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我們的此生一去不回頭

我們的此生一去不回頭

現在不少人,總覺得學佛之後,就該事事順心,甚至不受任何業報。所以當他遭遇病痛、苦難之時,會心生疑惑:為什麼學佛後還會生病、受苦呢?


學佛後,不代表因果不存在了。如果學佛後,身體不生病了,心靈沒苦惱了,那因果就是假的。當你的業障沒有完全凈化,該受什麼樣的果報,就受什麼樣的果報。歷代高僧大德都是這麼走過來的,這一點必須要清楚。

我們的此生一去不回頭


身為大乘佛教徒,每天早上醒來,一定要慶幸自己還活著。不管你昨天遭受了多麼大的煩惱與痛苦,只要你今天依然活著,就擁有人生最重要的資糧——生命。不懂得生命的珍貴,就不會珍惜與感恩,只會渾渾噩噩混日子。我們要珍惜每個當下的呼吸,感恩諸佛菩薩,感恩父母親朋,感恩萬事萬物。我們必須努力付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歡喜自利利他,讓生命怒放,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


不思考生命的珍貴,人生就會在浪費時間中虛度光陰。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我們都會說他高壽,但他的一生也只有三萬天左右。如果將三萬塊錢放在你的錢包里,每天讓你拿出一塊錢,隨著包里的錢越來越少,你會感到緊張與焦慮,安全感不斷降低。


我們此生的每一天,一去不回頭,這難道不是更為可怕的事情嗎?錢沒了可以再去賺,命沒了你怎麼去賺?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金錢、物質與力量,可以換回生命。除非不斷積德行善,給自己的生命銀行存入長壽的因緣與福報,否則一個人的生命福報有多少,就是多少。我們所能改變的是不定業,如果是定業,你又不去竭盡全力懺悔清凈,是一定會受報的。

我們的此生一去不回頭



菩薩和羅漢亦是如此示現。當樂行國王之子向龍樹菩薩請求,希望大師布施頭顱,以使與龍樹菩薩壽命同等的父王往生退位之時,龍樹菩薩只剩下一個異熟果報。他曾在過往世采吉祥草之時,不小心殺死了一隻小蟲,這個無心之過還沒來得及清凈,所以用柔細的吉祥草,就能砍掉龍樹菩薩的頭顱。


而目犍連尊者在即將成就無餘羅漢之時,父母給予的肉身軀殼之業力,還沒有完全凈化,所以因緣合聚被外道以亂石砸死,外人看來苦不堪言,實則所有的業力當下清凈,使得尊者成就了無餘涅槃。


這樣的高僧大德,業力已經完全凈化了,想走就走,想留就留。因果真實不虛,我們必須要依靠精進的修行,去凈化無始以來的惡業,方能獲得成就。

所以,從古至今,歷代高僧大德都用實際經歷與經驗告訴我們:學佛之後,你的業報依然還在。如果不猛烈發露懺悔,或者有口無心嘴巴上說說,對成就沒有任何意義。跟隨善知識精進聞思修佛法,世出世間才能逐漸圓滿。

我們的此生一去不回頭



訂閱本刊:


查找公眾帳號:namobud

或者關注本刊新浪微博:@六度佛學周刊


以往連載可以查看歷史消息


或者將您的問題直接提交給微信,我們會儘快給予解答,隨喜感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學周刊 的精彩文章:

迷悟的根本是四聖諦嗎?
每日慧語-修行,是不斷與自我習慣較量的過程
與自己親密相處
每日慧語-呵護人生的七味良藥
陳坤:佛是我的呼吸不可或缺,學佛未必是苦行僧

TAG:佛學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她孩子都生了,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前任孩子都生了,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再不去這裡,我們就老了
我們不去,因為他是不回來的
今生不要再遇見你——後來的我們
後來的我們已經回不去了
後來的我們,複合一千遍也回不去了
後來的我們:再難,也不負此生
我們憋回去的屁去哪裡了?
後來的我們 一生相守了嗎?
後來的我們,會不會不一樣,如果當初你沒走
勸你不要跟另一半去看《後來的我們》
「如果當時你沒走,後來的我們會不會不一樣」
偶像練習生中不努力就要回去繼承家產的小哥哥們,我們來認識一下
後來的我們:只是不再並肩了,我們依然走著
後來的我們:感情這回事,不負彼此就好
這世上最令人心傷的一句話是: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後來的我們,最怕突然聽懂一首歌。一路當逃兵的人生,劉若英過得不錯
我們再也回不去了,但我很感激,是你讓我成長」
後來的我們,有了一切卻沒我們,說的是你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