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閱人無數的乾隆帝,為什麼卻傳位給資質極平庸的嘉慶?

閱人無數的乾隆帝,為什麼卻傳位給資質極平庸的嘉慶?


前言


嘉慶帝在中國歷史中是一位平庸的皇帝,他既沒有荒淫暴虐之舉,也缺乏改革創新的氣魄,無力扭轉清帝國結構性困境,最終清由勝轉衰。嘉慶帝的父親乾隆帝文才武略,卻把江山交給了平庸的兒子,反映了乾隆帝傳位觀念的轉變。



閱人無數的乾隆帝,為什麼卻傳位給資質極平庸的嘉慶?



(圖)嘉慶皇帝

一、傳位嫡長


乾隆即位時,認為清皇族還沒有一位嫡長子繼承皇位,將孝賢純皇后所生的皇次子永璉暗定為儲君,清廷自雍正時期已經不公開冊立儲君,而是暗定儲君,將儲君姓名置於匣中,放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


嫡長子永璉成為乾隆朝事實上的第一位太子,乾隆三年十月,永璉去世,年僅九歲。


諭曰:


「永璉乃皇后所生,朕之嫡子,聰明貴重,氣宇不凡。皇考命名,隱示承宗器之意。朕御極後,恪守成式,親書密旨,召諸大臣藏於乾清宮「正大光明」榜後,是雖未冊立,已命為皇太子矣。今既薨逝,一切典禮用皇太子儀注行。」


乾隆帝傷感不已,以皇太子的禮儀安葬了永璉,第一次立儲失敗。


此後,孝賢純皇后生下皇七子永琮,也是嫡子,乾隆帝暗定其為儲君。


「高宗屬意焉。」


永琮死的更早,「以痘殤,方二歲」。


乾隆第二次立儲失敗,不免自責,認為自己執意立嫡反令兩位皇子早逝,「先朝未有以元後正嫡紹承大統者,朕乃欲行先人所未行之事,邀先人不能獲之福,此乃朕過耶!」

從此以後,乾隆帝再也沒有立嫡的念頭,即使皇后那拉氏生下皇十二子永璂,乾隆從來沒有考慮冊立其為皇儲。



閱人無數的乾隆帝,為什麼卻傳位給資質極平庸的嘉慶?



(圖)乾隆皇帝


二、傳位於賢


永琮死後第二年,孝賢純皇后因悲痛過度,撒手人寰。


乾隆帝與孝賢純皇后夫妻感情深厚,且連續兩次立儲君失敗,不免情緒不佳,遷怒於永璜和皇三子永璋,斥責兩人表現不夠悲傷,不懂禮節,「大阿哥竟茫然無措。於孝道禮儀。未克盡處甚多」,並將其冠以為不孝的罪名,「謂大阿哥昏庸者。特以不孝之罪甚大……今看三阿哥、亦不滿人意。年已十四歲全無知識。此次皇后之事。伊於人子之道毫不能盡,」直接宣布「此二人斷不可承繼大統」。


情緒激動之時,乾隆帝幾欲殺二子,「朕以父子之情。不忍殺伊等……倘仍不知追悔。尚有非分妄想。則是自乾重戾矣……與其令伊等弟兄相殺。不如朕為父者殺之。伊等若敢於朕前微露端倪。朕必照今日之旨。顯揭其不孝之罪。即行正法。」


永璜、永璋並沒覬覦儲位的想法與行動,完全是乾隆發泄不良情緒的犧牲品。


乾隆帝認為兩位皇子存在「無嫡立長」的思想,嫡子去世後,永璜、永璋年齡最大,因此是最大受益者,因此橫加斥責。

從立嫡到斥責皇子,宗法制的傳位觀被乾隆帝所接納加以實施,只是嫡子早殤無法實現。


斥責事件後,永璜因驚嚇過度而死,永璋長期生活在壓抑惶恐之中,抑鬱寡歡,兩位皇子都因為乾隆帝的斥責而英年早逝。


皇長子永璜去世,乾隆帝無比懊悔,但是也無法挽回。


「皇長子誕自青宮,齒序居長。年逾弱冠,誕毓皇孫。今遘疾薨逝,朕心悲悼,宜備成人之禮。」


在皇長子、三子相繼去世後,皇四子永珹、皇六子永瑢相繼過繼宗室,皇次子永璉、皇七子永琮早殤,皇五子永琪成為事實上的長子。


永琪文武全才,恪守孝道,為諸皇子中綜合素質最高者。


乾隆帝有意立其為儲君,「上鍾愛之」、「純王少時,國語騎射嫻習,為純皇帝所鍾愛,欲立儲位。」


乾隆三十年,永琪被封為榮親王,是乾隆第一位封為親王的皇子。


可是,永琪英年早逝,乾隆傳位再遭挫折。


乾隆晚年回顧立儲歷程,「論賢當及於皇五子......朕在諸皇子中,頗覺皇五子人品貴重......然未及明示亦早夭......」


閱人無數的乾隆帝,為什麼卻傳位給資質極平庸的嘉慶?



(圖)《還珠格格》永琪


三、無過


乾隆三十八年,乾隆帝已經是六十三歲的老人了,立儲勢在必行,但是可供他選擇的人並不多,只有五人,都不令人滿意。


和康熙子嗣相比,乾隆的兒子遜色不少,因此只能用排除法選擇儲君。


第一位被排除的是十二子永璂。永璂生母皇后那拉氏與乾隆帝關係惡化,不廢而廢,加之永璂才能平庸,母后失寵,不得嗣立。


第二位被排除的是十七子永璘。永璘是乾隆帝的小兒子,最不成器,整天惹是生非,乾隆帝很討厭他。永璘頗有自知之明,只希望兄長即位後把和珅的府邸賜給自己,王笑曰:「使皇帝多如雨落,亦不能滴吾頂上。惟求諸兄見憐,將和珅邸第賜居,則吾願足矣!」永璘的後裔有清末慶親王奕劻。


第三位被排除的是皇八子永璇。永璇年齡較長,但舉止輕浮,做事不得體,人緣也不太好,患有足疾,為人輕燥,做事顛倒,故皇帝不以子待之。


乾隆帝最喜歡十一子永瑆與十五子永琰,皆封親王,朝臣皆認為皇帝屬意在此二人中。

永瑆風雅多才,是清朝最著名的書法家之一,名重一時,士大夫得片紙隻字,重若珍寶。


但是,永瑆為人刻薄吝嗇,缺乏一國之君的風範。王府中的馬匹病死,永瑆烹以代膳。永瑆娶了大學生傅恆的千金做福晉,將女方嫁妝藏於府庫之中,妃惟日啖薄粥而已。永瑆的才華在清朝歷代皇子中首屈一指,為人吝嗇,遭到朝臣們的嘲笑,乾隆帝雖然很喜歡他,卻不能將皇位傳給他。


鑒於諸子品行能力皆有不足之處,只能立永琰為嗣。永琰的特點就是平庸,他既沒有過人的才華,也無重大的過失與令人難以接受的性格。


乾隆帝立其為嗣實屬無奈,確實無人可選。


乾隆祭天時,暗暗禱告,「如其人賢。能承國家洪業。則祈佑以有成。若其不賢。亦願潛奪其算。毋使他日貽誤。予亦得以另擇元良。」


乾隆期望老天爺為他把關,如果永琰賢能,保佑他繼承皇位;如其不賢,那麼就讓他短命而終,祖宗基業由他人繼承,禱告近乎詛咒,可見皇帝對太子信心不足。


乾隆帝鍾愛十公主,曾稱「汝若為皇子,朕必立汝儲也。」雖是戲言,但足以證明乾隆帝對諸子的不滿。



閱人無數的乾隆帝,為什麼卻傳位給資質極平庸的嘉慶?



(圖)《還珠格格》乾隆

四、結論


乾隆17個皇子,7位壽命不超過10歲,4位不超過30歲,2位過繼宗親,可供選擇的範圍極小。


他的祖父康熙帝存活24子,擇儲空間極大,也釀成了九子奪嫡的政治混亂。


雍乾時期,通過秘密立儲制與抑制皇子宗室參政,皇權達到巔峰。


但是其負面影響隨之而來,此制度挫傷了皇子的從政的積極性,皇子們多沉湎於富貴之中,逃避政治上帶來的風險。


同時,皇帝不公開建儲,即使鐘意某子,也不能加以特殊鍛煉,以防群臣的猜測。


高度集權的專制體制雖然確立了皇權獨尊的地位,卻抑制了皇族能力,皇子們能力與先祖相比,相距深遠。


乾隆帝對諸皇子皆不滿意,只能選擇才能平庸的嘉慶接位,實屬無可奈何,確實無人可選。


歷史大學堂官方團隊作品 | 文:和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品讀 的精彩文章:

西遊記當中女妖眾多,唯獨此女妖與唐僧前世有過孽緣
這個朝代皇太子成功接班幾率僅有五成,失敗的多慘死
此人一心只為百姓謀福利,為何死後卻被人罵了兩千年?
兩千年前的超級工程,秦始皇征30萬人只為做這件事

TAG:歷史品讀 |

您可能感興趣

乾隆為何把皇位傳給資質平庸的嘉慶
乾隆帝為什麼傳位給資質平平的嘉慶帝?原因其實很簡單
資質平庸的嘉慶為何能成為乾隆接班人?
資質平平的道光為何能被乾隆和嘉慶兩代帝王看好,最終繼承帝位?
乾隆有17個兒子,為何傳位給了資質相對平庸的永琰嘉慶皇帝?
乾隆的兒子數不勝數,為何最後選定了資質平庸的嘉慶,實屬無奈
為什麼傳位給資質平平的嘉慶?因為乾隆晚年的這個不可告人的秘密
嘉慶資質平平,乾隆卻傳位給他?只因這一不可告人的秘密
乾隆為何選「資質平庸」的嘉慶為接班人?其實乾隆也有小心思的
乾隆為何將皇位傳給資質平庸的嘉慶?不是他喜歡,而是沒得辦法
乾隆為何傳位給資質平平的十五子嘉慶?原來是有這樣的考慮
乾隆為何把資質平庸的嘉慶定為接班人
乾隆有17個兒子,為何卻看中資質平庸的嘉慶繼位?乾隆也很鬱悶
資質平庸恪守祖業?乾隆選擇嘉慶,是為了這個不能說的痛處
他資質平庸,沒什麼過人的才能,可為什麼乾隆把皇位傳給了他
乾隆有17個兒子,為何選擇了資質平庸的嘉慶?乾隆:我也很為難
如果繼皇后不被廢,乾隆的暗定儲君,未必是資質平庸的嘉慶帝
乾隆為什麼選擇禪位給資質平庸的嘉慶?只因他看中了這一點
明明有十幾個兒子,為什麼乾隆偏偏選擇了資質平庸的嘉慶?
射鵰英雄傳中郭靖的資質真的平平無奇嗎?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