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傳統古樂需要匠心情懷

傳統古樂需要匠心情懷


「一番與竹木的對話,一部師法春秋旋律的樂章」。日前,一部講述中國傳統樂器的紀錄片《人間難得幾回聞》出現在bilibili視頻網站上,迅速獲得眾多年輕網友的盛讚,不到一周就登上熱門紀錄片榜。在互聯網時代,歷史悠久的中國古樂傳承至今,如何才能更好地激發大眾對古樂的欣賞熱情?光明網記者採訪了中國音樂協會箜篌研究會副會長魯璐、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音樂美學教研室主任何寬釗。


古樂,承載中國傳統文化魅力


在《人間難得幾回聞》上的彈幕留言中,一條「古琴錚錚之音,君子錚錚之誓」的熱門評論得到很多網友的贊同。不少人表示,在中國古器樂中看到鐫刻著傳統文化的民族記憶,也感受到代代傳承者的匠心情懷。


傳統古樂需要匠心情懷


中國傳統樂器的、紀錄片《人間難得幾回聞》



紀錄片將中國古樂分為《二胡》《古琴》《笛子》《琵琶》《古箏》5個篇章,從樂器的歷史、演奏、製作,人物等方面,細述民樂的前世今生和傳承中的工匠精神。

「中國傳統音樂具有獨特的文化魅力和價值,值得通過各種方式不斷地挖掘和弘揚。」何寬釗點贊了這部紀錄片,他認為對中國傳統樂器進行歷史性的考察,有利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傳統古樂需要匠心情懷


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音樂美學教研室主任何寬釗



中國音樂協會箜篌研究會副會長魯璐也表示,民樂是中國傳統文化對外傳播中重要的「發聲」方式。「這個聲音是美妙的器樂之聲或聲樂之聲,輸出的是獨屬於我們東方的聲音。」


傳統古樂需要匠心情懷


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音樂美學教研室主任何寬釗



三十多年前,一曲中國古琴曲《流水》被刻錄在名叫「地球之聲」的銅製鍍金唱片上,與另外6首代表各大洲主要民族的音樂作品,一同搭載美國宇宙飛船飛向月球。這曲由古琴大師管平湖演奏的中國樂曲,代表的正是中國的民族文化。


「民樂源遠流長,幾千年的脈絡延續下來,高度融合了中國古人秉承的思想理念、各地區不同語言、思維方式和性格特點。應該說中國的民族音樂是輸出中國文化最好載體。」魯璐說。

普及:年輕人對中國古樂的熱情並未凋敝


「假如民族音樂在我這一代斷了層,我們就是罪人、民族的罪人。」著名二胡演奏家閔惠芬生前在紀錄片中這樣說道。而很多民樂大師都像她一樣,終其一生普及民樂,向大眾訴說中國樂器的魅力。


「誰聽到箜篌,就一定會愛上箜篌。」魯璐這樣說起自己深愛的箜篌古樂。她表示目前從事箜篌傳承工作的人還不多,但通過這些年的努力推廣,已經有很多人開始聽到和認識了箜篌。「十年前我們說箜篌,別人根本不知道是什麼。現在通過很多國內外演出和傳播的機會,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箜篌。」魯璐說,今年央視元宵晚會中自己進行箜篌演奏表演後,很多觀眾都留言表示很喜歡這件空靈古老的樂器。


現如今,歷史悠久的民樂並沒有成為「老古董」,反而藉助新的網路平台吸引著年輕的民樂聽眾。今年年初,中央民族樂團樂隊中胡首席蔡陽開通了直播賬號,直播演奏、介紹民樂知識,受到網友追捧。在2月的胡琴、琵琶和笛子演奏中,吸引了21.5萬人在線觀看。網友「冷葉秋水」留言稱,代表廣大網友希望更多民族音樂的繼承人走到台前,讓民族文化和音樂傳播的更遠。

「現在很多年輕人非常關注中國傳統文化,對民族文化和身份的認同感,也讓民樂在他們中是有一定的影響力。」魯璐說。


何寬釗也介紹說除了喜愛民樂的聽眾,民樂的學習者也不在少數。「全國的民樂學習者數量並不低,尤其是學習古箏的人數眾多。像在報考2017年中央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的考生中,民樂考生數量大大高於西樂考生,競爭也更為激烈。」年輕人對民樂的熱情並沒有凋敝,民樂靠著獨特的文化魅力令很多民樂學習者為之著迷。


傳承:匠心創作,讓古樂適應新文化土壤


普及和傳承一直是民樂發展繞不開的話題。在紀錄片中,83歲的「古箏之父」徐振高直言:「我一輩子都在做琴,如果這門手藝失傳,文化就一起失傳了。」徐振高多次對古箏製作進行改良和革新,把手藝傳承給一代又一代人。


讓傳統民樂傳承弘揚下去,是每個民樂人的使命與理想。如何傳承才是對民樂最大的尊重?何寬釗表示,民樂的研究創作者,要帶有情懷和匠心弘揚古樂的文化價值和魅力,但對古樂的傳承也要進一步往前走,繼承上創新,不能故步自封,過於保守和強調「祖宗之法不可變」會影響民樂的生命力。


他認為,任何一種樂種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寄生於某種文化土壤之上的。當下在新的傳播時代中,文化土壤已經改變,相應的文化形態也一定是會發生變化。「後代傳承者不能把民樂的事業往前推進,只是困於古人的成就之下是沒有價值的。」何寬釗直言道。


魯璐也強調,古器樂的傳承應和時代接軌。不能只是用遠古的聲音去訴說,還要關注如何用當下大眾喜愛的方式創作演繹。「在箜篌作品的演繹中,會加上聲樂和人聲的部分來適應不同類型的聽眾,或者利用箜篌獨特的音色,演奏年輕喜愛的經典流行音樂。」


「他們也許會覺得中國古老、傳奇的民族音樂才是最酷的。」 魯璐表示,古樂並不像很多人以為的與現代人離得很遠,她可以是現代的、多元的。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讓他們關注和接受民樂,了解中國民族音樂也是多元的、時尚的、國際化的。之後再逐漸加入更多原生的、古老的東西輸出給年輕人。(文/張紫璇 高靈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日報 的精彩文章:

「知行合一」與王陽明的「三不朽」
郁達夫的手稿及其他
元代的《九歌圖》與《九歌圖》題詠詩
韓非論法的話語方式

TAG:光明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長久愛情需要經歷怎樣的心理歷程
一伊丨愛情需要自尊心嗎?
養寵物是愛心、還是生理需要
畫眼影需要注意的誤區 小心這些才健康
煩悶心情總需要些萌物療愈,儘管它滿身刺我也想把它捧在手心裡
精美細緻的點畫作品,不僅需要耐心也需要對藝術的熱愛!
我們不需要瓊瑤式的愛情
愛情需要責任
霍心十年摯友蛻變摯愛,將友情變愛情需要幾步?
你心裡很清楚愛情是不需要逼問的
清新正妹原來是愛心獸醫,我內心的野獸也需要治療了
要知道,愛情是需要用心經營的!
心與心,最需要尊重
很需要耐心的網狀編髮教程,好看馬尾辮扎發!
任何感情都需要用心呵護,好好珍惜
成功需要具足善根和慈悲心
需要被心疼的摩羯
心與心之間,最需要尊重
名人語錄:愛情是需要用心經營的,戀愛也是一門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