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禪宗俗諦與真諦之別

禪宗俗諦與真諦之別

禪宗俗諦與真諦之別



文鈔原文:

至如禪宗,若單提向上,則一法不立。佛尚無著落處,何況念佛求生凈土。此真諦之一泯一切皆泯,所謂實際理地,不受一塵,顯性體也。若確論修持,則一法不廢,不作務即不食,何況念佛求生凈土。此俗諦之一立一切皆立,所謂佛事門中,不舍一法,顯性具也。必欲棄俗諦而言真諦,則非真諦也。如棄四大五蘊而覓心性,身既不存,心將安寄也。若即俗諦以明真諦,乃實真諦也。如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即四大五蘊而顯心性也。此從上諸祖密修凈土之大旨也。


白話文:


說到禪宗,如果一路單提向上去參究,是一法不立的。佛尚且沒有著落的地方,何況念佛求生凈土。佛法說的「真諦」,是一泯一切都泯,即所謂實際理體,容不得一點灰塵,顯示的是本來清凈的本性。若落實在修持上,又一法不廢,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何況是念佛求生凈土。這是講的「俗諦」。從「俗諦」來說,一立一切都立,所謂「佛事門中,不舍一法」,顯示的是自性本具的外相。一定要拋棄俗諦而談真諦,那就不是真諦。例如拋棄四大、五蘊,去尋找心性,既然連身體都不存在了,此心寄託何處?所以說,不廢俗諦以明真諦,才是實實在在的真諦。比如:眼有見性,耳有聞性,就是四大、五蘊所顯露的心性。這就是歷來各位祖師暗下功夫修持凈土法門的密旨。(正)與體安和尚書


福 慧 共 修

2017年釋迦牟尼佛聖誕(浴佛節)供燈共修


2017年5月3日 (農曆四月初八)是釋迦牟尼佛誕辰日暨浴佛節。積福慧發起供燈共修,以此感恩佛陀的出世,引領我們從顛倒黑暗走向光明,讓自性顯發,洗滌內在塵垢,同證如來清凈法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印光法師 的精彩文章:

積福慧供燈、微功德共修進行中.4月20日蓮友隨喜明細
千億大念誦共修進行中.4月20日統計暨迴向
積福慧供燈、微功德共修進行中.4月19日蓮友隨喜明細
亡命劫匪持刀行兇,一念觀音顯神奇
千億大念誦共修進行中.4月19日統計暨迴向

TAG:印光法師 |

您可能感興趣

禪宗故事:只手之聲
印光法師:禪宗、相宗、密宗與凈土宗之比較
略論禪宗的師承之道
禪宗 與茶道 之淵源
禪宗和凈土宗的五種不同
禪宗六祖惠能圓寂之後真身在何處?
經典的禪宗語錄,充滿佛性的名言
禪宗故事——育才之道
凈慧長老:禪宗的無字真經
禪宗是如何成為最為普及,影響最大的佛教宗派?
揭秘:華嚴與禪宗教授方法的不同之處在哪裡?
近代禪宗三大師「虛雲、真空、來果」三位善知識不同方法的修學體會
誰才是真正的禪宗六祖?
禪宗里的無念是怎樣一種境界
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真正懂得吃素的意義
《易經》南懷瑾:邵康節未卜先知真的好嗎?道家太極圖同禪宗曹洞宗關係你知道嗎?
聖空法師:你真的了解禪宗嗎?
禪宗最常參悟的四則話頭
禪宗最常參的四則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