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中醫分型調肥胖

中醫分型調肥胖

肥胖如今已是很多人的苦惱,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肥胖亦是一種疾病,是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十大慢性疾病之一。目前中國人體重超重人群達兩億,肥胖人群超過9000萬。五月不減肥,六月徒傷悲,如何更加有針對性的減肥呢?來試試中醫的分證型減肥方法。

中醫分型調肥胖

胃熱痰瘀型肥胖

這類胖子一般肌肉結實,但是容易口渴,而且食量大,天熱的時候喜歡喝冰水,且以男性居多。這類型胖子最容易瘦身成功,且復胖率不高。這類型的胖子,體內如有一把火,吃得多但是因為痰邪瘀阻在體內,多餘的東西不能及時排出體外,久而久之就容易肥胖。

穴位按摩可以選擇內庭穴。內庭穴是足陽明胃經的滎穴。「滎」有泉水已成小流的意思。《靈樞·本輸》中說:「內庭,次趾外間也,為滎。」內庭穴具有清胃瀉火、理氣止痛的功效,可以說是熱證、上火的剋星。《難經·六十八難》中指出:「滎主身熱。」說明滎穴主要應用於發熱病症。內庭穴最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可以祛胃火。內庭穴位於足背,當第2、第3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取穴時,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第2跖趾關節前方,第2、第3趾縫間的紋頭處。平時也可多用指端按壓此穴,按壓時,以一側拇指的指端按住此穴,稍用力按壓,以酸脹感為宜,每側1分鐘,共2分鐘,每天堅持按摩。

中醫分型調肥胖

脾虛濕阻型肥胖

中醫認為,飲食不節是肥胖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生活安逸、少動多靜亦是誘發肥胖的主要因素。肥胖的直接原因雖為「飲食不節,入多於出」,導致脂肪在體內堆積,但其內在原因多為臟腑功能失調所致,主要與脾胃、肝、腎相關,尤以脾胃運化失常為關鍵。飲食水谷入胃,須依靠脾胃運化功能健運才能轉化為精微物質。若脾胃虛弱則運化失職,水谷肥甘之物無以化生氣血津液,轉化為脂膏、痰濁積聚體內,導致體態肥胖。故治療以調理脾胃、開清降濁為大法。

這類肥胖者大多食慾一般,肌肉鬆軟、容易疲倦無力、四肢浮腫、手腳無力,不喜歡運動、吃完飯渾身發軟想躺下、嘴裡發粘,早晨起來時眼睛浮腫。如何調理呢?

《黃帝內經》記載「濕氣通於脾」。因脾喜燥惡濕,濕邪留滯,最易困脾。可見,祛濕同時還要健脾。中醫專家建議大家可以試試艾灸豐隆穴。豐隆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八寸,條口穴外,距脛骨前緣二橫指(中指)。本穴位處胃經下部,胃經及脾經天部水濕濁氣匯合於此,所降之雨又分走胃經及脾經各部,有聯絡脾胃二經各部氣血物質的作用,故為足陽明絡穴。針對這個穴位艾灸健脾祛濕,效果較佳。一般每日艾灸這個穴位15分鐘即可。

肝鬱氣滯型肥胖

這類胖人因為肝鬱導致氣血在身體內運行不暢,新陳代謝都不正常,如何不會肥胖呢?

居家防治以穴位按摩為主。中醫專家為大家推薦的穴位是太沖穴。太沖穴位於足背側,大拇趾和第二趾之間兩根骨頭相交的地方。按揉太沖穴前,可以採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勢,先做幾次深呼吸,擴擴胸,然後再坐下來用拇指肚沿拇趾、次趾夾縫向上移壓,壓至能感覺到動脈應手即壓至太沖穴。緩緩用力,按住1分鐘後再緩緩收力放開,如此反覆指壓太沖穴3~5次即可。按摩時的用力應以適度微痛為宜,循序漸進。按摩位置可以在太沖穴附近,有時也可能在肝經的其他有結節、壓痛感的部位,比如說蠡溝穴。但不可用力過大,否則會導致皮下瘀血。按壓後可以喝少量的水,以助代謝。

中醫分型調肥胖

肝腎兩虛型肥胖

這類肥胖患者一般通常超過50歲,合并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即便平時少吃體重仍上升。中醫認為肝主疏泄,腎主水。肝腎兩虛的人,疏泄功能出現障礙,體內的水液代謝也不規律,久而久之會出現虛胖。補肝腎是最直接的調理辦法。

補肝腎的食物和藥物有很多,中醫專家為大家介紹一種魚—鱸魚,尤其是春夏之交的鱸魚,口感更是鮮美,尤其是清蒸之後,口感絕佳。北宋藥學著作《嘉佑本草》中記載鱸魚能「補五臟,益筋骨,和腸胃,治水氣。」所以,肝腎虛的胖子,在春夏交替的時候可以適量多吃一些鱸魚。

血虛型肥胖

血虛肥胖是因體內血液不足引起的。當血液不足的時候,不但必要的營養無法運送到身體各部位,多餘的物質還很容易在體內堆積,身體基本機能下降,代謝功能發生異常,最終導致肥胖。

中醫專家介紹,被清代名醫陳修園讚譽為「補血之妙品」的南瓜,所含的鈷是構成維生素B12的重要成分之一,可以幫助血液中的紅血球正常運作,其中的鋅則會直接影響成熟紅血球的功能。其中鐵質是製造血紅蛋白的基本微量元素,全都是補血的優良營養素。所以,血虛的胖子如果癥狀較輕可以多吃一些南瓜製作的食物。

中醫分型調肥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岐黃智慧 的精彩文章:

中醫推拿之常用腧穴
穀雨養生「食」為先,「補」為重
女性必看:中藥豐胸茶,以內養外美化胸部
三款藥茶讓你「胸」起來
艾灸美容功效多

TAG:岐黃智慧 |

您可能感興趣

失眠的中醫分型
癲癇從中醫分型辨治
慢性膽囊炎從中醫分型辨治
中醫分型而治病毒性慢性肝炎
中醫減肥法
中醫辨證分型治療慢性前列腺炎
肺腎陰虛型肺痿的中醫治法
中醫拔罐減肥療法
一文讀懂乳腺癌的中醫辨證分型
甲亢患者的中醫中藥調理
腸炎「三分治七分養」,老中醫教你幾個調理大便不成形小秘方!
強直性脊柱炎從中醫分型辨治
中醫健康瘦身丨中醫減肥原理分析及瘦身之道
胃三分治七分養!中醫專家說:「爛胃」慢慢變「鐵胃」
中醫腎病內分泌科專家李靖:慢性腎病的中醫治療
北京好中醫專家楊芸:痤瘡就像糖尿病 三分靠治七分靠養
中醫分科始於周
肺脾氣虛型慢阻肺中醫治法
中醫:腸胃調養的重要性
中醫特點——中醫無絕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