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氣虛引起頭痛的食療好方子!
氣虛引起的頭痛,症見頭痛綿綿,早晨較甚,晚上痛減,勞累加重,疲倦、乏力,飲食減少,腹脹,大便稀薄,舌淡脈弱。可服用黃芪粥治療。
方法:取大米50克,黃芪30克。 先用水煮黃芪,取液去渣,再用液煮米成粥,晨起空腹食之,每日1劑。
頭痛有外感、內傷兩種類型,氣虛頭痛屬於內傷頭痛的一種,其特點是隱隱作痛,起病徐緩,病勢也較緩,時作時停,勞累後加重,同時伴有疲倦法力等癥狀。黃芪是補氣的代表中藥,分為生黃芪、炒黃芪和炙黃芪之分。生黃芪補氣固表、利水退腫、托毒排膿、生肌,炒黃芪為黃芪片用麩炒至深黃色,篩出晾涼人葯者,健脾和胃功效增強。炙黃芪又名蜜炙黃芪,為黃芪片用蜂蜜拌勻,炒至不粘手時取出攤晾,而後入葯者,補氣潤肺功效增強。
(黃芪)
大米,又稱「稻米」。主要分為秈米、粳米、糯米幾種。秈米,我國出產最多的一種稻米,以廣東、湖南、四川等省為主要產區。秈米米粒細長形或長橢圓形,長者長度在7毫米以上,蒸煮後出飯率高,粘性較小,米質較脆,油性大。常見的秈米有:絲苗米、貓牙米、泰國香米。糯米,北方多稱為江米,是製造粘性小吃(如粽子、八寶粥、各式甜品),釀造米酒的主要原料。粳米,主要產於中國東北,粒一般呈橢圓形或圓形,米粒豐滿肥厚,橫斷面近於圓形,長與寬之比小於二,顏色蠟白,呈透明或半透明,質地硬而有韌性,煮後粘性油性均大,柔軟可口,但出飯率低。東北大米、珍珠米、江蘇圓米都屬於粳米。
(粳米)
三種大米共同的作用是補中養胃、益精強志、聰耳明目、和五臟、通血脈、止煩,粳米能補脾養胃的力量較強。本方中黃芪、大米同用,可以起到益氣健脾的功效,對氣虛頭痛較輕者比較適合。其中黃芪宜用炙黃芪,大米建議選用粳米效果更好一些。
覺得本文有用,請分享給自己的親戚朋友,讓更多的人知道啊!關注微信公眾號books178為你分享更多的生活健康百科知識!


※芹菜葉的營養價值遠高於莖!可惜99%的人都弄錯了
※三種水果會加重老胃病
※高血壓患者能喝牛奶嗎?牛奶有降壓的效果嗎?
TAG:生活技巧知識點滴 |
※頭痛怎麼引起的 如何治療頭痛
※食療一方:偏頭痛的飲食療法
※攢竹穴:補血養氣,治療頭痛
※如何治療偏頭痛 偏頭痛的刮痧療法
※白芥子外用 治療支氣管炎和頭痛
※緩解偏頭痛的食療方搜羅給你
※高血壓頭暈、頭痛,這樣飲食有療效
※治療頭痛方法
※頭痛欲裂的治療方法,這種「瓜子」煎水服用即可
※頭痛是頸椎病引起的嗎?
※醫案:由濕氣引起的頭暈頭痛
※太陽穴讓你不再抑鬱,治療頭痛、眼疲勞、牙痛
※食療預防神經性頭痛
※頭痛的原因和治療方法
※您的頭暈頭痛,是頸椎病引起的嗎?
※沙參:有滋補祛寒熱清肺止咳,治療心脾痛頭痛婦女白帶之功效
※對付頭痛你還在吃藥呢?不妨學習下防治頭痛的簡單方法
※治偏頭痛、血管神經頭痛立效!
※緊張性頭痛,無形的「緊箍咒」,該怎樣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