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中國心血管病死亡地圖」發布,看看你的家鄉上榜了沒

「中國心血管病死亡地圖」發布,看看你的家鄉上榜了沒

在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全球十大致死病因中,心血管疾病常年處於首位。


2015年,《美國心臟學會雜誌》刊發研究報告,綜合分析了超過9.6萬名年滿20歲的中國人,發現3/4的人心血管健康狀態差


根據《柳葉刀》雜誌發布的《全球疾病負擔報告2015》,2015年中國死因排名中,腦血管疾病和缺血性心臟病位居前兩位,分別佔2015年全部死亡人數的20.1%和15.5%。

「中國心血管病死亡地圖」發布,看看你的家鄉上榜了沒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特邀權威專家解讀「中國心血管病死亡地圖」,教你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五大手段。


受訪專家: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心內科教研室主任、中國醫師協會心力衰竭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許頂立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 張澍


北方警惕冠心病, 南方嚴防高血壓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大學和昆明科技大學等多家科研機構聯合發布的「中國心血管病死亡地圖」顯示,我國各地區、不同省市心血管病死亡率存在明顯差異。


在冠心病、腦血管病和高血壓的死亡率方面,南方高血壓問題更嚴重,北方則是冠心病和腦血管病的重災區。

「中國心血管病死亡地圖」發布,看看你的家鄉上榜了沒



圖片源自央視網

冠心病


從「地圖」上看,山東、河南、湖南和遼寧是冠心病死亡率最高的四大省份,死亡率最低的則是西藏、青海和海南,且東北地區死亡率明顯高於西南。


腦血管病


河南、山東、湖北、湖南四省是死亡率最高的省份,西藏、海南、青海和寧夏死亡率最低,華中和華東地區成為腦血管病死亡重災區。


高血壓


死亡率排名前四位的分別是湖北、廣東、湖南和重慶,死亡率最低的是青海、天津、寧夏和海南。


心血管病盯上中青年


年齡越大,心臟及血管健康程度越差,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自然增大。


患者增速讓人吃驚


美國心臟學會主席史蒂文·豪瑟直言,專家們低估了心臟病的發病趨勢。

美國心臟學會預估,到2035年:


超過1.23億美國人會出現高血壓;


2400萬美國人會患上冠心病;


超過1100萬人會中風;


900萬人會患上充血性心力衰竭;


超過700萬人會有房顫問題。


國內年輕患者比例明顯高於歐美


許頂立說,從目前臨床來看,我國面臨的情況可能比美國更嚴峻,我們需要特別重視的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年輕化趨勢。


年輕人群的高油、高糖飲食習慣,加上巨大的生活壓力、疾病防治知識不足,導致心血管疾病風險大幅升高。


在2015年的世界心臟日活動上,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教授劉梅林提到一組統計數據:

中國35~44歲年齡組人群,冠心病發病率3年內增幅達到30.3%;


45~55歲年齡組人群,冠心病發病率增幅達到21%;


35~44歲年齡組男性,15年內因冠心病死亡的幾率增加111%。


心血管疾病高發的影響因素


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逐年增加,既與診斷水平的提高有一定關係,也與近年空氣污染加重、生活方式節奏加快密切相關。


空氣污染是罪魁禍首


「地圖」顯示,燃煤量和空氣中細微顆粒(PM2.5)濃度與冠心病和腦血管病死亡呈正相關,其中東北和華北的燃煤量、PM2.5濃度均高於其他地區。


空氣中的粉塵和有害氣體(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不僅會加重呼吸系統負擔,也嚴重影響心血管系統的功能,破壞心血管內皮功能,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和心梗的發生。

「中國心血管病死亡地圖」發布,看看你的家鄉上榜了沒


與生活方式節奏加快密切相關


受氣候和飲食習慣影響,北方人多喜高鹽、高脂、高糖飲食。由於戶外寒冷,居民活動少、有氧消耗少,北方人更易肥胖,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比例較高。


肥胖和「三高」均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加速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


與預期壽命密切相關


許頂立解釋說,通常認為,在預期壽命為70~80歲時,導致人們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心腦血管疾病;而當預期壽命上升至八九十歲,呼吸系統疾病將成為人們致死的首要原因。


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為75.8歲,因此不難理解為何現階段國民面臨的最大健康威脅會是心血管疾病,甚至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心血管疾病都將居於首位,且殃及各年齡段人群。


學五招把心血管病擋在門外


萬幸的是,心腦血管疾病均屬於可以預防的疾病,這要從導致疾病的幾大危險因素入手。


1


預防超重和肥胖

有研究對11萬餘名女性進行了長達16年的隨訪,發現體重超標是缺血性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


膳食中飽和脂肪酸及鈉攝入與腦卒中呈正相關,是人群腦卒中病死率的主要決定因素。一般而言,脂肪攝入以每天不超過50克為宜,且飽和脂肪酸所佔比例不宜過高。

「中國心血管病死亡地圖」發布,看看你的家鄉上榜了沒



2


避免蛋白質缺乏


曾經有調查表明,動物蛋白可以抑制腦卒中的發生,但肉類吃太多,也會導致脂肪攝入過量,並加重腎臟負擔。


因此,老年人每天每千克體重攝入蛋白質以1.2~1.5克為宜,其中以優質蛋白質如魚、蛋、奶類、瘦肉、豆製品為主,食用魚類蛋白、大豆蛋白等還可降低腦卒中發病率。


3


補充膳食纖維

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可預防高血壓、降低腦卒中風險。提倡多食用穀類食物、粗雜糧,每天多吃蔬菜、水果等含膳食纖維較高的食物。糖果等甜食要少吃。


4


低鹽飲食


以往調查均顯示,中國高血壓患病率北方高於南方;而這次出爐的「地圖」表明,湖廣和重慶地區高血壓死亡率明顯升高,這與人們喜辛辣、高鹽飲食,導致高血壓發病率上升有關。


我國膳食指南提示,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應小於6克。1克食鹽大約是一個牙膏蓋的量。


從心腦血管病預防角度來說,人們的飲食還是要盡量清淡一些,逐漸減少食鹽用量,直到不特意在食物中加鹽。


5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心腦血管疾病與空氣污染、工作緊張、生活不規律和內分泌調節等因素都有一定關係。

「中國心血管病死亡地圖」發布,看看你的家鄉上榜了沒


我們應該結合自身情況,合理調整生活方式,保證環保,健康飲食,戒煙限酒,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同時還提醒大家加強體育鍛煉,增強抵抗力,並定期進行體檢。建議每年至少體檢一次,以防病為主,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生命時報記者 張芳 生命時報特約記者 董瀟男)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生命時報公眾號矩陣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微信ID:LT0385


合作垂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血管 的精彩文章:

每天吃3個它,抗血栓、清血管!
血管一老,全身就跟著老?
只要2個動作,就能肩不酸、頸不痛!血管更年輕!
醋泡花生、黑豆、木耳……能軟化血管?

TAG:血管 |

您可能感興趣

重磅|「中國心血管病死亡地圖」發布,看看你的家鄉上榜了沒
全國心腦血管病死亡地圖發布,看看你的城市排第幾?
心血管病死亡地圖來了!你的家鄉上榜了嗎?
中國網民失眠地圖發布,看看你的家鄉淪陷了沒?
中國的胖子地圖 看看你中槍沒?
「全國骨質疏鬆診療中心地圖」發布,看看你家附近有沒有
看看台灣出版的中國地圖,心情好多了!
水墨中國 各省地圖,來看看是不是你心中的家鄉形象
震撼中國版的「胃癌地圖」不看不知道 一看嚇一跳!
心血管病死亡地圖來了!原來得病都是因為…
中國各省水墨地圖,看看你家鄉美成什麼樣了!
英國人繪製的中國歷史地圖,看看與我們的有些什麼不同
歐洲人繪製的中國地圖,看看和我們的有什麼不一樣
都要看的:心血管「死亡地圖」和電影,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會救自己一命
最新中國彩禮地圖出爐 看看你結得起婚嗎?
吐血,看看韓國歷史課本上的地圖 北京都變成他們的了
看吃貨眼中的中國地圖
俄羅斯人繪製的中國歷代地圖,看看與我們的有什麼不同!
來看看韓國的歷史地圖,太嚇人了,中國人都快被逼進海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