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7個對策,輕鬆避免樹木回芽死亡!

7個對策,輕鬆避免樹木回芽死亡!

春季栽植的樹木,已經萌芽進入生長,且長勢良好,但進入伏天之後,卻往往會土壤之間乾枯死亡,這是為什麼?我們該如何避免此類情況的發生呢?現總結出以下發生原因和預防措施:


1.未發新根


樹木栽植後,新的有效吸收根沒有萌生出來或者根量過小,導致營養供需失衡,無法滿足生長需求,導致回芽死亡。


2.土球過小


為了圖運輸方便,或者是挖掘不便,樹木土球過小,根系傷口過多且老化,吸收能力喪失,且不能再樹木生長時期給樹木供應足夠營養和水分需求,導致回芽死亡。

7個對策,輕鬆避免樹木回芽死亡!



3.土壤病害


在樹木移栽後,由於需要大量的水分澆灌,導致樹木根系從傷口侵入病菌,且地溫無法達到新根萌生的條件,導致根系腐爛,喪失活力,形成餓死樹。


4.土球包紮物未解除


在樹木移栽過程中,由於趕工期或工人栽植不認真,土球包紮物不解除是近些年來經常遇到的問題。草繩包紮過密或者使用纖維材料和橡皮袋等進行土球包紮的樹木,往往會在栽植後的前期利用自身原有儲存的營養和水分萌發生長,後期由於新生根系無法與土壤接觸,最終導致回芽死亡。


5.土壤板結


土壤板結,導致根系活力下降,樹木生命體活動緩慢;並進行無氧呼吸,導致根系產生酒精中毒、腐爛等。

7個對策,輕鬆避免樹木回芽死亡!


6.用藥不當


在用藥方面,由於不懂合理搭配使用或者用藥過量,亦或者用錯葯都會導致樹木回芽死亡。比如,只知道用促芽萌發的養護品,卻不用生根的和防治爛根的藥品,導致芽體萌發過快,過多,卻根系沒有恢復,造成營養和水分之處大於收入,導致失衡,引起死亡。


7.溫度不當


夏季進入高溫季節,蒸騰量大,而新栽的樹木根系恢復較少或者沒有新根,導致失水死亡。


8.土壤土質不好


土壤鹽鹼通常會造成樹木長勢不良,根系生長受抑制,最終導致樹木死亡。

7個對策,輕鬆避免樹木回芽死亡!



鑒於以上原因,我們在樹木栽植、養護過程中,應做好以下幾點:


1.促根

養樹先養根,採取措施使新栽植的樹木快速恢復根系。如澆灌快活林生根劑。


2.保水補水


樹木栽植後,應給樹體做好保水工作,如樹體淋水、遮陽等,必要時應使用快活林吊針營養液給樹木樹體補充營養和水分,彌補樹木新栽植後無法從土壤吸收營養和水分的缺陷。


3.改良土壤


在土壤板結、鹽鹼土壤環境栽樹,應進行土壤改良,用有機肥或土壤改良劑等方式進行改良樹木栽植立地環境。


4.適宜的栽植深淺度


樹木栽植過深和過淺,都會影響樹木的根系和樹體整體的循環流動體系,造成樹木生命力活動緩慢,甚至停止。


樹木栽植過深,就是在樹木移栽中,過多的土壤覆蓋在原生長土壤所達到的位置之上。(一般覆土超過原生長地土壤位置10cm以上,稱之為樹木栽植過深。)

7個對策,輕鬆避免樹木回芽死亡!


5.合理用藥


不管使用什麼藥品,都要合理計算用藥量,不可一味的追求效果,就私自加大用藥量;同時還要合理搭配使用,充分發揮各類藥品的相互搭配和協調用藥效果(如,使用促芽的,就要使用生根的,使樹木上下均衡生長);再一個就是避免用錯葯,對症下藥。


6.合理修剪


對多餘的無用芽體,應及時進行修剪抹除,減少營養的浪費消耗。


7.合理灌水


灌水時要遵循「澆則澆透,不幹不澆」的原則,避免天天澆水和澆不透的現象發生。


文章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必全 的精彩文章:

如何讓盆栽菊花、杜鵑、梅花在春天綻放?
種花居然不用花盆的,你試過嗎?
南方的花在北方養應該注意哪幾方面的問題呢?
用自家後院的空地,打造一片「可食地景」吧
存活率99%的盆栽康乃馨,你得這樣養才對

TAG:必全 |

您可能感興趣

避免9種因素,可防35%的痴呆,快看看!
如何避免,個人簡歷中90%的人摔死過的坑?
寵物託運死亡當肉賠償,如何避免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10個有損健康的烹飪壞習慣,必須避免!
4個壞習慣讓你老十歲,你避免了嗎?
本來這些事可以避免,卻導致產婦暈倒差點死亡,肚裡足月胎兒沒了
孕婦身材嬌小,3個手段輕鬆避免難產!
避免這5個陷阱,就能避免跑步肌肉拉傷!
眼周的脂肪粒千萬別用手擠,4招輕鬆去除,避免疼的哇哇叫
又見半馬,如何避免跑步受傷?
既然死亡是不可避免,那麼如何更好的死亡?
愛逗孩子這10個動作要減少!避免無可挽回的傷害
港馬52歲女跑者不幸身亡,我們該如何避免馬拉松猝死?
收藏翡翠的兩個大「坑」,掌握這些才能輕鬆避免!
拒絕損傷,懂了這個你能避免95%的膝蓋受損
每4個這種病患者中就有1個腳出問題,3招讓你避免截肢!
原來牙齒也很脆弱,5個小竅門避免牙病困擾
逼死多肉的9個方法,完全避免至少能成為半個大神
久坐傷身,到底傷哪兒了?5個辦法避免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