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西方對華技術封鎖長達近70年 中國卻造出了航母、殲20、核彈

西方對華技術封鎖長達近70年 中國卻造出了航母、殲20、核彈



西方對華技術封鎖長達近70年 中國卻造出了航母、殲20、核彈



專家表示,自新中國成立至今,美日等西方國家一直對中國進行著嚴酷的技術封鎖,其苛刻程度甚至超過對待冷戰時期蘇聯的水平。1949年11月,在美國的提議下,西方世界秘密成立了「輸出管制統籌委員會」(因在巴黎成立亦被稱為巴統),嚴格控制軍事技術出口,欲從經濟和技術上封鎖所有的社會主義國家。專家表示,巴統對中國的限制最為嚴格,為此專門成立了中國委員會,專門列有中國禁運清單,該清單所包括的項目比蘇聯和東歐國家所適用的國際禁單項目還要多500餘種。


西方對華技術封鎖長達近70年 中國卻造出了航母、殲20、核彈



隨著前蘇聯1991年解體,1994年4月1日,「巴黎統籌委員會」正式宣告解散。但隨後而來的瓦森納協定卻繼續加大了對華封鎖的力度。儘管「瓦森納安排」規定成員國自行決定是否發放敏感產品和技術的出口許可證,並在自願基礎上向「安排」其他成員國通報有關信息。但「安排」實際上完全受美國控制。當「瓦森納安排」某一國家擬向中國出口某項高技術時,美國甚至直接出面干涉,如捷克擬向中國出口「無源雷達設備」時,美便向捷克施加壓力,迫使捷克停止這項交易。,「瓦協」同樣包含兩份控制清單:一份是軍民兩用商品和技術清單,涵蓋了先進材料、材料處理、電子器件、計算機、電信與信息安全、感測與激光、導航與航空電子儀器、船舶與海事設備、推進系統等9大類;另一份是軍品清單,涵蓋了各類武器彈藥、設備及作戰平台等共22類。中國同樣在被禁運國家之列。



西方對華技術封鎖長達近70年 中國卻造出了航母、殲20、核彈


專家表示,過去中國工業的落後很多是因為材料落後,材料性能不行,加工後無法達到工況要求。這一點體現最明顯的就是發動機領域。對於航空發動機,最為重要的就是發動機材料,航空發動機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設備,上面有上萬個精密的零部件,不同的零部件有不同的功能,有不同的工作環境和要求,因此採用的材料也是不同的,但都要求有極高的品質。那些發動機強國無一例外都有著先進的基礎材料技術,才能實現先進的技術指標。



西方對華技術封鎖長達近70年 中國卻造出了航母、殲20、核彈



目前中國的位置十分尷尬,仍處於世界第二梯隊中後部。目前我國還主要處於早期預研和材料原理試驗階段,距離英美兩國的從試驗階段向工程應用階段過渡,還存在15~20年的技術差距。總體來看,中國航空發動機通過前些年的努力投入,已經進入了第二梯隊,稍稍落後於俄羅斯、日本,處於第二梯隊中後部位置,與第一梯隊的美國和歐洲還存在很大差距,需要奮起直追,通過跨越式發展實現趕超。


西方對華技術封鎖長達近70年 中國卻造出了航母、殲20、核彈



專家表示,雖然西方世界對華的封鎖越發嚴厲,但中國目前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國,能夠製造門類最齊全的工業品,可以建造航空母艦、大型驅逐艦,隱身戰鬥機,大型運輸機和洲際導彈。我們有理由相信,早晚有一天中國會成功打破西方的圍堵,讓他們的險惡用心白費功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殲20 的精彩文章:

印度買36架陣風能買80架殲20 是胸有成竹還是當了冤大頭?
殲20發動機功率僅是F22三分之一:一戰機依靠雙引擎扳回一局
殲20戰鬥機未來產量將達到多少架?數量多到讓俄很眼紅
會隱形的殲20安航炮何用?外掛破壞隱形?科學與否還看作戰條件
有了殲20空中這加油技術:未來可遠程攔截B2轟炸機!

TAG:殲20 |

您可能感興趣

聯合國預計2050年世界人口將達近百億
價格高達近180億!美國最新型核潛艇的建造細節
全球最貴的核潛艇,造價高達近300億人民幣
德國難民救濟金高達近3000歐/月?稅前4000歐月工資的我認輸
全球最貴的核潛艇,一艘造價高達近300億人民幣
17歲入宮,26歲喪夫,最後統治了中國長達近半個世紀
中國運-20運輸機已至少服役3架,投送能力可達近200噸
紙幣收藏37集:第一套100元帆船價值高達近4萬
韓國節目爆出,宋仲基還有100個廣告未拍,酬金高達近7億港元
琺琅彩瓷經過長達近30年試燒才成功
利比亞坦克保有量高達近2000輛
最大的蜻蜓出現在三億年前,翼展長達近1米
70 年前電影海報成了收藏品,單張價值可達近 30 萬元
遊客留下250噸垃圾 清理費達近90萬
大眾也開始優惠了!朗逸優惠2萬,5月份銷量高達近4萬輛!
實拍日本公務員豪華食堂午餐,普遍年收入高達近40萬人民幣
埃及接收第一艘追風級護衛艦,單價高達近20億人民幣
土耳其男嬰天生肥胖,18月重達近70斤,每月治療費要花30萬
騰訊員工達近4萬人 第一季度人均月酬金成本約6.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