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全球媽媽親述:你正在焦慮的學區房,在海外是什麼樣的?

全球媽媽親述:你正在焦慮的學區房,在海外是什麼樣的?







我有一對夫妻朋友,雙方都有不錯的工作和收入,三十齣頭在北京已經打拚出一方小小天地。可是伴隨孩子的出生,我們聚會上的話題更多變為對學區房的焦慮。




他們自嘲不是在看學區房的路上,就是為買學區房加班吃土中。而關於房價飛漲的每一條新聞,或是學區劃分政策的變化,都讓他們的心情瞬間為之起伏,甚至分分鐘懷疑自己的人生。




有些五味雜陳,有些萬般無奈。




我們也曾坐下來深度探討為什麼一定要買學區房,是教育加房產的雙重誘惑,還是潛意識中希望孩子接受最好教育,跨越階層鴻溝,而或者是大眾成功學的焦慮?




說得再多,除了直面了內心的彷徨外,事實上並未從根本上緩解他們對學區房的焦慮。




我想,我的這對夫妻朋友並不是個例,他們接受過良好的教育,依靠自己的奮鬥在大城市裡站住腳跟,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們是新銳的中產階層。但在北京、在上海、在深圳、在國內的很多城市裡,還有很多和他們一樣為學區房焦慮奔波的父母們。




我們也有疑惑與思考,究竟該怎樣面對學區房,孩子教育的根本在哪裡……

因此一居生活策划了本期主題,在與全球多個國家的媽媽們訪談中,希望能多維、全面、客觀看待學區房,這一在國內敏感、脆弱、牽動人心的話題。






美國媽媽


亞裔家庭更在意學校的優劣




坐標:Troy(特洛伊),美國密西根州



學區焦慮指數:☆☆






我叫石玥,現在在美國密西根州特洛伊城,是因先生外派,一家人千里迢迢來到這裡,小城不大但環境足夠好,然而來了之後首要焦慮的就是正在上四年級孩子的入學問題。




在美國的獨棟住宅




我在出國之前就了解了美國學區房的相關政策,與國內不同,美國學區的教育經費很大部分來自房屋所有者的房產稅款(獨棟房屋,公寓的稅款不直接撥給學區),因此對於購買或租住在獨棟房屋的房主,只要能出具相關證明(房屋購買或租房合同加上水電繳費記錄等),就能進入所在區域的學校。而租住公寓的家庭則需要隨機劃分,簡單地說就是需要碰運氣。




然而,事情並不是那麼順利,獨棟房源並沒有想像的充足,尤其是排名靠前的學校所在的區域,我們在公寓租住的日子短暫但相當煎熬,因為孩子只能在家裡學習,好在很快又租到了合適的獨棟房屋,算是將孩子的入學問題告一段落。




鄰居們的房子




Troy的房價西邊略貴於東邊,在城市的東邊十幾萬美元到五六十萬美元的房子都有,西邊則是幾十萬美元到上百萬美元。房價更多取決於位置、交通、配套、房屋新舊等等,學區是利好但並不對房價有太大的影響。




學區房可以買也可以租,一些美國本土家庭尤其是一些白人家庭,他們更多的關注周邊環境和房屋質量和生活的便利及舒適度,對於學區房與否沒有那麼執著,我甚至聽說有白人因為學校亞裔比例高競爭激烈,反而帶孩子轉學的事情,他們希望孩子小學時期不要有過大的壓力,學習愉快更為重要。反倒是亞裔家庭比較重視孩子學習及學校的優劣。




孩子學校的校車




日本媽媽


租住學區房也是一種選擇




坐標:東京千代田區


學區焦慮指數:☆☆☆






我是絢香,孩子正讀初一,在東京千代田區,寸土寸金之地。




說起上學的事情,還是費了一番周折:在日本學校分為公立和私立,但對於外國人來說,好的私立小學是基本進不去的。




兒子在小四時參加過中學受驗,但因為路程遠、進度快,我的輔導工作沒跟上,所以中途放棄了受驗。現在孩子的情況就是沒參加受驗,打算走公立加私塾這條路。




家附近的街道




幸運的是,在日本和國內最大的區別就是租借的房子就可以遷入你的住民票,然後去學區的學校讀書,我選擇千代田的學區純粹因為朋友的建議,然後開始著手研究,很巧的是老闆的臨時住房就在學區內,所以我基本上沒花啥力氣就順利把戶口遷入了,我家娃就等於有了我們國人心目中的學區房,以日本傳統的流程來說是千代田的番小然後麹町接著日比谷最後再入東大。




千代田的初中一共有三所,麹町、一橋、九段下,其中九段下是中高一貫,對區民入學有相對優勢,但是必須小學六年級前遷入才能得到優勢,我家遷入時已經錯過最好時機了,所以直接放棄。




孩子就讀學校的操場




麹町是日本人心目中的傳統中學,但是因為我畢竟是區外的,為了穩妥最後選擇了越境生較多的一橋中學。這裡學校設施會好一點,有溫水泳池,每人配一台學慣用的平板小電腦,除了運動外還有各門學科的學習班,會另外請私塾的老師一年來學校二十次進行數學輔導,我所考慮的是愛學習的小孩多了,能帶動自家娃的上進心。




當然,在日本學校只是輔助作用,真正學習提高還是靠私塾,私塾是上集體課,基本上一開始跟不上的孩子居多,需要家長幫著輔導,或者另外找一對一的單獨指導。




澳大利亞媽媽


不為學區焦慮,但有放不下的母愛




坐標:悉尼西南區



學區房焦慮指數:☆☆






我是Sophia,來悉尼兩年了,孩子剛滿六個月,嗯,所以我是一個新手全職媽媽。




兩年前,從英國伯明翰碩士畢業後,來到悉尼,認識了先生,去年我發現自己有了baby,和所有媽媽一樣開始了買房的計劃。儘管孩子還沒出生,作為土生土長的中國人,也自然考慮到學區的問題。




在澳大利亞的家




幸好,澳洲入學和國內不一樣,沒有明顯的學區房一說,澳洲人少教育資源均衡,學區概念並不明顯,每個學校的水平沒有太大懸殊,比如在悉尼就有一兩個區的學校質量明顯高出一些。




但因為富人區的華人非常多,才帶動了華人區和富人區才對學區特別的追崇。




在澳大利亞的家




最終綜合了各種條件,我們在悉尼的西南區買了一棟house,夠大老人孩子都有活動空間、距離先生上班的地方近,價格這幾個因素逐一OK,我們總算是安定在這裡了,房價不算高,以我家為例,西南區四房的house普遍都在60萬到100萬澳元之間,相比國內一線城市的高房價,也算是可承受的範圍。離悉尼市中心有60公里,但每個區的配套都很方便。






相比國內的學區房,我有些輕鬆和解脫的感覺,我家周圍有很多學校,澳洲也分公立和私立的學校,私立學校因為有教會贊助,社會活動較多且管理嚴格,家長圈層都比較高端,如果未來經濟寬裕肯定會選擇更好的學校,當然,這都是走一步看一步的。






本期我們為您推送的在三個國家生活的媽媽對當地「學區房」的認知和感受,不管有沒有學區的概念,教育無疑都牽動著每一個家長的心,但相對國內教育資源的不均和緊張,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相對有著較為完善的制度和資源,即使是與國人有類似觀念的日本,他們把「考試」稱為「受驗」,足以看出一個國度對教育的重視,但對「學區房」的焦慮遠未成為一個焦點話題甚至是社會現象。




我們期待在全球的視野中,尋找到更為寬容、多元的角度,對教育的理性與建設性的思考,來紓解我們對「學區房」空前的渴望與寄託。在下一期中,我們還繼續與來自全球多地的媽媽們,一起談談他們那裡的「學區房」……






有格調,不跟隨




— END—






本文系一居君原創,歡迎轉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本流行每日速報 的精彩文章:

要買就買黑科技!今年又出了這麼多神奇產品,你還不知道?
因為想紅,日本網紅住垃圾房po現充照,「照騙」套路居然這麼深!
我發現了石原里美美貌氣質的小秘密!
板野友美新cm跳起了魔性舞蹈?這腿我可以看十遍!

TAG:日本流行每日速報 |

您可能感興趣

一個焦慮的媽媽是什麼樣的
媽媽,我也是你的女兒,為什麼你把一切愛都給了哥哥?
那些順產的媽媽們,你們在產房遭遇了怎樣的尷尬?
媽媽在,家就在!
出產房的那一刻,你老公對你說了什麼?網友:媽媽永遠是最偉大的
我的媽媽是老師:我的媽,別人的娘
二胎跟媽媽姓,是個什麼樣的體驗?網友:婆婆轉臉就反悔了
婆婆真的不是媽媽,網友的回答讓我淚奔了!
老照片:老爸就是靠這些玩意,把媽媽娶回家的
晒晒老媽給我做的晚餐,一周不重樣,網友:這樣的媽媽來一打!
火影中那些經典的吻,佐良娜:爸爸媽媽,你們的初吻給了誰?
全世界的人為什麼都會將母親叫做「媽媽」?
寶寶的這些「萌」舉動,是在表達對媽媽的愛意,媽媽就偷樂吧
離婚進行時,女兒對我說:我把同學的媽媽介紹給爸爸,你怪我嗎
我的媽,您是傳說中的「隱形貧困媽媽」嗎?
有孩子和沒孩子的區別,扎透了爸爸媽媽的心,你家也是這樣的嗎
我的爸爸媽媽在哪裡
母親節 | 一件陪在媽媽身邊的珠寶,就是最特別的愛與回憶
園長媽媽對談:你是哪一種狀態的媽媽?
大家都和媽媽在一起,我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