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5G時代,為何說谷歌被低估了?

5G時代,為何說谷歌被低估了?


本文作者:李秀琴編輯:程弢


導語:平心而論,在5G領域,谷歌是最被低估的企業之一。



5G時代,為何說谷歌被低估了?


在談論5G時,鮮有人會提及谷歌,這與其在5G上略顯低調的布局戰略不無關係。


平心而論,在5G領域,谷歌是最被低估的企業之一,它在5G上的投入不遜於任何一家晶元商、通信設備商或者是運營商。當然,這並非體現在技術上的縱深,而是其在產業鏈上的全面布局。


據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了解,谷歌正在大面積部署下一代網路基礎設施,這是運營商正式商用5G的基礎,也是華為、愛立信等通信設備商一直專註的領域。但與此同時,這家科技巨頭還大開腦洞嘗試了一些新的方向,例如用無人機來覆蓋5G網路、用5G毫米波實現全新的應用...

谷歌的「5G無人機計劃」


眾所周知,谷歌有個秘密X Lab,裡邊有很多天馬行空、創意上天的項目,無人機正是其中的項目之一。


谷歌之所以是谷歌,在於其腦洞非同凡響。這些無人機跟別家不一樣的地方在於,谷歌開發它們是為部署5G網路提前鋪路。


7年前,谷歌就開始了一系列的布局:


2010年,谷歌開始Google Fiber項目。Google Fiber能提供5 Mbps/1 Mbps的免費網路,1Gbps/1Gbps的付費網路。不過現在這一服務還只是圍繞著Google的伺服器集群建設,並不能大範圍覆蓋。

2012年,谷歌秘密展開了無人機計劃,這個計劃被命名為Project Wing。在此之前,谷歌接連收購了多家機器人公司,其目標直指未來一片藍海的機器人領域。


2013年,谷歌啟動Project Loon計劃。其目標在於以無人機作為高空信號基站,用熱氣球將網路帶到世界各個角落。這個計劃的原始目的是提供3G網路,但據雷鋒網了解,現在谷歌的熱氣球已經可以向地面提供10m/s的網路服務,非常接近15m/s的4G標準。


2014年,谷歌正式收購一家新創技術公司Alpental Technologies。這家公司自創立伊始一直專註5G技術的研究。業內人士認為,谷歌此舉是為獲得該公司在5G通信方面相關的技術支持,還有一種可能是為了擴展谷歌光纖項目而做出的事前準備。這也是谷歌「5G無人機計劃」開始向外界傳達聲音的一次。


與此同時,谷歌併購了一家無人機製造商——泰坦航太公司(Titan Aerospace),並把旗下的無人機部門改名為谷歌泰坦。之後,由於這個項目的無人機在2015年遭遇了墜機事故,讓谷歌直接放棄了這個項目。


2015年,谷歌Project Link計劃被推出,其目的在於為全世界的發展中地區接入互聯網。通過這個項目,谷歌將為這些地區接入光纖,並把當地已有的網路連接與海底電纜相連。同時,谷歌表示這將為當地的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和運營商擴展其在當地的服務帶來幫助。

到了布局5G無人機的第4個年頭,谷歌開始收穫了這些計劃綜合起來的第一批果實。


2016年1月,谷歌做了一個無人機基站——Google Project SkyBender項目。其在新墨西哥州租下一個約 15,000 平方英尺的機坪,用來研發可傳輸5G網速的太陽能無人機。雷鋒網此前也報道過,「SkyBender」的最終目的在於通過太陽能無人機帶來5G技術,該技術可依託毫米波技術,從而達到比LTE快40倍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它能獲得新的網路光譜。


同年2月,谷歌在新墨西哥航空港進行了一次測試,嘗試使用無人機為一定區域提供5G網路,引發外界廣泛關注。在這一計劃中,谷歌就使用了前文提到的Titan Aerospace製造的「Solara 50」太陽能無人機投入試驗,也算是對之前Titan 計劃的一種延續。


從Project Wing到SkyBender,谷歌每年都能出陳推新一個新項目。不管是光纖,還是熱氣球,谷歌正步步為營,向自己的5G無人機「王國」慢慢推進。這簡直一部精心謀劃、布局多年的的大局。

毫米波技術,谷歌也有!


作為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谷歌駕馭技術的能力無需置疑。雖然谷歌不如高通愛立信在5G技術上那麼高調,但其也一直在深耕毫米波技術。


2014年,谷歌成功收購Alpental Technologies,這是一家專註於毫米波無線網路設備的公司。此後就傳出谷歌招聘毫米波人才的消息。


2015年Google I/O大會上,谷歌向外界展示了此前研究的毫米波技術的一系列成果。谷歌宣布了利用60GHz毫米波,創新手勢互動體驗的Project Soli計劃。Project Soli非常酷炫,它致力於改善人們對二維空間觸摸屏的交互體驗。這一計劃在2016年Google I/O大會有了更多突破性的成績。Project Soli採用60GHz毫米波技術,可以實現隔空交互的效果。也就是說,當你要控制設備,不論是手錶、平板,還是手機界面,將不再受制於觸摸屏來實現觸控,只需要藉助於脈衝雷達波就可以在空氣中直接捕捉用戶的手勢實現對設備的控制。目前谷歌在這當中應用了更為精準的新技術,感應誤差精確到毫米級。具體效果可從一個動圖來感受下:



5G時代,為何說谷歌被低估了?



不過,由於這一項目涉及到5G無線技術,這也將導致消費者需要額外購置支持5G的新手機才能體驗它的精準定位。而目前來看,5G手機尚需一定時間才能被研發生產出來。


此外,由於高頻28GHz技術很有可能成為5G標準的基礎之一,這讓谷歌對其絲毫不敢怠慢。2014年,谷歌多次向FCC(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提交測試毫米波頻段的申請。2年的時間,谷歌的努力總算換來回報。在獲得FCC同意後,谷歌成功測試了位於28GHz頻段的毫米波,由於這一頻段的毫米波傳輸高距離短,其傳輸距離僅為4G信號的十分之一,為了能使毫米波從高空無人機射抵地面,谷歌的測試工作聚焦在相控陣技術上。


說了這麼多,谷歌為何對毫米波情有獨鍾呢?這或許與毫米波在5G網路擁有的優勢密不可分。比如,天生擁有高速傳輸的優點;支持更大的數據帶寬;用於短距離的視距傳輸,可有效避免衰減、阻擋等各種問題。但是28GHz作為一種高頻毫米波,也有易受障礙物影響、覆蓋距離短、射頻器件不夠成熟等不可避免的缺點。


結語


作為科技巨頭之一,雖然谷歌在布局5G上不免流俗,會直接採用收購or併購等簡單粗暴的方式去獲取技術成果。並且由於X Lab的無人機項目和毫米波技術均處於測試階段,外界向未看到谷歌在這二個項目的有關成效。但是,谷歌已利用其在基礎網路設施的領先優勢就5G網路完成大面積部署,與全球範圍內的運營商,如印度Bharti Airtel電信、韓國SK電信、澳大利亞電信公司等均建立了戰略合作。


谷歌首席工程師Ankur Jain表示:谷歌的網路基礎設施已經跨越許多領域,從fabric到數據中心的伺服器,從連接數據中心的骨幹網,到成百個可為運營商提供高效服務交付的邊緣節點。


對於SDN/NFV這些仍然還是很年輕的技術概念,谷歌早已在自己的基礎網路設施中大量採用。就如業內人士評價的那樣,谷歌充分利用了自己在產業鏈頂端的優勢,拉了一堆電信運營商、設備商聯合研發,組成合作聯盟,主導下一代電信技術標準技術的開發。從各個角度嘗試顛覆現有的市場技術格局。這些基礎的研究,也讓谷歌在物聯網領域保持了優勢地位。


至於谷歌會給設備商帶來衝擊這點,不管是5G商用之前還是之後,各科技巨擘最終的歸途依然終歸是「共贏」。


雷鋒網原創文章,網站轉載請至雷鋒網官網申請授權。但,歡迎轉發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百度收購矽谷公司xPerception 增強機器視覺核心能力
世界黑客大賽冠軍隊長MJ:這比賽是場出乎我意料的「坑爹」之旅
螞蟻金服海外拓展再下一城:在印尼成立合資公司複製支付寶
摩拜推出人工智慧平台 「魔方」 ;NASA 將在月底展開首個 4K 太空直播 | 雷鋒早報

TAG:雷鋒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谷歌還是買下了HTC 11億美元到底買了啥?
【德國生活】驚心動魄的一夜,谷歌1歐元瞬間飆到8.05人民幣,然而谷歌至今仍未改回匯率,是否有何驚天大陰謀?!
谷歌給AI讀了2800本言情小說,現在機器人情話說的比我還好了……
什麼!谷歌收購了蘋果?還是90億美元?好假
為期4年,萬人參與,谷歌想了解你更多
谷歌涉嫌壟斷被罰24億歐元,被沒收的「超能力」會帶來怎樣的後果?
谷歌一下就知道你在撒謊了,何必呢?
谷歌讓HTC名揚天下,又是谷歌給HTC送終,這就是命!
別怪怨用戶不常玩VR!谷歌:每周40分鐘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看完谷歌新品發布會,我們落後了一個時代?
HTC割肉11億美元賣谷歌:王雪紅看上去很高興,畢竟價錢不錯
谷歌、蘋果都對AR下手了,離AR普及的那天還遠嗎?
3000 年裡紅過的時裝故事被谷歌搬上網,是野心還是情懷?
感謝谷歌,讓我們看到了過去30年來地球表面的變遷
谷歌秋季發布會回顧:這盤下了十年的棋,今年收尾?
是時候學習一下谷歌的價值觀了!
HTC將被谷歌收購?然後呢?
前谷歌副總裁從4.14萬米的高空跳下,並說:太美了
生態沒幹過微軟,AR又晚了蘋果一步:谷歌到底做錯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