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袁世凱的1911

袁世凱的1911

1908年11月14日、15日,大清最有權威的兩駕馬車,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繼死去。1909年1月2日,大清監國、攝政王載灃下發「袁世凱著即開缺回籍養痾,以示體恤之至意」的一紙詔書。如果不是10月10日的武昌起義,那麼1911年對袁世凱來講,根本構不成什麼變數。相反,他垂釣洹上,守著1妻9妾,17個兒子和15個女兒,小日子逍遙自在,倒也不失為一種人生至樂。當初剛被罷官回家,甚至想出逃日本的驚慌失措早就不在了,家族不受牽連、自己安然度過餘生的最低期望值也一直變現中,如此情形下,袁世凱還會有什麼想法?


一般人會拿袁世凱這個時候的一些詩詞說事,例如:


自題漁舟(其二)

百年心事總悠悠,壯志當時苦來酬。


野老胸中負兵甲,釣翁眼底小王侯。


思量天下無磐石,嘆息神州變缺甌。


散發天涯從此去,煙蓑雨笠一漁舟。

以詩言志,老頭確實是個做事的人,並且格局不小。但是,誰讓你大清王朝不爭氣呢?武昌起義居然讓革命黨鼓搗成了,革命軍逼迫第二十一混成協統領黎元洪做軍政府都督,並迅即拿下漢陽、漢口。朝廷遲鈍,不知大限已到,10月12日,命陸軍大臣蔭昌率軍趕往湖北鎮壓。蔭昌不遲鈍,知道自己玩不轉,將指揮中心設在了離武漢200多公里的信陽。內閣總理大臣奕劻和內閣協理大臣那桐等大人物也不遲鈍,知道蔭昌玩不轉,他們想到了袁世凱。載灃先是不同意,後來發現局勢不妙,才於10月14日不情不願地任命袁世凱為湖廣總督,督辦剿撫事宜。


袁世凱當然不幹。一是出於必要的自尊,當年說我足疾,現在不說我足疾了?我才不陪你玩咧。二是深知革命黨的訴求乃推翻清廷,走向共和。這個不好玩兒。三是列強已經不以清政府為唯一合法政府了,在黎元洪軍政府的請求下,各國駐漢口領事館表示,只要軍政府注意保護各國在華利益,他們將嚴守中立。這個更不好玩兒。因此袁世凱對清廷回復曰:足疾沒好呢,等好了再說吧。


這個時候的清政府,只有袁世凱這麼一個選項,確實是一種悲劇。


10月20日,奕劻密遣袁世凱的親密小夥伴、另一個內閣協理大臣徐世昌親往彰德勸袁出山。袁提出六條件:第一,明年即開國會;第二,組織責任內閣;第三,寬容此次事變中人;第四,解除黨禁;第五,須委以指揮水陸各軍及關於軍隊編製的全權;第六,給予充足經費。袁要價並不高。老實說,政治理念還是他在任時的那個目標:君主立憲。


載灃跟菜市場討價還價的娘們似的不情不願,10月27日扭扭捏捏地加授袁世凱一個節制各軍的欽差大臣職銜,但依然沒有打動袁日,載灃連發四道上諭:第一是實行憲政;第二是迅速起草憲法;第三是革除親貴,組織完全責任內閣;第四是大赦政治犯,開放黨禁。綜合起來,總算是承認了袁的六條件。於是,袁出山了。

有人認為袁世凱此時已有了逼宮、取而代之的打算。對此我嗅到了幼稚和陰謀論的氣息——革命黨摸著石頭革命,袁世凱何嘗不是摸著石頭應對?袁1909年被趕回老家,他灰溜溜地服了,現在「稍息」了近三年,何來逼宮?他樂意,北洋樂意不?即使北洋樂意,皇族樂意不?南方各省樂意不?何況當時參與博弈的,遠非南北兩方,還有人家東西方列強呢。各國駐華使節一方面建議清政府重新起用袁世凱,另一方面向袁世凱明確表達了君憲的要求。所以,袁世凱不會、也不敢有逼宮之想。當然,袁世凱也不會沒有自己的想法:利用此次政治危機,迫使清政府作出巨大讓步,實現自己的立憲夙願。


只是,時局比袁世凱預料的要複雜得多。

袁世凱的1911



邊打邊談

11月1日,袁世凱的政府軍拿下漢口。革命黨人惶恐不安,袁世凱卻不打了,他有更明智的選擇——11月2日,袁電告清廷:已停止進攻,並派人與黎元洪接觸,希望和平解決。如果對方不予明確答覆,將隨時強攻。


事實上,早在10月19日,袁世凱就派幕僚、湖北籍人士劉承恩與黎元洪私下接觸去了。黎元洪當軍政府首腦是被逼的,他的政治理念當然是君憲,同時作為職業軍人,他也知道湖北新軍遠不是北洋軍的對手,所以他不反對和談。問題在於,隨著黃興、宋教仁等革命黨人的空降而來,湖北軍政府內部已發生變化,部分革命黨人甚至一度有讓黃興取代黎元洪出任大都督的想法。總之,黎菩薩並不是當家的主兒。


11月7日,劉承恩派人探底黎元洪。黎表示,一是擔心清廷秋後算賬,二是依現時情況,恐怕只有推翻清廷,重建新政府一路了。當然黎也清楚,新政府決不可以沒有袁世凱,所以他表示,軍政府隨時歡迎劉承恩前來商談。


袁世凱對黎元洪的答覆不滿意,但也沒有強攻。一方面,作為政府軍統領,他不能不顧及百姓;另一方面投鼠忌器——必須保護列強在武漢的利益,否則,即使勝了也沒有好果子吃。另外,袁世凱南下的短短几天里,又有多省宣布獨立,上海也被革命黨人拿下,形勢對政府越來越不妙。

經英國駐漢口領事說和,11月11日,袁派代表正式與革命黨談判。中心意思還是:清廷已立憲,革命目的已達,再延長戰爭,不但生靈塗炭,且恐釀瓜分之禍。革命黨的意思就是:我們要推翻清廷,走向共和。


清政府也沒閑著。11月2日,清政府授命袁世凱做內閣總理大臣,隨後頒布《憲法重大信條十九條》。這個比當年太后在位時的立憲節奏要強勁多了。問題是,有些遲了。


按照新的遊戲規則,經資政院正式選舉,朝廷重新任命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隨後,袁世凱離漢,於11月13日抵京。14日,袁世凱接受載灃與隆裕太后的召見;清政府令各省派代表來京共定國是。15日,袁世凱授意楊度、汪精衛等在京組織「國事共濟會」倡導南北停戰,「發起國民會議,以國民之意公決之」。16日,袁組織責任內閣。


政府的立憲節奏沒有打動革命黨——能打動才怪。袁組織責任內閣的同一天,即1116日,黃興分三路自武昌、漢陽反攻漢口,結果敗得很慘。11月20日,袁世凱再派代表到漢口與黎元洪的代表會談,表示清廷已發生很大改觀,君憲肯定能順利進行,大家再這樣鬧下去,一旦列強幹涉,國家堪憂。但南方鐵了心了,清政府早完早了,我們獨立各省代表已經決議成立以武昌為中心的中央軍政府,與北方扛膀子到底。


那就扛吧。11月21日,袁世凱加大對南方的進攻,11月27日佔領漢陽(革命黨死傷3000人),對武昌則鎮而不攻,欲把革命黨拉回談判桌。以北洋軍的實力,平定湖北當然沒問題。可是獨立各省能一下平定嗎?如果引發大規模內戰,列強再趁機加入,誰能承擔得起?另外從技術層面來講,江浙革命黨已於11月23日發起南京之攻,南京岌岌可危,袁世凱也不願意兩面作戰。


武漢革命黨打了敗仗,內訌了。11月27日,湖北軍政府召集緊急會議,黃興想放棄武昌,湖北革命黨人張振武「眥裂髮指,拔刀砍地」,大聲疾呼「敢言棄武昌者斬」。黃興遂提出到上海組織力量打南京,拍屁股一走了之。會後,黎元洪派人訪美國駐漢口總領事顧臨,表示願意先停戰,由南方諸省選出全權代表與北方代表談判,希望顧臨從中斡旋。30日,諸省代表在漢口英租界舉行第一次聯合會;袁世凱通過英國領事提出和談要求,代表們同意了。


12月1日,袁世凱電令武昌前線停止進攻。這是袁世凱故意的讓步。拿下武昌,技術上對袁世凱來講根本不是個事,且革命黨只會死傷更多。但革命黨手裡也有了勝子,12月2日,南京落入革命黨之手。所以重開和談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不易。而且,袁世凱和清政府將黎元洪作為談判對象,可黎元洪和湖北軍政府哪有約束獨立各省的能力?何況革命黨在佔領南京後自信心爆棚,談判的難度更大了。


12月2日,袁世凱在《時報》發文表明心跡:


余愛中國之民,較之共和黨人主持急進者,有過之無不及。故我所兢兢者,在改革之實行。明知所擔責任宏大,顧余非為名譽權利起見,但欲為中國恢復秩序,意在有益於中國,使無波折耳。故余仍望和議有成……余擬召集各省之人民,以研究此中國究應為何等政體之大問題……余之主意在留存本朝皇帝,即為君主立憲政體,從前滿漢歧視之處,自當一掃而空之……余之志願既如是宏大,必有誤解余意者,或且受四方之攻擊,事非不知之,顧余必不因稍受波折,遂更變余最高應盡之職。蓋余之作為,蓋為完全保護中國免於分裂計也。


我認為袁世凱是真誠的,並且是負責任的。他的意思,為了中國之大計,咱就不推翻清廷了,咱只談立憲可好?


可南方各省不樂意。同天,各省聯合會議作出決議:如袁世凱反正,當公舉為臨時大總統。12月5日,代表會議提出和談綱要四條:第一,推翻清政府;第二,取共和政體;第三,禮遇舊皇室;第四,以人道主義待滿人。並決定以漢口為議和地點,公舉伍廷芳為議和全權代表,汪精衛、王寵惠等人為參贊,與北方議和。


南方代表開會的同時,袁世凱又向皇族做了大量工作,迫使清廷做出了巨大讓步。12月6日,攝政王載灃引咎退位。第二天,隆裕太后對袁世凱發話:「餘一切不能深知,以後專任於爾。」授命袁世凱為和談全權大臣。袁委派唐紹儀為談判總代表,嚴修(未行)、楊士琦為代表,楊度為參贊。12月8日,袁召集他們談話,定下的基調是:「君主制度,萬萬不可變更,本人世受國恩,不幸局勢如此,更當捐軀圖報,只有維持君憲到底,不知其它。」「將來國民程度漸漸開通,懂得共和的真諦,再慢慢改為共和政體。」


共和總統


由於江浙革命黨人和列強的要求,和談地點改到了上海。18日,議和開始。20日,第二次會議,伍廷芳提出:今日人心傾向共和,若非承認共和,別無議和之法。唐紹儀錶示了袁世凱的難處,但他本人傾向於民主共和,所以提出了一個折衷辦法:開國民大會,定君主、民主問題;而國會一開,肯定是民主,這樣,清廷易於下台,袁氏易於轉移,軍隊易於收束……這實際上已偏離了袁世凱定下的基調,將所有事宜交由國民大會來決定。伍廷芳對國民大會能否通過共和議案並沒有絕對把握,所以強調大多數國民、大多數省份都認為應該共和立憲,在此非常時期,就不必通過國民大會了,並強硬表示,如果北方不認同共和,就不必再談。唐紹儀當然不敢貿然答應,表示將向袁世凱內閣和朝廷彙報、請示。


與此同時,由袁世凱的親密小夥伴段祺瑞等北洋將領主導的私密議和也在進行中。發起人乃直隸陸軍學堂總辦廖宇春、第一軍參議靳雲鵬等。在他們看來,既然分歧的焦點是南軍忠於共和,北軍忠於袁世凱,那麼,讓袁世凱做共和總統,不就沒有分歧了嗎?在他們的努力下,南北雙方於12月20日達成五項秘密協議,最關鍵的兩條是:共和;先推翻清室者為總統。之後,靳雲鵬奉段祺瑞之命北上謁見袁世凱。當袁世凱聽靳雲鵬說,段祺瑞也贊同他做共和總統時,感嘆道:「將置余於何地!若欲使余欺負孤兒寡母,為萬世所唾罵,余不為也!」「汝曹握兵權者亦復如此,我尚何言!但使我得有面目與世人相見足矣。」


袁世凱是裝的么?不見得。之前,他的選項是清君立憲;現在,對方給他的選項是你自己做共和總統。前者,他自信自己將會因此美名揚天下,後者,他情急之下難免惶恐——一般人娶個媳婦兒還惶恐呢,遑論這是做總統,還是那種傳說中的總統!


12月27日,唐紹儀提出國民大會公決方案。袁世凱奏請隆裕太后,經王公大臣會議討論,同意舉行國民大會,由內閣迅擬選舉辦法協定施行。南北和談代表商定了國民會議代表產生辦法,儘管明顯不利於北方,唐紹儀還是接受了。


南北雙方緊鑼密鼓的同時,孫中山回來了。12月29日,各省代表在南京選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宣誓就職,中華民國誕生。1月3日,選舉黎元洪為副總統,且通過了各部總長人選,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


袁世凱被噎著了。致電南方代表伍廷芳:正商議召開國民大會公決呢,你們怎麼就成立政府啦?孫文還宣誓驅逐滿清政府,這是啥意思呢?


伍廷芳回曰:俺們南方沒有統一機關,組織一個臨時政府跟你們有關係嗎?請問清政府,既然國民會議尚未議決實行何政體,那它自己咋不立即消失呢?前面與你們約定,國民會議取決多數,然則一旦定為共和,你們清帝是否立即退位呢?


袁世凱被噎死了。這麼玩,還要不要做朋友了?


清帝退位


1月14日,唐紹儀問伍廷芳,若清帝果真退位,則袁世凱做總統有多大把握?伍電告孫中山,孫回復曰:「如清帝實行退位,宣布共和,則臨時政府決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職,以功以能,首推袁氏。」於是,袁世凱的大小夥伴都來了,要求袁痛下決心,當機立斷,該出手時就出手,該逼宮時就逼宮!


袁世凱不為難才怪哩。政治理念上,他本就是君憲;實際操作中,清廷也讓他做了總理大臣;道德倫理上,他一直是大清的忠臣能將……逼宮這事,你們站著說話不腰疼,可我呢?


1月16日,袁世凱奏請隆裕太后作最後決斷,回朝路上遭遇了革命黨人的暗殺。清室這才知道,人家袁總理也不易。


清廷猶豫間,南京臨時政府不耐煩了,直接公開了所謂的最後五條件:第一,清帝退位,由袁知照駐京各國公使;第二,袁宣布政見,絕對贊成共和;第三,文接到外交團或領事團通知清帝退位布告後,即行辭職;第四,由參議院舉袁為臨時總統;第五,袁被舉為臨時大總統後,誓守參議院所定之憲法,始能授受事權。


革命黨真損,直接把袁世凱搞成裸奔的節奏了。清廷宗社黨急眼了,骨幹分子良弼給袁世凱寫信曰:「欲將我朝天下斷送漢人,我輩決不容忍,願與閣下同歸澌滅!」


正緊張中,1月26日,革命黨人彭家珍利用肉彈戰術,炸死了自己,捎帶著炸去良弼一條腿,兩天後良弼也死了。宗社黨再沒人敢出頭露面了。袁世凱的困境暫時解脫。


2月1日,隆裕命袁世凱與軍民協商退位條件。幾天之後,條件列出:清帝尊號仍存不廢,以待遇外國君主之例相待;清帝暫居宮禁,日後移居頤和園,侍衛照常留用;清帝歲用四百萬元,由中華民國給付;清帝原有私產由中華民國特別保護;其它方面,皇族與滿蒙回藏各族也有相應的優遇與扶植。


2月12日,清帝下詔退位,統治中國268年之久的清王朝終於謝幕。


(作者系文史學者)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煮百年 的精彩文章:

愛因斯坦為何放棄德國國籍
寵臣裴延齡的瞞和騙
看袁克文寫他爹
80後懷舊大餐 發哥嬌憨小賢嫵媚
風靡80年代的封面女星

TAG:水煮百年 |

您可能感興趣

公元1916:世間再無袁世凱
百年回看袁世凱-248
1913年袁世凱祭天老照片
1915年照片,袁世凱穿龍袍登基!
歷史上的今天:1915年5月9日袁世凱接受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
一代梟雄袁世凱的陵墓,佔地139畝耗資72萬,一張門票35元
1908年袁世凱為何下野:原因都在東北
袁世凱17歲就登上人生巔峰,10個老婆32子女
1915年,56歲的袁世凱決定當皇帝,只因收到一份東西
袁世凱治下直隸天津 1905年的街景
104年前,這些80後被袁世凱定為都督,他管一方30餘年!
1905年袁世凱談剪辮子:時間到了就會的
此人20歲從軍到袁世凱麾下,60歲參加抗日戰爭,77歲被授軍銜
袁世凱的10房妻子,32個子女今何在?
借2000多萬還4000多萬,袁世凱求著人家借,辦成一件大事
實拍1913年袁世凱的天壇祭天大典 高清組圖
軍神蔡鍔3千人打敗袁世凱10萬大軍
1901年,慈禧太后回北京:袁世凱把她伺候得美美滴!
袁世凱一生共32個子女,其中17個兒子,15個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