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散文名家筆下的「春天味道」

散文名家筆下的「春天味道」

科學松鼠會科普作者。本是文科生,卻對動物和進化有著強烈的興趣,所以致力於尋找科學和文學的交匯點。個人公眾號「瀨尿蝦的松鼠窩」。


紅色皇后


松鼠名片


能上席的野菜——薺菜

散文名家筆下的「春天味道」


下次看到薺菜可別一腳踩下去了呀。


攝影:周繇


二月末三月初,北京的薺菜就開花了。汪曾祺說,在他的老家,薺菜是可以上席的,切細與香乾同拌,是春天很受歡迎的時令小菜。薺菜在野菜里的地位可見一斑。薺菜每年春天長一茬,秋末長一茬,秋天的可以越冬,春天復甦。現在開花的,就是越冬薺菜,葉子發鐵鏽色,很瘦的樣子,雪白的米粒大的小花。我現在住的小區,各家窗戶根底下的綠地,春天都長薺菜。大媽、奶奶開始四處搜索。綠地是分給一樓的人家的,但薺菜是自然產生,這算是偷嗎?誰也沒搞明白。薺菜不能「采」,得「挖」或者「挑」,用小刀小鏟,挖斷一點白根,整棵挑起來。根是「薺菜味」最濃的部分,略似泥土清香。薺菜可以炒蛋、炒年糕、做羹,最普遍的吃法,大概是做餡,包餛飩,包水餃,切細和肉絲一起炒作春卷餡,有異香。


江浙春天裡的那一片紫——紫雲英


周作人寫過一篇《故鄉的野菜》,提到薺菜,還提到紫雲英。紫雲英一大片開著粉紫粉紅的花,是江浙一帶春天的風景。周作人用了個老套的比喻,說是像「華美的地毯」,清明上墳的時候,小孩子摘來玩耍。木心有一首詩《春舲》寫清明的上墳船,很漂亮。這兩個人的故鄉都是浙江。

散文名家筆下的「春天味道」



紫雲英的花田


紫雲英為蝶形花科(過去歸為豆科),這個科出各種豆,也出葉菜。共同特點是香氣清而柔和,嫩中略有肥腴感,水焯一下拌食,熱炒略灑白酒,都是美味。最常見的是「豌豆尖」,還有野菜,紫雲英、草頭、紫花苜蓿等等。

彼得?梅爾家後院的「雜草」——紫花苜蓿

散文名家筆下的「春天味道」



酒香草頭


圖片來源:豆果美食網友可可的美食生活


我沒吃過紫雲英,但我在上海親戚家裡吃過草頭。我揀著這一個菜吃,被人看出來了,覺得很不好意思,所以印象深。草頭花色黃,為苜蓿屬(紫雲英為黃芪屬),跟它同屬的紫花苜蓿,北方人喜食。有一次和家父逛菜市,那天菜市只有白菜、豬肉之類,找不到什麼新鮮東西,要回家了,在市場大門口遇到一個老太太,挎著一籃紫花苜蓿。家父大喜「這才算有點新鮮東西了」。苜蓿較豌豆尖略為粗硬,更有「野」味。苜蓿最有名的用途,不是吃,而是做飼料。寫普羅旺斯成名的旅遊作家彼得?梅爾,剛搬到法國的時候,院內長滿紫花苜蓿,以為是雜草,欲除之,鄰居農民說這個喂兔子最好,拿一捆蘆筍一把薰衣草苗換了。兩人大概都不知道紫花苜蓿是能吃的。不然兔子就沒有份了。


小學課本的回憶——筍


蕭紅在《回憶魯迅先生》里說,魯迅家中常吃的菜,是一個黃花魚,一個鹹菜炒筍,一個炒豌豆苗,廚房裡常有「很響的」切筍的聲音,我看了覺得很饞。周作人說他故鄉的筍(當然也是他哥哥魯迅的故鄉),白水煮了蘸醬油,就有一種「新鮮甜美」的味道。魯迅大概也是保持著在故鄉養成的嗜好,喜歡吃筍。他在《阿Q正傳》里,還開玩笑地寫了一句,阿Q在菜園子里找東西吃,發現很多筍,「可惜都是並未煮熟的」。

散文名家筆下的「春天味道」


保留自然香氣的手剝筍。


竹筍當然是好東西,但我小時候家裡不會烹調,怕焯水把鮮味焯沒了,冬筍含草酸,燒出來扎舌頭,搞得我只知罐頭油燜筍是好吃的。後來家父收到別人送的一袋子春筍,纖細修長,名曰早園筍。我才明白鮮筍是什麼味道。春筍生長迅速,草酸來不及積累,就被沖淡了。但正因為它是生命力旺盛的部位,摘下後風味的流失也極快。港人似乎不大吃筍,我在香港讀書的時候,想吃春筍,街市找不到,在一個賣上海食物的小店裡終於找到了。除了脆,已經毫無筍的口感和味道,大失所望。


引人讚美的「臭豆」——蠶豆

散文名家筆下的「春天味道」



孔乙己的茴香豆。


攝影:M墨魚Y


蘇青也是浙江人,她的散文里,多次說到故鄉的豆,老了之後,「綠玉片似的豆瓣」剝出來,可以煮在飯里。這應該是蠶豆,也就是魯迅《社戲》里有名的「羅漢豆」,從六一公公的田裡偷蠶豆煮著吃。蠶豆有一點渾濁的,帶動物性的氣味,卻不像蔥蒜榴槤那麼明顯,不致成為「臭」。蠶豆質感是「面」的,嫩的小蠶豆炒熟之後,柔細如蛋黃,又不膩人,顏色嫩綠可愛,是很有時令氣息的菜。汪曾祺同作家訪問團吃飯,他點了一個豌豆,一個蠶豆,大家誇獎「汪老真會點菜!」,汪老很得意。


一捏一股水兒——豌豆

散文名家筆下的「春天味道」


新鮮的豌豆,綠油油的。


春天的豆,還有豌豆。真正嫩的豌豆是一包水,清甜清香,碧綠可人。剝豌豆也是小孩喜歡的一項工作,我小時候喜歡數豆莢里有幾顆,最多到七個,越多越開心。這樣的豌豆一年吃不到幾次。老了就變成一包「沙」。現在超市隨時有速凍豌豆和冷藏的蠶豆瓣,很方便。速凍豌豆略帶甜味,拌在炒飯里,色味俱佳,但總是有點「不夠意思」。市場上「當春乃發生」的,帶莢翠綠的蠶豆和豌豆,仍然有著特殊的意義。


作者:紅色皇后


排版:紅色皇后


本文首發:吃貨研究所


科學松鼠會,是一家以推動科學傳播行業發展為己任的非營利組織,成立於2008年4月。我們希望像松鼠一樣,幫助公眾剝開科學的堅果,分享科學的美妙。


紅色皇后的公眾號,與大家分享有趣的生物冷知識,文藝小清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松鼠會 的精彩文章:

臭椿、價格、亞硝酸鹽,都擋不住我對香椿的愛
早在白堊紀,恐龍就在把妹了!
四月不減肥,一年徒傷悲
周末晚上怎麼high?出去看流星吧!
發生火災、地震、颱風怎麼辦?不要多想!不要多想!不要多想!

TAG:科學松鼠會 |

您可能感興趣

畫家筆下的春天
現當代名家:豐之愷筆下的春天
貼秋膘:名家筆下的「吃」
名家筆下動人的夏天
名家筆下
名家筆下的冰天雪地
春天賞歷代名家筆下的玉蘭花
歷代名家筆下的春意盎然
記憶中的「年味」,名家筆下的「中國年」
名家筆下的中秋月夜圖
名家筆下的夏天:既充滿趣味,也瀰漫著詩意
三位名家筆下「杏花春雨江南」
名家筆下的壺口︱梁衡:壺口瀑布記
九位名家筆下的荷花仕女圖,個個清雅神韻!
五位名家畫筆下的醉美秋色!
名家筆下的荷花蜻蜓
名家筆下的秋天,多情而美好
名家筆下的三月桃花香
他筆下的《蘭亭序》,味道十足!
名家畫筆下的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