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歷經波折,我們終於又回到了打車難的時代

歷經波折,我們終於又回到了打車難的時代

不管你懂不懂財經、是否關注創業現狀,這兩天你可能已經發現,大媒體也好自媒體也好,都在持續關注一個叫「易到」的網約車公司。不是因為它異軍突起搶佔市場,而是它的創始人與樂視掐架,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局,細品下來相當有意思。


按照網友們的說法,這是一個缺錢的網約車公司,找了一家更缺錢的互聯網公司當靠山的故事,其尷尬點在於——它倆彼此都以為自己找了個大金主。


1.「易到用車倒閉啦!創始人周航跑路啦!」


易到司機提現困難、用戶叫不到車的消息,已經流傳了好一陣子。


這個和滴滴類似的打車軟體前段時間一直在搞充值返現活動,最高時候充100返100,不少人都充了。結果今年春節附近,有司機開始抱怨賬戶里賺的錢經常提不了現,申訴無果後就不幹了,車一少,用戶打車變得越來越難,經常高價也叫不到車。

歷經波折,我們終於又回到了打車難的時代



當負評積壓到一定程度時,這次風波真正的導火索來了。4月14日,一篇名為《易到老闆跑路了,你們的錢都拿得回來么》的自媒體文章突然熱傳,該文直指易到的數宗罪,包括「充值電視、手機根本沒送」、「充完錢漲價、叫不到車」、「司機根本沒法提現」、「CEO周航早跑路了」等等。


4月17日傍晚,寂聲已久的易到創始人周航發聲了,稱據其所知,易到當前確實存在著資金問題,而資金問題最直接的原因是大股東樂視對易到的資金挪用13億。


他提到,易到所面臨的並非簡單的債權債務糾紛,而是可能會引發妨礙社會穩定的群體性事件。


欠資本家的錢,是小事;欠老百姓的錢,關係社會穩定,這是大事。


隨後,樂視生態與易到官方微博頗有情緒地回應,稱周航目前仍為易到二股東及CEO,截至當月仍在易到領取工資,其不實言論影響了易到和樂視的名譽權,已涉嫌誹謗,「堪稱農夫與蛇的現代版」。


至於周航所指責的「挪用13億」,聯合聲明裡解釋到,這是去年11月,在易到單獨貸款困難的情況下,樂視控股以名下的樂視大廈作為抵押物,以樂視汽車生態內的易到為主體,取得的一筆14億的聯合貸款。當時雙方已經明確約定,該筆資金用於包括易到在內的樂視汽車生態的日常經營資金周轉,其中,1億用於易到,13億用於樂視汽車生態。


這封聯合聲明其實也沒什麼意思,樂視汽車顯而易見是個坑,銀行貸款首要看重的還是易到的現金流,處置抵押物只是還不上錢的最終手段。利用易到的名義來貸款,卻將資金挪用到了樂視汽車,本質上還是挪用。


4月18日凌晨,周航在朋友圈做了回應,希望樂視能夠直面易到此刻的困境和問題,真正解決司機和用戶的訴求。之後,有媒體報道易到總部開始登記司機的提現需求,雖然需要15-30天的等待時間,但鬧劇好似暫時告一段落了。

歷經波折,我們終於又回到了打車難的時代



專業的財經媒體披露,子業務之間資金的互相騰挪,是樂視公開的操作手法。一方面放血擴充子業務,一方面靠子業務搭建傳說中的生態,講出一個更飽滿的資本故事——樂視的這套商業運作邏輯一直飽受詬病,有人誇張地稱其為中國版龐氏騙局。


如今,周航將這個人人皆知、但無人說破的操作邏輯公開挑明。考慮到他現已入職雷軍旗下的順為資本,而小米跟樂視早有過節,這份看似為用戶請命的申訴文,在很多人看來更像是一份「投名狀」。


但很明顯,周航的警告是值得樂視重視的。如果不迅速解決易到的問題,激發大量司機用戶的維權行為,出現擠兌危機和銀行抽貸,它本身的後果和必然連鎖到樂視的後續反應,都是無法估測的。


吃瓜群眾感嘆自己在易到賬戶里的錢可能真的懸了,而圈內的人士則開始旗幟鮮明地在周航和賈躍亭之間站隊,天平從目前來看似乎更多地倒向了前者——這個最早的網約車公司創始人。


2.「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2010年5月,周航創辦易到。那時,距離Uber創始人在美國舊金山正式推出第一版App還有3個月,距離程維從支付寶離職並創立小桔科技還有兩年。


所以,在很多場合,周航會被看作「第一個專車的拓荒者」,周航的易到從商務租車切入,在國內專車市場幾近真空的年代曾經「狂卷半個中國」,「當年,一位開邁騰的司機稱在易到一個月2萬元的凈收入是保底基數。」

歷經波折,我們終於又回到了打車難的時代


但在中國,網約車領域的競爭遠超出周航的意料,接下來發生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2014年各大平台開始打價格戰,滴滴先後合并快的、uber,成為行業的領頭羊。


堅持經濟學規律」的易到掉隊了。


在2014年底市場份額縮水最快,到2015年下半年,易到幾乎燒完了前一年拿到的所有融資,資本寒冬降臨。當樂視提出控股時,周航完全沒有脾氣了,「當時生死存亡的危難關頭,樂視能出手已經很好了。」


2015年10月19日,周航發給員工的內部郵件和之後樂視控股的公開聲明共同表示,樂視汽車戰略投資易到用車以獲得其70%的股權,成為易到用車的控股股東。同時,樂視宣稱「易到公司依然由周航先生及管理層來運營」。


但僅僅只過了4個月,樂視就開始向易到派駐高管,逐漸接管易到。周航儘管還是CEO,但實際上早已不負責公司管理。


當時,樂視的資金困境已經露出冰山一角了,有人問周航:「樂視的錢你都敢拿?」


但敢不敢什麼的,都沒辦法了。


從左至右:周航、賈躍亭、樂視超級汽車聯合創始人丁磊

歷經波折,我們終於又回到了打車難的時代


在樂視曝出資金問題之後,易到的司機持續離走,用戶打車變得越來越難。尤其是司機的提現出現困難,打車難成為了一種常態,從而形成了惡性循環。司機越來越少,打車越來越難,用戶流失也越來越多。


起了個大早的易到為什麼會糊掉呢?對此,評論眾說紛紜,除了說因為出現得太早,以至於一出生就要獨自抵擋來自監管部門、傳統勢力的壓力;結論大都逃不過人,和人的決定。


在去年接受媒體採訪時,周航曾提到過幾個他如今非常後悔的決定,比如2013年,攜程創始人梁建章曾建議周航把專車價格壓到最低,周航拒絕了,他覺得「不符合經濟學規律」。比如2014年上半年,有六家投資機構找來希望參與新一輪融資,如果全部接受就可以拿到3億美金,周航拒絕了,他覺得「易到沒必要拿股權去換那麼多錢」。


猶記得周航曾談到自己當初接受樂視控股的原因,讓他改變想法的是樂視第一代手機的大獲成功,他認為不斷增長的樂視手機埠會給易到帶來新的機會,「這是很好的股權(變更),我沒什麼遺憾。」


時至今日,再看周航當年的話唯有唏噓,不知當初沒拿錢和後來拿了錢,哪個更讓他後悔。


最早創立的易到淪落至此,從它在整個市場上扮演的角色,大可一窺網約車的發展進程。倒下了一家又一家企業,其他企業未必就能全身而退。


3.「敬畏每一分錢,不如先敬畏每一份期待。」


樂視入主以前,易到是一家精打細算的公司,但管理層易主之後,一切都不一樣了,樂視激進的營銷擴張讓易到的瀕死之路註定變得轟轟烈烈。


彼時,網約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樂視正處於汽車、體育等業務大規模投資擴張階段,易到也一改原本不參與大規模價格戰的姿態,補貼幅度逐漸向滴滴靠近——從2015年11月起開始「100%充返」活動。

去年7月,易到對外公布了這次補貼的戰果,共有653萬人參與,總充值金額超過60億元。從補貼力度上來看,易到在這段時間相當於補貼了60億元。


從元旦至今,這樣鼓勵用戶充值的推送就一天都沒有停過,看上去一時半會兒也沒法停

歷經波折,我們終於又回到了打車難的時代



這無疑是飲鴆止渴。


正如現在我們不知道一個城市到底需多少輛共享單車,當時的資本也不知道要投入到什麼地步才是個頭。完全是各自在脖子上劃一刀,看誰能堅持到最後,而所謂給用戶帶來的價格福利也都只是陽光下的泡沫,圖個好看,並不長久。


在這方面,以ofo和摩拜為代表的共享單車企業簡直就是直接複製了網約車的打法,試圖通過價格戰或補貼戰來爭奪市場。


今年3月起,幾家共享單車的優惠簡訊總是前後腳發來,ofo說今天明天免費騎,bluegogo馬上加一天,說今天明天後天都免費;ofo推出「充100得200」,摩拜則開啟「充100送110」……火藥味十足。


不管是網約車,還是共享單車,持續高強力度的補貼和價格戰不免帶來新的問題:在所有的充返活動背後,預付費模式開始引發用戶的廣泛質疑。在網約車市場大肆進行充返活動時,細心的用戶發現,多個網約車平台在條款中明確列有「充值後不能退款」的霸王條款。


從用戶角度出發,對充值資金設置了種種進出條件,這是口惠而實不至,表面上是給用戶優惠,實際上是給用戶下套。而這也成了後來大量用戶維權的難點,成了樂視「挪用13億」的挨罵點——有沒有拿用戶存在賬戶里的預付款。

這次周航與易到和樂視撕破臉,不僅將易到的資金困難情況擺在了明面,還讓人們對預付費消費模式產生更多的質疑。「如果嚴格查起來,摩拜、滴滴等企業的預付費模式一個都跑不了。」


消費了用戶對於平價出行的期待後,一個新興的消費模式好像也快窒息了。


賈躍亭的PPT從「為夢想窒息」到「因夢想窒息」,樂視一直都不缺夢想,就是缺了點錢和「慢一點」的規劃

歷經波折,我們終於又回到了打車難的時代



說到這裡,我們不妨聽一個「這很中國」的段子,講一位猶太人在偏遠地區開了一個加油站,生意特別好,第二個猶太人來了,開了個餐廳,第三個猶太人開了個超市,這片區域很快就繁華起來了。同樣,一位中國人在那兒開了一個加油站,生意特別好,第二個中國人來了,開了第二個加油站,然後出現了第三個、第四個加油站,最後這片區域被加油站搞死了。


在這樣一個投資環境下,資本是喜歡跟風又極其勢利的,用戶是貪小便宜卻更容易被輿論影響的,兩者都像加菲貓的愛情,來得快去得也快。


單純對於樂視而言,如果不回歸業務本身、一心沉迷於藉助資本遊戲快速擴張。那麼,這次的易到風波極有可能是一個連續悲劇的開始。


拋開那些陰謀論不談,易到「農夫與蛇現代版」的微博下,除了少數「力挺派」的評論外,充斥著司機和用戶的抱怨。對於他們來說,誰是農夫誰是蛇並不重要,司機只想拿回屬於自己的血汗錢,用戶只希望能夠早日解決打車難的問題。


4.「誰為打車難負責?誰為網約車新政買單?」

當然,不管是滴滴Uber,還是易到神州,一股腦兒把「打車難」的板子都打在網約車企業身上,顯然是不公平的。


網約車是個好東西,然而就在我們逐漸習慣了出門不再揚招計程車的時候,交通部來了一紙規定,給了網約車合法地位的同時,也給這個行業上了一個緊箍咒:網約車被定位為相對高端的公交服務,而不是基本出行方式。


各地陸續出台的網約車新規可以用一個「嚴」字來形容,很多地方除了對司機戶籍與車籍有要求外,對軸距、排量也有一套標準,甚至有些地方對發票、車齡、GPS也有非常嚴格的要求。


據推算,對司機、車輛門檻的規定,會讓司機群體減少70%以上。一下子銳減那麼多「供應量」,還能說打車難僅僅是市場的原因、平台的原因嗎?

歷經波折,我們終於又回到了打車難的時代



在地方主政者以及道路交通管理者看來:網約車是有利於社會發展的新事物,但城市有限的道路資源,經不起公眾都打車出行;網約車與計程車的低價只會過度調動老百姓的打車需求。總之,計程車與網約車只是、也只能是城市公共交通的補充。


這個邏輯之下,打車難、打車貴,不是網約車新政的一個副作用,反而本身就是它的出台目標。


專家們紛紛出來站台:網約車不是不該管,而是不該這麼管。「企業是否存在利用壟斷地位侵害競爭者和消費者權益的行為」、「網約車的價格及服務是否存在欺詐行為」、「網約車是否達到他們承諾的標準」、「對糾紛的處理水平如何」……這些涉及企業該承擔的責任,貌似才更應該被監管。


說白了,公共政策的制定,不能只考慮某個行業、某個群體的利益,也不能只為了實現某個政策目標,而影響社會所有成員的福祉。

需要為「打車難」負責的人太多,但要為網約車新政買單的只有消費者。畢竟現在的車真的是又貴又少,同時還得承受危機四伏的商業變動和虛虛實實的高價,我們能感嘆的,也只不過是,大家又回到了那個打車難的時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ista看天下 的精彩文章:

醫患關係這麼差,好擔心我暗戀的醫學生怎麼辦?
你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批判同性戀,國家知道嗎?
自媒體人胡辛束榮登福布斯:少女心存在於商業的平行世界
白百合泰國的小帳篷,達康書記的GDP,在淘寶讀懂了中國
自認廢人,甘作喪掉一代,這屆90後不行了?

TAG:Vista看天下 |

您可能感興趣

打車貴,打車難,網約車的輝煌時代再也沒有了?
你別再說那沒用的話了,想來打車來就好了
你不要說那些沒有用的了,想來就直接去打車吧
下班回家開門看到狗狗,兩分鐘不到,就急忙打車去了醫院!
懷孕的八哥半夜焦躁不安,打車送到醫院,還好來得及時啊!
民間故事:五人半夜打車,回家發現收到冥幣,找上門要錢,懵了!
打車時你的奇葩經歷是
鸚鵡出走後好幾天,自己「打車」回家,智商真的這麼高?
90後小鮮肉蔣勁夫和她走到了一起,爆料還在租房住,出門打車!
自從離開了體制,我把打車這個毛病都給改掉了
鸚鵡為追求愛情離家出走,失戀後無處可去自己打車回了家
搞笑動態:打車遇到的女司機,上車就摸大腿怎麼回事?
酒後打車就好了,睡姿實在不雅
男子烈日下打車卻發生了一件離奇事 滴滴師傅的到來竟能讓他崩潰
上線半年,共享自行車拿錢速度超過了打車大戰,這會怎麼改變你的出行?
在沒車=沒腿的美帝,打的真是個坑!為出行方便,這些打車軟體你必須熟!
日本人不用打車軟體的真相……到這兒後我也馬上卸載了
打車軟體出現這麼久,你覺得出門方便了嗎?
這樣打車,會不會被司機追著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