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老子智慧:循環往複即是道

老子智慧:循環往複即是道

老子智慧:循環往複即是道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豁。為天下豁,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朴。朴散則為器,聖人用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老子認為,道所包含的基本內容,即柔和虛無,此二者合起來就是樸素自然。他還強調了道的理念的整體性、不可分割性。道的法則就是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的循環往複、永不停息的過程。這一法則就決定了人在修道時不可能一次完成,還要進行永不停息的修鍊,即便修得完滿後,還必須繼續保持道德的不流散,確保它的完整性。因為一旦流散就會再一次進入到從無到有、從有到無的循環往複之中。人能做到自然無為也就進入得道之境了。

老子智慧:循環往複即是道



在老子看來,剛強是有為的表現形式,柔弱是無為的表現形式,柔弱是合於道的,而剛強是不合於道的。他要求人們要認識到剛強是不合道之法則的,所以要堅守柔弱。人們常用溫柔似水來形容女子美好的性格特徵,水性本柔所以能承載天下萬物,人們如果能達到如溪水般柔順,也就符合了道的要求,也就回歸到嬰兒般的自然人狀態,得道也是必然的了。老子認為,如果知識沒有體現道的本質和道的法則,都不是真正的知識。老子主張得道之人應保持糊塗的狀態,並將此作為人類的楷模。

老子智慧:循環往複即是道



「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這裡是強調榜樣的力量,得道之人要實施無言之教,而不是將自己的現點強加於人,這正體現了老子無為而為的處世哲學,他強調不能將人的思想引入歧圖,以讓人對道的理解不出現差錯。

老子智慧:循環往複即是道


人是有慾望的動物,貪慕榮華富貴是人的本性,人只有認識到了榮華富貴終歸恢復為無,才能泰然處之,無所不容無所不能容,才能達到道的境界,修得圓滿。然而修得圓滿後也不是大功告成了,也必須繼續保持對道的理念的堅守,否則又會進入到從無到有的循環往複之中去,所以保持對道之理念的堅守是十分必要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泰山碧霞祠 的精彩文章:

你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
《道德經》註解
開堂口看事的出馬仙是道教嗎?
文昌帝君陰騭文
文昌孝經

TAG:泰山碧霞祠 |

您可能感興趣

老子智慧:循環往複,即是道
道的智慧之老子與孔子
火影忍者:六道仙人原型是老子,看道教思想和忍道
老子智慧:激流勇退天之道也
老子:可道之道,與不可道之道
老子的《靜之道》
老子、孔子、鬼谷子……十二道,道道經典!
老子講天道,孔子講人道,莊子則說盜亦有道!
老子講天道,孔子講人道,莊子則說盜亦有道…
老子是黃永玉
老子與孔子留下的千古智慧揭秘:性格即智慧
老子與莊子的養生之道 
老子的道德真意
孔子、老子、莊子…12道,道道經典!
道教新曲《老子說道》,好聽好學,朗朗上口。老子東歸,道德回歸!
两个字,读懂老子的智慧
老子「得一」固本之道——金丹大道
怎麼理解道教始祖老子智慧 道教始祖老子後人還在嗎
孔子問道於老子,老子就只說了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