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我國高校自主研發衛星進入太空

我國高校自主研發衛星進入太空

科技日報南京4月19日電 (徐羽宏 記者張曄)北京時間4月18日23時12分,由南京理工大學微納衛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發的「南理工二號」,搭乘天鵝座貨運飛船「約翰?格倫」號發射升空,抵達國際空間站後將擇機拋射入軌。這是該校近兩年來上天的第四顆小衛星。


據南理工微納衛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張翔老師介紹,這顆衛星除了執行低熱層大氣探測任務之外,還將進行新型納衛星平台的在軌演示、COTS器件在空間應用的可行性、可展開帆板技術和零動量控制等多項微納衛星關鍵技術的檢驗和驗證任務。記者了解到,「南理工二號」為雙單元立方星架構,重2.3kg,除歐盟QB50項目提供的FIPEX載荷外,還搭載了新型控制載荷和高精度GPS接收機兩項載荷。


「衛星設計研製涉及航空航天、電子通信、電氣控制、計算機及軟體、機械力學、能源熱學等眾多學科。通過這個項目,將使學生有機會接觸到複雜系統設計和工程研製的全過程,進而培養具備系統工程理念的綜合性創新人才。」張老師說。

據了解,「南理工二號」是歐盟第七框架協議旗艦項目QB50的子項目之一。QB50項目由國際頂尖科研機構發起並邀請全球高校,共同參與90到300千米大氣層探測計劃,並計劃發射50顆微小衛星,因此簡稱QB50。


科技日報哈爾濱4月19日電 (通訊員吉星 記者李麗雲)記者4月19日從哈爾濱工業大學獲悉,由該校學生微納衛星團隊自主研發的第二顆衛星「紫丁香一號」和參與國際QB50工程的其他27顆立方體衛星一起,作為定期運往國際空間站的貨物,裝載在「天鵝座」貨運飛船「約翰?格倫」號中,發射進入太空。


「紫丁香一號」是哈工大學生自主研發的科學試驗立方體衛星,重約2千克,屬於標準的2U結構。衛星搭載了離子與中性粒子質譜儀、業餘無線電轉發器、低解析度CMOS相機3個有效載荷,用於開展大氣低熱層組成研究、業餘無線電轉發通信與空間攝影任務。據悉,「約翰?格倫」號飛船將在4月22日與國際空間站完成對接。「紫丁香一號」計劃在對接3個月後,通過空間站機械臂釋放入軌。


「紫丁香一號」「紫丁香二號」系列納衛星是為了培養新一代複合型優秀航天人才所做的創新與嘗試。哈工大通過組建學生微納衛星研發團隊,支持學生自主設計、研製、管控衛星,使學生獲得最大曆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青年 的精彩文章:

將運送超6噸貨物首飛太空
日本研究人員:五年內智能手機可讀取人的思想
《改變世界的中國植物》開機
從熱播劇反思親子教育
蜜蜂減少會帶來什麼?

TAG:中國青年 |

您可能感興趣

我國高校自主研發衛星進入太空:搭乘天鵝座貨運飛船
國產大飛機準備就緒即將首飛:將使我國航空領域發展進入新階段
中國空軍飛速發展進入新時代,引發西方主流國家表示羨慕
中方手段太高,美國衛星進入中國上空竟會莫名消失!
日本航空自衛隊愛國者3導彈大搖大擺進入美軍基地
剛剛,國防部就美艦擅自進入中國西沙群島領海強力發聲!
美國宇航員首次進入國際空間站充氣式太空艙
為進入頂尖大學 中國學生湧入美國私立高中
紐西蘭首發火箭進入太空 未能入軌
精彩發現:高超音速聯合循環發動機進入測試,中國發動機終於領跑世界
中醫是否會重新進入主流醫學
中國首艘航母進入南海,正在進行訓練
美派最強飛機進入太空追蹤神舟飛船:迫中國研發神龍
突發!美導彈驅逐艦進入南海 環繞中國島礁游弋
外媒評長征七號成功發射:讓中國更敢於進入太空
全球最大飛機即將亮相 可在高空發射火箭進入太空
美國導彈驅逐艦進入中國西沙領海 外交部回應
中國航空發動機逐漸進入收穫期不再靠俄羅斯:俄方出口將壓力山大
彩虹迎接 中國海軍遼寧航空母艦編隊首次進入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