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如何超越身心的限制?

如何超越身心的限制?

如何超越身心的限制? 點擊播放 GIF/313K


如何超越身心的限制?


如何超越身心的限制?


星雲大師手書《心經》


超越身心的限制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我們的真空、本性、本體里,沒有色受想行識,不但沒有色受想行識,也「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有人一聽,或許會心生害怕。為什麼?真空里怎麼會「無眼耳鼻舌身意」?其實,不是說真的無,不是斷滅的無,你若能在眼耳鼻舌身上,認識無眼耳鼻舌身,那個就是真我。


讀到《般若心經》里的「無色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我們先來理解這個「無」。


有一個沙彌才開始念《般若心經》,愈念愈懷疑,忍不住去請示師父。


「師父,這是什麼?」「傻瓜,那個是眼睛。」


「這是什麼?」「耳朵。」


「這是什麼?」「鼻子。你今天怎麼盡問我這些奇怪的問題?眼耳鼻舌身是我們身體上的六根,你怎麼會不知道?」

沙彌說:「師父!《般若心經》里跟我們說,無眼、無耳、無鼻、無舌、無身,你怎麼跟我說這是眼睛、這是耳朵、這是鼻子呢?」


為什麼《般若心經》要講「無眼耳鼻舌身意」?佛教講「依法不依人」,所以我們稱在家居士為「護法」,也就是說居士要護法。


佛法有所謂「四依止」: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依止什麼,也是有標準的。我們要依法不依人。


古靈禪師登座說法,他說了幾句話,內容就是我們現在講的《般若心經》的般若智性。他說:「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心性無染」,我們的真心佛性、本來面貌是無價之寶,那是真我,不是五蘊的我。五蘊的我是假我,而真的我則是無染的。「本自圓成」,這個東西不是父母生的,父母可以生我們的人,但是不能生佛。先前說過,摩耶夫人可以生悉達多太子,但是不能生釋迦牟尼佛;釋迦如來是般若生的,般若是他的母親。父母生養了我們的身體,但不能生養我們的佛性;我們的佛性是本來就有的,不用父母生也會有。


真如佛性


為什麼我的真如佛性死不了?因為人的佛性是不死的,是永遠的。「但離妄緣,即如如佛」,只要你離開虛妄的妄緣,真如的佛性就會顯現出來。


等於一面鏡子,之所以照不出人的面貌,是因為鏡子上的灰塵太多了,如果你把灰塵去除了,鏡子的光就顯現出來了。不過,雖然灰塵把鏡子弄模糊了,照不出人的面目,但鏡子的光還是存在。


我們用水和波來理解煩惱和菩提。水的性本來是靜的,等同真如,風吹起,產生波浪,就是煩惱。煩惱是虛妄的,當煩惱停下來的時候,就如同水性,是平靜的,真如也就顯現出來了。所以這一首偈子也可以比喻:水的性本來是不動的,是寂靜的,只因無明的風妄動了,才生起波浪;當風一停下來,寂靜的水性也就出來了。我們也不一定要等到風平浪靜,才看到本性的寂靜;運用般若,觀照在生死苦海裡面流轉的人生,也會知道人的本性是寂靜的,法身不動。

諸法的本來面貌是什麼?人的本來面貌是什麼?宇宙人生的本來面貌是什麼樣子的呢?《般若心經》以「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六個「不」來形容。所謂「不生不滅」是說明一切事物的個體存在不存在。生就是存在,滅就是不存在,那麼我們要問:「這個人生、世界、一切諸法,究竟是存不存在呢?」當然,《般若心經》里已經回答我們「不生不滅」——沒有生也沒有死。


一切諸法的性質,是善是惡?是清凈還是垢穢呢?從性質方面來說,它不垢不凈。所以,不可用「凈穢」來形容諸法,法的空相是沒有生滅,沒有垢凈,在數量上也是沒有增減的。


說到我們的空相,我們的本來面貌「不生不滅」。例如,小孩子出生了,「恭喜恭喜,你生養了個兒子!」有人死了,「哎喲!死了真可惜!」像這樣生了就歡喜,死了就悲傷,就是人的執著和愚痴。為什麼會死?因為生,生了才會死。那麼我們為什麼要等到人死了之後才悲傷呢?生的時候不就說明他一定會死嗎?生死等於唇齒相依,相連在一起。


其實,生未嘗生,死也未嘗死。看到東方的太陽升起,過了一會兒它又在西山落下了,可謂「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但是我們以為太陽落下去就沒有了?明天早上它又再升起了!所謂升起、落下,就等於人的生死,生了死,死了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沒有停息。生也不足喜,死也不可悲,在這個空相裡面,沒有生死,沒有生滅。在這個世間,虛妄的假相才有生死,真實的般若智性沒有生死。


無量壽


有一位老先生過八十歲生日,請了良寬上人到家裡接受供養,並請他誦經、祈禱、祝福。良寬上人一到,說:「老人家,你要我來替你祝壽、祈禱、祝福,我要請問你,你想要活多久呢?這樣我才好告訴菩薩。」


「一百歲。」「一百歲就夠了嗎?你今年不是八十了嗎?再二十年就要死了,太短了。」


老先生心想,這個良寬這麼慈悲,我求二十歲,他卻說太少了。於是開口問:「師父啊!你看我應該求多少歲?」


「求無量壽嘛!這就不死了。」「那怎麼樣子才能不死呢?」


於是,良寬禪師說了兩句話:「結草成茅庵,離散歸原野。」

這兩句話很耐人尋味。「結草成茅庵」:把很多的茅草結合在一起,就能成就一間庵堂,好比把鋼筋、水泥合成,就能建造一間房子。「離散歸原野」:庵堂、房子壞去之後,這許多的茅草、泥土又歸到原野去了。


人是因緣和合而有,是眾多的因緣而成就我的存在。有人就有相,那麼四大離散了以後,也就還本歸元,有相歸無相。所以,在相上求是不能無量壽的,要經由修行、證道、開悟、證涅槃,才能得無量壽。證悟了涅槃,則死也不是死了。世間是有生死的,而悟到了出世間法,就沒有生死了,離散就能歸原。


人要求無量壽嗎?若要,那麼就要學佛。因為無論是在八十歲的時候求能活到一百歲,或是在一百歲的時候求活到二百歲,最後都要死。要求無量壽,「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壽、無量光的意思。阿彌陀佛為什麼是無量壽呢?時間無限,他的生命與無限的時間同流。什麼是無量光?光明無量,他的生命流入光明遍照的空間里。生命超越了時間,超越了空間,那就是阿彌陀佛,那就是我們的本來面貌,就是空相,是不生不死的。


傳說中,彭祖活了八百歲,就算是八百歲也要死。無論是十年、一百年、一千年、二千年或是二十世紀、三十世紀,在無限的時間裡,這都是石火電光、一彈指間,實在太有限了。所以現在我們研讀《般若心經》,最要注意的就是如何把有限的生命流入無限的時空里。在虛妄的相上去增加、計較,都是沒有結果的;要在實相、空相上去體會、體悟,那裡面才有不生不滅的生命,才有永恆的生命。


六根、六識與六塵


《般若心經》里所說的空相,就是真空里沒有眼耳鼻舌身意,沒有色聲香味觸法。


在佛教里,眼耳鼻舌身意叫「六根」,也有叫「六識」。同樣的眼耳鼻舌身意,為什麼又要叫「根」,又要叫「識」呢?


根等於現在醫學界所說的神經系統,眼根就是視覺神經,耳根就是聽覺神經。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神經,就叫作「六根」。識和根不一樣,識是心理作用,是意識作用,它有分辨的作用,是屬於心理的,不光是生理的。


我們知道,五蘊的「蘊」是積聚的意思。而五蘊又叫「五蘊山」,五蘊如山,這座山裡面有很多的寶貝。山也有蓋覆、積聚的意思,因此,五蘊又稱做「五陰」,「陰」就是蓋覆的意思。五陰、五蘊的內容都是色受想行識。


根,有增長的意思。比方花怎麼會開?因為花有根。樹怎麼會成長?因為樹有根。識,是認識、了別。眼根生起了,馬上就經過眼識去分別。

色聲香味觸法叫「六塵」,「塵」有染污、動搖的意思。好比空中好多的微塵,讓家裡布滿了塵埃,讓空氣遭受到污染。其實,在世間,所謂色聲香味觸法,哪一樣不是像灰塵一樣染污著我們的心呢?所以就叫「六塵」。


根,是生理的作用;識,是心理的作用;塵,是物理的作用。所以,六根,講的是身體;六識,講的是心理;六塵,講的是物理。


六根是生理的,六識是心理的,六塵是物理的。


舉個例子說明六根、六塵、六識之間的關係。眼根同外面的塵境接觸了,例如眼睛看到了花,那麼這當中一定還要有一個認識作用,才能辨別這是紅的花還是白的花。


有時候我們正在專心做事的時候,有人從旁邊經過,我們並不知道那是什麼人;有時候我們正在專註看書的時候,什麼人經過了,也沒有去注意。所謂聽而不聞,視而不見,為什麼?光是有根和塵的接觸,沒有起心識的分別,物我就不能產生一種認識和了知的作用。


六根和六塵擺在一起,叫「十二處」。處,是一切法的分類、一切東西的分類。例如,這是眼根、耳根、舌根,那是色塵、香塵、味塵;這個是男眾,那個是女眾;這是橫樑,那是柱子;這是椅子,那是桌子。


有時候也把六根、六塵、六識合起來,叫「十八界」。為什麼從六到十二,又再從十二到十八呢?界,就是一切種類的界限之意。每一個東西都有它的界限,這是木頭不是磚頭,這是桌子不是椅子,它都有個界限。六根、六塵、六識彼此是有界限的,不可混為一談。


靠不住的世界


「無眼耳鼻舌身意」,沒有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也沒有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識。有人說:「我們明明不是有眼睛嗎?這不是耳朵嗎?這不是鼻子嗎?怎麼會說沒有呢?」我們要知道,佛教講空,不是把它破壞了以後才講空,在「有」的當下就知道它的本體是「空」。有,是差別、分別的意思,分別心所接觸的六塵境界,是不真實的。


怎麼叫「無眼界」?夜晚時分,小孩子朝天空一看,歡喜地告訴爸爸媽媽:「你看,月亮走得好快哦!」大家用一般的常識來想一想,真是月亮走得很快嗎?不是,是雲彩在那裡飛行。可是小孩並沒有想到那是雲彩在飛行,只看月亮走很快。有時候,邊走邊看:「奇怪!月亮怎麼走得這麼快?」「月亮怎麼還在這個地方呢?」這表示,即使是親眼看到,也是靠不住的。

看一條路,路的這一頭好寬,再往遠處看去,路就變得狹小。同樣一條路,會有寬度不一的情況嗎?不會,那是因為眼睛的錯覺。我們喝茶的時候,假如將筷子放在水裡面不斷攪拌,就會發現,當水還沒有完全靜止時,看上去,筷子是彎曲的。難道筷子真的是彎曲的嗎?不是。可見眼睛所見是會錯誤的。


親眼看的靠不住,親耳聽的也靠不住。有人在隔壁唱歌,如果是他最討厭的人唱的:「討厭!哪一個人唱歌唱得這麼大聲?」如果是他最喜歡的人唱的:「哦!不錯,不錯,好聽,好聽。」剛才說討厭,現在卻說好聽,可見他心意識的感受並沒有標準,而是隨著自己的情感在變化。這裡面哪有一個真理呢?


有時候我們看太陽,眼睛閉起來,金星繚亂,其實哪裡有金星呢?沒有。所以眼識所緣的外境,眼識所緣的色塵,所謂眼觀色,色就是長短方圓、青黃藍白,都是靠不住的。又例如患有色盲的人,有時候把黃顏色當做白顏色,把紅顏色當做黑顏色。所以,眼睛認識的色,並不是絕對真的。


在《般若心經》里講:「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無眼耳鼻舌身意。」我們依此類推,眼耳鼻舌身意都是如此。又例如,舌頭的感受有什麼標準嗎?有人覺得辣椒愈辣愈好,「好辣,痛快!」不吃辣椒的人,才吃到一點點,「哎呀!真是辣得不得了。」甚至眼淚、鼻涕都流下來了。所以,味覺也沒有一個標準。


有的人,雙方一見鍾情,歡喜得不得了;但是把這個人介紹給另一個人,他卻是討厭得不得了,連看都不要看。所以大家的看法都是不一樣的。因為沒有真實,沒有標準,沒有一定,所以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沒有六根,沒有六塵。


「六根」是我們「主觀的感受」,「六塵」就是「客觀的境界」。主觀和客觀,在佛教裡面有時候就用「能、所」來說明:能看的眼睛,所看的境界;能聽的耳朵,所聽的聲音;能嘗的舌頭,所嘗的味道。主觀和客觀交會了,結果並沒有標準。能見的眼睛、能聽的耳朵,和所接觸的外境、聲音,都沒有標準。所以《般若心經》告訴我們:這些都是靠不住的。


有人說:「我們要靠自己!」有時候那是對的,不過你若是靠錯誤的自己,靠不正確的自己,就不行了。


書中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在渡我們的心,不依不靠任何人、物、事。也不教導我們要靠自己,因為自己有時也是錯的。那靠什麼?


靠佛法。佛法講「空」講「虛幻」講「無分別」都是一個意思,那就是讓我們把心放在該放的地方,不要亂,不要慌,不要喜、也不要悲傷。走該走的路,過該有的因緣,當我們守護好我們的心時,也就可以有能力利益別人了。


把善知識傳播到每一個需要它的地方去。讓更多的人在無常的漩渦里,無垢凈分別的和睦自己溫暖別人。

(註:《星雲大師講》作者為星雲大師,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音頻領讀者和讀後感作者為國信師兄。)


補課:星雲大師講《心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一座廟 的精彩文章:

帶你認識一位膽大妄為、離經叛道的文殊菩薩
即然如此,不如,享受痛苦
怎樣才能知道去世的親人去了六道中的哪一道?
大師說「愛」:我們到底該如何去愛?

TAG:那一座廟 |

您可能感興趣

貧窮是如何限制人的想像的?
單身真的限制了我的想像力!
會「彈琴」的胸肌,是不健身限制了我的眼界?
誰限制了你的想像力?
「最強大腦」選手,現在都如何?無知限制了想像力!
誰說貧窮限制了想像力?貧窮限制的是你的品位!
貧窮真的會限制想像力嘛?是的!
光速的不可超越性,限制了人類去尋找外星生命?
限制你的還在限制你
身高限制了你的入場,外貌限制了我的?
限制你的,其實是心態
任何的限制,都是由自己的內心開始
任何的限制,都是從自己的內心開始的
貧窮,限制我的想像!
為何認不出小紫?霍金斯「無敵能力」限制如何?
孩子和科技:何時限制和如何限制
身價幾億的明星,都在玩什麼?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力!
貧窮,限制了你的什麼?
躺著也能開車!貧窮不但限制了你的想像力,還限制了你的腰!
情侶間的甜蜜時刻,單身限制了你的想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