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能發表情絕不打字——互聯網時代社交文化新觀察

能發表情絕不打字——互聯網時代社交文化新觀察


以「Emoji」表情包為主角製作的《Emoji》大電影將在今年7月登陸美國院線,國內有望引進;近來,引發收視熱潮的反腐劇《人民的名義》中,網友為劇中人「達康書記」製作的表情包也在網上熱傳,並成為該劇的「流量擔當」。如今,源源不斷的新「表情」持續出現,表情包文化日益繁榮。本版今天推出「小表情大文化·移動互聯網新生態」專題報道予以聚焦。


從論壇發軔,到QQ、微博、微信等社交軟體中呈井噴態勢,表情包玩轉了網路社交圈;從被《牛津英語詞典》評為年度辭彙的「笑哭」,到兔斯基、阿狸等卡通自定義表情,表情包的形式正在日益豐富;從單一的「小黃臉」到以醫生、教師、明星等各行各業人物為題材的表情,表情包的用戶逐漸涵蓋了行業的方方面面。


移動互聯網時代,表情包已然成為活躍於社交軟體上的流行文化,甚至出現了「能發表情絕不打字」的互聯網社交文化新生態。表情包背後包含的文化基因,以及逐漸形成的產業鏈,成了當前值得關注和思考的文化新課題。

1、全民接受的線上交流方式


看到微信群里發來「表情幽怨的貓咪」表情包,並配著「滿臉寫著高興」的文字,90後網友「兔嘰醬」被逗得笑出了聲。她隨即打開自己手機里的表情包收藏夾,從10多頁存儲項目中找尋合適的表情包回發。


從總體上看,人們在網路社交上發布的表情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抽象化的字母或標點符號的組合,也就是「顏文字」,比如,表示笑臉的「∶)」、表示傷心的「T_T」「QAQ」等;二是社交軟體中的各種人臉表情;三是文字和圖片相結合的圖片表情。


圖片表情常以時下流行的明星、語錄、動漫、影視截圖為素材,再配上簡短、幽默的文字,製作成靜態或動態圖片,用以在聊天中表達特定的情感。這類表情符號常以成對或成組的形式出現,因此被人們稱為表情包。

最新出爐的《中國網民的信息生產及情感價值結構演變報告(2012—2016)》顯示,在選擇表情呈現情感上,70後到00後間各年齡段用戶都有側重,女性比男性更熱衷用表情符號表達情感,北方用戶相對南方用戶表達更加委婉。


聊天離不開表情包。表情包等符號已然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全民接受的線上交流方式,也逐漸成為不可或缺的溝通要素。



能發表情絕不打字——互聯網時代社交文化新觀察



2、有效彌補文字表達的缺陷

1982年斯科特·法爾曼教授在電子公告牌上第一次打出「:-)」符號,之後可愛而富於變化的「顏文字」表情在簡訊文本中傳播。現在,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以及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表情包等貼圖表情逐漸發展成為一種融合多種元素的互聯網文化。


如今,不少主流媒體在客戶端和微信公眾號中開始主動使用表情包。比如,去年由「指尖上的中國」工作室創意策劃,中國傳媒大學頭腦風暴設計團隊製作的「長征路上小紅軍」表情包刷屏微博,讓網民通過喜聞樂見的方式,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深圳南山區委宣傳部還推出政務表情包「2.5次元萌系南山文明表情」,通過動畫表情傳遞文明正能量。新穎的創意、幽默的畫風,不知不覺間,「表情包文化」逐漸進入主流文化視野。


為什麼網民熱衷於使用表情包?中國高校傳媒聯盟調查發現,64%的受訪者認為,表情包在聊天中的最大作用是「活躍聊天氣氛,表達情緒」,49%的受訪者認為表情包能夠「彌補文字表達的缺陷,便於對方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意思」。


在浙江工業大學注意力經濟學教授張雷看來,表情包是一種最直接表達情感的方式。以前常說「簡訊聽不出語氣,電話看不到表情」,網上交流更是缺失面對面交流時眼神、表情、語氣等要素,很多時候都無法用文字表達準確的含義,表情包的興起正是彌補了互聯網交流中這一部分的缺失。


山西傳媒學院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教師周怡帆說,網民在社交網路中使用表情包時,體現出的性格、語言風格等,讓同類人有了身份認同。其實,一個個表情包就是一個個故事,知道故事的「梗」,圈子裡趨同的人更能猜透互相表達的意思。

3、表情包IP變現前景廣闊


「華妃翻白眼」「爾康吼」「葛優躺」……一系列可愛的表情包在「萌」倒網民的同時,也產生了經濟效益。「表情經濟」逐漸成為手機產業鏈上不容忽視的一塊乳酪。


有業內人士透露,目前表情包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三種:一是製作的表情包在表情商店入駐後,用戶下載時可為表情打賞;二是接單,為商家設計表情包;三是通過IP(知識產權)變現來實現盈利。


因為打賞不太穩定,代製作又較為小眾,越來越多的表情包創作者不再依靠它們盈利,而是走第三種盈利模式——將形象授權給商業品牌或把表情包形象開發成商品進行售賣。

據報道,國外一家名為「Line」的通訊公司依靠表情包業務一年盈利18億元人民幣。該公司基於用戶喜好,大力開發表情包周邊衍生品,比如,開設主題店售賣定製圖案咖啡甜品並進駐天貓、京東,推出與其他品牌合作的T恤、彩妝,打造遊戲、動漫等各類增值服務。


表情包變現前景如何?山西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劉維奇這樣分析:作為一種新型互聯網經濟,表情包的IP變現前景廣闊,彌補了當前社交軟體交流中感情表達的不足;同時,變現成功的案例說明,在互聯網時代,新經濟增長點、創業途徑隨時都有可能出現。


4、版權問題不容忽視


表情包已經成為網上聊天的新方式,在手機產業鏈上也佔據著不可忽視的地位。但是,表情包的版權保護一直是個難破解的問題。


去年裡約奧運會期間,中國泳壇女將傅園慧因一段電視視頻成為「網紅」。隨後,傅園慧的表情被網友做成各種「表情包」,有視頻截圖版本、漫畫版本等。很快,網上就有人開始售賣印有「洪荒之力表情包」的手機殼、印有傅園慧表情包的T恤等。對此,北京商業經濟學會秘書長賴陽分析認為,如果有人未經授權而使用他人創作的表情形象進行商業活動,以此獲取商業利潤,其行為已構成侵權,所涉及的平台也應承擔連帶責任,「對錶情包公司來說,需要申請知識產權註冊備案來維護原創者權益」。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唐正大表示,新型語言符號表情包的使用是建立在交流雙方友好和諧關係的基礎上的,是一種積極的交際符號,但部分表情包的圖畫或文字出現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甚至觸碰道德和法律底線的內容,對於這些必須堅決予以抵制。(文/李政葳 張紫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日報 的精彩文章:

共享圖書平台只有「共享」,沒有「經濟」
網路文學也需堅守文化自信 告別「野蠻生長」
傳統古樂需要匠心情懷
趙元任:「言有易,言無難」
「知行合一」與王陽明的「三不朽」

TAG:光明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互聯網+時代的社會焦慮
傳統媒體靠什麼決戰互聯網時代
後互聯網時代 智能電視如何打造出差異化?
張誠達道長出席「互聯網時代道教文化傳播」分論壇並作發言
互聯網時代道教發展的方向和舉措
新媒體時代中俄文學攜手講好故事 加深文化交流
互聯網時代道教發展的方向和舉措!
激辯互聯網時代社區生態圈
互聯網+時代作為實體企業怎麼樣來利用互聯網怎麼樣改變不利局面
互聯網時代的組織能力建設
美術館也玩「快閃」?互聯網時代的流動藝術空間
聚焦語文真問題之「『互聯網+』時代的語文教學」│葉麗新:「互聯網+語文」的思考路徑與實踐空間
智能互聯時代人才培養論壇舉行
九雅藝術網:打造互聯網時代藝術新生態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微信營銷:讓世界看見你
插畫 互聯網時代的調味劑
浮華時代的移動互聯網實幹家——王鵬
學誠會長做客人民網:不害怕與時代文化交融共鳴
互聯網時代,很多人變的狂妄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