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河南有座女少林寺?揭秘尼僧寺院現代生活

河南有座女少林寺?揭秘尼僧寺院現代生活

河南有座女少林寺?揭秘尼僧寺院現代生活



娑羅樹(圖片來源:鄭州晚報 攝影:付文龍)

河南有座女少林寺?揭秘尼僧寺院現代生活


皇姑樓承載著現代尼姑的修行與夢想(圖片來源:鄭州晚報 攝影:付文龍)

河南有座女少林寺?揭秘尼僧寺院現代生活



天下第一楊(圖片來源:鄭州晚報 攝影:付文龍)


在嵩山少林寺東有一座特殊而神秘的寺院——永泰寺。它靜靜地佇立在太室山子晉峰下,沒有赫赫之名,那麼它的特殊和神秘表現在哪裡?2015年7月某一天,與嵩山文化專家常松木等友人探訪永泰寺,她神秘面紗的後面究竟是什麼呢?


3位公主出家修行的寺院


幽靜的永泰寺內遊人不多,遠離了紅塵喧囂。寺院的角落,南瓜與其他蔬菜的藤蔓爬滿了架子,綠的葉、黃的花,顯示著夏日的勃勃生機。


「永泰寺歷史上是少林寺下院,從建立的時候起,就表現出了它的與眾不同:先後有三位皇家公主在該寺出家修行,第一位是魏文成帝之女轉運公主,第二位是南梁公主明練,第三位是北魏永泰公主。」常松木說,「永泰寺的特殊和神秘之處在於它是一座專供尼僧修行的寺院。」


《大唐中嶽永泰寺碑》中說永泰公主「出俗入道為尼」,說永泰寺是「尼寺」,這說明在唐代永泰寺就已經是比較有名的尼寺了。關於女僧人的稱謂,民間俗稱女僧人是尼姑。佛教稱已出家的女僧人為比丘尼。


探秘尼僧一天的修行

凌晨3點50分,大雄寶殿外陣陣蟲鳴,殿內燭燈通明,常駐寺院20年的釋延君師父和另一個師父及眾居士開始早課。


尼僧和居士分站在兩邊,釋延君師父站在正中央,上香禮佛後,在閃動的燭光中,大家端坐蒲團閉目誦經。清雅、悠揚的梵音持續兩個小時。其中一個師父每天早上除了誦經外,還要練10分鐘的少林功夫。


6點半開始早飯,飯前要念「阿彌陀佛」,要在心中想著這頓飯來之不易,想著自己的德行仍不夠,告誡自己進食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修行。


「修行目的就是覺悟。覺悟就是看破、放下,不再有慾望和煩惱。」釋延君師父申明自己修的是凈土宗,念阿彌陀佛就是修行。「走、站、坐、卧都可念阿彌陀佛,這都是在修行。」


釋延君師父的一天就是在寺內禮佛、看佛經,走、站、坐、卧念阿彌陀佛修行。如果少林寺有大型活動和開光活動,釋延君師父都會聽從通知,前去參加佛事。


釋延君師父能熟練地誦金剛經等經文,她從不上網,也不會玩微信,過著與現代生活隔絕的世外生活。


「皈依佛門到現在,只是覺悟的開始,想要達到至高境界,就像爬山,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攀爬總會覺悟,覺悟了就是佛。每個人都能成佛。」釋延君師父說,「如今每天修行充實自己,沒有煩惱、沒有慾望,非常幸福。」


歷代名人學士到此尋勝訪古


永泰寺從始建到現在有1500多年的歷史,這一座寺院,凝結著三代公主的敬佛之意,以皇室之尊而開剎建寺,規格登峰造極,在中國佛教史上也是獨一無二,遂成不朽。


明代費必興撰《重建嵩山永泰寺碑記》稱:「永泰公主出家為尼是繼達摩面壁、神光斷臂得法。」佛教禪宗中的三件大事,可與「五葉敷榮,千花競秀與三花之樹、五衢之禾相輝應。」因而歷代有許多名人學士到此尋勝訪古。

常松木說:「永泰公主出家後有丫環侍奉起居,生活費用由朝廷供給,連公主用的粉黛和胭脂,都是宮廷送來的。永奉公主也經常把自己用不完的錢糧賑濟周圍的百姓。因此,嵩山地區廣大僧俗對泰公主十分崇敬和愛戴。」


「天下第一楊」和佛教聖物娑羅樹


永泰寺有兩棵樹非常奇特。一棵樹是大楊樹,據說寺院修起來後,要在中佛殿前立一旗杆,當時就有人砍了一棵楊樹作為旗杆埋在地下,誰知楊樹埋下不久就發芽長枝了,並一直活了1480多年,到今天依然屹立在中佛殿前,被人稱為「天下第一楊」。如今這棵楊樹高26.6米、樹圍4.62米、冠幅20米,仍然蒼勁挺拔、枝繁葉茂,為世間所獨有。


另一棵樹是佛教聖物,叫娑羅樹。據說是東漢初年印度高僧攝摩騰和竺法蘭來中國時,用缽帶來的貢品。北魏孝明帝為了讓妹妹所駐的寺院真正體現皇家寺院的與眾不同,在為其妹妹永泰公主修建這座寺院時,把這棵樹賜給了永泰寺,並由永泰公主親手栽在寺內的大雄寶殿前。


千餘年後,當一切都已腐朽,兩棵樹還是當年綠。


邁出永泰寺,門外走動著一群鮮艷的年輕女子,我不明白那是燒香的遊客,還是紅塵的化身?


再抬頭,滿目綠意環保寺院,永泰寺門前楹聯年年日日笑迎眾生:「山前古寺精秀佛陀濟世,門內香煙繚繞永泰祝安。」


你來,你去,它始終沉默不語……


飄渺皇姑塔,隱見非人間


永泰寺是我國現存始建年代最早的尼僧佛寺,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築特色和其他寺院又有什麼不同?

永泰寺依中軸建築格式,有山門、天王殿、中佛殿、大雄寶殿、皇姑樓五進院落,最裡面的皇姑樓是其他寺院所沒有的一座獨特建築,體現了皇家公主作為尼僧修行的獨特地方。


沿寺南圍牆向東北行約200米,二座造型別緻的古塔便展現在眼前。其中最高的一座塔是唐塔,塔的最上部是由仰蓮、五重相輪等組成的寶剎,精緻的造型是我國現存為數不多唐塔塔剎中的佼佼者。唐塔現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塔銘中有這樣一句話:「孤然已達西方去,留得真容寶塔中。」讓人回味無窮。


漫遊永泰寺,細細品味每一處,似乎處處可尋覓到公主當年的足跡,領略到公主及僧尼們的生活起居和念經習武的種種場面,不禁讓人想起清代詩人顧嗣立吟《永泰寺》的詩句:「公主乘雲去,白雲滿空山;松風吹秋月,夜夜鳴佩環;飄渺皇姑塔,隱見非人間;禦寒滴嵐翠,池荒草經閑;宵來小雨過,飛鳥鳴關關。」


(來源:鄭州晚報 作者:孫淑霞


歡迎您關注網易佛學微信平台

河南有座女少林寺?揭秘尼僧寺院現代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覺居士 的精彩文章:

佛陀在哪裡?星雲大師追尋多年後的解答
泰國男孩入寺為僧全過程
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真正懂得吃素的意義
道歉很沒面子?其實道歉大有妙處
「佛度有錢人」的信仰錯覺

TAG:明覺居士 |

您可能感興趣

放棄城市生活 武漢「七仙女」木蘭山下傳承耕讀文化
揭秘:俄羅斯「女囚」的監獄生活
揭秘日本歷代女天皇私生活秘史: 孝謙女皇偏愛大和尚
大雪封山 探秘終南山一個神秘女子風花雪月之外的生活
《周易》是生活大智慧,男女戀愛秘籍
來金沙博物館感受古羅馬貴族生活 找尋龐貝古城
發現陝南:旬陽古老村落里的「慢生活」
63歲林青霞和汪玲生活照曝光,終於明白秦漢現在為什麼孤獨終老了
刻在石頭上的漢代生活——濟寧市博物館館藏漢畫像石
帶你探尋羅馬尼亞的田園生活
日常生活、耕織、沖狹、六博: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南館(五)
西江千戶苗寨與郎德苗寨 探尋簡單生活
哈爾濱大叔娶了個俄羅斯大「洋媳婦」,生活甜蜜幸福
生活在大涼山的婦女兒童老人們
生活 | 去寺院喝咖啡,聽爵士煮老茶
海上游牧者:東南亞巴瑤族人一生生活在海上
揭秘美國駐外女兵悲慘的生活
神奇女俠的誕生——馬斯頓教授悖於世俗的感情生活
【本地生活】上坊侯村失考墓墓主竟是劉宋彭城王劉義康?
越南媳婦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