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名家聯墨」王蘧常 章草四言聯

「名家聯墨」王蘧常 章草四言聯

【名家聯墨】

王蘧常 章草四言聯

「名家聯墨」王蘧常 章草四言聯

作品鑒賞

章草主要盛行於漢至晉代,與行草類似,大多筆意流暢,字跡娟秀,屬帖學一路。除晉代陸機的《平復帖》以外,其他章草書跡均以嫵媚勝,元代趙氏,明代宋克更是每況愈下,去古益遠。清代末年,阮、包、康諸賢力倡北碑,始有大量寫碑的書家出現。沈曾植並探索草書與北碑的結合,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沈更多從倪元路、黃道周等明代書家入手,點畫方折過死,做作太甚。用筆常尖鋒入紙,使點畫尖刻外露。結字東歪西到,有意跌蕩,過於安排。沈所以名大,一緣於官高,二緣於學顯,功力實有不逮。沈曾植為後代開一種風氣。本世紀其他章草書家如王世鏜基本上局限於帖學範圍,鄭誦先雖吸收了一些漢碑及少數北碑,但未能徹底,面目仍近於帖學一脈,他們並沒有沿著沈氏的路子發展下去,充其量能夠承傳薪火而已。

王蘧常出現,章草面目為之改觀。魏碑和草書本來有些水火不容,一個以方筆為主,多折而少轉;一個以圓筆為主,多轉而少折。沒有方折談不上北碑,沒有圓轉也談不上草書。然自南海先生提出融碑鑄帖之說,許多人便孜孜以求,力圖開創書法新局面。而草鮮活,碑刻板,故南海先生終於慨嘆「吾眼有神,吾腕有鬼」(《廣藝舟雙楫》),未能涉及草書。王蘧常先生則力攻其難,將凝重的北碑與流暢的章草有機地結合起來,結合得十分完美。在字形上,王先生不依不傍,不僅與沈寐叟有別,更與古代任何一位章草書家相區別,字形多變,變幻莫測。當然,這種變化並非是憑空臆造,而是集古代書跡於一身,將先賢遺迹化為己有,字字有來頭,筆筆有出處,其字形豐富之程度超過了此前的所有書家,真可謂章草之集大成者。現代社會信息資料之豐富,遠遠優於古代社會,現代書家對法書的擁有也遠遠超過古代書家,但事實上,這種有利條件對大多數書家反而造成一種信息干擾,許多書家雜學亂臨,筆墨浮躁,有利變為不利甚至有害。王蘧常先生是最善於利用這種有利因素的現代書家,他幾乎將現有的資料運用到最佳狀態,從而使現代書家應當超越古代書家的理論成為事實。當然,王先生的真正創造還應是他的筆法。我們不能否認沈寐叟對王蘧常的影響,但成熟後的王蘧常已然脫胎換骨,尤在筆法上已創造性地步入一個全新的境界。首先是用筆遲澀,有金石味。王先生筆力沉雄,毫無虛筆,一洗沈寐叟尖刻之習,古今無有匹敵。尤其先生後期之作,老辣生澀,直若刀鑿錐刻,非是軟筆所為。其次是用筆以中鋒為主,適當輔以側鋒。中鋒使筆畫沉著乾淨,即便是許多澀筆也顯得筆跡清晰,毫不含混,避免了章草容易飄浮的缺陷;側鋒的使用又使其不失章草特徵,增加了點畫的豐富程度。這些同樣也不是說王先生有多大的玄想,可以憑空創造出這種模樣,而是來自於他非凡的北碑功底。王蘧常對《爨寶子》、《爨龍顏》的臨習非常值得注意,他幾乎是把這兩種碑刻唯一沒有寫死的書家,由此上溯,他同樣把方正一路漢碑寫出草書旨趣,碑與帖的互用,終於蛻變出他的章草風格。

「名家聯墨」王蘧常 章草四言聯

「名家聯墨」王蘧常 章草四言聯

王蘧常(1900—1989),中國哲學史家、歷史學家、著名書法家。 字瑗仲,號明兩,別號滌如、甪里翁、玉樹堂主、欣欣老人,嘉興人,生於天津。曾任上海交通大學、光華大學、復旦大學教授,文史哲藝俱通,著作宏富。王蘧常以章草著名當代。從50歲左右開始,精心研究《居延漢簡》、《武威漢簡》、《敦煌漢簡》、《羅布泊漢簡》、《樓蘭魏晉竹簡》和《流沙墜簡》,注意篆、隸的內在聯繫,「欲化漢簡、漢帛、漢陶於一冶」,「拓展章草之領域」。60歲後能默誦《說文》部首,並用小篆寫了六七年日記。70歲後,其章草書法已從成熟走向別樹一幟。作品曾先後到法國、日本展出。識者評其章草特點:「無一筆不具古人面目,無一筆不顯自己的精神。」其章草書法藝術「博取古澤,冶之於章草之中,所作恢弘丕變,蔚為大觀」。日本書法界則更稱頌為「古有王羲之,今有王蘧常」,推崇備至。他於80歲後為泰山、禹廟、黃鶴樓所書的匾額,獲得千萬人讚賞。特別是為杭州岳廟撰寫的抱柱長聯,人譽為「神州之冠」。

釋文:手扶鋤把望北京,每逢佳節想親人,迎接祖國喜慶日,我唱山歌獻紅心。毛主席登上天安門,千山萬水齊歡騰,億萬工農挺腰干,五洲四海風雷滾。毛主席向咱們一揮手,萬里征途早鋪成,喜看祖國一片紅,工農掌權管金印。一九七三年建軍節,民歌三首。王蘧常。

————中國書法網微信公眾平台————

關注熱點,傳播最及時的書畫資訊;

堅守傳統,打造專業書畫權威平台。

廖偉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郵箱:cmlwf@126.com

往期經典

書畫高清資料

名家訪談

經典專題

推薦展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書法網 的精彩文章:

「國畫精賞」明·文徵明《五岡圖》(董其昌題跋)

TAG:中國書法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名家聯墨」吳昌碩 篆書二十言聯
「名家聯墨」趙叔孺 行書八言聯
「名家聯墨」清 李鴻章《行書八言聯》
名家聯墨清 吳昌碩 篆書十六言聯
「名家聯墨」徐三庚《篆書儀錶瑾瑜八言聯》
名家聯墨梁鼎芬《行書七言聯》
名家聯墨阮元 隸書《閑中》八言聯
「名家聯墨」陶博吾《行書七言聯 》
「名家聯墨」清 · 丁敬《楷書七言聯》
名家聯墨:丁敬《楷書七言聯》
「名家聯墨」清 · 阮元 仿漢瓦篆書七言聯
「名家聯墨」陳子奮 篆書《魯迅七言聯》
名家聯墨于右任 草書七言聯
「名家聯墨」清 · 黃易《隸書授其為復八言聯》
「名家聯墨」清 劉墉《幽人仙客七言聯》
「名家聯墨」清·趙之謙行書八言聯
名家聯墨 李鱓《行書羅隱七言詩聯》
「名家聯墨」張之洞《行書七言聯》
「名家聯墨」清 · 趙之謙 行書《晝靜》七言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