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傷人的是這三個字
作者:大將軍郭,北師大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韓寒【ONE】人氣作者。8年心理諮詢經驗,微信公眾號「我們心裡都有病」(ID:staynormal),圖書作品《對於自己,你還是個陌生人》正在熱賣。本
文經作者授權發布。
經驗
心理
觀點
技能
你所謂的獨立,同時也讓生活過得越來越疏離,與周遭的人關係也變得越來越緊張。
01
周六播出的《奇葩說》里討論了一個話題,不給別人添麻煩,是不是一種美德?
這個話題其實挺大,如果僅討論好友、戀人、親人之間,「添麻煩」這個問題往更深入里講,其實是關於一個獨立和依賴的選擇問題。
往回倒退五年甚至更久一點,我一定是斬釘截鐵地支持保持獨立,一定不要給任何人添麻煩的觀點的,生活中我也是那麼做的。
恰好,這幾年大家都在倡導女性要獨立自主,我身邊也崛起了不少自強不息的新女性:我們為自己有這樣的品質而感到驕傲,有時候甚至會鄙夷那些會撒嬌會尋找依靠的小姑娘。
但這幾年漸漸成熟了起來,發現過分強調獨立往往導致了矯枉過正,好多人不會依賴了,生活過得越來越疏離,跟周遭的人關係也變得越來越緊張。
過分獨立這件事其實是充滿了危險的。
過分獨立否定了跟他人建立緊密聯結的可能性,
剝奪了別人靠近你的權利,甚至還會滋生出高傲和不可一世的心態。
曾經有個朋友半開玩笑似的跟我說,你哪兒都好,就是太獨立,你這樣就是不給別人機會啊。
當時的我不肯承認他說的話,甚至還把他的想法看成是一種極端,認為獨立比依賴高級多了。
02
後來,我在這件事上有了感性的體會。
有一任男友對我說,我說的最傷人的三個字就是「
不用了
」,我加班他要來接我回家,我說不用了。當時工作太忙沒時間去超市,他說我列清單他去買,我說
不用了
,到了換季的時候他說我陪你去買新衣服吧,我還是說不用了
。我並不是不喜歡他,也喜歡跟他在一起,但心裡一直彆扭的認為,這些事我明明都可以自己做啊,需要他為我做事顯得我很無能。
當時的我理解不了他的心情,直到後來發生的一件事。
一個冬天的晚上我臨時有事要出門,可偏偏我下午出門在冰上滑了一跤,腳疼,出門只能打車;
更不巧的是下午出去現金花完了,當時還沒有網上叫車支付的業務,我只能走很遠的路去銀行取錢再打車,那段路剛下過雪非常滑,我真的是害怕再摔跤。
最後,試探性的給男朋友打電話問他能不能送我一趟,電話這頭的我是誠惶誠恐的,很擔心他不方便又覺得我麻煩,沒想到他立馬答應說很快就到。
那天送我的路上他表現的很高興,說這是我頭一次主動向他提了要求,頭一次覺得自己非常有用。
那天冰天雪地路不好開,但是他一句怨言都沒有。
他說因為那個電話,他覺得我們之間的關係拉近了,覺得我開始把他當成一個重要的人了,開始依賴他了。
03
打那之後,我試著在獨立和依賴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不再過分強調獨立,也不想陷入另一個極端——
過度依賴
。因為
任何事情到了「過度」的階段,都將變得充滿壓力,失去彈性,是違反平衡的。
我很難用具體的標準去衡量什麼是適度依賴,但那種狀態是可以描述的:
良性的適度依賴是既能自處,保有自我意識,又能在與他人聯結的時候感到融洽和親密,當有需要向他人求助的時候,充滿感恩,能享受他人的幫助,並不為此感到內疚和自責。
凡事用「我們」的角度來思考問題,而不是處處強調「你」、「我」之分。
適度依賴是一種能力,它跟我們嬰幼兒時期的依戀類型有關。
過於獨立的人屬於迴避型依戀:
他們雖然渴望依賴他人,但是卻會選擇冷漠和疏離,迴避與人建立聯結,本質上他們是想用獨立來證明自己的價值,試圖打破從小形成的「我不值得被關注」這樣的認知。
過於依賴的人屬於焦慮型依戀:
他們容易產生分離焦慮,安全感的來源就是他人的陪伴和撫慰,他們有一個脆弱的自我,會試圖想「寄生」在他人身上。
適度依賴就是安全型依戀:
他們可以很好地獨處,也願意信賴他人,並不會把自己的價值定義於是否有人親近和依賴。
良性的適度依賴是非常必要的,它意味著你在跟他人發生交互關係,讓你們真正參與到彼此的生活當中,讓你們深切地捲入到關係當中。
心理學當中做過比較,兩個人共同去完成的事情越多(
即便中間出現過爭執
),他們對關係的滿意度越高,對彼此的評價也越高。因為,在協作共處的過程中,人們投入了精力和情感,這無疑有利於他們更積極地看待關係。
很多人不想依賴他人,除了源於早年形成的依戀類型,也會有一種現實的擔憂:
尋求幫助或與他人協作是不是給別人造成負擔?
雖然客觀上來說是給對方增加了一項任務,但是這個任務背後展示了你對他的信任,也給對方一個去展現自己的機會。
如果是關係親近的人,他們透過你的「依賴」重新認識自己,他們會變得更富有動力和價值感。
也不必擔心這種依賴僅是單向的存在,
你的信任換取對方的信任,
他也會願意增進與你的互動,最終,你們之間會形成彼此依賴的關係。
04
有幾件事可以讓你們找到一個讓雙方都舒適的良性依賴狀態:
多溝通多交流
依賴的前提是你們的關係有一個向彼此開放的態度。
當兩個人在自我暴露方面進行的很充分的時候,才更容易坦誠和開放的面對彼此,也更容易產生相互依賴的情感。
情感是催化劑,它能催化一些親近的行為。比如求助,比如協同,比如提出一些合理的要求讓對方去為你做一些事。
所以,想要關係產生依賴,首先一定要在精神交流的層面有基礎的交融。
適度示弱
這種示弱並非要你刻意為之,我相信任何人都有脆弱的一面,只是有些人掩藏了起來,不願示人。
依賴是一種鎧甲,當你願意在親近的人面前舒展你的脆弱,以真實的面目面對他時,也能激起對方渴望被你依賴、渴望保護你的慾望。
這有利於你們之間打破彼此疏離的屏障,脆弱是一個突破口。
嘗試一起完成需要協作的事
有人對依賴這件事還是存在一種偏見,好像依賴是一種低姿態完全仰仗對方的行為。
其實真正建立起相互依賴的關係後,誰幫助誰多一些,誰為誰多做一些,就不再是那麼重要了。
因為兩個人會漸漸形成「我們」的思考角度,而不是過於區分「你」和「我」。
所以,在依然不敢確定是否可以依賴的時候,先試著多去協作,比如一起做飯,一起拼裝傢具,在這個過程中你們會感受到你們是彼此需要的,是可以一起將事情完成的更好的。
形成了這種融洽的氛圍後,提出一些要求便不再那麼難以開口。
主動提一些合理的小要求
兩個人過分獨立的相處,會漸漸變得疏遠,因為似乎你們並不彼此需要,又何談依賴?
所以,偶爾提出一些要求和希望,讓對方為你做一件事,會讓他覺得自己有價值,你對他有需求,你們的關係在靠近。
開誠布公的討論你們希望的相處方式
關於適度依賴的「度」的問題,並不是一個絕對的刻度,是因人而異的。
找到最適合彼此的相處方式,除了在磨合中摸索,也需要兩個人能坦誠的去討論,建立一個適合你們相處的模式,找到一個折中點。
建立良性的依賴關係,絕對不是只適用於戀人,朋友之間,親人之間都需要你們既是獨立的個體,又有真正的聯結,這樣才能長久的維繫感情。
我想,
人與人之間也就是靠著相互羈絆,生長出枝藤纏繞的情感,才能一起共同面對生活的艱難吧!
你還可以看連吵架都不會,還想好好在一起?
愛,是你唯一的弱點。
推薦閱讀
關注「
職場實用心理學
」,回複數字109
,查看4月3篇熱門文章
1、《《人民的名義》把人分9層,你屬於哪一層?》
2、《為什麼有錢人的妻子都相貌平平》
3、《工作5年,我必須告訴你職場中最大的兩個謊言》


※聽說你又被睡了?姑娘可長點心吧!(真實事件)
※人民的名義》暴露職場六大潛規則,你踩中幾條?
※工作型PPT常見的這三個錯誤,你可能也會犯!
※讓業績倍增的3個銷售話術!(你可能還沒意識到)
※工作再忙,也別忘了出去浪!
TAG:職場實用心理學 |
※世界上最傷人的三個字
※「愛過」這兩個字才是最傷人
※「不用了」——世界上最傷人的三個字
※婚姻里,這4個字最傷人
※兩個人在一起,最傷人的5個字是什麼?
※早課:最傷人的永遠是這兩個字
※最傷人的老公,是這一種
※男人最傷腎的三大行為,第一個是男人都做過!
※人生最傷腎的四大習慣,一個比一個驚人,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在做
※女人這三個表現,最傷男人!
※拒絕一個人的潛台詞,第2句最傷人
※父親一句話,孩子成了殺人犯:最傷人的永遠是這兩個字
※夫妻吵架,最傷人的一句話,是這5個字!
※老祖宗告訴我們,人到五十一定要遠離這三種人,最後一種最傷人
※婚姻中,最傷人的老公是這一種
※愛情中最動人的三個字,也最傷人
※十二星座中最傷人的星座,果然是他們,你被哪一個傷過
※人老腿先衰!最傷膝蓋的5種「習慣」,尤其是第三個,有人幾乎天天犯
※女人長期這樣做最傷子宮,尤其第三件,很多人天天在做!
※三國中說話最傷人的6個牛人,張飛的「三姓家奴」墊底,第一超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