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在三教合一的地方,應該怎麼拜?

在三教合一的地方,應該怎麼拜?



在三教合一的地方,應該怎麼拜?



現在很多人都區分不出來道教和佛教,可是自己也就知道一個雙手合十的朝拜方式,所以一去求神拜佛,就雙手合十,別人過來糾正,有的虛心學習,有的只是應付,有的甚至聽都不願意聽。有種人會說,三教合一,你管我怎麼拜!我怎麼拜都行!神仙不會計較的!好吧,對於這種人,小道也是沒辦法,只是想起老子的一句話:蚱蜢只活三季,從來沒有看過冬天,你跟這種人講四季,怎麼可能講的清楚?再遇到這種不願意虛心聽的人,你就想他是三季人好了,不要和他計較。


在三教合一的地方,應該怎麼拜?



當年王重陽祖師提出三教合一的時候,也不是說讓後世人不分道教、佛教、儒教,胡亂的朝拜,所謂三教合一,是指思想上相互學習,共同修道,因為宗教是什麼?宗教就是指向道的那一隻手。基督教指向道,他們也講太初有道,回教指向道,佛教指向道。但是現代人卻只看到了這隻手,沒有看到它指向的那個道,而這個道才是最重要的。宗教,就一定要有一定的戒律,否則就不叫宗教了。


那麼,在三教合一的地方,我們到底應該如何拜呢?

在道教的道觀中,幾乎是很少有佛教佛像、菩薩的,有的話,也是零星幾尊。可是在佛教的寺廟中,卻多見道教的神仙,有的改了名字叫菩薩,有的連名字都不改。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如何拜呢?其實,順著自己的心意來拜就好了,看到佛像、菩薩,就用雙手合十禮,看到神仙,就用道教抱拳禮,要學會尊重,才能再提信仰,連尊重都沒有,就沒有資格說信仰。


點擊文章鏈接:


避免道教宮觀跪拜醜態,不講禮儀,何談心誠!



在三教合一的地方,應該怎麼拜?


可是現在很多人連合十禮都不會,就胡亂的拜,以為自己懂的很多。真正會拜佛的人,合掌,五指連在一起,但是手心不能貼在一起,中間要留空。手心貼在一起會站不住,因為陰陽合掌的力度是很強的。可如果你真的五指合一,中間留空的話,菩薩就把你當作是佛教的子弟了,但我們不是佛家的子弟,而是在家子弟,是俗家的佛徒,所以我們要五指併攏,手心空的同時,還要把兩個大拇指扣下去,目的是告訴菩薩不要叫我出家,家裡的事情還沒有處理完。如果連這些都不知道,就不要隨意的去行合十禮了,改用道教的作揖,才是中國人真正應該遵循的傳統禮儀。很簡單,右手拇指與食指做成「O」狀,然後把左手的大拇指伸進去,左手抱右手,千萬記住一定是左手抱右手,就這樣拜,就對了。



在三教合一的地方,應該怎麼拜?



大家不要只看到拜的手勢,而忘記了它指向的道。我們道教的教,和其他的教是不一樣的,道教的教叫做教化,而不是宗教。道教不僅僅以宗教的形式存在,它也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人們如果用對待宗教的眼光去看待道教,抹滅的就是中華的文化,是失道。


中國人信仰伏羲文化,同樣,也推崇老子文化,道祖文化,所以,提起道教,不要用宗教的眼光去看待他,提起道長,不要用世俗的眼光去評價他,因為你本身就不了解,為何要提早去作評價?人們通常只相信他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可是不知道,世界很大,你看到的時候不過如同井底之蛙,知識很多,你不過僅是吳下阿蒙。

其實不論你用怎樣的手勢拜,你拜的都是「道」,虛心聽也好,任性不理也罷,道都在那裡,不同的宗教都是從不同的角度去詮釋道的,這樣想,心胸就寬廣了,有些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文章由道山不老整理編輯,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標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山不老 的精彩文章:

我們為什麼應該推崇《道德經》為必讀之書?
道教祖師老子對待戰爭的看法
學會如何做人才是成功的關鍵
怎樣求財改善自己的運勢?
「三月十五」財神聖誕前,我們來說說養魚的「催財小風水」

TAG:道山不老 |

您可能感興趣

這兩個不一樣的絕地,到底應該怎麼選擇?
什麼是合格的前任?應該跟死了一樣!
一段沒有感情的婚姻,應該怎麼面對?
我這一輩子,應該怎麼活?
俯卧撐,應該怎麼做,一天做幾個合適
土豆,不應該放在什麼地方?
你應該和怎樣的人在一起?
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是孩子的模仿對象,教你在孩子的教育上你應該注意什麼,不看後悔!
一羽優秀的幼鴿應該符合這幾條標準!
瓷磚應該怎麼選?這七種瓷磚讓你一一了解!
在三亞拍婚紗照時,應該怎麼擺姿勢呢?
新的一年,你應該做什麼?
對於一些新出現的品種,那麼我們在購買的時候應該怎麼做?
老公該不該進產房?論一個合格的丈夫陪產時應該做些什麼?
一個合格的烏龜缸應該是什麼樣的?
這是一部最應該在內地上映的電影
膝關節炎應該怎麼辦?這有一方法,使用後慢慢就好起來了,收藏吧
新手護膚,干皮應該怎麼做?適合什麼產品?
餃子面應該怎麼和,會更好呢?
真正持戒,應該是怎樣的一種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