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經絡穴位調理配穴大全——做自己的調理大師!

經絡穴位調理配穴大全——做自己的調理大師!

經絡穴位調理配穴大全——做自己的調理大師!



經絡穴位調理配穴方案,立馬收藏!

經絡穴位調理身體,只要用穴得當,技法純熟,解決身體問題可收立竿見影之效!


結合本公號前面所教的自養手法技巧,有病不求人,做自己的調理大師吧!


調理原則


總綱:陰陽平衡之道,補為主,泄為輔。力遵輕補重泄,勢呈順補逆泄。晝宜補陰泄陽,夜宜補陽泄陰。

虛寒者多取背部俞穴。


實熱者多取四肢穴道。


病在上部者,肩髃、曲池、郄門、外關、內關、合谷皆可用。


病在下部者,環跳、陽陵泉、太沖、足三里、三陰交皆可用。


預防一切傳染病,中脘、關元、足三里無憂搭配。

病屬全身者,大椎、風門、身柱、腎俞、中脘、關元、足三里通用。


一、常見問題及雜病


【腸胃不適】:足三里、神闕、關元、中脘。


【扁桃體發炎】:大椎、天窗、天突、人迎、扶突。


【大便不暢】:百會、中脘、神闕、關元、氣海、足三里。

【膽囊息肉】:關元、期門、日月、陽陵泉。


【黴菌性陰道炎】:關元、中極、子宮、歸來、三陰交。


【宮頸糜爛、子宮肌瘤】:關元、中極、子宮、歸來、八髎、陰廉、三陰交、湧泉。30天一療程每天三次。反覆運用直至痊癒。


【腎虛】:中脘、關元、足三里、八髎。

【十二指腸潰瘍】:中脘、關元、天樞、足三里、胃俞、脾俞、肝俞。


【肩周炎】:大椎、天柱、肩井、肩髎、中府、曲池、外關。


【眩暈】:太陽、神庭、眉弓、風馳、風府、肝俞。


【頭痛】頭維、上星、百會、風池、天柱、風門、合谷、足三里、陽陵泉、太沖、申脈,根據頭痛部位適當選穴。


【偏頭痛】風池、頭維、通天(灸良效)、太陽、列缺、陽陵泉、丘墟,取患側穴。


【發熱】風池、大杼、大椎、曲池、三間、後溪、足三里


【盜汗】百會、肝俞、陰郄穴、後溪。


【嘔吐】身柱、上脘、內關、足三里。


【水腫】腎俞、三焦俞、膀胱俞、中脘、關元、水分、陰陵泉、三陰交。


【腹水】腎俞、三焦俞、水道、中脘、水分、關元、陰陵泉、足三里、水泉、公孫、太白。


【腹痛】 上腹部:上脘、中脘、梁門、梁丘、足三里。下腹部:天樞、關元、內關、公孫。


【哮喘】大椎、肺俞、膻中、腎俞、中脘、關元、足三里。


【咯血】肺俞、曲池、尺澤、三陽絡、郄門、血海。


【衄血】大椎、上星、迎香、手三里、尺澤、溫溜、孔最、合谷、少商。


【心悸】內關、膻中、心俞、足三里。


【腰背痛】大杼、肝俞、腎俞、次髎、委中、承山。


【腳跟痛】仆參、水泉、申脈、照海。


【便秘】左腹結、天樞、神門、支溝、大腸俞、足三里。


【便血(腸出血)】天樞、溫溜、合谷、大腸俞、秩邊、陽陵泉、承山、梁丘。


【休克】百會、神闕、大陵、足三里、人中。


【驚厥】大椎、曲池、陽陵泉、足三里、手足十二井。


【失語】啞門、廉泉、天突、內關、通里、合谷。


【瘧疾】大椎、間使、足三里、後溪。


【身體虛弱】大椎、中脘、關元、足三里。


【中毒】築賓灸能下胎毒、葯毒。水毒取腎俞,食物中毒取大腸俞。


【輸血輸液反應】百會、大椎、曲池、足三里。


【血沉速率快】大椎、陽陵泉、膈俞。


【感冒】風門、大椎、太陽、尺澤、合谷、外關、足三里。專灸風門、足三里可預防流感。


【氣管炎】風門、大杼、身柱、膈俞、腎俞、肺俞、中府、膻中、中脘、尺澤、豐隆。


【支氣管哮喘】風門、身柱、肺俞、靈台、脾俞、腎俞、天突、中脘、中府、膻中、尺澤、內關、足三里。三伏天灸大椎穴。


【肺炎】風門、心俞、肺俞、尺澤、孔最、足三里。


【肺化膿症】大椎、肺俞、孔最、足三里。


【肺結核】體溫正常者:肺俞、胃俞、中脘、列缺、足三里。體溫略高者:大杼、身柱、曲池、尺澤。


【肺癌】肺俞、膏盲、中府、孔最、足三里。


【胸膜炎】肩井、風門、至陽、膈俞、肝俞、期門、中脘、支溝、郄門、陽陵泉、外丘。


循環系統疾病


【高血壓】百會(輕灸)、風池、人迎、肝俞、腎俞、曲池、陽陵泉、足三里、三陰交、太沖、風門。


【中風預防】任選一方:


1、風池、天柱、肩井、手三里、神門、陽陵泉、風市、足三里。


2、百會、肩井、大椎、曲池、手三里、間使、足三里,七穴同用。


【動脈硬化】大杼、大椎、腎俞、陽陵泉、足三里。


【心功能亢進】心俞、膻中、巨闕、郄門、內關、陰郄、神門、足三里。


【冠心病】厥陰俞、神道、心俞、天宗、膻中、巨闕、曲池、郄門、大陵、太淵、三陰交、太溪。心絞痛發作時,灸郄門、內關、膻中。


【心律失常】同冠心病。


【風濕性心臟病】心俞、靈台、肝俞、巨闕、郄門、小海、神門、足三里。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俞、脾俞、腎俞、郄門、內關、中脘、足三里。


【無脈症】心俞、曲池、尺澤、內關、通里、太淵、列缺。


血液系統疾病


【貧血】膈俞、脾俞、中脘、足三里、絕骨。


【白血病】膈俞、脾俞、中脘、足三里、絕骨,心俞、大椎、血海。


【紫癜】風門、膈俞、中脘、曲池、風市、足三里、築賓。


【白細胞減少症】大椎、膈俞、脾俞、足三里、關元。


消化系統疾病


【口腔炎】頰車、地倉、下關、曲池、合谷、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


【下牙痛】頰車、大迎、下關、溫溜、合谷、三間。


【齒齦痛】手三里、曲池、厥陰俞。


【食管痙攣】膻中、巨闕、中脘、、內關、膈俞、至陽、足三里、內廷。


【急性胃腸炎】中脘、梁門、水分、大腸俞、溫溜、內關、梁丘、足三里。


【慢性胃腸炎】上脘、中脘、梁門、脾俞、偏歷、足三里。


【胃潰瘍】中脘、肝俞、脾俞、胃俞、梁丘、陽陵泉。


【胃酸過多症】中脘、不容、巨闕、膏盲、胃倉、陽陵泉、中封、地機。


【胃痙攣】中脘、梁門、章門、巨闕、肝俞、胃俞、梁丘、足三里、內廷。


【胃擴張】上脘、中脘、氣海、至陽、膈俞、脾俞、胃俞、足三里。


【胃下垂】百會、中脘、大橫、氣海、胃俞、上巨虛、足三里。


【十二指潰瘍】中脘、肝俞、脾俞、胃俞、梁丘、陽陵泉,胃倉、滑肉門。


【腸絞痛】天樞、神闕(膈鹽灸)、氣海、大巨、大腸俞、足三里。


【闌尾炎】下脘、氣海、大巨、大腸俞、溫溜、梁丘、闌尾穴、合谷。


【腸梗阻】中脘、氣海、天樞、命門、大腸俞、腎俞、陽池、足三里。


【腸道蛔蟲症(蛔厥)急救】熱鹽敷神闕,運揉雙歸一之數。


【膽道蛔蟲症】膽俞、日月、期門、陽陵泉。


【膽結石】日月、期門、梁門、至陽、天宗、膽俞、陽陵泉、外丘、丘墟、光明,以右側穴為佳。


【膽囊炎】日月、期門、梁門、至陽、天宗、膽俞、陽陵泉、外丘、丘墟、光明,用雙側穴位。


【肝臟疾患】期門、中脘、膈俞、肝俞、膽俞、至陽、陽陵泉、蠡溝、曲泉、外丘、中都、中封、太沖。


【黃疸型肝炎】期門、中脘、膈俞、肝俞、膽俞、至陽、陽陵泉、蠡溝、曲泉、外丘、中都、中封、太沖、脾俞。


【肝功能異常】至陽、膈俞、膽俞、中脘、陽陵泉。


【食慾缺乏、消化不良】中脘、天樞、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陰交。


【細菌性痢疾】氣海、上巨虛、天樞。發熱加合谷、曲池;濕重加陰陵泉。可酌情配:梁丘、崑崙、足三里、大腸俞、次髎、大椎。


【結腸炎(慢性腹瀉、雞鳴泄)】中脘、天樞、脾俞、腎俞、大腸俞、足三里。


【開刀後腹脹】足三里、內廷、公孫。


【結腸炎】天樞、足三里。良效。


【脫崗】百會、命門、次髎、秩邊、長強、承山、合谷。


【腹膜炎】中脘、水分、天樞、氣海、水道、脾俞、腎俞、大腸俞、足三里、三陰交。


【食管癌】膈俞、膻中、中脘、內關、足三里。


【胃癌】胃俞、中脘、梁門、足三里、築賓。


【肝硬化】至陽、肝俞、期門、上脘、水分、陰陵泉、三陰交。


【原發性肝癌】至陽、肝俞、期門、上脘、水分、陰陵泉、三陰交、丘墟、陽陵泉。


神經系統疾病


【偏癱(中風後遺症)】


天柱、心俞、肝俞、腎俞、曲池。


上肢癱:曲池、合谷、臑(nao)俞、手三里、陽池。


下肢癱:秩邊、環跳、足三里、陽陵泉、絕骨、三陰交。


【癔症(臟燥病)】


抑鬱性(不語)膻中、內關。必要時刺人中。


興奮性(狂躁):膻中、內關、神門、足三里、太沖。


【神經衰弱】百會、風池、大椎、心俞、肝俞、腎俞、中脘、曲池、神門、陽陵泉、足三里、三陰交。


【失眠】心俞、腎俞、神門、足三里、三陰交。


【嗜眠】百會、風池、神門、足三里、太沖。


【精神分裂症】風府、大椎、身柱、心俞、神門、大陵、足三里。


【癲癇】百會、風府、陶道、心俞、肝俞、鳩尾、後溪、間使、太沖、豐隆、身柱。


【舞蹈病】曲池、手三里、合谷、風池、大椎、風市、陽陵泉、足三里、絕骨、太沖。


【三叉神經痛】上支痛:陽白、太陽、懸顱、頰車、列缺、贊竹。中支痛:上關、下關、聽會、顴髎、合谷。下支痛:頰車、翳風、大迎、合谷、俠溪。


【咽喉麻痹(吞咽困難)】天突、廉泉、手三里、魚際、少商、身柱、照海。


【肋間神經痛】膻中、巨闕、期門、章門、膈俞、膽俞、至陽、少海、郄門、陽陵泉、支溝、丘墟、地機。


【橈神經痛】肩髃、曲池、手三里、偏歷、合谷、四瀆。


【正中神經痛】曲池、郄門、內關、勞宮。


【腰神經痛】腎俞、命門、次髎、十七椎下、委中、太溪。


【股神經痛】環跳、居髎、伏兔、風市、血海、陰陵泉。


【坐骨神經痛】腎俞、大腸俞、次髎、環跳、秩邊、殷門、委中、陽陵泉、三陰交、絕骨,病灶段夾脊。


【脊髓炎】大椎、大杼、身柱、筋縮、腎俞、陽關、次髎、中極、陽陵泉、三陰交、絕骨,病灶段夾脊。


【顏面神經麻痹】太陽、陽白、頰車、地倉、睛明(針)、翳風、聽會、風池、合谷、內廷。


【尺神經麻痹】少海、支正、通里、神門。


【上肢神經麻痹及肌肉萎縮】風池、天柱、大椎、肩髃、曲池、合谷、外關、尺澤。


【指間肌萎縮】八邪。


【下肢神經麻痹及肌肉萎縮】環跳、髀關、殷門、委中、陽陵泉、足三里、承山、絕骨。


【呼吸肌麻痹】風池、天柱、大椎、肺俞、膈俞、天突、膻中、孔最、內關、足三里。


【膈肌痙攣(呃逆)】膈俞、天突、足三里、三陰交、行間。


【腓腸肌痙攣】委中、合陽、承山。


【多發性神經根炎】夾脊穴每次選4——6點交替施灸,上下肢取曲池、外關、足三里、陽陵泉、絕骨、解溪、八風、八邪。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急、慢性腎炎】三焦俞、盲俞、腎俞、命門、中脘、水分、中極、陰陵泉、三陰交、復溜、水泉、太溪。


【腎病綜合症】腎俞、命門、太溪、京門,隨症選穴。


【腎盂腎炎】三焦俞、腎俞、膀胱俞、京門、中極、關元、飛揚、三陰交、水泉。


【腎結核】脾俞、腎俞、京門、中脘、水分、足三里。


【腎萎縮】三焦俞、盲俞、腎俞、命門、中脘、水分、中極、陰陵泉、三陰交、復溜、水泉、太溪、關元。


【膀胱結核】膀胱俞、此類、中極、委中、飛揚、水道。


【膀胱炎及尿道炎】腎俞、膀胱俞、次髎、氣海、水道、中極、陰陵泉、三陰交、金門。


【遺尿症(夜尿)】腎俞、關元、中極、尺澤、足三里、三陰交。


【尿血】命門、神門、血海、三陰交、水泉。


【尿頻、尿失禁】腎俞、關元、大赫、中極、尺澤、三陰交、曲泉。


【尿瀦留(癃閉)】三焦俞、足三里、陰陵泉、腎俞、關元、大赫、中極、尺澤、三陰交、曲泉。


【縮陽症】急灸關元1小時。


【男性不育症】長灸關元、腎俞、三陰交。精子發育不良可用艾灸儀經常溫灸雙側睾丸。


新陳代謝及內分泌系統疾病


【糖尿病】脾俞、三焦俞、膏盲俞、腎俞、中脘、水泉、氣海、陽池、足三里、三陰交、胃脘下俞。


【甲狀腺功能亢進】風池、風門、腎俞人迎、天突、手三里、足三里、陰陵泉。


【甲狀腺功能減退】風池、風門、腎俞人迎、天突、手三里、足三里、陰陵泉,長期施灸。


運動系統疾病


【肩關節】肩髃、秉風、天宗、肩貞、曲池、條口、肩內陵。


【肘關節】曲池、天井、尺澤、手三里、小海、合谷。


【膝關節】內膝眼、外膝眼、足三里、陽陵泉、委中、梁丘。


【踝關節】足三里、崑崙、太溪、解溪、丘墟。


【肩周炎(肩凝症、五十肩、樓肩風)】天髎、臑俞、天宗、秉風、肩髃、曲池、條口、四瀆、外關,臂膀不能繞向後背者,針斜刺三角肌的前緣肌中。


【腳氣】足三里、解溪、絕骨、三陰交、八邪。


【落枕】天柱、肩井、落枕穴。


【腕關節綜合症】陽池、陽溪、大陵、外關、合谷、曲池、列缺。


婦產科疾病


【子宮位置異常】中脘、氣海、陽池、腎俞、氣海、三陰交、大敦。


【子宮痙攣】中脘、氣海、大巨、次髎、陽池、三陰交、陰陵泉。


【子宮附件炎】中脘、氣海、大巨、次髎、陽池、三陰交、陰陵泉、歸來。


【月經不調】肝俞、腎俞、次髎、關元、歸來、三陰交、太沖,


【痛經】氣海、歸來、命門、次髎、秩邊、中都、地機、三陰交、水泉。


【功能性子宮出血】膈俞、肝俞、脾俞、次髎、血海、隱白、大敦。


【絕經期綜合症】腎俞、次髎、關元、足三里、三陰交。


【不孕症】關元、子宮、命門、次髎、腎俞、三陰交、地機。


【子宮脫垂】百會、關元、氣海俞、三陰交。


【陰縮:兩乳及前陰收縮】神闕、關元、中極、會陰、行間。


【乳房痛】肩井、足三里、膻中、天宗。


【乳汁不足】膻中、乳根、中脘、陽池、內關、少澤。


【乳汁過多】足臨泣、光明、肩井、天宗、脾俞。


【妊娠嘔吐】膈俞、上脘、中脘、陽池、內關。


【胎位不正】至陰、至陽。


【預防小產】神闕。


【習慣性流產】關元、肝俞、脾俞、命門。


【臨產宮縮異常痛】腎俞、次髎、陰陵泉、公孫。


【難產(滯產)】合谷、支溝、三陰交、至陰。


【胎盤滯留】氣海、合谷、三陰交。


【胎死腹中】合谷、三陰交(針)、至陰。


【產後出血】血海、大敦。


【白帶多】氣海俞、次髎、大巨、關元、中極、地機、三陰交。


【子宮癌】大椎、腎俞、次髎、關元、歸來、築賓、三陰交。


兒科疾病


【吐乳】身柱、上脘、內關、足三里。


【支氣管肺炎】身柱、肺俞、肩井、膻中、曲池、孔最、手三里、太淵、豐隆。


【氣管炎】風門、肺俞、尺澤、太淵。


【哮喘】身柱、靈台。


【肺門淋巴結核】風門、身柱、膏盲、靈台、肺俞、中脘、孔最。


【百日咳】風門、身柱、肺俞、尺澤。


【下痢】天樞、大腸俞、合谷、三陰交。陰交。


【腹瀉】身柱、大腸俞、天樞、足三里。


【水泄】大腸俞、水分、天樞、足三里。


【消化不良】肺俞、胃俞、中脘、天樞、內廷。


【營養不良、發育遲緩】身柱、大杼、中脘。


【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


急性期:大椎、風門、身柱、命門、曲池、合谷。


上肢麻痹:大椎、曲垣、肩禺、曲池、尺澤、支溝、內關、手三里、合谷。


下肢麻痹:腎俞、次髎、殷門、秩邊、承扶、髀關、伏兔、環跳、足三里、委中、承山、陰陵泉、陽陵泉、三陰交、解溪、崑崙、太溪、太沖。


【小兒夜啼】身柱、中脘、足三里。


【流涎】脾俞、中脘、合谷。


【新生兒破傷風】然谷、神闕。


【拘僂病】身柱、大杼、腎俞、中脘、上巨虛、絕骨。


【流行性腮腺炎(痄腮)】角孫、翳風、頰車、角孫、手三里、外關。


【新生兒窒息】神闕、內關。


【尿閉】關元、中極、陰陵泉。


五官科疾病


【麥粒腫(目瘡)】天柱、風池、身柱、肝俞、陽白、太陽、曲池、合谷、內廷、足臨泣。


【結膜炎】心俞、肝俞、瞳子髎、攢竹、曲池、足三里、足臨泣。


【眼瞼炎】風門、身柱、脾俞、曲池、足三里、陷谷。


【角膜炎】天柱、肝俞、腎俞、足三里、光明。


【眼底出血】風池、肝俞、膈俞、合谷、光明、太沖。


【視網膜炎】風池、肝俞、膈俞、合谷、光明、太沖。


【視力模糊】太陽、風池、天柱、肝俞、合谷、養老、足三里、光明。


【夜盲症】肝俞、合谷、足三里、光明。


【視神經炎及萎縮】睛明、球後、承泣、風池、肝俞、光明、足臨泣。


【近視】太陽、陽白、風池、肝俞、足三里、光明。


【上眼瞼下垂】陷谷、三陰交。


【鼻炎】上星、迎香、風池、風門、曲池、手三里、合谷。


【額竇炎】上星、迎香、風池、風門、曲池、手三里、合谷。


【中耳炎】聽宮、聽會、翳風、腎俞、完骨、少海、中渚、太溪。


【耳鳴】聽宮、聽會、翳風、腎俞、完骨、少海、中渚、太溪


【耳源性眩暈(梅尼埃征)】風池、腎俞、翳風、聽會、間使、足三里。


【耳中痛】聽會、翳風、太溪、四瀆、瘛脈、角孫。


【咽喉炎】大杼、風門、大椎、翳風、人迎、尺澤、列缺、少商(放血)。


【齶扁桃體炎】風門、大杼、大椎、尺澤、孔最、列缺、少商(放血)、太溪、照海。


【早老年性痴呆】大椎、腎俞、關元、足三里。


外科及皮膚科疾病


【胸腹手術後疼痛】內關、孔最、合谷、足三里、陽陵泉、梁丘、三陰交、內廷,亦可用背部俞穴。


【手術後頭痛】百會、風池、大椎、頭維、合谷、太沖、申脈。


【上肢手術後疼痛】大椎、肩髃、曲池、合谷、外關。


【下肢手術後疼痛】腎俞、次髎、環跳、足三里、陽陵泉。


【頭面癤】靈台、手三里、合谷。


【上肢癤】曲池、手三里、合谷。


【下肢癤】足三里、陽陵泉、築賓。


【乳腺炎(乳癰)】肩井、天宗、膻中、足三里。


【蜂窩組織炎(癰疽)】肩井、風門、委中。


【頸淋巴結核(瘰癧)】百勞、肘尖、少海、支溝、陽輔、手三里、曲池、肩井、孔最、風門。


【骨結核】大杼、膏盲、大椎、足三里。


【痔瘡】孔最、二白、次髎、秩邊、長強(針)、承山。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陽陵泉、太淵、足三里、沖陽(輕灸)、太沖、中封。


【下頜關節綜合症】下關、聽會、頰車、手三里、合谷。


【蕁麻疹】風門、身柱、肩髃、血海、足三里、陽交。


【濕疹】肩髃、曲池、陰陵泉。


【陰囊濕疹或多汗】腎俞、三陰交、陰陵泉、太沖。


【圓形脫髮】腎俞、肝俞、足三里、外關、陽陵泉。


【青年座瘡】曲池、合谷、肝俞、腎俞、足三里、三陰交。


【麻風】小海、手三里、曲池、魚際、承山、豐隆、陽陵泉、陰陵泉、足三里、然谷、梁丘、湧泉、公孫。


【橡皮腿】陽陵泉、足三里、絕骨、三陰交、陰陵泉。


【疝氣】大敦、太沖、三陰交。


【一切頭面瘡】曲池、外關。


【一切皮膚病】膈俞、曲池、血海。


本站精品文章推薦:


公號二維碼識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穴位 的精彩文章:

要想提高顏值?常吃這5種食物!
中醫治療中,我們人體最常用的穴位—足三里
有一個穴位,讓女性終身不老,女人一定要知道
人貴九品,你有幾品?
俠溪穴:頭痛,眩暈,膝股痛,足跗腫痛,瘧疾……

TAG:穴位 |

您可能感興趣

腰痛經絡穴位調理方法
神經性頭痛的自我調理
產婦穴位調理法
肝硬化艾灸調理配穴
調理脾胃助消化的穴位——闌門穴
脾胃虛弱的調理方法,五種調理的粥!
養顏醒腦、調理脾胃,一個動作即可調理全身
養顏醒腦、調理脾胃,一個動作即可調理全身!
南懷瑾老師都是自我調理,而且藥物大都是自己調的
益腎調經、調理二便
孩子挑食,用這幾招調理調理
蠡溝穴:聯絡肝膽、疏肝理氣、調理經脈、舒肝理氣、調經止帶
慢性胃病自我調理的經絡處方
多囊卵巢卵泡長不大不排卵的食療調理方法
全身都有毛病,該如何系統調理?調心、調氣、調營養、調生活方式
大腸癌患者的飲食調理?
跟大倫老師學習調理自己的身體
腸胃經絡調理手法
月經不調怎麼辦?中醫教你用食療調理 教你幾招調理月經不調
調理肺氣不足的食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