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乃清末的中興之臣之首!待人處世為什麼引人深思?

此人乃清末的中興之臣之首!待人處世為什麼引人深思?


曾國藩是清朝歷史上最有權勢者之一,他位列三公,拜相封侯,可謂顯赫一時,然而他教育子女的方法卻遠比我們現在的溺愛式、呵護式的家長要高明得多。


注重家教勤儉持家



此人乃清末的中興之臣之首!待人處世為什麼引人深思?


在曾國藩看來,要教育孩子立足社會,並讓這個家庭能夠一代一代地延續下去,關鍵就是兩個字:勤與儉。他要求孩子們一生銘記十六個字——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


曾國藩對於勤和儉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一個家能夠保持興盛發達,一個最簡單的道理要學會勤儉過日子,富的時候不驕傲,貧的時候不氣餒,由儉來打理自己的生活。勤既可以健壯自己的身體,同時又使勞作變成日常生活中很平常的一件事情。永葆勤和儉,一個家族才會永續地發展下去。


以身作則平民生活


此人乃清末的中興之臣之首!待人處世為什麼引人深思?



曾國藩曾經告訴家人,他的衣服一共不過三百兩銀子,做了一件衣服之後,會十幾年乃至三十年都在穿用。


曾國藩不僅在穿著等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和子女,而且在日常飲食上也有嚴格的要求。曾國藩吃飯的時候,碰到飯裡面有帶殼的穀物的話,他要把這個殼磕開,把裡面的穀物吃掉。可以說曾國藩這個農家子弟,對於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是理解得非常深刻的。


思想開明注重實際


此人乃清末的中興之臣之首!待人處世為什麼引人深思?



曾國藩認為孩子讀書未必是為了做官,讀書在於明理,所以當長子曾紀澤連著三次考科舉不成功,並向父親提出不再走科舉之路的時候,曾國藩同意了,他寫信告訴曾紀澤,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


曾紀澤後來的路,在當時人來看絕對是旁門左道。那個時代,一般人根本想不到去接觸西方文化,更不要說去學說洋文了,而曾紀澤居然在32歲的時候學英文。這個遠見卓識,應該說既有他認識到的,也有他父親告訴他的,這說明曾國藩在這一時期對文化的理解更為深刻了。作為中國人,秉持、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是應該的,但是當國門被人強迫打開之後,你不去了解外國的情況,你如何能夠在世界之林立足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林同學 的精彩文章:

野史記載關張殺妻追隨劉備!千古一帝們手上沾滿了鮮血!
清末罕見老照片曝光,看到第五張令人深思!
權臣董卓手下的武將陣容到底有多豪華?第一才是當之無愧的猛將

TAG:林同學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庸」的思想:為人處世之道
十首極富哲理的古詩,教你古人的人生智慧和處世之道,值得收藏!
魯迅:中國人的處世精義(引人深思)
為人處世的智慧之光
為人之道,處世之理!
為人處世之道,要善待別人,口中留德
谷歌吳軍:厲害的人是這樣為人處世的
曾國藩:人生,越早知曉這四條為人處世之道,越優秀!
通古今,知興衰,領悟為人處世之道
俗語:「人窮不思三人,沒錢不貪三欲」,道出古人的處世之道!
何為三危:古人的處世之道
如何為人處世,古時君子做人之道
《紅樓夢》中結局最好的人,她的處世智慧卻讓人反感
他被稱為「半聖」,為人處世,識人用人的人生哲學讓後人五體投地
聰明女人的處世之道
為人處世之道 鬼谷子的智慧
鬼谷子處世哲學:知人不評人,得理要饒人,聰明人都這麼干!
俗語:「虎到中堂,家敗人亡」,什麼意思?暗含為人處世的道理
古人的處世智慧
智慧人生:十六條為人處世原則,精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