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200 多年來,美國在亞太地區有著什麼樣的戰略和影響力?

200 多年來,美國在亞太地區有著什麼樣的戰略和影響力?

200 多年來,美國在亞太地區有著什麼樣的戰略和影響力?



上個月,美國學者 Michael J. Green 出版了一本新書《不只是天意: 1783 年以來美國在亞太地區大戰略及影響力》(By More Than Providence:Grand Strategy and American Power in the Asia Pacific Since 1783)。他現在是華盛頓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研究員,之前則擔任過喬治·沃克·布希時期的白宮亞洲事務負責人。

《紐約時報》的一篇書評稱,新書講述了兩百多年來美國和亞太地區的故事,橫跨殖民菲律賓時期、珍珠港、朝鮮和越南戰爭以及尼克松的「向中國開放」等。「現代美國在太平洋的卓越並不是二戰勝利後的偶然事件,而是之前很多歷史所預示的」, Michael J. Green 在書中寫道。


在這本 760 頁的新書中,腳註就佔了超過 130 頁。除了敘述美國和亞洲的故事, Michael J. Green 還指出了美國幾個世紀以來大戰略中反覆出現的一些難題,比如將中國還是日本看作更重要的合作夥伴;更強調對美國市場的保護還是對亞洲市場的開放等。

200 多年來,美國在亞太地區有著什麼樣的戰略和影響力?


來自:亞馬遜


《金融時報》的一篇書評稱, Michael J. Green 在唐納德·特朗普勝選前完成此書。而在特朗普競選成功之後,他迅速讓美國退出了《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簡稱TPP),轉向了保護主義政策。 TPP 是小布希和奧巴馬政府都在推動的新的大規模貿易協定。但 Michael J. Green 在書中對保護主義戰略表示強烈反對。「當新的美國政府沒有讓擴大貿易成為對亞洲戰略的核心支柱,他們必然處在不利的地位上」, Michael J. Green 在書中寫道。


Michael J. Green 還認為,美國反覆陷入的一個困境是如何定義美國的「前沿防線」(forward defensive line)。美國在應對不斷出現的困境過程中,常常擴大它認為對自己安全至關重要的區域範圍。結果,這些區域現在一直延伸到了朝鮮半島和南海。而這一歷史進程的重要原因則是中國在亞洲的崛起,美國對亞洲的關注也越來越強烈。比如奧巴馬就是第一位宣稱亞洲是美國外交政策最高優先順序的美國總統,而不是之前的歐洲或美洲。

200 多年來,美國在亞太地區有著什麼樣的戰略和影響力?


Michael J. Green,來自:youtube


顯然,近幾十年中國的高速崛起讓西方人認為,這挑戰了原由自己所主導的世界秩序。隨之也出現了一系列新書探討相關的問題及意義。除了這本《不只是天意》以外,《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Gideon Rachman還推薦了《天下萬物:歷史如何幫助中國力爭成為全球強國》(Everything Under The Heavens:How the Past Helps Shape China』s Push for Global Power)、《註定一戰:美國和中國能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嗎?》(Destined For War:Can America and China Escape Thucydides』s Trap?)、《中國的亞洲夢:沿新絲綢之路的帝國建設》(China』s Asian Dream: Empire Building along the New Silk Road)和《中國的強國之路:艦船、石油和外交政策》(China』s Quest for Great Power: Ships, Oil and Foreign Policy)等新書。


其中,「修昔底德陷阱」一詞是《註定一戰》作者、哈佛大學政府學教授 Graham Allison 所創造的新詞。它通過借用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對公元前 5 世紀斯巴達與雅典之戰的評論,用來形容老牌強國受到新興大國挑戰時期的威脅。這也是當前世界秩序中最為核心的問題之一。而面對如今特朗普政府看似矛盾的做法,一方面是對台灣和南海問題的對抗信號,另一方面有時候又是溫和立場。這將使得未來美國和亞太地區的故事更為複雜和充滿不確定性。


題圖為美國前總統羅斯福 1944 年在夏威夷,來自:維基百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搖滾明星紛紛離世,現在那個記錄他們聲音的人也走了
美軍空襲後,為什麼Twitter上很多敘利亞人換上了特朗普的頭像?
又一個清潔能源夢寄托在核反應上,這次是熱核聚變,而且真的很貴
誰讓這些「夜場動物」流離失所?
居家和工作的結合怎麼設計得更有趣?這兒有個不錯的案例

TAG:好奇心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這200億花得太值了,中國戰略投送能力將會令美俄都眼熱
1978年,蘇聯的戰略短視,致使它喪失了索馬利亞這塊非洲要地
射程15000千米!創造了多個「中國第一」國家安全的戰略重鎚
德國圍殲了70多萬蘇聯軍隊,但卻陷入戰略上的死局
美軍花104億打造的「哥倫比亞」級超級戰略核潛艇到底有多牛!
別看殲16是過氣網紅,重要性不亞於殲20,中國戰略空軍的標誌
08年汶川地震時,此國把戰略儲備的帳篷全部都運來了
向美俄看齊,中國空軍要成為戰略空軍到底需要多少架運-20?
英國歸還120年前租借的另一座城給中國,戰略位置比香港更重要
一聲巨響,140億沒了,這架戰略威懾型戰機的殘骸,百年不遇
2016眾多殺器亮相中國,戰略強國身份更上一層樓
2017年中國武器井噴發展,但還有兩樣戰略武器年底才亮相!
中國的戰略轟炸機水平存在巨大差距 至少落後美俄50年
中國援助非洲600億美元!保證國家昌盛的大戰略 但很多人不懂
中國這個戰略翻身仗贏的漂亮有骨氣:美坦言中國比俄羅斯強太多了
中國戰略武器曝光,比東風-41還大兩倍,一枚可以毀滅一個中等國家
援助非洲600億美元!保證國家昌盛的大戰略 但很多人不懂
這個戰略要地丟失了455年!宋朝的積弱和它脫不了干係,到明朝才收回!
歸還日本沖繩4000公頃土地,美軍真的要戰略收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