然,即自然是一種神聖的存在,是神的光榮的反映,神是其管家和保護者,人們應該順從自然,即便偶爾會幹預自然,也應該是虔敬的;其三為目的的自然,即存在一種引導自然達到某些目的和目標的推動力,對自然的干預必須尊重這些內在的目的,干預的程度取決於自然本身的推動力。


現代科技主要遵循的是塑膠的自然觀,神聖的自然觀和目的的自然觀則起到了觀念制衡的作用。顯然,要減少人工改變的風險,必須克服塑膠自然觀的盲目性。一方面,不能將人的目的簡單等同於經濟或物質上的利害權衡;另一方面,應該讓人回到自然之中,透過天、地、人、神的多元視角重新思考自然和人的價值。如果人與科技結合的「後人類」是難以超越的當代命運,那麼倫理抉擇就必需成為科技實踐的內在環節。


【本文原載甘紹平、余涌主編《應用倫理學教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第四章科技倫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的歷程 的精彩文章:

對科學的技術理解——評段偉文《可接受的科學:當代科學基礎的反思》
科學史與人類學
科學、冷戰與國家安全
環境為什麼可以是一個倫理問題
《航母來了》序言:重新「發現」甘本祓

TAG:科學的歷程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當代藝術的社會歷史:「體制」與「當代藝術」關係
科普是推動科技發展的基礎,對社會發展至關重要
社會科幻的領路人,現代科幻的奠基者——威爾斯本紀
道教的社會倫理思想
當無神論和科學思維成為社會主流
古代東亞大陸,游牧漁獵社會的戰爭潛力對農耕社會的優勢
當中國當代藝術迷倒英倫上流社會……
中國古代的科學與社會
人工智慧浪潮下的法律倫理問題「人工智慧與未來社會:趨勢、風險與挑戰」學術研討會之十二
謠言對技術風險的社會放大!
反智主義:現代社會的最大毒瘤
武郎中:中國近代重大社會思潮對中醫倫理的影響
當代社會的生肉畸形秀
人性和社會~諷刺,哲理漫畫
學佛與社會發展的關係略談
重慶理工大學社會工作團隊:扶危濟困 他們是當代的「俠」
傳媒娛樂對社會文化的影響
皮尤研究中心:互聯網正在破壞社會
社評:朝鮮逆制裁發導彈,國際社會莫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