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沖繩復歸日本還是獨立於日本:大國之間的小國悲情

沖繩復歸日本還是獨立於日本:大國之間的小國悲情

沖繩復歸日本還是獨立於日本:大國之間的小國悲情



沖繩島宜野灣市,市區中央為美國海軍陸戰隊普天間機場

page


1


在《沖繩現代史》作者新崎看來,今天的沖繩是日本的一個縣,但是它不同於日本其他的縣(也有別於作為其他縣的北海道),它有著以琉球王國命名的悠久歷史,曾與明朝和清朝保持著以禮儀為表象的朝貢關係;在被江戶時期的薩摩武力控制之後,它的獨立性漸漸被剝奪,在明治初期的一八七九年,琉球成為日本的一個「縣」,它在朝貢體系中曾經擁有過的自主性不復存在,它的歷史也被日語所遮蔽,今天多數的沖繩年輕人甚至不再會說自己的語言,也不再熟悉琉球的文化藝術。一九四五年日本戰敗,沖繩以琉球之名脫離了日本,但是卻沒有獲得自由,因為它被置於美國的佔領之下。在世界強權政治的網路之中,沖繩這個被踐踏的區域社會卻佔有一個重要的位置:它是美國稱霸全球的重要軍事基地,也是日本轉嫁危機的一個載體。然而,這個「重要性」給沖繩民眾帶來的,不僅是無盡的災難,還有選擇認同的艱難。發生在五十年代初期、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一直持續到今天的「復歸日本還是獨立於日本」的兩難,就是沖繩人歷史命運的寫照。一九七二年沖繩的施政權「復歸」日本,但卻絲毫沒有解決沖繩的問題。日本政府給了沖繩某些經濟援助,但這不過是轉嫁本土各種危機(首先是本土的美軍基地)的鋪路石而已。沖繩人要獲得各種基本權利,依然必須依靠自己的抗爭。

沖繩復歸日本還是獨立於日本:大國之間的小國悲情


沖繩本地學者新崎盛暉走上街頭進行演說


一位社會活動家告訴我,沖繩的社會活動家們正在為持續對抗美軍基地的運動不斷注入能量,對抗美軍基地在沖繩的擴展,特別是把美軍基地從沖繩趕出去,是一個曠日持久的鬥爭。


她說,美國最終可能會撤走在沖繩的基地,但是這未必意味著沖繩人的勝利和美國政府的失敗,因為撤出沖繩的美軍基地可以立刻重新安置在太平洋中的其他島嶼,並非所有的島嶼都有如同沖繩這樣的反對美軍基地的能量;美國早已預備了幾套可以選擇的基地設置方案,沖繩的抵抗即使可以趕走在沖美軍,卻未必可以把美軍真的趕回自己的國土。

沖繩復歸日本還是獨立於日本:大國之間的小國悲情


沖繩縣美軍事基地海岸


沖繩人的鬥爭目標並不是把美國從自己的土地上趕走,而是真正消滅戰爭的潛在威脅,取消美國在其國土之外的軍事基地。


川滿信一介紹他所起草的《琉球共和社會憲法草案》時說,這份草案是一份「社會的憲法」。它曾與另外一份由法學家起草的《琉球共和國憲法草案》一起,最初發表於一九八一年的《新琉球文學》上,當時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川滿在草案第一章《基本理念》里是這樣寫的:


第一條我們琉球共和社會人民,立足於歷史的反省與悲願,揚棄人類有史以來權力集中的功能所造成的一切罪孽的根基,在此明確宣布堅決廢除國家。

這部憲法僅僅保障共和社會人民的如下行為:憑藉對於萬物的慈悲原理,不斷地創造互助互惠的制度。超越和偏離了慈悲原理的人民,以及協調機構及其當權者,他們的任何權利都不會得到保障。


第二條這個憲法是為了廢棄所有法律而設的唯一的法。因此它廢除軍隊、警察、固定的國家管理機構、官僚體制、司法機關等等集中權力的組織體制,不設置此類組織。共和社會人民須在每人心中摧毀權力的萌芽,竭盡全力將其去除乾淨。


要指出這部「憲法」的烏托邦性格是很容易的,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它似乎也得到了這一類評價。然而,在時隔二十多年之後,儘管這一類批評還在,但沖繩的知識分子重溫這部「憲法」,卻是出於清醒的現實認識。


川滿信一在研討會上說,在日本國會並不讓沖繩議員發揮作用的狀態下,他希望這部憲法可以喚起日本民眾對現行日本國憲法合法性的質疑,喚起日本人自主設計自己社會形態的主體意識;假如日本每一個都道府縣都有一部自己的「憲法草案」,那麼,日本國的憲法就不得不被真正重新制定。

著名評論家仲里效則說,他是對於沖繩本土發生在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復歸日本」運動的徹底批判,同時提示了一種對於權力的另類想像,這就是基於對沖繩「近代」深入反思的「反覆歸·沖繩自立論」。局外人或許僅僅把它理解為「沖繩要求獨立自治」,那就實在大錯特錯了。仲里效和其他反覆歸運動的倡導者絕對不是直觀意義上的「獨派」,相反,他們反對對現實不負責任的「沖繩獨立論」。在嚴酷的鬥爭中,這些思想家時刻關心著鬥爭的有效性和理念性,為此,他們錘鍊著作為鬥爭靈魂的原理。按照仲里效的解釋,「反覆歸·沖繩自立論」試圖對峙的,不是簡單的「復歸日本」,而是這樣一種復歸潮流中表現出來的對於殖民地主義的內在化認同以及這種認同的文化形態。同時,也如同本書作者新崎所說,反覆歸思想並非是復歸思想的反命題,它包含著更多的創造性想像。仲里強調,真正的問題在於,「生長於沖繩的我們,是否能夠獲得通向世界也回到自身的話語?」這兩部憲法對於政治權力的另類想像,應該理解為對沖繩話語和沖繩的世界意象的創造。


沖繩的經驗並不是用苦難和反抗就可以概括的,它凝縮了半個多世紀東亞的戰後史,幾乎聚集了這段歷史裡所有的殘酷和兩難;而沖繩人的反抗,不僅決定著沖繩的命運,也影響著東亞的命運。沖繩的活動家們在艱苦的「持久戰」中付出了幾代人的生命歲月,沖繩的思想家們在緊迫的實踐課題中為這一持久戰打造著不斷變動著的思想輪廓;在當今世界的知識格局中,沖繩人清醒地意識到,要想表述自己的歷史,必須從鍛造自己的話語開始,因為,這個被強權支配的世界並沒有為沖繩這樣的區域預留屬於它的表述空間。


page


2


從沖繩在戰後以「琉球」之名脫離了日本而被美國「託管」,直到一九七二年施政權返還日本,這期間它是美國的一個州還是東亞的一個孤兒,一直是曖昧不明的問題。這對於美國和日本政府而言並不重要,因為琉球僅僅是轉嫁危機和進行交易的籌碼而已;但是對於需要在現代世界中確定自己位置的沖繩人而言,這個問題卻至關重要,因為它意味著對於現實政治權利的確認與鬥爭目標的設立。沖繩在戰爭後期就被日本政府「丟卒保車」了。當美軍在沖繩登陸之時,美國建立世界霸權的計劃也同時推進。當日本本土的進步勢力還在把美國軍隊視為解救民眾於天皇制水火之中的「解放軍」之時,沖繩的民眾卻已經飽嘗了這「解放」的艱辛;而當本土的人們還對美國輸入的「民主化」充滿幻想的時候,沖繩的民眾卻已經在現實的抗爭中深刻地體味到了這民主制度的虛假內涵。

沖繩復歸日本還是獨立於日本:大國之間的小國悲情



Werner Bischof於1951年在沖繩的攝影作品,美空軍戰士正歇息


但他們巧妙地利用日本與美國的關係、利用美國佔領的事實和美國軍政府(從一九五年開始,這個直到一九七二年為止都擁有琉球實際統治權的美國軍事機構改名為「民政府」)出台的各種政策條文,一步步推進和確立沖繩社會的自由度和自決權。本書上部花了大量篇幅勾勒了沖繩政壇本身的紛爭對立:革新勢力與保守勢力、革新勢力內部的對立,以及這些對立導致的沖繩社會的變化。在幾乎難以喘氣的緊迫節奏中,新崎描述了一個複雜變遷的動態政治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美國、日本政府與沖繩政壇內各種勢力所構成的緊張力學關係,在不同的歷史時刻具有不同的結構關係,很難使用同一的尺度加以衡量。例如在這一時刻需要捍衛的政策條文的法律效應,在另一時刻卻需要徹底摧毀;在這一時刻需要堅持的對日對美的某種立場,在另一時刻卻需要加以否定。


政壇鬥爭如果沒有民眾意志的參與,不免會流於黨爭;而沖繩的政治鬥爭卻始終貫徹了民眾的意志。書中不止一次地介紹了「舉島上下」的大規模抗爭形態,而且特彆強調這種全島奮起的政治鬥爭傳統直接影響政治局勢的能量,它不僅能夠有效地制止例如美軍對於那霸市政的操縱,也能夠迫使美國駐沖政策進行讓步和調整。沖繩人這種在極限狀態下形成的戰鬥傳統,在日本政府出賣沖繩利益、美國把沖繩作為控制亞洲的主要立腳點的險惡局勢下,幾乎是維護自己基本權益唯一可靠的方式。

沖繩復歸日本還是獨立於日本:大國之間的小國悲情



2005年6月調查結果,沖繩民眾以及日本全國對於沖繩是否需要美軍駐紮的評價


沖繩的歸屬問題納入日美兩國談判日程的時候,正是越南戰爭進入白熱化、沖繩成為侵略越南的前線基地、日本政府更深地介入越南戰爭的時期。沖繩施政權回歸日本,與美國把東亞反共政策的具體實施轉嫁給日本的政策互為表裡。與沖繩人回歸「和平憲法」的願望相反,擁有和平憲法的日本政府正是在這一時期表現了它最強烈的戰爭願望。據《朝日新聞》二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報道,當中國在一九六四年核試驗成功之後,一九六五年一月訪問美國的日本首相佐藤榮作曾經明確表示,如果日中之間爆發了戰爭,希望美國立刻使用核武器進行報復。正是同一個佐藤首相,在一九六九年十一月訪美並簽署「佐藤·尼克松聯合聲明」,使得沖繩復歸日本成為現實,而這個現實的直接後果,正是本書下部中所提示的,日本本土的美軍基地進一步集中到了沖繩,沖繩復歸日本沒有使它通向和平,而是相反,把它進一步推向戰爭。


復歸還是反覆歸,這個問題遠比認同問題複雜。在越南戰爭爆發的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沖繩的民眾意識到了復歸與美國的遠東反共政策之間的潛在聯繫,運動口號從「向和平憲法復歸」轉變為「反戰復歸」,這是一個與日、美政府的沖繩施政權移交目標在方向上相反的鬥爭,儘管它也使用了「復歸」這個口號。本書指出,這個運動雖然最終並沒有取得成功,但是它卻使得民眾認識到了對於美軍基地的默認就是對越南民眾構成事實上的加害,這一認識使得沖繩的歸屬問題和認同問題構成了東亞國際關係的一個環節。


沖繩復歸日本之後,日美軍事同盟以此為契機得到強化,自衛隊進入了沖繩,日美的軍事力量被重新整編,所謂周邊事態法案等補充條款進一步強化了日本民眾一直試圖摧毀的安保條約,為以後的海灣戰爭等準備了軍事條件,也為美國和躲在其保護傘下的日本在東亞確立軍事霸權不斷奠定基礎。與此同時,復歸為沖繩民眾帶來的,是虛假的繁榮和實質上的被掠奪。一位沖繩知識分子告訴我,如今充斥著沖繩的觀光、貿易、生產機構,基本上都是來自日本本土的大公司,它們在沖繩的盈利並非造福於沖繩人,這些收益被轉移出去,最大受益者仍然在沖繩之外,而沖繩在戰後的畸形發展,使得它喪失了自己的漁業和其他可以維持社會再生產的經濟形態,只能依靠「基地經濟」維持社會發展。因此,如果美軍基地真的被趕出沖繩,日本政府也將撤銷基地補償金(這個數額約佔沖繩縣收入的一半),那麼,並不具備合理的產業和商業結構的沖繩社會,將要面臨非常嚴峻的考驗。

沖繩復歸日本還是獨立於日本:大國之間的小國悲情



沖繩民眾對復歸日本的評價,據《沖繩現代史》繪製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一九七二年之後更加成熟的「反覆歸運動」和反對美軍基地的運動,以及與此相應的反對天皇制和拒絕日本國旗的運動,經歷了艱難的奮鬥過程。這意味著,它必須為自己設計更合理的社會形態,並且在現實鬥爭中不斷打造它的基礎。在不具備可以與美國和日本相抗衡的「國家機器」的情況下,沖繩人激發了民主社會最大的潛能,依靠自己的危機感和決斷,利用合法鬥爭的制度空間,不斷牽制美國的軍事擴張和日本的同謀,也不斷培育自己的政治理念。書中幾次提到的「一坪反戰土地所有者運動」,就是這樣一個具有理念性的具體鬥爭。由於它動員了多數人以「一坪」為單位分購美軍基地區域內部分土地所有權的形式在美軍基地內部造成了障礙,這使得它具有了一定的現實對抗功能;同時,由於這個運動強烈的象徵性,使得它同時具有了某種社會啟蒙的功能。它與其他相應的運動,例如「一英尺膠捲運動」(即籌款以「一英尺」為單位聯合購買美軍佔領沖繩時拍攝的膠捲以保留歷史資料教育下一代)等結合,在沖繩社會形成了使每一個體都可能參與的政治過程。只有理解了這樣的社會氛圍,我們才有可能理解川滿信一起草的《琉球共和社會憲法草案》的烏托邦所具有的現實性格,也才能理解由沖繩和平市民聯絡會發表的《沖繩民眾和平宣言》中的下面這段宣言:


所謂「經濟繁榮」,只不過是追求一部分大國和其中的特權階級的利益,所謂「和平」,只不過是維持足以保證這種利益的經濟體制和國際秩序而已。


我們所企望的「和平」,是地球上的人們珍惜自然環境,儘可能平等地共享有限的資源和財富,絕不使用暴力(軍事力量),不同的文化、價值觀、制度之間相互尊重,從而實現共生。


在人們可以用自己的鬥爭去影響現實,並且在分歧和爭執中日益培養出相應的社會共識的時刻,這樣的宣言就絕不是觀念性的紙上談兵,它規定了具體的抗爭目標,也規定了具體的理念環境,因此,它具有真實的政治能量。


page


3


沖繩民眾和沖繩思想家曠日持久的抗爭,並沒有成為東亞社會共有的精神財富。儘管這持續了半個多世紀的抗爭每一次的起伏跌宕都牽動著東亞和亞洲的國際局勢,儘管「舉島上下」的對抗行動意味著沖繩人為世界和平直接牽制美軍的手腳,並為此耗費著巨大能量,但是,沖繩人卻是在孤獨中戰鬥的。他們的孤獨不僅起源於一次次被日本政府出賣,而且也起源於難以找到沖繩以外區域的深度理解者和同盟軍。

沖繩復歸日本還是獨立於日本:大國之間的小國悲情



該問題是:請問您覺得定居在沖繩的居民是沖繩人,是日本人,還是兩者都是?


資料來源:根據由日本琉球大學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林泉忠博士所主持的電話問卷調查的結果。


調查以18 歲以上的沖繩定居者為對象,共成功收集了1029(2005 年)及1200 份(2006 年)有效問卷。


我曾經查閱過從一九五一年「日美安保條約」締結到一九六年安保條約改定時期、再到七十年代沖繩施政權回到日本這一時期的部分資料,可以說沖繩的歸屬問題與安保條約的關係、沖繩回歸日本和安保鬥爭中本土進步勢力的認識盲點等等,構成了一個相互勾連很難化約的龐大問題群。冒著掛一漏萬的危險,我想僅僅初步地指出一個問題,那就是沖繩被美國佔領的二十餘年,正是安保條約在日本不斷滲透、日本政府從「不戰國家」轉向「向戰國家」的時期,安保條約這個以維護遠東和平為借口的軍事條約把美國在東亞的軍事部署合法化,並使其不斷「日本化」(日本政府在沖繩回歸之後在很大程度上「接管」了原來由美國負擔的軍費、基地補償費和土地管理權,成為美國在沖繩擴建軍事基地的得力幫凶;同時,日美通過條款的修訂使日本自衛隊更直接地參與到美國軍事行動中來),而沖繩的基地何去何從,正是安保條約中最核心的問題;對此,日本本土的思想界並非缺少意識,但是棘手之處在於,沖繩問題並不能完全被國家視角所回收,而日本的進步知識分子卻無法建構足以對應沖繩現代史困境的有效視角。這也是本書批評本土安保運動致命弱點的原因。在作者看來,本土反對安保條約的群眾運動與沖繩民眾的鬥爭是相互脫節的,這種脫節導致了後來沖繩民眾反基地鬥爭孤立無援的困境。


沖繩在當今世界是一個飽受凌辱但卻不被真正尊重的地方。人們今天仍然很難理解的一個問題是,沖繩人並不需要同情,他們需要的是對「沖繩邏輯」的理解和尊重,需要的是立足於這樣的理解和尊重的思想與行動支援。而建立這種理解和尊重,需要人們在認識論層面上進行根本性的變革。近代以來的國家觀念造成的主流意識形態使得所有與認同相關的歷史問題都被歸入國家主權和民族自決權的範疇,這樣的思維定式固然處理了世界體系中那些重大的政治問題,卻無法觸及重大問題所遮蔽的更為深層的社會問題。當今世界上的多數政治問題都被從「歸屬」的視角來定位和爭執,但是歸屬問題的討論可以處理的對象以及解釋問題的有效性卻需要具體甄別:這個視角並不是萬能的,在很多情況下,它不過是一個媒介,卻並非問題的核心。在那些主權問題沒有受到威脅或者也不存在選擇餘地的地方,有關歸屬的問題很難被相對化,也很難被問題化,它往往被順理成章地視為可以提綱挈領的先在前提;但是在沖繩這樣的社會裡,歸屬這個關乎主權也關乎認同的重要問題卻必須是相對的。沖繩的思想家對於無條件的復歸日本和絕對化的沖繩獨立同樣保持了警惕,這恰恰是朝貢時期的古老琉球和飽受創傷的現代沖繩給他們提供的寶貴思想遺產。沖繩人為了什麼而戰鬥?他們反抗的方向是什麼?他們給這個世界帶來了什麼樣的貢獻?

沖繩復歸日本還是獨立於日本:大國之間的小國悲情



註:a 的問題是:如果日本政府允許沖繩人民自由選擇沖繩的前途,您認為沖繩應該獨立嗎?


b 的問題是:如果日本政府不允許沖繩人民自由選擇沖繩的前途,您認為沖繩應該獨立嗎?


資料來源:根據由日本琉球大學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林泉忠博士所主持的電話問卷調查的結果。


調查以18 嵗以上的沖繩定居者為對象,共成功收集了1029 份(2005 年)及1200 份(2006 年)有效問卷,其中反對獨立者中四成的理由是沖繩無獨立能力


如果說,《琉球共和社會憲法草案》所提供的理念對我們而言僅僅意味著遙遠的將來,那麼,它在沖繩這塊燃燒的土地上卻是腳踏實地的。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沖繩人走在我們的前面。理解本書所記錄的那些抗爭的含義,需要顛倒我們的世界感覺,需要反思我們的政治意識,需要重新思考關於認同的那些基本問題。發生在沖繩人和本土日本人之間的隔閡,並不僅僅是他人之事,這隔閡也同樣存在於我們的政治想像與世界想像之中。在我們中國人的社會生活中,並非不存在沖繩人所面對的問題,只不過它們沒有以赤裸裸的形態呈現,沒有形成基本的社會結構關係罷了。或許沖繩人已經在自己的實踐中摸索出的政治表達方式,只有通過必要的轉換才會與我們真實的問題意識發生連接,我們無法直接套用這些寶貴的思想經驗;但是,即使不在這一意義上學習沖繩,至少,我們也需要捫心自問:沖繩人在反戰和平意義上的國際主義視野,沖繩人反對霸權的平等共生理念,沖繩思想家在認同問題上表現出的清醒判斷力,不正是中國社會也需要的基本共識嗎?


最後,請允許小編給大家推薦一個文史類的微信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瘋狂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後果最嚴重的一次以貌取人,結局讓人震驚
李連杰到底得了什麼病?53歲看起來好老
坐在路邊鼓掌的孩子
唐詩中最柔美之城,卻是最血性最不屌異族的鐵血之城!
明明是青樓花魁,卻是書法奇才!

TAG:瘋狂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韓國和日本之間的獨島爭端
二戰結束後,駐紮日本的美國大兵和日本情人
日本!一個強大的島國!日本廁所乾淨的令人髮指
這個小國與中國無冤無仇,巴黎和會上竟百般刁難中國,支持日本
遙想當年朝鮮戰爭日本若取勝,中國今日必為超級大國矣
日本右翼團體頭目:中國太大日本太小 兩國不能打
探究:日本與倭國的來歷
孤獨少帥 | 日本根本不拿中國當國家看
日本在中國的領土上打敗了俄國,中國人卻欣喜若狂!
作為亞洲三個獨立的國家之一,日本為何最恨這個國家
在日本的中國女性為何不願回國?
美國徹底摧毀日本最後的海軍,情報是日本人泄露的
日本戰敗後,日本女人討好美國大兵果腹度日
此日本狂徒欲吞併明朝,中國一戰打服日本三百年,毀掉他的開國夢
唐宋在日本,明朝在韓國,大清在中國,民國在台灣!
一個在日本生活的中國人眼中的「日本」和「日本人」……
奧運唯此日本少女,中國人日本人都愛她
對賭國運之戰,甲午之後的日本和大清
日本才是世界第一山寨大國,領先中國上千年
日本皇室是中國人的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