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帝國為什麼在孝文帝改革後不到二十年就滅亡了?
北魏從一個佔有荒漠、草原和山地的游牧民族國家到一個農耕社會的帝國王朝國家,其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其實無論任何統治中原王朝的王者想要得到國家的長治久安,那麼最需要的所急需做的事情就是將本民族或者本集團的中央貴族和地方上的漢族地主一體化,最好配合成一個牢固的國家上層之間的姻親網路,那麼魏孝文帝改革最重要的部分是什麼呢?在於門閥的劃定中,無論是鮮卑人還是漢人,都變成了一個合二為一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門閥網路。
而在這個過程中,原本是是普通地方豪強或者屬於次一級的高門世族的隴西李氏、范陽盧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渤海高氏等靠著北魏政權的支撐躋身高門士族。其實這是一個的整頓秩序的過程,也是重建王朝體制的過程,更是是鮮卑人統治者對漢族地方門閥集團伸出的橄欖枝,給與的條件是對漢族門閥集團獲得和鮮卑貴族一樣的權力地位,需要的義務是漢族門閥集團願意為鮮卑人集團特別是元氏家族提供最強的支持,保證地方勢力的服從。而漢族門閥勢力也失去理由批評鮮卑人沒有教育輕視文化,更沒有理由拒絕北魏王朝所給與的高貴的貴族的身份。他們因為按照北魏王朝的要求作為王朝的忠誠盟友而存在。
其中的一個重要的體現就是北魏王室對於常敗的將領如蕭寶夤等輩的屢次失敗卻屢次啟用,可以看見北魏王室的一種心態,這種心態是典型的防親不防疏,防強不防弱,防人望不防孤窮的三防心態。另一方面從北魏依靠對南齊帝國的蕭氏家族的流亡貴族在南梁帝國方面搞叛亂而後在流亡後卻被北魏重用,最後擔任所謂北魏大將的蕭寶夤卻又在屢次失敗無功後,被迫的真正的對北魏進行叛亂,可以看到北魏皇帝改革的新負面影響,就是不僅是軍事官員機制崩潰,而且是整個沒有轉化為上層貴族的軍功階層不再被信任了。
匈奴主動從事中國化的浸染,雖然沒有改革,但是匈奴上層已經嚴重的漢化,但是當匈奴人一直實行部落內部的部落首領中進行軍事選拔,故而匈奴人的漢政權和夏政權都要比較強大的戰鬥力 。苻堅雖然主動搞漢化改革,但是依然是實行了羌氐民族部落首領貴族直接當核心軍事統帥的制度,鮮卑慕容氏雖然在依然風草低地看著牛羊的時候就和漢人地主豪強進行統合,但是鮮卑民族的鮮卑將領特別是宗室將領,以及漢人豪強部隊都保持了比較強大的戰鬥力。在幾千年以來,中國漢族人不是體質不適合戰鬥,而是最廣大漢人的生存依賴於農耕地而非以戰鬥為生存能力,使得其不熟悉戰鬥甚至厭惡戰鬥,而非漢人戰鬥力底下,在鮮卑時代,漢人軍隊的戰鬥力和生存能力也是比較強大的,比如在北齊帝國的高敖曹將軍的部隊即不遜於鮮卑,甚至在名將輩出的北齊帝國內也堪稱精銳。所以當北方的漢人豪強和鮮卑軍人決心拋棄北魏的時候,北魏帝國自然是無非長久下去。


※中國歷史上被稱為大帝的五位皇帝,劉秀第五,第一想不到?
※袁世凱稱帝竟然是因為風水先生說他活不到六十歲?
※皇帝的寵妃,為什麼去世後停棺一年?原因竟是這,太意想不到了
※皇帝三十年不上朝,明朝卻存在了近三百年,其他朝代為何做不到
※五千年來最強五大帝國,第一名絕對想不到!
※隋煬帝楊廣被黑了幾千年,四個你想不到的歷史事實!
※錦繡未央中的宗愛,一年不到殺兩皇帝,官拜大將軍,最後被滅族
※想不到!「害」我大宋三百年的民族,曾為唐朝雪恥!
※他殺害兩位皇帝結束了唐王朝,當皇帝不到六年被親兒子害死了
※在位不到一年便被弒殺的皇帝,死前言道:願來世不再生於帝王家!
※為什麼二戰日本就有二十多艘航母,而中國到現在才不到兩艘?
※最短命的皇帝:東漢殤帝,不到一歲就夭折
※昆凌剖宮產不到兩年懷二胎,瘢痕子宮的媽媽能否「奢望」順產?
※奇葩:第一個向臣子下跪的皇帝,背後的原因竟然這麼意想不到
※唐朝向突厥稱臣12年,稱臣原因想不到,最後結局更想不到
※皇帝殺了個人,讓眾大臣去查,大家都查不到時,皇帝說了一句話
※這三個王朝存在不到百年,卻影響了上千年的中國歷史
※造化弄人!不到三十年前中國離航母竟然如此之近!
※最悲慘的國家,近二百年的歷史,被蒙古滅國,如今史書中找不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