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正在消失的味道

正在消失的味道

叮叮糖

正在消失的味道

小時候那些挑著擔子走街串巷,邊走邊敲的叮叮糖,是孩子和大人都愛吃的小零食,幾分錢就可以吃到那麼一塊,回想起來記憶都是甜的,現在偶爾也能看到,可味道卻差遠了。

老式爆米花

正在消失的味道

一團爐火、一個風箱、一口黝黑爆米鍋,在路邊一坐,往往能吸引不少孩子的圍觀,孩子們瞪著眼期待著那「砰」的一聲巨響,因為那預示著爆米花的出鍋。這,或許就是許多人記憶中最天真的童年。

糖畫

正在消失的味道

勺子為「筆」,糖稀為「墨」,在白色大理石板上運腕走筆,如絲的流糖隨著手腕時抖時頓、快慢高低構成不同的形狀,頃刻間一幅栩栩如生的糖畫便躍然石板上。如此精湛的老手藝,不知道再過幾年是不是就再也見不到了……

糕點

正在消失的味道

馬碲糕、碗糕、水糍粑……許多洞口傳統的「老味道」在逐漸減少,記憶中難忘的攤販也逐漸消失,如今僅有的一些糕點店,值得我們珍惜。

正在消失的行當

剃頭匠

正在消失的味道

以前洞口的街邊時常能看到一排排的剃頭匠,鏡子、臉盆、理髮工具……一應俱全,價格也便宜,如今時代發展,人們都走進了理髮店,剃頭匠也逐漸成為了人們記憶力的行當。

磨刀

正在消失的味道

還記得小的時候,屋外時常傳來的吆喝聲「磨剪子嘞戧菜刀」。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磨刀這個行當的生意相當紅火。如今,時過境遷,這些吆喝聲也逐漸離我們遠去了。

補鞋匠、裁縫

正在消失的味道

老話常說「縫縫補補又三年」,以前人們生活條件沒有現在這麼好,鞋子壞了、衣服爛了,都會去找補鞋匠、裁縫,那時一個小區隨便就能找到一家,如今想要修鞋、裁衣還得找人打聽打聽。

補鍋匠

正在消失的味道

補鍋是一門技術活,在上個世紀,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換鍋底比買鍋划算,鍋壞了都會選擇去補鍋。如今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換鍋底的人越來越少,這個行當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彈棉花

正在消失的味道

彈棉花定做一床棉被,暫時還沒有消失,但減少了很多,漸漸被實用又保暖的家紡店的產品所取代。

正在消失的老物件

磁帶

以前聽歌、聽曲兒都是去買的磁帶,幾塊錢一盒,來來回回聽。在你家的某個角落,或許還躺著幾盤捨不得扔掉的磁帶。

縫紉機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縫紉機曾經是中國尋常百姓家普遍追求的奢侈物品。後來幾乎每家都會配備一台,小時候喜歡踩在縫紉機的踏板上玩,如今這老舊的物件也只有在老人的屋子裡才看得見了。

搓衣板

多少人家裡還用著搓衣板,以前家家戶戶基本都會有,小孩不聽話還會被罰跪搓衣板,不知道哪些小夥伴有過這個經歷呀!

老式擺鐘

正在消失的味道

90年代,在家裡放一個擺鐘很流行,不需要電,手動上鏈條。

蜂窩煤

正在消失的味道

蜂窩煤、煤爐、小火鉗……小時候沒有煤氣灶,家裡做飯燒菜都用的蜂窩煤。時隔太久,再次聞到煤火味道時,反而嗆得直咳嗽。

租碟店

正在消失的味道

多少人有過租碟的經歷,小時候爸媽總喜歡去租碟店一盒盒的租著連續劇,小孩的動畫片也不少,一借一還的畫面早就成了過去。

正在消失的味道

記憶中的老味道、老手藝、老物件彷彿都特別好,那是因為許多老手藝人往往專註技藝、追求完美,如今的我們也應專註的做些什麼,至少能對得起光陰,對得起歲月!

正在消失的味道

正在消失的味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開東 的精彩文章:

TAG:李開東 |

您可能感興趣

那些正在消失的風景
壓豬頭肉,莊裡正在消失的年味
討燭,正在消失的習俗
那些你熟悉的天津國貨著名品牌,有的已經消失,有的正在消失……
正在消失的古建
金絲楠木的味道會消失嗎?
正在消失的年夜飯
天使消失的街道
兒時的味道,已經「消失」的雪糕,其中你吃過幾種?
「網紅臉」正在消失
6種正在消失的傳統美味,兒時的美好記憶
北京那些消失的衚衕消失的事兒
路過的都是消失的風景 嗎
正在逐漸消失的老物件,據說最後一個女生絕對玩過,你中嗎
正在消失的香港唐樓
這個正在消失的開普敦水庫是氣候噩夢的預示
尋找那日漸消失的「年味」!
一種消失的遠古魚類,有知道的嗎?
正在隨著冰層消失的因紐特傳統
正在消失的民族之辛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