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食療養生的好處與方法

食療養生的好處與方法

通常認為,食物是為人體提供生長發育和健康生存所需的各種營養素的可食性物質。也就是說,食物最主要的是營養作用。其實不然,中醫很早就認識到食物不僅能營養,而且還能療疾祛病。如近代醫家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曾指出:食物「病人服之,不但療病,並可充饑;不但充饑,更可適口,用之對症,病自漸愈,即不對症,亦無他患」。食療養生法簡稱「食養」。即利用食物來影響機體各方面的功能,使其獲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種養生方法。俗話也就是通過吃來對我們的身體進行保養。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講究養生之道。很多適合養生的食品也隨之被推廣,常見的有養生雜糧粉,雜糧粥,葯膳等等。


更經典的說法是:食物是人類治病最好的藥品,食療養生就是用食物代替藥物而使疾病得到治療、使細胞恢復功能、使人體恢復健康。高級均衡營養素能增強細胞營養代謝功能,使細胞獲得了強大的能量;同時能激活細胞健康免疫基因,使細胞免疫活性增加、免疫細胞的數量成倍增加;能使免疫細胞有能力釋放大量的特異性免疫球蛋白直接殺死侵入細胞的細菌病毒,直接中和清除被細胞吸收的物理化學物質;強壯的免疫細胞可直接吞噬病死的細胞和廢棄的代謝物,幫助功能低下的細胞恢復功能,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有醫藥之父之稱的希波克拉底說過:藥物治療,不如食物治療,食物是人類治病的最好藥品。他相信人體天賦的自然免疫力是疾病真正的終結者。

原理


「葯食同源」是中華原創醫學之中對人類最有價值的貢獻之一。五穀雜糧,有益於人類而無害於身體,因而性「中」。這是中華原創醫學選擇食品最主要的標準。這個標準是建立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以實驗動物「檢驗」的客觀基礎上。


在這個標準里,食品和藥品並沒有截然分開的界線。食品中略略離開「中」時就會偏涼(例如綠豆)或偏溫(例如豆豉)。如果偏離「中」較遠時,就是「寒」與「熱」。如果更遠離「中」的就是「葯」了,這就是涼葯或者熱葯的來歷。「寒者熱之,熱者寒之」,這是中醫的治療原則,得了熱病應該用涼葯,如果熱得不那麼厲害,就不一定要葯了,用性偏涼食品(例如前述的綠豆)調節就可以了;反之亦然。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食療養生」了。葯食同源:定性與定量食療養生和葯膳並非同一概念。前者使用食品進行調理,而後者則是將通常歸入「葯」範圍的變成可口的食品。比如「當歸生薑羊肉湯」,既是葯,但又是美味佳肴。對於身體虛羸,冬天手腳常冰涼者而言是再合適不過的首選了。


如果是極寒或者極熱者,就叫做「毒」了。比如同是豆類的「巴豆」,普通人只要誤食一粒就會一瀉如水,因為它性極熱,常用以治療極寒的病人。所以《黃帝內經》說治病是「聚毒藥以攻之」,而不是說「聚葯以攻之」。因此,無論食品、藥物甚至毒藥都是同源的,因為目的是相同的:就是將偏離正常狀態的自組織能力恢復到常態。

西方醫學則不然。凡葯就不能是食品,食品則不準說療效,至於「毒」就更加另類了。需要再次強調的是,中醫是「以人為本」的標準,而不是以實驗動物為「本」的標準。如果以通常西醫動物模型去檢測「巴豆」的毒性,結果相反,實驗鼠吃下「巴豆」不僅不瀉肚,而且會越來越發福,所以「以鼠為本」的所謂「客觀」的標準,並非萬全。


兩種不同醫學體系的目標不同:西醫治人的病,而中醫是治得了病之人,各有自己的價值評估體系。本來兩種體系可以互補,可以互相尊重,然而今日之醫學,西醫價值評估體系「在朝」,中醫「在野」,「葯食同源」這一寶貴財富因此被質疑、被摒棄以至於被誤用。比如一度十分流行的「綠豆能治糖尿病」的說法。糖尿病由於患者眾多以及現代醫學認定的「終身服藥性」而使社會備受困擾,因此該說甫一出現便引起了廣泛關注,最後因漏洞百出而引出一場有關食療養生的「信任危機」和「養生危機」。該學說的一個非常矛盾之處就是糖尿病的標準是由西醫定位的,比如根據血糖的水平等,綠豆作為食療養生方法是從中醫的看法去解決西醫定位的病,這本身是不科學的,並且喪失了中醫的優勢和特點,因為單從指標來講綠豆肯定不如西醫的降糖葯管用。這兩者是不同體系的,不在一條線上,因此該說法就出現了漏洞,不能自圓其說。這個學術上的漏洞被放大以後,實際上對食療養生或者整個中醫界來說是一件好事:在這個問題上的欠缺不是某一個人的欠缺,是包括整個中醫界都有欠缺,「養生危機」也不是一個人造成的,根源在於整個中醫界喪失了自己的價值評估體系。這一課要補上,否則「養生危機」會持續下去,整個中醫體系也將瓦解。


傳統食療


中國人說:葯補不如食補。外國人說:食物是最好的藥物。如果有


一種方法只要通過飲食調理,就能保養身體,祛除疾病,想必人人都想嘗試。其實,這個方法早就有了,這就是我國傳統的食療養生法。

食療養生是根據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年齡、不同的體質、不同的疾病,在不同的季節選取具有一定保健作用或治療作用的食物,通過科學合理的搭配和烹調加工,做成具有色、香、味、形、氣、養的美味食品。這些食物既是美味佳肴,又能養生保健,防病治病,能吃出健康,益壽延年。


中國傳統膳食講究平衡,提出了「五穀宜為養,失豆則不良;五畜適為益,過則害非淺;五菜常為充,新鮮綠黃紅;五果當為助,力求少而數」的膳食原則。用現代語言描述就是,要保持食物來源的生物多樣性,以穀類食物為主;要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每天要攝入足夠的豆類及其製品;魚、禽、肉、蛋、奶等動物性食物要適量。


中國的傳統膳食結構是非常合理的,但近年來我國民眾的飲食結構卻越來越西化。資料顯示,1997年到2002年,我國居民所消費的十大類食物中,糧食和豆類食品的消費量分別下降了l2.6%和6.8%,糖類食品增長了42.1%,植物油類、肉類、禽類和蛋類的消費都分別上升了20%以上。這種局面的出現跟洋快餐泛濫等問題有關。洋快餐大多是油炸、烘焙加工的食品,肉類比例非常高,這種「吃肉才有營養」的錯誤導向是造成飲食結構西化的重要原因。而實際上,食物熱量的60%左右來自碳水化合物,25%來自脂肪,12%~15%來自蛋白質,如此才是理想的膳食構成比。洋快餐的特點是三高和三低,即高熱量、高脂肪和高蛋白質,低礦物質、低維生素和低膳食纖維。由於營養嚴重失衡,所以國際營養學界稱洋快餐為能量炸彈和垃圾食品。


實際上,在一些國人熱衷於飲食西化的時候,以中國傳統飲食結構為代表的東方膳食結構,卻越來越為世人所矚目。1989年,美國參議院史無前例地召開了有關膳食營養的聽證會,聽取了美國康乃爾大學、英國牛津大學、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在中國6年的合作膳食調查研究結果,認為中國的傳統飲食結構是非常有利於健康的.

食療養生的好處與方法


概括而言,中國傳統膳食結構有四大優勢。第一是主副食分明,傳統膳食非常注重穀物的健康作用。第二是關注新鮮蔬菜的健康作用。中國傳統膳食新鮮蔬菜來源廣泛,食用量大。「食不可無綠」已經成為中國傳統飲食的金科玉律。中國居民每個人一天大約要吃500克新鮮蔬菜,德國只有80克,英國是83克,荷蘭大約100克,美國l02克~103克,法國120克。第三是強調「可一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豆」;「青菜豆腐保平安」的膳食原則。第四,我們的傳統膳食堅持了低溫烹飪的方法,如主食饅頭、米飯、麵條、餃子、粥等烹制都在水環境中進行,採用1000C左右的溫度加熱,比烘烤的溫度要低得多。爆炒菜肴也是短時間完成,這種烹調方式不僅有益於保持蔬菜的營養成分不受損失,也滿足了菜肴表面殺菌的需要,同時也減少了油脂的氧化。


食療養生的優點


中醫歷來強調「葯療不如食療養生」,以食物為藥物具有以下幾大突出的優點:

一、食療養生不會產生任何毒副作用,而藥物治病則不然,長期使用往往會產生各種副作用和依賴性,而且還可能對人體的某些健康造成影響;


二、這些食物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之物,價格低廉,有的甚至不花分文,讓我們在日常用餐中便可達到治病的目的,這又是昂貴的醫藥費所無法比擬的;


三、食物為葯還具有無痛苦的優點,讓人們在享受美食的過程中祛除病痛,避免了打針、吃藥,甚至手術之苦。有此幾大藥物無法可比的優點,我們又怎能不以食物為葯、以食療養生治病呢?當然,食療養生是最好的偏方,食療養生確實時防病治病有很好的功效,有不同於藥物治療的優點,但不等於食療養生能包治百病、也不能因此代替藥物治療。如果病情急重.或者應用食療養生後疾病不減輕,應該請醫生指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食療 的精彩文章:

治療胃潰瘍、腸潰瘍的食療方,安全花錢少
蒲公英的保健食療吃法盤點
紅景天粉的食療方可提高抵抗力
28%的成年人有嗓音障礙!湘雅專家推薦4個保護嗓子的食療驗方
芒果是屬於四月的食療水果,吃芒果有這樣的好處

TAG:食療 |

您可能感興趣

胃癌的輔助治療方法和食療方,看中醫養生怎麼養胃
食療方法治療慢性鼻炎,慢性鼻炎的飲食禁忌及養生方法
夏至飲食養生的方法
花椰菜的食療方法 保健又養生
不同體質的男性的養生方法及進補方法
蜂蜜養生食療小秘方,10種養生食療吃法
用「飢餓養生術」的方法來生態養生
保護肝臟我有食療養生方
玉米須的利用方法 養生食譜治疾病
金瓜的食用方法和養生功效
夏季養生 8種方法幫助男性做好養生
蜂蜜養生保健配方以及蜂蜜治療鼻炎的方法
山藥的養生烹飪方法與功效
保護胃的養生方法有哪些
中醫理療的養生原則及方法
中醫艾灸養生療法好處 以火攻邪
中醫養生:夢遺滑精的食療偏方及日常預防方法
能夠幫助男性養生調理的幾種好方法
最好的養生方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