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育兒幫」老中醫支招:跟古人學小朋友養護

「育兒幫」老中醫支招:跟古人學小朋友養護

「育兒幫」老中醫支招:跟古人學小朋友養護

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微信訂閱號【育兒幫】專欄,逢周一推送!

「育兒幫」老中醫支招:跟古人學小朋友養護

本欄文章由該院兒科專家名醫親自撰文或指導寫作,內容涉及眾多兒科常見病的科普講解與防治建議,實用、權威!敬請關注!

「育兒幫」老中醫支招:跟古人學小朋友養護

老中醫支招:跟古人學小朋友養護

指導專家:兒科 黎世明教授

文/張瑩、歐陽學認

廣東的氣候沒有北方的四季來得鮮明,一天之間經常可以經歷春夏秋冬,小朋友常常在這種變化莫測的天氣中招,家長們常常為此頭痛不已,於是上門求黎教授支招了。

黎教授:

現在的社會條件比以前好多了,好多家長常常擔心小朋友是不是沒吃飽啊,沒穿暖啊,於是常常自以為地為小朋友添衣加食。古人常說:「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還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現在好多家長都陷入了一些誤區。

如何做到三分寒,而小朋友又不至於會生病呢?

「育兒幫」老中醫支招:跟古人學小朋友養護

黎教授:

好多父母認為新生嬰兒從母親肚腹而來,不耐寒冷,因此總以厚衣被裡三層外三層裹之,再佐以房間暖氣,唯恐嬰兒受涼,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隋代醫家巢元芳說:「小兒初生,肌膚未實,宜舊絮護其背,不可太暖。」「宜見風數日,則血氣剛強,肌肉緻密,若藏於重帷密室,或厚衣過暖,則筋骨軟脆,不任風寒,多易致病」。這些醫家醫話提示我們嬰兒滿月後就宜多出門曬太陽,稍大則應多到戶外活動,夏天不要整天在空調房中,冬天不要總待在溫室中,讓嬰兒接觸外界的寒冷及炎熱,適應四時陰陽變化,增強自身的抵抗力,方能健康成長。

「育兒幫」老中醫支招:跟古人學小朋友養護

黎教授:

如何穿衣服才能保持小兒衣著暖而不過呢?明代醫家王大綸總結「一要背暖,二要肚暖,三要足暖,四要頭涼,五要心胸涼」。簡單解釋一下,背部有肺腧穴位,若傷風受涼,則小朋友容易出現鼻塞、咳嗽、氣喘等癥狀,故要保持被暖;肚為胃腸所居,若受涼則容易出現嘔吐、腹瀉、腹痛等症,故要保持肚暖;足底有經絡繞行,寒從足下生,則會影響全身,故要保持足暖;而頭部為人陽氣彙集的地方,過熱則會頭汗出,容易出現頭暈頭痛、頭部生瘡、眼赤等,故要保持頭涼;心屬火,過暖則會內外熱盛,容易出現口乾舌燥、睡眠煩躁多汗等症,故要保持心胸涼。因此,家長們可根據古人言,舉一反三。一般正常情況下,小兒衣服比成人多一件外套或者背心即可,以手足溫暖為度,活動或進食時可酌情減衣服,多汗時勤更換衣服或者在背部添加汗巾,足部穿襪子保暖,腹部肚兜保暖等等。

那三分飢又是如何來養護小朋友呢?

「育兒幫」老中醫支招:跟古人學小朋友養護

黎教授:

古人言「忍三分飢,吃七分飽」,可謂是至理名言。初生嬰兒一般可2-3小時哺乳一次,三個月後可延長至4小時一次均可。小兒可在與大人三餐規律前提下稍加一餐。但現在好多家長唯恐小孩子吃不飽,嬰兒啼哭,不論原因,即予哺乳,毫無規律。大小孩零食冷飲不斷,不定時進餐,反使飲食積滯,損傷脾胃。要使脾胃健康,建議不要過食肥厚甜膩、辛辣香燥,不宜以煎炸快餐代替主食,不宜多飲碳酸冰凍飲料及零食。飲食得七八分飽,規律進餐,使小朋友在下一餐進食時有飢餓感,這才是飲食得宜的標誌。

專家介紹

黎世明

黎世明,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教授,黎炳南教授學術繼承人,嶺南黎氏兒科流派傳承工作室主要成員。出身中醫世家,通過家傳、師承院校教育及長期在第一線從事臨床、教學與科研工作,學貫中西,主要從事於兒科呼吸、脾胃病證的中醫藥研究,尤擅長於治療小兒哮喘、咳嗽、小兒反覆呼吸道感染、厭食等疾病。主要著有《黎炳南兒科經驗集》、《嶺南中醫兒科名家黎炳南》。

出診時間:周一、周四下午

覺得不錯,請點贊↓↓↓

「育兒幫」老中醫支招:跟古人學小朋友養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 的精彩文章:

「食療葯膳」韭菜炒蝦仁,溫陽固澀,強壯機體
「節氣養生」清明時節,須防風邪、祛春濕、疏養肝
「知多D」子宮肌瘤多病起寒、痰、瘀(附:多款調理食療方)
「食療葯膳」蓮藕花生章魚排骨湯,清熱潤肺,通利小便
小孩視力下降都怪責手機、電視嗎?

TAG: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 |

您可能感興趣

學學古人的禮儀用語,別再鬧朱軍「家父」和孫儷「麟兒」的笑話
古人勵志勤學的典範,教育孩子的收藏了
如何誇女孩?學學古人怎麼說!
康熙唯一的養女, 康熙弟弟的大女兒, 嫁給蒙古人, 駙馬自殺殉國
解密中國古人如何訓練妓女!
古人怎麼發「朋友圈」?
古人家訓哪家強?——看先賢如何教育子孫
中醫養生的7個小技巧 看古人告訴你如何養生
如何健康長壽?跟隨4位古人學長壽養生
「人类祖母」死因证实古人类习惯树栖
蒙古人常喝這粥補腎 無人腎虛 大家學學吧!
中醫自古沒有「營養」的概念,如何指導古人健康的吃飯?
古人為何稱未婚女子為黃花閨女?
洞房花燭夜把媳婦兒讓給「野男人」,古人真會玩兒
古人教育孩子也講究科學方法,對愛子有七不責
中醫十二時辰養生法 古人的長壽秘訣
康熙唯一的養女,康熙弟弟的大女兒,嫁給蒙古人,駙馬自殺殉國
古人有大智慧,快來學學蘇東坡的「四當」養生經
從《黃帝內經》學習古人的養生與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