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東漢英雄:不甘於干文職投筆從戎出使西域奉獻一生

東漢英雄:不甘於干文職投筆從戎出使西域奉獻一生

導讀:今天刷朋友圈看到一首詩「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估計他就有感慨了,於是我在下面回了一句「又怎麼了」,他說看了一篇班超的故事,深有感觸。我本來就極喜歡歷史,於是我也去了解了一下班超。

班超是班彪的最小的兒子,他這個人不但從小有大志向,而且學習很刻苦,屬於腳踏實地為目標奮鬥的那種人。他愛好讀書,所以口才很好,但是班超的家裡條件不太好,過得日子很貧窮,於是他就去找了一份工作,為官府抄寫文書,來養活自己。

當時西域的各個國家雖然被北匈奴統治著,但西域無論是人力還是物力資源都比較豐厚,匈奴自從有了這塊寶地之後,經濟實力大增,也高傲起來了,有資本來侵犯大漢朝的領土。

公元73年,竇固率軍來準備攻打北匈奴,班超聽了之後,決定不幹文字工作了,也要應徵入伍,為國效力,報效國家。哪知班超能力出眾,不要看他平時是寫字為生,但其有能力,有頭腦,口才很好,他率軍多次取得勝利,所以竇固很欣賞他,於是就讓他跟郭恂一起出使西域。

班超每次出使西域,都能憑藉著自身的智慧和勇敢,依次打通了很多西域國家和漢朝的友好關係。後來又提出了「以夷制夷」的方針,取得了很大的效果。班超用了31年的時間幫助漢朝平定了50多個多家,為大漢朝立下了汗馬功勞。他的名字響徹整個西域,所以西域各國聽到他的名字都感到震懾,可見其影響力之大,知名度之廣。

在公元95年,大漢朝為了表揚班超的功勞,官升定遠候,以後的人也稱他為「班定遠」。由於班超要處理西域事務,所以長年在外,不能回到自己的家鄉,在他眼裡,國家的利益高於個人的利益,為了國家的安寧可以奉獻自己的一生。

他長年生活在遠離漢朝的異地,年輕時還好,不太想家,到了老年,開始思念大漢朝了,就像現在人們說的落葉歸根。於是班超也想要回到大漢朝,就寫了一個摺子,通過飛鴿傳書送到了大漢朝皇帝的手中,皇帝看見這個摺子,感動的不要不要的,於是恩准他回國。

公元102年,班超如願以償的回到了自己的家鄉,此時皇帝封他做射聲校尉,但不幸的是過了一個月,由於身體舊傷就去世了。現在來看班超,唯一幸運的是他完成了自己的心愿,這一生也有了成就,死而無憾,而且也死在了自己的家鄉,但我還是覺得可惜,可惜他沒能享受到一個很好的老年安逸的生活。

投筆從戎這個詞據說就出自此處吧,說的是班超棄文從軍的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鑿空西域,北海牧羊,雖遠必誅,投筆從戎:漢朝著名的使節
唐朝名將張仲武,投筆從戎為哪般?既有文官謀略,又有武官勇猛
搞趣網:夢幻西遊手游五一活動介紹(三) 投筆事戎軒
近代有魯迅棄醫從文,那麼你知道「投筆從戎」說的是誰嗎?
海洋遙感專家55歲投筆從戎:黃韋艮一穿軍裝就授予大校軍銜
儒家禮教衛道士白居易,四首詩逼死寡婦關盼盼,果然投筆如刀
他投筆從戎,以一己之力統一西域,直接影響到世界歷史的進程
陳毅主動「投筆請纓」援朝 為何始終沒被毛澤東考慮
「投筆從戎」故事的美國翻版,從普通地方女大學生成長為四星上將
一首唐詩激起的心潮澎湃:投筆從戎和終軍請纓的典故激勵著我們
投筆將軍因笑我,迂儒,帕首腰刀是丈夫
杜聿明:一心想著投筆從戎,同時收到國共兩黨「入黨登記表」
緬甸最後的中國遠征軍:投筆從戎殺鬼子,誓死不入緬籍想老死中國
千島湖少年涼生投筆從戎去抗日:上帝不玩兒骰子
他投筆從戎成為戰區司令,退役後選擇經商,最終成為富豪
出身書香門第投筆從戎成了空軍英雄,6天擊落8架日機,他是誰?
這個軍訓女教官已經在網上被瘋狂談論,投筆從戎你知道嗎?
90後青年投筆從戎蛻變拆彈專家,曾遠赴美參加中美聯合軍演
ZT:「投筆從戎」在當代就是個換湯不換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