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聽說咱爸喜歡喝好茶,我將帶上安生家的茶求娶你

聽說咱爸喜歡喝好茶,我將帶上安生家的茶求娶你

只有自家種茶炒茶的人,才知道什麼是好茶




作者:安生 拍攝:安生


本文所有照片影像均為原創拍攝,侵權必找事兒




關於故鄉深山裡的茶,這是我寫的第三篇文章了,前兩篇戳這裡可看。



《要死就死在故鄉》



隱瞞了二十年的真相:我爸竟然叫香香!》








怎樣把真正好的東西最有效地推薦給大家?

越慎重,越深思熟慮,越是遲遲下不了筆。




於是,這麼多天過去,這篇稿子只寫出了三個開頭。




心有所感忽然文藝深沉的……




春山像小狗褪去舊絨毛,長出一塊一塊新綠。






上午晴空朗朗,傍晚時分卻下起了雨。





我坐在山頂一株蘭草旁邊,聞見村子裡傳來炒茶的香氣,只生出了一個念頭,

立地生根。






央視紀錄片風格的……




一片樹葉,落入水中,改變了水的味道,從此有了茶。




奇怪的是,茶葉明明是苦澀的,回甘也是在舌尖一卷之後,炒茶的味道卻是清甜的——

一種自然、植物的香氣,在春雨氤氳里,沁透了這座村莊。







一杯茶,有感風雨而生,經歷火與水,熱氣騰騰端到面前,幾千年的韻味撲面而來,中國人所念所想所好,依然是茶的本源——

自然







念頭一轉又騷起來污里污氣的……




不想回去上班,想坐在山坡上等,等所有蘭花都開了。




倘若有一枝感我多情,化作唇紅齒白的小生,身體散發幽蘭香,

我願放羊種茶,買米養他,並夜夜歡愉,生滿山蘭子蘭孫。







可惜的是,溢美之詞好寫,深情厚愛拙言。




最後還是決定收斂起所有情緒,寫一篇無情但直白的文章。




歷史底蘊




信陽與茶的淵源之深厚,以歷史為底蘊。千年前的山水養育,千年間的口口相傳,茶的味道已滲入文化當中。




1987年,在信陽古墓中,考古學家發掘出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茶葉。唐代,茶聖陸羽編寫世界第一部茶書《茶經》,把信陽歸淮南茶區。《寧史·食貨志》和宋徽宗趙佶《大觀茶論》中,均把信陽茶列為名茶。







任何時候去搜索信陽毛尖,都能看到北宋吃貨蘇東坡說:

「淮南茶信陽第一。」




地理環境




一方水土不僅養一方人,也養一方茶。





「高霧高山有好茶」, 在中國毛尖系列中,信陽毛尖產地最靠北,處於北緯31.43至32.37的高緯度地區,這個緯度,年平均氣溫低,綠茶更優質。




用一年的積累攢出半個月的冒頭,別說茶了,就是人也會棒棒的啊。







一年一采,只採春茶

,生長周期長,口感就好。又因為是春天採茶,所以從沒人打農藥,更貼近天然。這樣炒制出來的信陽毛尖,多次沖泡仍然帶著春天的味道,叫人慾罷不能。




信陽多山水,山水多則生靈氣,一個四季分明的地方, 會受到多少靈氣滋潤呢?







15攝氏度的年平均氣溫,雨量充足,年降雨量為1134.7mm,相對濕度在75%以上,晝夜溫差大,這樣的氣候條件下,

茶樹芽葉長得緩慢,嫩得長久,肥厚多毫




而我的故鄉,群山掩藏深處、一水發源之地的

九里

,生態環境更為典型,這種氣候尤為明顯。







這個小村莊,清晨是看不見對岸的田野的。山水環繞,空氣濕度大,太陽初升之前,整個村莊瀰漫的是純凈的霧氣。




同樣是白茫茫一片,但跟城裡的霾不同,這裡的霧氣中飽含著溪流野泉中的水氣,夾雜著田野上青草的香,寧靜空濛,卻藏著熱鬧鳥鳴。




村莊的下游,所有河流奔赴的地方,是以九里關命名的九里水庫,

這片蓄水量高達一億立方米的廣闊水域,每年又會蒸騰出多少雨水反哺給它的發源地呢?







我在這裡度過了十六年,上學後第一次走遠,看到路上車水馬龍,綠化帶的植物臟髒的,晚上掏掏鼻孔全是灰,大吃一驚打電話回家給爸媽講新鮮。




後來我走遠了,可茶樹還在故鄉美滋滋地站著。




茶就要長在山上的好,海拔500至800米的山坡,土壤深厚疏鬆,腐殖質多,肥力高,風也先來雨也先來,茶樹都收著。







純凈的雨水,純凈的陽光,早晚霧氣清涼,中午太陽爽朗,這種環境對茶樹的生長來說,是得天獨厚的。




明前茶




明前茶由春天剛冒出的嫩芽採制而成。

這時候天氣還冷,生長速度慢,幾乎都是白毫嫩芽頭,細小精巧,跑遍幾座山尖才能采些,

是信陽毛尖中最好的茶。




也最貴。




最簡單的,因為好喝。




在蟄伏了一個冬季以後,茶樹的香氣滋味等物質積累地最為豐富。剛剛開春,氣溫還未升高,茶樹們仍然積累多過消耗,這時候的芽頭炒的茶,純天然,口感、香氣和營養物質都是一年最佳。



清明我回去的這天,傍晚下了雨,爸爸正炒著茶,一群不知道怎麼會跑到這深山裡的驢客聞著味兒就過來了,說是天津的,一個個聳著鼻子嗅啊嗅,嘴裡說著香啊,真香。







明前茶珍貴,像我這種小氣包,只肯抓了一撮爸爸剛炒出來的毛尖放在大杯子里,開水沖燙了一下,還沒再加水呢,杯子已經被他們拿去,就著杯口的熱氣余香挨個聞了一遍。




拿回來注滿水,分別倒進小杯子里端給他們,

沒有茶葉僅有餘香的茶水,這些人坐在門口喝了兩個小時。







走的時候就有人要買,爸爸只留了聯繫方式,這批明前毛尖不多,

已經被摶物館預定了。




其次,成本最高。




明前茶芽頭小,

摘一斤要上萬個芽

,對眼神和手速要求很高,極其費神,一天也摘不出幾兩。







而明前茶適合採摘的時間

只有清明前那幾天

,過了時間芽就長大了,並且毛尖

必須是當天採的茶青當天炒

,往往需要熬到深夜才能炒得那二兩新茶,人力成本太高,量少而珍貴。







再者,歷史淵源。




其實在古代,明前茶只屬於皇室,它要趕在清明節前送到帝都,供天子祭祀,然後分享於皇室和近臣。




那時候明前茶的產量更低,從皇宮到士大夫都以最先喝到春茶為傲,自然催生了高價的明前茶。




更何況,茶本身就有一種文化意義上的雅緻。




魏晉時期玄學興起,茶被賦予了

「性儉」

的意味,這裡的「儉」不僅僅是節儉,更重要的是約束、限制自身的意思。







飲茶追求一種平常心態,一種真誠面對自我的心境,在文人雅客的熱愛和吟誦下,質量有保證的好茶葉價格始終居高不下。




採茶




信陽毛尖品質要好,就要嚴格做到

及時、分批、按尺度採摘。




在新芽長大之前,及時摘取,只採芽頭和一芽一葉,

采半天就送回來攤開散去青氣,分批炒制,小份小份,細緻複雜。







老葉、包葉片不採,

會影響茶的口感和色澤。




陰雨天不採。

陰雨天採的茶香度和口感都不足,如果大家買到信陽毛尖比較黑,或沖泡後有烏紅色茶,那就是陰雨天時採摘的。







采後避光、即刻加工。

採摘後的茶青不能在暴晒在陽光下,否則會發蔫。並且要攤開放置,不能堆作一團,否則會捂紅,影響口感和滋味。







採茶葉不是用手指掐,而是要掰,保證茶葉斷裂面的均勻。

歌里唱的「玉手纖纖採茶忙」是藝術,實際上,茶的汁液里一些物質會氧化變黑,在指紋中輕易洗不掉。




炒茶




即便是機器泛濫的時代,古老的手工技藝在今天依然有著無可替代的價值。

融合著土地與手掌溫度的手工茶,是中國人守護心靈的一種方式。




醒鍋




我爸炒了四十多年茶了。每年清明前幾天,他會用新生的苧麻葉洗鍋,用春天的青氣喚醒它。







生鍋殺青




鍋呈斜面築進牆裡,媽媽用干木柴燒火,爸爸用細竹枝紮成的茶把炒生鍋殺青。








生鍋殺青




茶把先反覆翻挑茶芽,待它綿軟後,用茶把尖轉圈輕揉裹條,動作輕重快慢不等,直到茶條緊直而不粘連。




熟鍋甩條




接下來熟鍋甩條。離鍋心10 厘米高左右,將茶葉抓在手心,手腕使勁,虎口甩出,拋到茶鍋上沿,茶條則順斜鍋自然滾回鍋心。反覆甩制,形成緊細、圓直、光潤的茶條外形。







熟鍋甩條




初烘




將甩條後的茶葉均勻輕柔灑落炕籃上,薄薄一層,下方用無煙炭火烘烤,鋪上薄薄一層火灰控制溫度。










復炕




初烘後的茶葉,放在大簸箕內大概4小時攤涼,然後用初烘的方法復炕一次。







擇挑




復炕再次攤涼之後,用竹片削成的小鑷子細心地挑揀,將炒茶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細竹枝或黃色的包葉片挑出來。








香香和二傻在進行最後的挑揀




從鮮葉到干茶,全靠一雙樸實的手,這是古老的炒茶傳統。也許隨著機器的盛行,

茶葉終將都走向生產線,這門手藝也會隨之消失。







只是有一部分人,脾氣執拗,心又仁厚,

堅持用春天的新葉洗鍋,每一個過程都用竹子的器具接觸茶,

遵古法,不願損它絲毫原香。




沖泡




在故鄉,見客上茶是習俗。如果有遠客來山裡卻沒人倒茶,那他實在不受主人待見。




喝信陽毛尖,講究

頭道水,二道茶

,第一道淺水注入後,要接著把水倒掉,此又名洗茶。







第二道再注入的水,才是用來喝的。此時

茶倒七分滿為敬,茶七酒八,不宜過滿,茶滿則送客。




沏信陽毛尖時不用壺和蓋碗,一般使用玻璃杯沖泡,這樣才能看清茶葉在沖泡時上下翻騰、舒展、沉靜之美。







優質明前茶湯色嫩綠、黃綠或明亮偶有白毫,是為正常,熱氣裊裊,清香撲鼻。劣質茶則湯色深綠或發黃、混濁黯淡,不耐沖泡,沒有茶香。




注意事項




沏茶用簡單大方的玻璃杯為佳。

保溫杯容易把茶葉捂熟,塑料杯在高溫下散發塑料味影響口感,小口杯捂、蓋都會使湯、葉變黃,濾網杯影響茶葉的自由舒展。







胃不好的人忌喝濃茶。

因為茶水太濃會浸出過多的咖啡因和鞣酸,對腸胃有刺激性。




小孩子和老人不要喝濃茶。

除了腸胃的原因,還會讓他們難以入眠。




爸媽喝了大半輩子茶,口味重,茶葉放得特別濃,有次睡前口渴,我就著爸爸的杯子喝了一口,精神抖擻,輾轉半夜睡不著。




效用




唐代茶僧皎然沉迷茶事,作詩云:




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茶帶給人的,絕不僅僅是心靈上的平靜和美學上的享受,還有珍貴的實際效用——

消炎、抗菌、減肥、抑癌。




朋友跟我說,他爸爸又抽煙又喝酒,身體卻一直不錯,想來就是每天都喝茶的緣故吧。已有實驗證明,茶有軟化血管的作用,常喝茶的確能降低血管中的血清膽固醇和纖維蛋白質,從而降低血脂。







如今喝飲料的人多了,喝茶的人少了,但真正能讓人靜下心來的,還是茶葉。




一斤茶葉的量其實很大,

一個人一年的茶葉消耗量也就一斤左右

,比起喝星巴克,漫咖啡,回味春天的味道實在是很好的享受啊。






此前通過預售渠道預定的,已於今天下午三點前通過順豐快遞發貨。

然後帶著這次炒的所有明前茶回到公司,之後的訂單將從摶物館發貨,提前跟大家說一聲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這一盞茶,你中途放下,我卻煮上年華
千萬別靠喝涼茶敗火!跟著做,9招教你敗冬火
倆北方女漢子吃港式早茶,肚量有點大,144元吃掉10樣才吃飽
在這種情況下喝茶的危害不比直接喝毒藥小,不知道會後悔
喝茶選好紫砂壺,你會選了么?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跟我回家,拜見咱爸媽!
哥你娶媳婦,為啥咱爸逼著讓我出錢,你們這樣做合適嗎
噓,咱爸咱媽都睡了嗎?
把這些獻給咱爸媽,他們肯定會很開心!
「姐,咱爸哭了!」你能回來看看嗎
搞笑圖片:姐,忍忍吧,唱得再難聽他也是咱爸呀
吃錯了!別再讓咱爸咱媽「蘿蔔白菜保平安」了
晒晒咱爸——您陪我長大,我陪您變老
快讓咱爸媽移民吧,美國太缺麻將老師了!
誰說咱爸媽只喜歡《小蘋果》和鳳凰傳奇?
這4個行為正在傷害咱爸媽,他們卻每天都在做!為咱爸媽轉!
有人要殺劉邦爸爸煮肉吃,劉邦說:「煮熟咱爸分我一杯肉羹吃」
共同給大家闢謠,別再相信了,後悔的是自己,快告訴咱爸媽!
徐靜蕾和張繼科老爸喝酒,直呼「咱爸」,兩人到底是什麼關係啊?
搞笑段子:怕啥,咱爸上班走了
内涵神评论:我哪点儿不如咱爸!
馬上就是父親節了,是時候讓咱爸踏入時髦大叔界了
秘密!這個夏天不怕曬,快告訴咱爸媽!
還是發一個吧,就昨晚,和媳婦聊天,說咱爸要去非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