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較,是貧窮的開始;給予,是最好的溝通
《莊子·齊物論》 有言:大知閑閑,小知間間。
最有智慧的人,總會表現出豁達大度之態;小有才氣的人,總愛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計較。
計較是阻礙品格升華的最大障礙,是一種消極的自我防禦機制,這樣的人常常自私、冷漠、封閉,也就導致生活陷入惡性循環,越來越差。
一個人之所以會快樂,不是他擁有的多,而是他計較的少。
有一個人非常幸運地獲得了一顆碩大而美麗的珍珠,然而他並不感到滿足,因為在那顆珍珠上面有一個小小的斑點。
他想若是能夠將這個小小的斑點剔除,那麼它肯定會成為世界上最珍貴的寶物。於是,他拿起刀子,狠心颳去了珍珠的表層,可是斑點還在;他又削去一層,還有斑點,一層又一層,直到最後,那個斑點沒有了,結果呢?珍珠也不復存在了。
作家傑克凱魯亞克曾說過:「真正不羈的靈魂不會真的去計較什麼,因為他們內心深處有國王般的驕傲。」
我們最重要的是不去計較真與偽,得與失,名與利,貴與賤,富與貧,而是如何好好地快樂度日,並從中發現生活的詩意。
心若計較,處處都是怨言;心若放寬,時時都是春天。
給予是最好的溝通,因為「給」永遠比「拿」更讓人感到快樂。
一個在沙漠中饑渴難忍,瀕臨死亡的人,突然發現了一個小破屋,裡面有座吸水器,旁邊有一把水壺,壺口被木塞緊緊地塞住,一張紙條寫著:先把這壺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後才能打水。但是,請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壺灌滿。
他面臨著艱難的選擇,如果把水倒進吸水器不出水,豈不白白浪費了這壺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這壺水喝下去,就會保住自己的生命。
他思索再三,決心照紙條上說的做,果然不負所望,吸水器中湧出了泉水。他痛痛快快地喝了個夠!
休息了一會兒,他重新把水壺灌滿水,塞上壺塞,在紙條上又加了兩句話:「請相信我,紙條上的話是真的。你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學會給予,才能嘗到甘美的泉水。」
生命的意義不在於接收,不在於索取,而是在於付出,在於給予。給予中藏著最深情的面孔和最柔軟的笑意,像篝火一樣,帶給人溫暖。
窮人問智者:「我為何這樣窮?「智者回答:「因為你沒有學會給予別人。」窮人說:「一無所有的我,如何給予別人?」
智者說:「一個人一無所有,也可以給予別人七種好東西
顏施,微笑處事;
言施,說讚美安慰的話;
心施,敞開心扉,對人和藹;
眼施,善意地看著他人;
身施,以行動幫助別人;
座施,謙讓座位;
房施,有容人之心。」
人生因付出而快樂,幸福因分享而增值。幸福需要與人分享,否則內心就會像死海那樣,水流只進不出,最終一片死寂。
獲得是一種滿足,給予是一種快樂。學會給予,才能收穫幸福;懂得付出,才能有更多回報。
【版權說明】圖文轉載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每尊佛像中都包含著許多啟迪智慧的深邃哲理
※這幾樣東西是受苦根源,是佛教的大敵!
※宗喀巴中觀思想精要,全部在這裡了!
※關於知識障,聽聽多識活佛怎麼說
※多識活佛:這就是佛教的最高智慧
TAG:多識活佛智慧 |
※計較,是貧窮的開始
※接受,是變好的開始
※一個回眸,走進漢武帝的世界,是愛情的開端,還是悲劇的開始!
※再科學的方法,也需要苦逼的堅持,雕刻般的腹肌,從這裡開始
※不要太過傷感,有時最後才是真正的開始
※努力才是人生的應有態度,睜開眼就是新的開始
※最好的修行,是從家開始
※太過在乎,就是失去的開始
※這一生,最無法預見的,是遇見,不知哪一眼,就是開始
※所有的感情,都是從情緒的起伏而開始的
※發現了一隻神奇的狗,本以為是一個幸福的開始,可是
※最美的時光,是從現在開始練太極!
※愛到浪漫,是剛開始,愛到痛苦,是要分手
※敷衍,謊言的開始;冷淡,感情的結束
※從撩開始的感情,最後都死了
※越「脫」越有錢,健身並不是有錢才開始的!
※那些最終會讓你陷進去的,一開始總是美好
※好胃是養出來的,春季「保胃戰」,從吃開始
※一個家庭的敗落,差不多都是從這裡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