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馬蹄錚錚鐵蹄下的元青花一元青花觀音佛像

馬蹄錚錚鐵蹄下的元青花一元青花觀音佛像

青花瓷生產於唐代,興盛於元代。元青花大改傳統瓷器含蓄內斂風格,以鮮明的視覺效果,給人以簡明的快感。以其大氣豪邁氣概和藝術原創精神,將青花繪畫藝術推向頂峰,確立了後世青花瓷的繁榮與長久不衰。

元代社會雜劇繁榮昌盛,北方蒙古人對南方漢人歷史故事非常著迷,戲劇中人物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深深打動蒙古人愛憎分明的樸實情懷。將故事凝固在厚重結實的瓷罐上,放進蒙古包里,在存放食品雜物的同時,還可時時欣賞那回味無窮的戲劇故事。即使不小心用足踢到也不會被輕易碰碎。那些厚重而扁的元青花罐,成為蒙古皇室貴族的生活實用器。其繪畫,一般採用剪紙或版刻模印取其部分拼圖,在瓷胎上填色而成。透露著濃郁的年畫風味。因為缺乏原創,除造型不同,精美程度大同小異。元代是南北文化大融合的激烈時期。看不到未來的迷茫,不知困惑了多少識古通今的知識分子。但文化大融合總會產生最終的結果,這種結果被當時畫家吳鎮(1280--1354)清醒認識到。他通天象,精書畫,又遊走于山水之間。將這種結果用自己的理解方式表達出來告慰天下,也說明了文化趨同的歷史規律。由於當時過於張揚的艷藍色,在許多漢人觀念上難以接受,此罐在呈色上採用灰藍色調。用抽象的原創繪畫,用駱駝與鳳鳥代表兩種文化的碰撞與結局。再配以天象輪迴卦圖,造型精緻的鳳鳥體內

射出道道美麗的藍色光束,細長的爪子向前伸出,喻其影響深遠。獨特的藝術構思,深刻的文化內涵令人無限遐想。元代疆域十分遼闊,兵不戍邊,是中國古代史上對外關係更為主動的廣泛時期。元代的平民文化十分繁榮,唐詩宋詞,元曲和明清小說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三大瑰寶。元代繪畫抽象簡闊,且氣勢恢宏,草木靈動,至今仍然是中國畫的主流風格。元代的制瓷業更加繁榮,風格更加開放。鈞瓷由宮廷走向社會普及,雖不知鈞瓷窯變的控制技術,自然窯變有時也能巧奪天工。因仿柴窯色而建於宋代的龍泉窯在元代大放光彩。元瓷呈色普遍淺淡亮麗,發色簡樸準確,黑色是元瓷的靈魂色。特別是江西景德鎮與永和鎮更是高人云集而異軍突起。青花,單色釉,薄胎薄釉以及釉下彩,釉上彩等不斷湧現,黑釉木葉紋與燿變天眼令人嘆為觀止。粗糙與精細並存幾乎涵蓋明清兩代所有品種,為現代制瓷奠定了堅實基礎。從宋瓷的深沉自然到元瓷思想的直接表達,宋,元瓷藝雖然風格迥異,但都精深非凡。是繼五代柴窯之後中國制瓷史上的兩座高峰。元代以後中國藝術品基本上就停止了原創,向巧雅小趣味發展,且千篇一律,創新的精品泛善可陳。而今,柴窯的光輝依然輝煌,呈一座歷史豐碑照耀那創新之門重新開啟。1,吳鎮畫:元青花駱駝鳳鳥罐,選用透氣性良好的優質麻倉土,薄胎內壁施一層不透光釉,讓胎內氣壓向外釋放,增強青花繪畫的躍動感。此種技術一直沿用於清乾隆琺琅彩瓷上。2,元仁宗(孛爾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1285--1320)元青花人物海水綠釉碗,玉胎。選用整塊白玉修制。鬼谷子出山馭獸馭人駕輕就熟而氣定神閑。圈紋九格為至尊數。3,元仁宗,元青花人物珊瑚紅釉碗。元代有」三,六,九「數字崇拜,其中」九「為至尊數。從元代開始,紅色代表喜慶,遊戲等。其中的船形,櫃形,三角形表示障礙和機會等(即時空穿越器)。4,吳鎮畫:元青花人物得道登仙爐,反應了當時文人士大夫階層得道登仙的願望,是當時較為普遍的社會現象。此爐,採用柴窯制胎內部進排氣功能技術。5,(元仁宗)元代的黑釉木葉紋與燿變天眼盞,毫毛綿柔立現,如鬼斧神工,令人嘆為觀止。元代景德鎮瓶、罐之類器型,採用分段制胎,然後再用胎泥粘合而成,粘接處器表往往突起,給人以不平之感,外壁接痕經打磨,但內壁接痕仍清晰可見,器物頸部內側略加切削,內壁均不修削,所以在器里的底、腹、口等處胎體接痕表現明顯。一般器物的足邊不規整,有彎曲現象,說明元代制胎時不講究修坯,因此顯得成型工藝較粗糙。但小型器物也有精緻者,胎質顯得潔白細膩。削足處理方法常見底足足端外牆斜削一刀,大器足底寬厚多為挖足,挖足有深有淺。器物圈足不十分整齊,呈彎曲狀。器底可見螺旋狀的切削痕,大瓶、大罐的底部旋削紋較粗、較疏,盤和碗的切削痕較細、較密。底部和圈足內外粘有窯砂,有些已熔入釉中。高足杯的高足與杯身以泥漿拼接,交接處可以看見黃色或漿色擠壓泥漿,杯把足端的圈足厚薄不一。子扣套合結構的蓋,採用子扣與器蓋先成型後粘接工藝,蓋上能清晰地看見接痕。碗的底部胎體較厚重,足內露胎,中心微微突起,俗稱「臍」狀,實為拉坯痕迹。瓶、罐等大型器物底部中心處常見一內凹的圓點,在燒制大器時,為防止塌底,需在底部中心或稍偏處放一個用耐火土做成的圓餅或圓圈作支點,圓點就是由此形成的。大罐底部多為寬圈足,不規整,有的底中心有較淺的螺紋痕迹。一般大件器物胎體厚重,但重量適中,如超重或超薄都值得考慮。元青花螭龍雙耳人物盤口瓶【完整器】,高37.5厘米,口8.5厘米,底12.8厘米,器體鼓腹直徑較肥大、頸部、腹部、底部接胎外壁接痕清晰可見,《周亞夫細柳營》人物故事紋,存世甚少的元青花瓷器中,繪有人物故事題材的更是鳳毛麟角。

元青花瓷造型獨具特色。從製作工藝上看,此時出現了胎體厚重的巨大形體,如大罐、大瓶、大盤、大碗等。但也有精細之作,如胎體輕薄的高足碗、高足杯、匜、盤等。在元代社會,青花瓷還沒有成為宮廷或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除酒具、明器外,主要產品是對外輸出,因此元青花瓷的造型有一定特殊性,其原因乃是為了滿足不同地域、不同生活習慣使用者的需要。如大罐、大瓶、大盤、大碗是為了適應伊斯蘭國家廣大穆斯林席地而坐、一起吃飯的習慣而特別生產的大型飲食器皿。而元時生產的小型器皿如小罐、小瓶、小壺則多銷往菲律賓。根據考古資料可知,許多小件元青花瓷都是當年為滿足東南亞人陪葬需要而製作的外銷商品。除了外銷,元青花生產者對內為了符合元代社會生活習俗還生產了中小型瓶、爐、筆山、高足碗、連座器等。大體可綜合為五大類。

罐類:大罐,包括高形、矮形、八棱形3種,連蓋通常可高達60厘米以上。小罐,包括斂口四系方形、撇口雙系瓜棱形、唇口雙系鼓腹式、唇口溜肩圓腹雙系式等,體高一般為7~8厘米;還有鼓式蓋罐。八棱器為元時創新品種。

瓶類:有梅瓶、玉壺春瓶、蒜頭瓶、獸耳瓶、戟耳瓶,另有富時代特色的四系扁瓶及塔式蓋瓶等,其中以梅瓶、玉壺春瓶多見。梅瓶附蓋,蓋內有一管狀子口,與瓶口牢牢套住。

壺類:見於著錄的主要有3種,分別是鳳流壺、梨式壺、執壺,均製作精巧。

碗類:大致分兩種,一種為高足碗(有敞口、斂口),一種為大碗,口徑達40厘米以上。高足杯體形較小,高僅為10厘米左右,又有靶杯之稱。大碗口徑一般都在30厘米以上。

盤類:有大盤(口徑45厘米以上)、中盤(口徑一般為30厘米左右)、小盤(口徑15厘米左右)。折沿花口形多見。

此外,還有鼎、水盂、香爐、觀音等,其中以高足杯、玉壺春瓶、罐、梅瓶和大盤五種造型為最多。

總之元青花瓷器造型既有恢弘雄偉的大器,又有秀美靈巧的小器,不論何種器型均形態優美,古樸端莊。

元代景德鎮陶工在繼承唐宋制瓷成就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彌補了形體上工藝粗糙的不足,使元青花更精美。

麒麟紋是元青花裝飾中富有時代特徵的題材之一,麒麟為傳說中的祥瑞之獸,在元青花紋飾中其形象特徵是鹿頭、牛蹄、馬尾,並常與花草、瓜果紋組合成畫,也有與龍鳳紋同時繪於一器的。

人物故事紋是元青花裝飾中最為後人稱道的裝飾題材,與其他動植物紋樣相比,繪有人物故事圖案的元青花器物雖然較為少見,但幾乎件件可稱得上是稀世珍品。從已知資料來看,元青花上的人物故事圖案主要見有「蕭何月下追韓信」、「劉備三顧茅廬」、「蒙恬將軍」、「文姬歸漢」、「周亞夫細柳營」、「昭君出塞」、「尉遲恭救主」、「四愛圖」等,此外還有一些難以分辨人物情節的圖案。這些圖案的故事內容多取材於民間喜聞樂見的著名歷史人物故事,顯然它與宋元時期話本小說的流行及元代戲劇的發達有著密切的聯繫,反映了文學藝術對元代陶瓷裝飾工藝的深刻影響。

元青花裝飾除主題紋飾特點鮮明之外,許多輔助紋樣也有著獨特的時代風格,其中尤以變形蓮瓣紋和雲肩紋表現最為突出。變形蓮瓣紋是最能代表元瓷特徵的輔助紋樣之一,除元青花瓷之外,亦見於同時期景德鎮窯的卵白釉、青白釉產品以及元代龍泉窯青瓷裝飾之中,其畫法一般以外粗里細的兩道線勾勒蓮瓣的輪廓線,每片蓮瓣之間不相連,即留有一定的空隙,蓮瓣內加繪有花朵、雲朵、火焰或琛寶紋。琛寶也稱雜寶,元代雜寶紋常以火珠、犀角、古錢、銀錠、葫蘆、蓮花、靈芝等組成,但組合并不固定。這種變形蓮瓣紋多裝飾在器物的口邊、肩或足脛部,有繪一周的,也有在不同部位多繪至四周的,但都不作主題紋飾。雲肩紋又稱如意雲頭或靈芝頭,俗稱大雲肩,多繪畫在器物的頸肩部,紋內一般繪有各種繁密的動植物紋樣,因其借鑒於元蒙貴族服裝上的肩部織綉紋樣而來,故而得名。青花與刻花、印花、瓷塑、淺浮雕等多種技法相結合,繪畫充分發揮藍白的藝術效果,有白地青花、藍地白花或青花線描為地幾種風格。在裝飾時,工匠結合不同器型採用不同技法,有的用兩種、三種方法配合或幾種方法集中於一體,刻花線條粗獷有力,印花線條圓潤耐看,淺浮雕效果立體感強。此外應該注意的是,元青花紋飾繪畫方法以平塗為主,結合勾、皴、點、染技法,線條蒼勁有力,顯示出元代工匠高超的繪畫才能。

元青花的主體紋飾中,植物類有:牡丹花紋、蓮花紋、菊花紋、松竹梅紋、月梅紋等。除以上主花外,在組合圖案中還出現牽牛花、山茶花、海棠花、月季花、棗花及萱草、靈芝、芭蕉或竹石葡萄、瓜果、草蟲等作畫面襯托。動物類有:龍紋、鳳紋、麒麟紋、魚藻紋、鴛鴦卧蓮紋、孔雀紋、鹿紋、海馬紋等。其中元代龍紋極具特色,身軀細長如蛇,龍頭呈扁長形,雙角,張口露齒,細長頸,四腿細瘦,筋腱凹凸,爪生三指、四指或五指,分張有力,肘毛、尾鬃皆呈火焰狀。

元青花中的人物紋別出心裁,並與戲劇相結合,將著名歷史人物的故事情節移植到瓷器畫面上,呈現一種新的藝術境界,具極強的感染力這是其他時代無法比擬的。

人物故事都繪於體型較大的器物,諸如蓋罐、梅瓶、玉壺春瓶等。蓋罐、梅瓶腹徑較粗,作畫面積大,多用來表現場面宏闊的題體。畫面多置於器物中段的主體部位,視覺突出,給人以強烈的衝擊力。玉壺春瓶頸肩,纖細,碩腹下垂,一般選擇人物少、場畫小的畫面,如需要表現大的場面時,往往以全器作畫。

此類題材主要有蒙恬將軍、周亞夫細柳營、文姬歸漢、昭君出塞、蕭何追韓信、三顧茅廬、敬德救主、陶淵明愛菊等。繪有此類紋飾的青花瓷器質地細膩,釉色白而勻稱,著色所用的氧化鈷料,不論國產的青料,還是進口的蘇泥勃青料,都很純正。畫工的繪畫技藝高超。同時具備這些條件的瓷窯甚少,這也是人物故事青花瓷器較少的原因,若有,多數出於當時瓷藝水平最高的景德鎮窯。此外,元代瓷器的裝飾紋樣與佛教藝術有結合,蓮瓣、蓮花、雜寶等幾乎成為元青花瓷器上必有的裝飾內容,說明了佛教藝術對工藝美術品的影響。

元青花之美,在於奪人。比起後世的青花,它的不同之處在於那一抹藍色。元青花的藍色非常鮮明,像藍寶石一樣附著於白玉一般的瓷胎上,彷彿有一種生命力被賦予器物,美得令人震驚。

馬蹄錚錚鐵蹄下的元青花一元青花觀音佛像

元青花觀音佛像

此藏品為元青花觀音佛像,器型複雜,形體較大。其胎質柔軟細膩,經燒造後胎體略微膨脹,因此整體結實、手感稍厚重。釉面白中泛青,晶瑩溫潤,用手撫摸略有波浪起伏感。細糙底,有淡淡的火石紅,底足刮削十分熟練老辣,總體造型感覺雄渾大氣。

馬蹄錚錚鐵蹄下的元青花一元青花觀音佛像

元青花觀音佛像

此瓶釉面泛青,是元代各類瓷器的典型特徵。菩薩主身佔據大部分空間,開面圓潤、祥和,手部線條優雅婉約,服飾配件華麗繁瑣,正襟危坐,顯示出一派莊嚴、神聖、從容、淡定的意境。青花描彩筆觸細如蜿蜒流水,粗則恣肆汪洋,細微處如水墨畫般暈散,圖案交匯、著墨最濃處具有青中泛紫甚至鐵鏽斑的效果,足以見工藝之精湛。

馬蹄錚錚鐵蹄下的元青花一元青花觀音佛像

元青花觀音佛像

此器將青花與刻花、印花、瓷塑等多種技法相結合,繪畫充分發揮藍白的藝術效果。刻花線條粗獷有力,印花線條圓潤耐看。每筆紋飾似隨意揮灑信手拈來的,決不猶疑停頓,沒有一處呆板滯澀。縱觀此像的造型、紋飾和胎釉來看,正是元代景德鎮青花瓷大發展時期的產物,不失為元青花器中具有歷史文化的藝術佳品。

最著名的元青花,當屬「鬼谷子下山」圖罐。2005年7月12日,英國佳士得的一場拍賣會上,一件元代青花大罐被拍出2.3億元人民幣的天價,創造了亞洲藝術品在全球拍賣史上的最高紀錄,成為「瓷器之王」。「鬼谷子下山」是《戰國策》里的典故,說的是戰國時期,諸侯紛起。軍事奇才王翊號稱「鬼谷子」,收了一個徒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孫臏。當時燕國和齊國交戰,在齊國當軍師的孫臏被燕國俘虜,齊國使節蘇代求他的師父鬼谷子下山救徒。這件圖罐上,鬼谷子端坐在一虎一豹拉的車中,超凡如仙。車前兩個步卒手持長矛開道,一位青年將軍英姿勃發,縱馬而行,手擎戰旗,上書「鬼谷」二字,蘇代騎馬殿後。一行人與山色樹石構成了一幅壯觀而又優美的山水人物畫卷。無論是故事圖案,還是花紋裝飾,在元青花身上,始終洋溢著一種雄渾張揚的帝國氣質,這在它之前和之後的瓷器中,都絕無僅有。存世的元青花體態雄美、英姿勃勃,只要得見一尊實物,屬於游牧民族的闊達胸懷和廣袤帝國的蓬勃生氣就撲面而來,讓人不得不為文明心旌搖曳。那張揚茂盛的紋飾、惟妙惟肖的圖案、明艷奪人的色彩,本身就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大千之美。

俗話說,「寧可藏青花一件,不願留黃金一箱」。青花名瓷收藏是藏家十分嚮往的至高境界,被無數藏家譽為五行俱全、天人合一的神物。近年來,青花瓷器尤其受到熱捧。10年前清三代官窯瓷器在拍賣會上的成交價才幾十萬元,現在已達幾百萬,甚至幾千萬了。10年間價格飆升成百上千倍。1947年某倫敦商人收藏了一隻成化青花纏枝百合宮碗,當初購入價格為475英鎊,2002年11月經倫敦博漢斯拍賣,成交價高達1338萬元人民幣,50餘年價值上漲兩千倍。2005年倫敦佳士得拍出的景德鎮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罐,更是創下2.28億元的歷史天價。

巨大的升值空間:使青花瓷成為陶瓷收藏明星。10年上漲一千倍,一件瓷器賣2億,這種神話只發生在青花瓷身上。三位瓷壇大師的藝術造詣登峰造極,加上年事已高,三人精品年均漲幅超50%,而且按市場行情一件作品動輒數十萬,高的達百萬以上,三人合作的元青花僅以380000元超底價推出,勢必為將來留下巨幅升值空間。曾專程品鑒過元青花的,北京知名瓷器藏家李翰強先生表示:「無論器型、創意、工藝還是文化內涵國禮青花瓷都極具超越性,是真正代表和融合了景德鎮古代官窯和當代制瓷水平的青花大作,依我看,不出幾年它就可能創造當代青花瓷的價值神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玩通古今 的精彩文章:

深邃誘惑一定窯藍釉刻花番蓮紋梅瓶
古董歷來是香港藝術品市場強項
光耀九州一耀州窯刻花斗笠碗
「天價古董在人間」你有眼光也可以瞬間變成百萬富翁!
收藏界的五種亂象

TAG:玩通古今 |

您可能感興趣

盆栽七彩馬蹄蓮這樣養殖 花色艷麗且花期更長!
簡約丨盆栽七彩馬蹄蓮這樣養殖 花色艷麗且花期更長!
馬蹄蓮這樣種植,花開滿園美麗芬芳
花色多開花似「馬蹄」,養好馬蹄蓮有3步,它樣子太美了!
馬蹄蓮為盆栽觀葉兼觀花花卉,也是重要的切花材料
入夏,馬蹄蓮成了「醋罈子」,花苞射出枝,花朵一開「滿盆躥」
藕梨馬蹄桂花羹 春季女性養生好伴侶
陽台上養這幾種花!比如馬蹄金草,半年就成綠植瀑布
四季養生 酒釀桂花馬蹄#中糧我買,春季踏青
花朵七彩迷人的馬蹄蓮,沒想到在家裡用花盆也能養開花
《增廣賢文14》:拂石坐來春衫冷,踏花歸去馬蹄香
五月守護花——馬蹄蓮的優雅綻放!
馬蹄蓮養護掌握這幾點,常年開花,葉厚、花多顏色艷麗!
馬蹄蓮怎樣養才開花 馬蹄蓮開花後這樣處理能延長花期哦
認識花草:馬蹄蓮
馬蹄蓮怎麼養?怎麼養讓馬蹄蓮多開花?
養護馬蹄蓮,牢記這「3個」妙招,開花美麗,枝葉修長!
終古閑情歸落照,一春幽夢逐遊絲「浣溪沙·楊柳千條送馬蹄」
馬蹄蓮多開花的技巧:勤將老葉剪除促生花苞
花艷迷人眼 草淺沒馬蹄——江寒汀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