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彌陀要解》 有情無情,同宣妙理

《彌陀要解》 有情無情,同宣妙理

《彌陀要解》 有情無情,同宣妙理 點擊播放 GIF/277K


《彌陀要解》 有情無情,同宣妙理



《彌陀要解》(28)

有情無情,同宣妙理


作者:樂觀


前面講了極樂世界的音聲佛事,下面講解為什麼極樂世界的有情、無情能夠同宣法音。


一、用問答的方式來說明為什麼鳥能說法


「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問:這些白鶴.孔雀.鸚鵡.舍利等奇妙雜色的鳥類為什麼能講說三十七道品?鳥類難道不是業報感召,得到畜生道的身體嗎?


答:極樂凈土根本沒有三惡道的名字,更不會有三惡道的眾生,這些鳥都是阿彌陀佛為了使法音宣流而變化所作,每種鳥兒都在詮釋如來究竟圓滿的功德,這裡的究竟是指白鶴等名稱也是如來性德的美稱,怎麼會是惡名呢。


問:化作眾鳥的意義是什麼?


答:化作眾鳥有四悉檀的因緣:我們的凡情大都喜歡這些奇妙的鳥兒,阿彌陀佛順情而化,能使我們心生歡喜,這是世界悉檀的利益;鳥來說法,使聽聞的人產生善念,這是為人悉檀的利益;對這些鳥不起下劣的想法,能對治我們的分別心,這是對治悉檀的利益;鳥就是阿彌陀佛所變化的,能使我們悟到法身平等,無所不具,無所不造,這是第一義悉檀的利益。


這些以及下面經文將要提到的微風、樹網等妙音,和一切依、正假實,當體就是阿彌陀佛的法、報、化三身,常、樂、我、凈四德,都毫無差別。

二、無情說法


「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鳥、行樹及寶羅網這些情與無情,都能夠同宣妙法,四種四諦、三十七道品、無量法門同時演說,「佛以一音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能使所有聽聞者念佛、法、僧三寶。


山河大地、男女老少、有情無情都是我們佛性的顯現,都具足諸法實相十如是,無情也是一種相,離不開佛性本體,阿彌陀佛成就了莊嚴國土,就成就了極樂世界有情、無情的無盡莊嚴。能讓往生者時時處處都體會到無量的加持。


在極樂凈土聽聞妙音的人,都能產生念佛、念法、念僧的心。憶念三寶有四悉檀的利益。在同居凈土的凡夫,聽聞情與無情同宣妙法,大喜遍身,是歡喜益(世界悉檀);外與別相三寶,內與一體三寶,氣分交接,必能發菩提心,是生善益(為人悉檀);由此發心起行,精進持名念佛,就會降伏煩惱,或者斷除煩惱,就像讓濁水靜深不動,灰土自沉,清水現前,去除泥垢,剩下純水。即使再攪拌也不混濁,心中煩惱伏斷,也是如此,這是破惡益(對治悉檀);最終證悟都人人具足佛、法、僧三寶,三寶體性為一,是入理益(第一義悉檀)。

《彌陀要解》 有情無情,同宣妙理



三、理事無礙法界


「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經文從淺入深,層層開示,使我們深信念佛法門。

從佛的角度說:極樂四土的清凈莊嚴,是阿彌陀佛在因地中,發四十八大願,然後累劫修六度萬行之所成就。阿彌陀佛現在成就了佛果,得一切種智,成就了凈土的一切莊嚴。


從眾生的角度說:我們的凈業,就是修持念佛法門,清凈三業。以此凈業為能感,極樂世界一切莊嚴為所感,乃至往生凈土,是由唯識所變的相分莊嚴受用。


佛心和眾生心,互為影子和本質。當以佛的莊嚴為本質境時,在眾生心中為影像境;以眾生的莊嚴為本質境時,在佛心內為影像境,所以說互為影質。


比如很多燈的光明,每盞燈光和全體燈的光明是融為一體的。用眾燈代表佛心及一切眾生的心,用燈的光明代表佛心和一切眾生心所變的莊嚴。當無數的燈光遍滿一室時,雖然是各各遍滿,但相互間無壞無雜,相互融通。佛心及一切眾生的心所現的四土莊嚴,是各各莊嚴,無壞無雜,互不相礙。這就是唯心莊嚴,事事無礙的境界。


理事無礙的法界是「全理成事,全事即理」。


理,一真法界之性;事,一切世間之相。全理成事就是真理的性質沒有界限和分割,真理不在事法之外,真理的全體就是事法,事相雖有差別,但是從理體上沒有分隔和限制,所以說一微塵也可以周遍法界。


全事即理就是緣起的事法沒有獨立的體性,必依理而成立。萬事萬物都在不停地發展變化,但其中所蘊含的真理沒有變化。同樣的本性,現象上卻會有各種差別。緣起的事法沒有自性,事法的全體離不開真性理體。


所以理遍於事,而事也遍於理,比如水可以凍成冰,變成水蒸氣,在事相上可以有固體、液體、氣體,可以有各種不同的作用,但本質上都離不開水。


「全性起修,全修在性。」這句話中,本性就是理體,修就是修行。我們在自性的基礎上開始修行,修行沒有離開我們的自性。由我們的性德莊嚴而起,成就修德莊嚴。而所有的修德莊嚴,還在心性之中,不在心性之外。比如依地而種花,千葩萬卉,都不離地。唯心凈土,自性彌陀,不在心性之外。這個微妙的道理,值得念佛人深思。


世人不了解,我們是由自己心地的性德莊嚴而開始精進念佛修行,才能成就修德莊嚴——不思議的凈土。卻向外去執著妄想為真心,來構造所謂的唯心凈土。甘心墮於鼠即(談有卻不知妙有之理)、鳥空(談空卻不知真如本性)的笑話,確實悲哀。

極樂凈土的依報莊嚴就講到這裡。


附原文:


二征釋略顯。


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征釋可知。問。白鶴等非惡道名耶。答。既非罪報。則一一名字皆詮如來究竟功德。所謂究竟。白鶴等無非性德美稱。豈惡名哉。問。化作眾鳥何義。答。有四悉檀因緣。凡情喜此諸鳥。順情而化。令歡喜故。鳥尚說法令聞生善故。不於鳥起下劣想。對治分別心故。鳥即彌陀。令悟法身平等。無不具無不造故。此中顯微風樹網等音及一切依正假實。當體即是阿彌陀佛三身四德。毫無差別也。


二化無情聲。


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情與無情同宣妙法。四教道品無量法門同時演說隨類各解。能令聞者念三寶也。念三寶是從悉檀獲益。凡夫創聞大踴徧身。是歡喜益與三寶氣分交接。必能發菩提心。是生善益。由此伏滅煩惱。是破惡益。證悟一體三寶是入理益也。初別明竟。


二總結。


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重重結示。令深信一切莊嚴皆導師願行所成。種智所現。皆吾人凈業所感。唯識所變。佛心生心互為影質。如眾燈明各徧似一。全理成事全事即理。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亦可深長思矣。奈何離此凈土別譚唯心凈土。甘墮鼠即鳥空之誚也哉。初依報妙竟。


大象佛像讀書會


foxueziliao


長按識別左側二維碼,關注我們


點擊閱讀原文查閱往期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修學」切忌跟著感覺走
佛教法器 大乘法鼓
《彌陀要解》 八正道,四種四諦
又是誰在推動大規模詆毀佛教?大連公交站照片誤導公眾,謗僧媒體須自律!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

您可能感興趣

人道有情須有夢,無夢豈無情
魔域無情幻獸有情《魔域永恆》幻獸系統詳解
有情更比無情苦
詩詞欣賞·有情不管別離久,情在相逢終有
一切有情,都無掛礙
「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兩句高冷宋詞,道盡虐戀之苦
「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你敢相信這是司馬光寫的嗎?
七夕好去處與眾不同的電影院,環境很有情調方便情侶調情
《悟空傳》燃到炸裂,有情有義無法無天,這才是我心目中的大聖!
有情就是希望,情與情相融,心與心相通
失眠:無情的葯,不如調節有情的心
花似無情卻有情,葉又何嘗不是
動物有情也有愛,不同物種間也有真情在!
秋風無情人有情,對你思念沒有停,想你!
萬物無情卻有情
你是否也有情書,想要寄出之《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
露水情緣,只有欲,那有情
他筆下的蘭花無根無土,卻有情有義!
致敬《天若有情》——心中有情非情中,天若有情天亦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