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別讓多任務工作,謀殺你的效率

別讓多任務工作,謀殺你的效率

經驗


心理


觀點


技能


高德拉特在《關鍵鏈》中,提到過一個觀點。

他認為:在傳統的生產企業裡面,造成工人工作效率低下的原因,是「不良多工」。


什麼叫「不良多工」?舉個例子。你是一名職員,手頭上有擦桌子、買外賣、寫報告三項工作。擦桌子要耗費3個小時,買外賣要耗費4個小時,寫報告要耗費4個小時。這是背景。

別讓多任務工作,謀殺你的效率



本來,如果你先擦桌子,再買外賣,再寫報告的話,3個小時就可以擦完桌子,7個小時就可以搞定外賣,11個小時就可以交報告。


但是,實際工作中,分配給你工作的上級,以及和你對接的同事,不會安靜地等著你做完。他們會時不時催你:


桌子擦得怎麼樣了?


外賣買好了嗎?


報告寫到哪裡了?什麼,還沒動筆?


於是,為了讓他們滿意,讓他們每一次催你的時候,你都有新的進展可以反饋,你不得不先擦一會桌子,再找一下外賣,再寫幾行報告……循環往複,如此交替。

這樣一來,你的工作狀態,就從「桌子(3)-外賣(4)-報告(4)」變成「桌子(1)-外賣(1)-報告(1)-桌子(1)-外賣(1)-報告(1)……」


這樣一來,本來4個小時可以擦完桌子,就會被拖延到7個小時;7個小時可以搞定外賣,就會被拖延到10個小時。


你看,依然是11個小時,依然是這三項工作,本來可以早早搞定桌子和外賣,把後續的工作轉交給對接的人,讓項目繼續運轉起來,但因為「不良多工」,因為你需要給其他人反饋,就導致整個項目拖延了至少3個小時。


如果在一條生產線上,每個工人都這樣的話,整條線的工作效率,就會被拖垮。


針對這個問題,高德拉特提出了一系列的系統管理方法——不過這不是今天的重點。


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個「不良多工」。


高德拉特所說的「不良多工」,在今天有一個更加通用的叫法,叫做「多任務工作」。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工作習慣:寫一會報告,刷一下網頁,查一下資料,收一下郵件,回去做一下數據,點開微信回應一下,再回去貼圖表……諸如此類。


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今天這個時代,專註在一件事情上,已經近乎不可能了。每個人手上都有一大堆任務,Todo List里都有滿滿的事項,同時開著Word、Excel、PPT,微信和QQ總是同時閃動好幾個頭像……似乎,不能同時處理這些事情,就是能力不夠。


甚至,很多公司裡面,會要求員工能夠進行「多任務工作」——我看到過好幾個招聘要求,就明確寫著:

能夠承受工作壓力,能夠協調多任務工作,能夠同時處理大量事務。


我在第一家公司裡面,親眼見過這樣的景象:AE的桌面永遠開著好幾個聊天框,對面是來自歐洲、澳洲、香港的不同客戶,任務欄里堆滿Excel窗口。她們飛快地在Outlook、Excel和QQ之間切換,滑鼠飛梭,熟練地按著Ctrl+C、Ctrl+V。

別讓多任務工作,謀殺你的效率



但正是這看似高效的「多任務工作」,正在慢慢地謀殺我們的工作效率。


為什麼這麼說呢?


1. 多任務工作,會佔用我們的認知資源


明尼蘇達大學商學院教授Sophie Leroy,在一篇09年的論文中,提出了一個概念,叫做「注意力殘留」(Attention residue)。


他指出,當你從一項未完成的任務A,切換到任務B時,由於A還沒有做完,你的大腦中會有一部分資源,仍然在對A進行處理和運算,你會抑制不住地回想到任務A,從而抑制你對於任務B的投入。


這部分仍然在處理任務A的資源,就叫做「注意力殘留」。

一方面,「注意力殘留」會佔用我們大腦的認知資源,降低對任務B(以及其他任務)的投入程度。


另一方面,「注意力殘留」會在我們的認知中造成「多目標焦慮」,從而使我們產生「認知負擔」(Cognitive Load),降低我們在任務B上面的表現。


什麼是「認知負擔」?簡單舉個例子。當你來上班的時候,我告訴你:你今天要寫完一篇1萬字的報告,寫不完不許下班——你是不是會覺得晴天霹靂?


一整天,這個任務都會沉甸甸地壓在你的心上,讓你心神不寧。你會不由自主地擔憂:要是我完不成怎麼辦?怎樣做才能儘快寫完?


我相信,你這一天的工作,一定表現得非常糟糕。


這就是認知負擔。當一個人大腦中同時存在著越多的目標和任務,他就會越焦慮,用於處理任務的資源會減少,狀態也會下降。


所以,我們常常看到,如果一個人腦子裡裝了太多的事情,他會表現得魂不守舍,對別人的話經常聽不進去,剛交待的事情也很容易忘記——這就是因為,沉重的認知負擔,使他難以騰出更多的資源來處理額外的信息。


這兩個效應加在一起,共同降低了我們的工作效率。


本質上,人對於未完成的事物,會有一種強烈的衝動,想去把它完成,否則就會一直想到它——這稱為「契可尼效應」。


所以,在工作A和工作B之間來迴轉換,不但不會提高效率,反而會不斷地加重這種焦慮感。從而使你無論在處理哪項任務時,都會因為受到干擾而降低表現。

2. 多任務工作,會干擾我們的工作記憶


你也許有一點體會:當你從別的任務切換回去之後,你會忘記之前在想什麼。


人的「工作記憶」(WT)空間,是非常狹小的——它只能同時存放4個單位。即使你通過組塊、分類等方式,把大量信息聚攏起來,但也很難超過4個單位的限制。


而當你切換出去,哪怕只有幾秒鐘,對新信息的處理,也會佔據你的工作記憶。由此帶來的後果就是,你剛剛建立起來的記憶,瞬間就被清除出去。


你只能從長時記憶(LTM)中,通過僅存的痕迹,嘗試著把那些信息再次聚集、組合起來。


先不提這個過程耗費的時間,更嚴重的後果是,也許一個剛剛誕生的點子,就這樣消失了,再也回想不起來。


3. 多任務工作,摧毀了我們進入「心流」的可能性


為什麼?我在《所有需要意志力的方法,都是耍流氓》講過,進入「心流」的條件之一,就是全心投入的專註——當你所有的念頭都集中在「如何更好地操作來克服困難」時,你就更容易從微小的反饋中獲得激勵,心流也就應運而生。


而多任務工作,恰恰摧毀了我們對任何一個任務的投入和專註。


所以,看起來高效的「多任務工作」,實際上恰恰是效率的殺手。

實際上,「多任務工作」的危害,可能比你想的更嚴重。


2014年的一項研究指出,僅僅是幾秒鐘的走神(比如檢查一下微信、看一下郵件),也會造成錯誤率的顯著上升,甚至可以高達兩倍。


密歇根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表示,在企業中,多任務工作幾乎無處不在——每個人在工作的時候,都難免要接一下電話,跟同事討論工作,或是回應老闆的詢問。而這些「多任務」帶來的後果是什麼呢?


它會降低一個團隊20%-40%的工作效率。


這是一個很可怕的數字。

別讓多任務工作,謀殺你的效率



我在《高效管理時間的秘訣,就在於這三個清單》也提到過,這幾年的團隊管理做下來,有一個感覺就是:當我們在「多任務工作」的時候,實際上被異化了,變成了效率的奴隸:


我們都在想,如何儘快把手頭的事情做完(以便做下一個任務),而不是努力把它做好。


那麼,如何避免「多任務工作」對我們造成的負面影響呢?

1. 冥想


如果你即將開始一項工作,而大腦中還殘存著許多雜念時,不妨先閉上眼睛,深呼吸,嘗試著與它們和解,告訴自己不要焦慮。


很多時候,給自己一些正面的心理暗示,以及通過一些操作——比如用悠長、緩慢的深呼吸,刺激分泌內啡肽,傳達出「平靜、舒緩」的信號,可以讓身體鎮靜下來,降低自己的焦慮水平。


深呼吸的時候,不妨回想自己以前的優秀表現,想像那些正面的、令人興奮的場景,提高整個人的信心,提高大腦的活躍程度。


這會有助於把注意力,集中在手頭即將開始的工作上。


2. 向自己提一個問題,嘗試去解決它


問題,是最能夠吸引注意力的東西。


在開始一項工作之前,提一個問題,並在工作中尋求答案,會為你的工作增加樂趣,提高對其的注意力。


舉個例子,在做一份PPT之前,可以問自己:


我這份PPT的亮點是什麼?我可以如何呈現這個亮點?

或者,在讀一個章節之前,問自己:


作者是如何解釋他的論點的?跟同類相比,好在哪裡,有哪些缺漏?


這樣一來,就可以把枯燥的工作,變成一個尋求答案、解決問題的過程。這可以顯著提高自己集中精力的意願。


3. 利用白噪音


我寫作的時候,往往會去星巴克。如果在家裡,也會插上耳機,播放白噪音。


什麼是白噪音?咖啡館背景的嘈雜聲,樹林里的風聲,流水聲,火爐噼啪的聲音,路人雜亂的交談聲,等等。


這些聲音,一來,不含有任何信息量——因此它們對大腦來說是低優先順序的,不會給大腦造成任何負擔;二來,它們可以掩蓋各種突兀的、細小的噪音,從而幫助你跟環境隔絕起來。


也可以聽輕音樂,但是注意,不要聽有歌詞的音樂,也不要聽搖滾、金屬等律動感太強的音樂,因為它們會吸引你的大腦。


4. 將瑣事集中在同一個時間段處理


不要急著應答微信、QQ、郵件,專心致志做你的工作,等告一段落或者感到疲倦,再休息一下,將這些瑣事一一搞定。

可以參考《高效管理時間的秘訣,就在於這三個清單》,分別把不同的事項寫入三個清單,再分門別類打開,處理,劃掉即可。


如果你並不是一個作息非常非常規律的人,不要使用番茄鍾。你應該按照自己的狀態和精力安排工作,而不是聽從鬧鐘的安排。


5. 隔絕干擾


如果可以,在做每天最重要的工作時,挑一個單獨的、確保不會受到任何干擾的地方工作。


當然,很多時候,這一點主要看公司,而不是看自己。


令人振奮的是,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意識到這一點的重要性。比如,在辦公室里設置「沉思空間」,設置「單人辦公隔間」、員工可以自行尋找空房間使用,允許員工到咖啡館辦公,允許員工遠程辦公,等等。


這是一個進步。


我期望著看到,這種現象,能夠真正在國內盛行起來。


—— 當然了,如果一家公司,天天讓你擦桌子和買外賣,那還是辭了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職場實用心理學 的精彩文章:

你必須掌握的兩大飯局套路!
牛逼背後,都是苦逼
「我化不化妝關你屁事!」
20元小酒一年能賣出3億的銷售額?商業模式的秘密是……
連你都搞不懂自己,憑什麼要他秒懂你的心思?

TAG:職場實用心理學 |

您可能感興趣

世界銀行:機器人還沒有謀殺我們的工作
世界上最愚蠢的建築設計,他們的目的可能是蓄意謀殺
別讓自尊,謀殺了你的愛情
真正想謀殺董卓的奇人,最終成了曹操的核心大謀士,一生妙計極多
直擊世界上最愚蠢的設計,他們的目的可能是蓄意謀殺
是誰謀殺了你的善良
如何謀殺你的丈夫
別為了「便宜」的裝修,卻謀殺了你的家庭!
世界上最愚蠢的建築設計,它們的目的是蓄意謀殺嗎?
公主謀殺父皇,原因是與皇叔有私情,謀殺失敗,皇帝赦免他們罪過
你這個動作正在「謀殺」你的頸椎,4個危害你卻懵然不知
喝水有4個習慣,就是在主動「謀殺」你的腎臟,可別再繼續了
春秋最厲害的特務頭子,指使兩大殺手謀殺政敵後,成長為霸主
他被判謀殺入獄,之後卻發現死者易容換面還好好的活著!
被抑鬱症謀殺的你
母親被指控謀殺了哥哥和妹妹,後面還有更可惡的!
斯大林的真實死亡原因,不是謀殺的「謀殺」
倫敦槍械刀具犯罪激增,謀殺率首次超過紐約,作為留學生我們應該怎麼保護自己?
說你呢,別再謀殺你的腰椎了!
飼養金毛,你做的這6點,等於在謀殺它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