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爸媽不高孩子就一定矮?這麼做能讓寶寶猛長個!

爸媽不高孩子就一定矮?這麼做能讓寶寶猛長個!

寶寶的身高由誰定?

在影響身高的因素中,父母的基因是首要因素,它對身高影響所佔比重可達70%~75%。通常情況下,父母的身材高,子女也會比較高。如果父母不高也不用擔心,因為身高還與以下這些後天因素有關:

1、營養因素

除了遺傳之外,營養對身高的影響最大。道理很簡單,營養好孩子就長得高,營養不好,孩子就長得差。所以,全面均衡的營養是孩子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

2、疾病因素

一些疾病可能也會影響到生長發育,比如:

1)內分泌疾病:如果孩子患有生長激素缺乏性矮小症,而沒有進行補充替代治療,孩子的身高就會增長緩慢,同時,性發育也緩慢;若孩子患有甲狀腺功能減退症,對身高的影響也很大,還會影響到智力。

2)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對小兒體格發育和智力發育都會產生明顯影響。

3、生活環境因素

良好的居住環境、健康的生活習慣等,是保證兒童生長發育到達最佳狀態的重要因素。睡眠充足的寶寶長得相對快一些,因為寶寶生長受到腦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的調節,而人體生長激素的分泌量在夜間深睡眠時最高。

4、運動因素

適當的體育鍛煉能促進身高的增長。因為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骨骼的營養,使骨骼生長加速,骨質緻密,從而達到增高的作用。有調查顯示,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孩子要比同齡孩子平均高4~8厘米。

寶寶長高有3大關鍵時期

1、生後1~2年和青春期

人的一生中,身高增長最快的時間有兩個:一個是出生後的一兩年內,還有一個就是青春期。

正常情況下,孩子剛出生時,平均身長為50厘米。

出生第一年內,寶寶身高增長速度最快,出現第1次飛躍,平均約增長20~25厘米,寶寶身高大概能長到75厘米左右。

在生後的第二年,也就是1~2歲的這個期間,大概能增長10~15厘米。

春季如何幫孩子長高?

要想孩子長得高,家長要掌握這些小「秘訣」:

1、營養均衡

1歲內的寶寶,應該以奶為主,以飯為輔,並注意維生素D的補充。

1歲以後,應該以飯為主,以奶為輔。由於蛋白質、維生素D及鈣、磷等能促進孩子身高增長的重要營養素,因此,家長可在平時適當給寶寶多吃含這些營養素的食物,比如奶類、豆製品、魚蝦、瘦肉、禽蛋、蔬菜、水果等等。

2、保證充足睡眠

前面我也提到了生長激素的分泌量在睡眠時最高,所以家長在保證孩子有良好睡眠環境的同時,還要保證其有充足睡眠時間。在孩子3-6歲時,要保證每天有10~12小時的睡眠時間。而小學生、初中生最好有9~10小時的睡眠時間,高中生則應保持每天8~9小時的睡眠。

3、適當的室外活動

適量運動也會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有助於孩子長高。

對於大一些的孩子,家長可以和他們一起做跑步、跳繩、踢球等運動。但要注意控制運動量,不要讓孩子過度疲勞,否則反而不利於孩子長高。一般情況下,每天讓孩子進行1個小時的戶外運動就能起到很好的促進長高的作用了。

如果孩子比較小,還不會走路,家長可以給他做被動操或通過一些訓練,來促進他的生長發育。

最後,提醒各位家長,從寶寶出生開始,家長就要做好孩子身高、體重等生長發育指標的監測,一旦發現偏離了正常的生長曲線,應及早查明原因並進行干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孩子吃飯不乖,無非這幾個原因,爸媽這麼做就能讓孩子乖乖吃飯
寶寶吃手不是錯,聰明的爸媽這樣做!
一歲寶寶的「嬰語」你能看懂幾個?如果爸媽全都懂,孩子就有福了
幼兒園接孩子,爸媽這四個行為最讓寶寶不舒服!你做過嗎?
爸媽都不高,孩子能否高過爸媽?注意這4點,長高沒那麼難!
孩子有這幾種情況,可能長不高,爸媽別讓孩子因身高自卑!
如何讓孩子長高?爸媽矮點沒關係,做到這5點孩子能逆襲!
孩子學琴堅持不下去怎麼辦?爸媽做到這八點,孩子將來一定感激!
這6類孩子,長大後一定「啃老」,爸媽有得愁了!
爸爸媽媽帶孩子都有哪些不同?寶媽心聲:我好像養了倆兒子
爸媽怎麼做孩子才會長高?一起來看看吧
寶寶跟爸媽睡,還是跟奶奶睡?這個問題能決定寶寶一生!
這幾種孩子從小和爸媽再親,長大後也很難孝順,是你家孩子嗎?
一不滿足孩子就耍賴,爸爸媽媽就這樣被打敗嗎?
寶寶一上幼兒園就生病!爸媽可以這樣做
孩子半夜醒來,看見爸媽的行為,寶寶好懵,爸媽怎麼可以這樣?
爸媽高,孩子就高?要孩子長得高,醫生說這項運動一定要多做
早上,爸爸媽媽們都是怎麼叫寶寶起床的,你做對了嗎?
寶寶的囟門到底有多麼重要,爸爸媽媽還真不一定都知道呢
「寶寶心裡苦寶寶不說」,讓孩子聽話真的好嗎?聰明爸媽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