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微生物所等在寨卡病毒重要藥物靶點NS5研究中取得進展

微生物所等在寨卡病毒重要藥物靶點NS5研究中取得進展

微生物所等在寨卡病毒重要藥物靶點NS5研究中取得進展



圖註:寨卡病毒NS5結構揭示其保守的藥物作用靶點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施一與高福合作在寨卡病毒重要藥物靶點非結構蛋白5(NS5)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研究結果以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Zika virus NS5 reveals conserved drug targets(《寨卡病毒NS5結構揭示保守的藥物作用位點》)為題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The EMBO Journal上。


在全球科學家的共同努力下,寨卡病毒感染的危害逐漸被揭示。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寨卡病毒感染所造成的危害不僅僅局限於引起小頭畸形症以及神經系統疾病。2016年11月,高福與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向東合作在《細胞》(Cell)雜誌發表文章,通過小鼠模型實驗揭示寨卡病毒感染可以突破血睾屏障,引起睾丸間質充血、急性睾丸炎和附睾炎,甚至完全破壞睾丸組織,表明寨卡病毒可以影響雄性生殖系統,提示了其對男性健康的潛在危害。研究還發現寨卡病毒可以在男性精液中存活數月之久,並可以通過性傳播。然而,面對如此嚴峻的問題,目前還沒有有效的臨床抗病毒藥物。


寨卡病毒的複製中心是由7個非結構蛋白及其相關宿主因子組成的,其中NS5是複製中心中分子量最大的蛋白。NS5由兩個結構域組成:甲基轉移酶(MTase)和RNA依賴的RNA聚合酶(RdRp),分別具有兩個關鍵的酶活性:甲基轉移酶活性和聚合酶活性,對於病毒複製至關重要,因此是開發抗病毒藥物非常理想的靶點。


通過解析寨卡病毒NS5 MTase與甲基供體S-腺苷甲硫氨酸(SAM)及RNA類似物(m7GpppA)的三元複合物結構,以及NS5 RdRp的晶體結構,微生物所科研人員發現寨卡病毒NS5的MTase和RdRp結構與其它黃病毒相比較為保守,提示我們當前基於登革病毒和西尼羅病毒等其它黃病毒NS5開發設計的抗病毒藥物可能對寨卡病毒依舊有效,該研究也為抗寨卡病毒藥物的設計和優化提供了結構基礎。

施一和高福為該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微生物所博士生段文倩和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宋豪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該研究得到了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及應急管理項目、科技部「973」項目、重點研發計劃和改革發展專項、中科院「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項目和先導專項等的支持。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弗萊明的古董黴菌賣了$15000
科學家利用幹細胞成功培育出自發育胚胎
生物產業深度研究報告 就在「生物鏈」
中醫「以屎入葯」為何被嘲笑
麵包也能導致全球變暖 吃貨們表示很傷心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微生物所發現三陰性乳腺癌潛在靶點
抗腫瘤藥物的靶點分析及研發熱點
CDK1作為KRAS突變的合成致死靶點研究及在研藥物
PLoS Pathog:重磅!科學家鑒別出治療瘧疾的潛在藥物靶點
科學家發現乳腺癌擴散的罪魁禍首「高膽固醇」,確定新的藥物靶點
研究發現肺病治療新靶點!
PNAS 發現治療並預後惡性腦瘤潛在靶點
「曲線救國」—ROS1靶點研究簡述和藥物開發思考
有研究確定了針對前列腺癌及肺癌的新靶點
Stem Cell Rep:幹細胞所需的特殊蛋白質竟能成為靶向殺滅乳腺癌細胞的新型靶點
Cell Rep:突破!鑒別出能有效抵禦前列腺癌和肺癌的新型治療靶點
大數據預測21種全新潛在藥物靶點
科學家發現新抗血小板藥物靶點,預防「心腦血管病」將更安全!
通過EsxA蛋白的研究,或可找到肺結核病治療的新靶點
2型糖尿病新突破:治療2型糖尿病的靶點是「血管」
Cell子刊:減肥更容易!新研究發現讓脂肪燃燒的靶點
抗癌藥物新靶點:細胞垃圾清理系統
Nat Cell Biol:關鍵分子有望成為科學家開發治療癌症和艾滋病等多種疾病的新型靶點
新發現!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治療急性髓性白血病新靶點KAT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