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被妖魔化的學區房家長發聲:那些都是毫無見識的臆想

被妖魔化的學區房家長發聲:那些都是毫無見識的臆想

昨天看到某公眾號文章,標題是《為什麼硬要買學區房|不是孩子會輸,而是父母想贏》,發出來不久就十萬+。

作為一個海淀家長,更有不少閨蜜正是文中的「學區房家長」。我們看了這篇文章,感慨一個嚴肅的學區房話題,被寫得狗血、矯情,近乎胡說八道,以偏概全。

我們這些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家長,被一個沒結婚、沒孩子、沒學區房的人,根據一些極其個別的案例,硬生生地妖魔化為為了攀比而處心積慮動不動就崩潰大哭的宮心計主角。

我另外一個同為學區房家長的閨蜜看了文章,留言說:

我娃讀的是中關村一小,我每天都生活在上文說的家長群和校群里,我以近四年一小家長的經歷負責任地說,上文百分之九十是毫無見識的臆想,是bullshit。

下面,我就該文的主要的四個妖魔化做出真實的事實還原。

被妖魔化的學區房家長發聲:那些都是毫無見識的臆想

妖魔化一

學區房家長是個名利場,

學生家長常常上演攀比大賽

該文章首先就把學區房家長搞成一個你爭我奪的名利場。文章說:


當你某天開著東風天籟去接孩子,孩子卻面露難色對你說:爸爸,下次你把車停遠一點,不要停在學校門口,我不想讓班上的同學看見。

這個段子每年都會被不同的人拿出來用,這真是對公立學校懷著深深的誤解。因為公立學校門口不讓停車。

但凡接過孩子的都知道,學校門口人山人海,別說停車了,人擠人,還有各種課外班接孩子的,孩子們在學校門口比誰家車好?父母們在門口演宮心計,別扯了!還沒聊起來,保安就來轟人了。

中國大多數家庭養育的孩子都是禮貌、樂觀、向善的,沒有文中寫的那麼勢利、粗鄙,一心盯著別人家的車子房子,大多數孩子們根本不在乎這些。

稍微做點調查也能發現,現在的小學生只關心自己打的遊戲,不關心誰家比自己家有錢。他們氣爸爸不陪他打遊戲還真實點。女孩子更不用說了,她們連車都不關心,問TFBOY還更熟悉一點。

被妖魔化的學區房家長發聲:那些都是毫無見識的臆想

妖魔化二

學區房的人際關係就是

諂媚、裝逼和撕逼

該文是如此描述學區房人群的師生關係和家長之間的關係的:


你們不懂,是因為你們還沒有加入過任何一個幼兒園家長群或者小學家長群。群里平時要絞盡腦汁得體優雅地拍老師馬屁,媽媽們聊著聊著結成小團體,真是親如姐妹。但是一旦發生爭執……任何一點兒小事都可能讓家長爆發撕逼,進而群里家長站隊的、勸架的、撥風架火的……都能湊一部完整大劇。最後某個小娃被受歡迎的孩子帶頭排擠、某個崩潰家庭把自家娃轉走,這都是現實劇情。

先說父母跟老師的關係。內容中寫到各個學校群,從幼兒園開始都是挖空心思對老師們的吹捧。我們整天在學校群內,或許有想要吹捧老師的個別家長存在,但不好意思,老師都不給你吹捧的機會。因為群只用來給老師留作業和做通知,不允許閑聊。

再說這些父母明爭暗鬥跟甄嬛傳似的。好像經常見面很容易。事實是,公立小學放學都是兩三點,那個時間段基本能接孩子的是兩類人,阿姨和老人,所謂沒追求的家庭主婦是少數,沒有那麼多有空閑時間撕逼的父母,這些買得起學區房的父母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好好乾活呢,沒有那麼閑。之前中關村某小的所謂霸凌事件,父母們認識不認識也都是個案,不能拿個案論述一個整體。

我們老大在海淀上學,除了我和他爸爸奔波上班路途遠之外,沒有文章表述的相關難題。學校確實很好,凈化器統一買的,不接受家長集資購買任何物品,因為家長買的東西未必合格,學校有一套教委的檢查標準;老師也很盡責,但除了班主任,我們也不認識其他老師,平時都是爺爺接他放學;老師群只用來給老師布置功課發放通知,家長群也只用來發孩子日常的活動,沒有那麼多的交流,主要是我們這種有工作還有娃的人時間真的太少了。

被妖魔化的學區房家長發聲:那些都是毫無見識的臆想

妖魔化三

孩子們被利益熏心的父母

驅趕著奔赴各種課外班

身邊真有焦慮媽媽給四歲大的兒子報英語、日語、繪畫、鋼琴、體能等七八個班。這些興趣班費用不菲,每種都得一萬+,孩子每天從幼兒園出來就匆匆去下一個課程。

我兒子的課外班只報了游泳和擊劍兩項運動,其他時間就是玩、看書,跟他爸爸一起打遊戲。我閨蜜的女兒也只有芭蕾和游泳。好朋友童書媽媽三川的女兒小丸子報的是游泳和藝術課。

我知道,肯定會有很多父母像我們一樣,甚至什麼班都不報的,當然也會有很多父母給孩子報了很多興趣班的。

如果你仔細去問家長給孩子報每個班的動機,「為了孩子有個棒棒的身體」「孩子有這方面的天賦,又有好老師,當然要上」……這樣簡單樸素的理由是佔據絕大多數的。

真正是被父母驅趕一個接一個班去跑的孩子並不多,那些以為給孩子報了班就能成為人上人的家長,更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多。

被妖魔化的學區房家長發聲:那些都是毫無見識的臆想

妖魔化四

除了擁有學區房,

人生其他方面都很糟糕


每天從幼兒園出來就匆匆去下一個課程,她覺得自己為孩子犧牲巨大,所有愛好和享受都在為孩子讓步,但是孩子最渴望的卻是放學可以跟小朋友一塊兒玩滑梯。他們都無法承受這種失望,以致於母子兩個一起在幼兒園操場上崩潰大哭。

……

她本來有一個幸福家庭,跟老公胼手胝足在北京奮鬥十年,有了頂級學區大房子、有了寶貝女兒,結果她老公創業壓力太大,過於焦慮發展成了強迫症,整個家庭簡直陷入了噩夢。

這就是文章中這群人的生活模樣。除了擁有一個房子,孩子上了好學校,人生的其他方面都很糟糕。文章把這群無論是買學區房還是上好學校的人的生活寫得再慘,也不能保證其他過不上這種生活的人就能因此過得好一點。以前是仇富,現在呢,幾乎醜化所有能醜化的,只要看起來比自己有錢。

這些買學區房的人大多數都是辛苦的上班族,打工賺錢,不是權貴。這些人中的絕大多數能混到買學區房的程度,無論智商、工作能力都屬於中上等的。這些人為了買個房子讓孩子上學就完全失去了日常的理智,可能嗎?

拿中關村一小二小為例,人家的孩子只會越來越強。父母買得起房,也養得出好娃。孩子們彼此熟悉,父母也了解,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出國,都有無盡的資源。當然也不排除未來過得特別差的。個案有無數可能,但不是主流的都可以忽略不計。

被妖魔化的學區房家長發聲:那些都是毫無見識的臆想

此外,學區房家長也沒有你說的那麼處心積慮!

知道為何要買學區房嗎?這還用說嗎?能拿錢解決的事都不是事。別以為沒有學區房,孩子上普通學校就解決上學問題了。不好意思,提醒一下,沒有房子想上學,光開各種證明就開死你。

無論北上廣,還是其他城市,中國教育資源尤其是好的教育資源一直稀缺,真權貴不需要學區房,學區房幾乎是給的唯一一個上好學校的機會。

上好學校並不意味著我們一定要讓自己的孩子贏,也並不意味著自己想贏。這只是一種選擇。跟我們為什麼要考上好學校,從老家來北上廣,找一份好工作,用心經營一份自己的小事業一樣。難道所有這種想要變得更好的選擇,都得跟輸贏扯上關係?

學區房家長的心理比你想像中的健康得多了!

或許,文章中的案例是真實的,但絕不能代表大多數。我們這幾個現身說法的真實案例也不能代表大多數。

不同的聲音,恰恰證明了世界的豐富和可做選擇的多元性。真正積極的生活不在於我們住什麼樣的房子,而是我們擁有什麼樣的心態和付出什麼樣的行動。

「命運的歸命運,自己的歸自己。」劉瑜這句話,我很認同。讓那些糟糕的案例永遠是別人的,而我們,值得更好的。

中國的確有很多社會問題需要討論,尤其是教育問題,但請不要為了論述自己的觀點、表達一種情緒就胡說八道,妖魔化一個群體。

當然,即使沒有孩子,從投資的角度,學區房依然值得買。這個世界上,最貴的永遠是稀缺資源。

在中國的大環境下,焦慮是普遍狀態,跟單身、結婚、養娃都無關,各自有各自的難題要面對。誰活得都不容易,但誰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弱智,他們可以在命運給的和自己可以變通的之間力求平衡。

人生很複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要度,也有自己的福可享。盡自己的能力獲得自己想過的人生,這才是我們努力工作和生活的目的。這個目的里,理所當然地包括了一間學區房,只要你有能力。

-END-



備註:本文正文配圖是奈良美智的系列作品。封面圖是梵高的《第一步》,是梵高模仿的自己的偶像米勒的作品,他很快就在自己的創作之路上一騎絕塵。重要的不是如何出發,而是走向哪裡。

被妖魔化的學區房家長發聲:那些都是毫無見識的臆想

Miss Li

網名李大拿,本名李冬莉。藝術機構藝集和Miss L創始人。5年媒體記者;進入藝術圈十餘年,有過畫廊博覽會、拍賣公司、藝術衍生品公司的豐富經驗;2014年創立藝集,致力於讓藝術品進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著有《大學無故事》、《先鋒藝術檔案》(英文版)等書籍。海淀學區房家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童書出版媽媽三川玲 的精彩文章:

激情、燒腦、深沉、幽默、科幻、溫情…這裡是童書媽媽讀書會
團購開啟:7位頂尖科學家的7門課,我們一起來響應居里夫人的「朋友圈教育計劃」吧
讓孩子愛上科學的《少年時》是如何做出來的?
產假延長,是幫助女性,還是害了女性│教育即生活,七天怎麼過?
你的孩子值得跟頂尖大腦討論一流話題

TAG:童書出版媽媽三川玲 |

您可能感興趣

最好的學區房,是你家的書房
最好的學區房,是你家的書房
一直宣揚讀書無用論的你,卻爭著搶著購買學區房,臉不疼嗎?
為孩子買的學區房裝修成這樣,孩子的同學來玩都說家裡很漂亮
致買不起學區房的我們
現在的學區房這麼貴,要我說同樣的價格不如去英國買個「學區房」!
不買學區房,孩子就再無出頭之日了嗎?
最好的學區房是自家的書房。
最好的學區房是自家的書房!
土豪母親擁有三套學區房仍不滿足,回家竟然做出了這種事……
購買所謂的學區房,你們的孩子真的讀上名校了嗎?
最好的學區房是自家的書房
全球媽媽親述:你正在焦慮的學區房,在海外是什麼樣的?
夫妻假離婚,就是為了給孩子買學區房,這樣做是不是犯法?
古有孟母三遷,如今你能做的就是選個學區房?孩子成才,遠離幾類人更重要!
朋友家的學區房裝好了,廁所在廚房裡面,真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表姐為了孩子買的學區房這樣裝修,看到了他們對女兒滿滿的愛
三口之家擠60多平學區房,為了孩子的學習我們能做的也只有這麼多
英國學區房價格也瘋狂,想進好學校也得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