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18條小習慣,讓閱讀更有效

18條小習慣,讓閱讀更有效

18條小習慣,讓閱讀更有效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和大家分享18種閱讀的小習慣。


文余祖江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作為一位教寫作的老師,我會特別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多讀書,讀好書,才能讀書好,樂讀書,每日離不開讀書。

讀書讓我生活充滿樂趣,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我就從智慧的四個維度(輸入—存儲—加工—輸出),和大家分享18種閱讀的小習慣。


從點點滴滴做起,暢遊於書籍的海洋。


輸入型閱讀


1.無揀擇閱讀


對於所有信息,我都會無揀擇閱讀,儲備大量素材庫。


任何信息只要經過不同視角的加工就能成為有用信息。有這樣的態度就能輕鬆拆掉思維裡面的牆。積累的信息就不僅專業而且廣博。


2.預測內容


在讀一本書之前,我會先瀏覽一章節的內容,不去死記硬背,而是直接按照文章的大體框架來寫作,把我所理解和儲備的知識盡情呈現出來,一來我一般還都能猜到作者會寫啥,也總能發現作者的新觀點,這樣努力之後,摩擦出的思想之花,更容易長在自己頭上。


為何要先猜測呢?生活的樂趣就在於發現新奇的事物。如果讀書前啥都不想,也不期待,讀書時全被作者灌輸,那將會無比無聊。


適當保持未知和新鮮感,才是和書成為朋友的最好方式。

3.利用出差閱讀


出差是一次改變習慣的絕佳機會。在差旅中我們能帶的紙質書有限,賓館的環境也更簡單,這時我常常能夠把一些平時沒耐心看的好書看完,比如《窮人的銀行家》《梵高手稿》就是在路上看完的。


4.睡前閱讀


我的閱讀觀曾經因為李嘉誠而改變,他每天都會讀書,即便再苦再累,也會在睡前讀一會。


目前我在汽車行業上班,白天抽空給寫作班和思維導圖班學員改作業,利用一切時間準備每周五課程,晚上我還會帶女兒玩遊戲,陪伴她的喜怒憂思悲恐驚。睡前成了我忙碌中唯一的閱讀機會。即便再累,我也會閱讀好書。最近我床頭邊是《Leonardo s Notebooks》,邊看圖邊學英文,國內有翻譯版。


對我來說,睡前讀書不是催眠,而是讓知識和靈感進入潛意識的最佳機會,每一次睡前的閱讀都是為新的一天做最好的準備。


存儲型閱讀


5.畫知識結構圖


知識不僅要看,還需要整理。就像我們購買了很多衣服,掛在家中,長期不管,也會遺忘。


通過畫結構圖來整理閱讀體會,從視覺上提升想像力,知識不再是負擔,而是令人愉快的玩具。只要是圖像都可以利用,畫思維導圖,整理方格筆記,畫視覺引導圖,畫插畫等等,重要的是用精簡而條理,生動而高效的方式講述自己的心靈之旅。

我最常用的就是思維導圖,因為其要求的顏色、關鍵詞、波浪線和插圖都能極大地激活我的學習熱情。只要一動筆,就根本停不下來。


6.善用便利貼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及時記錄閱讀中的所思所想,會讓我們捕捉靈感的能力越來越強。


這裡的便利貼不僅僅是小卡片,對我來說它是一切可以記錄的工具,實體的A4紙、草稿本、繪畫本、小紙條,虛擬的有道雲筆記、為知筆記,微信收藏夾和語音等等。


記錄之妙,存乎一心。我們可以記錄關鍵詞、句子,也可以記錄頁碼、標題、作者等。


7.快速閱讀


這種讀法用速度倒逼我們提升閱讀效率。


在閱讀微信公眾號的文章、或者查資料時,我會快速閱讀,對文章留下初淺印象,之後再回味。若是文章有難度,理解不清晰,就再仔細閱讀;若的確寫得好,也會再多讀幾遍。


8.背誦


背誦是一種更為嚴格的閱讀,比較耗費精力,所以平時我主要背誦核心概念和思想,並沒有背全文。我會把三層精力用於背誦,七層精力用於想像和聯想,當熟知一個又一個概念時,我會讓概念之間建立聯繫,加深對每一個知識點的理解。

當然,以背誦為職業的人就另當別論了。


加工型閱讀


9.熟讀精思


這是我最常推薦的讀書方法。無論是快速閱讀還是慢速閱讀,都是為了多讀幾遍,理解透徹,採集作者的靈感、情志和氣質。


熟讀就是多看幾遍,多體會幾遍,對概念熟能生巧。精思就是不斷思考,把概念想明白,想清楚。查資料也好,詢問創作者本人也好,真誠面對自己的無知,了解概念的本意和源頭,再去發散、發揮、發展,才能如魚得水,運用自如。


李笑來說過:概念是一切思考的基石。粥左羅說,一個人是否聰明,可以用兩個標準來判斷。一是他腦中有多少清晰準確必要的概念存在?二是那些概念之間有多少清晰準確必要的關聯存在?


10.批改式閱讀


在閱讀權威的文章時,我也會通過對比自己、高手和權威的文章,取長補短。在同主題寫作時,就能避免類似問題出現,並運用各自的所長。


11.主題閱讀


在研究性閱讀中,我會大量使用主題閱讀法。比如寫作思維訓練類文章時,我就看了《反直覺思考》《學習學導論》《精要主義》等書。

雖然它們看起來不是同主題,內容上卻都有講到思維模式。


12.讀基礎書


追根究底的最直接辦法就是讀基礎書,這類書的作者都是一個細分領域的開荒者和奠基人,讀他們的書更容易快速把握住這門學科的源頭和主幹。


關於適合中國人的快速閱讀方法,我讀的王學賢的《快速閱讀法教程》;在創造力方面,我看的頭腦風暴發明人奧斯本的《創造性想像》。


輸出型閱讀


13.用於寫作記錄


不讀書我很難寫作新文章;通過讀書,我能夠最快地發現心中最想要的結構,吸納作者的靈感,找到作品之間的差異和共同點,領略一番新世界。


當我們感知過越多越深的情感,不斷擴充寫作中的情感基調庫,我們的文章才能形式上千變萬化,內涵上始終如一。


14.講出來


上大學因為專業的緣故,我第一次知道了轉述(paraphrase)的好處,原來把同樣一句話,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也是一種創造。剛好我的性格也喜歡說話,明白了轉述的意義,在講話時我就會藉機學習和思考。這種技巧也被理查德·費曼運用的淋漓盡致。

簡書平台的湖北主編@楠天下的太陽花,也愛用演講的方式來閱讀。他會在上下班路上,用十分鐘看完一篇文章,然後不是收藏和轉發,而是直接講出來。


就是用這種閱讀方法,他為寫作積累了大量素材,並且最近已經出了第一本書。


15.邊翻譯邊閱讀


作家梁實秋用30年時間閱讀和翻譯莎士比亞全集。上大學因為北外的專業緣故,我也需要翻譯大量文章,工作之後,經常也需要翻譯各種公文,通過翻譯進行閱讀就這樣成了一種很自然的行為。


陸續也跟著艾力和夏鵬老師做過翻譯打卡,閱讀了名人名言和時事新聞。實質上,翻譯就是寫作,只不過需要更多的注意還原原作者當時的所思所想和創作背景。


16.邊閱讀邊表演


在帶著女兒讀書過程中,我會經常使用表演的閱讀方式。


因為我們家的幾位都是動作記憶型,如果沒有動起來,學習效率會很低,所以,我就儘可能通過想像,表演出書中的場景和故事,比如在看《彩虹魚系列叢書》時,我會模仿魚的動作,在家中遨遊和嬉戲。


17.朗讀


學習英語時,我運用朗讀法最多。這可能和英語的發音規律有關,掌握了構詞規律,有些意思不懂的單詞也能讀出來。

朗讀可以最快捷地激發我們的閱讀熱情。朗讀時我們的注意力會非常強,就像開車,不敢有半點馬虎。在朗讀中,我們的視覺(彷彿自己成了作者)、聽覺(聽到了聲音)、觸覺(觸摸著書籍,表現在手勢)、味覺(感受作者的氣質)都會被開啟。


18.學以致用


讀書的用處分為實際用處和虛擬用處。簡筆畫類、理財類、英語技能提升類等,就是有實際用途的書,也叫做操作書。還有一類書,比如心智修鍊類、觀念轉變類,你能從心靈上感受到,卻很可能一時半會兒無法變成實際利益。


這兩類書我都會讀,並且加以應用。


比如閱讀《貝蒂的色彩》,書內對色環有詳細論述。上北外以前我沒系統的學過繪畫但工作中又需要用,啟發就很大了,在作畫中,我能將這些顏色的細節特點運用自如。


如果一個人能長期做到利用閱讀刷認知,並且持續的行動起來,行動後還有持續的反饋,那他一定會成為工作和學習中的高手。

18條小習慣,讓閱讀更有效



一張圖匯總本期知識點


總的說,我的閱讀方式非常靈活,會隨著環境有所變化,但不變的是:

1、保持舒適和標準的姿勢。即便在書店台階上看書,我也會找一個高點的台階坐著,這樣有利於我長時間閱讀;


2、半小時左右做一次舒展運動,這樣的確能夠給我的閱讀帶來靈感,也保證我能夠一次讀幾小時,每天堅持如一;


3、光線明亮,文字清晰;


4、周圍沒有太強的噪音干擾和分散精力的事物;


5、已經把其他事情安排好,能夠全身心開始閱讀。


希望對你的日常閱讀有所啟發!


END


未經授權不得二次轉載,歡迎分享到朋友圈。如想取得授權請聯繫原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都周刊 的精彩文章:

金士傑:生而為演,是挑戰也是危險
頒獎典禮吹響集結號 各大獎項將全部揭曉
馬雲的失敗教育課,裝得下創業的一萬種痛苦嗎?
正是採風好時節,共話詩酒論人生

TAG:南都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0—3 歲是養成閱讀興趣和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3—6歲是關鍵階段
如何避免英語學習的馬太效應?這個兩年累計閱讀1,493,249字的孩子可以告訴你答案
一年花費8000多元,請人陪孩子讀書,就能培養閱讀習慣嗎
好的閱讀習慣到底有多重要?如何培養孩子愛上閱讀的10大方法
做好這18點,建立影響一生的閱讀習慣!
0-6歲孩子閱讀關鍵期,錯過將會很可惜
開學季:如何避免英語學習的馬太效應?這個兩年累計閱讀1,493,249字的孩子可以告訴你答案
8個幫助孩子,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技巧
7-14歲閱讀爆發期,別讓孩子一直消耗在沒有深度的閱讀上 | 書單
0-3歲幼兒書單,從小為孩子養成閱讀習慣
想讓孩子養成"閱讀習慣"?捷徑有3種,最後一點是關鍵
0—6歲嬰幼兒閱讀繪本好處多,這些閱讀特點和技巧,越早知道越好
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這3件事少做!堅持閱讀,常有更新
這本小說完結距今3年,頭條閱讀量破500萬,宿命來襲喜劇收場
每周微課 · 168期 |引導孩子利用「碎片時間」高效閱讀的4個方法
抓住孩子閱讀的關鍵期,2-8歲孩子不可錯過的經典讀物!
13歲大童的5年原版「聽單」總結,趣味性強是重點!配合閱讀效果更佳
好的閱讀習慣到底有多重要?如何正確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這3件事少做!堅持閱讀,常有更新!
她3歲會閱讀,14歲考上北大,她成功的方法值得父母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