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法真義】出家無家

【佛法真義】出家無家

佛心慧語


微信號:XinXueCiHang


皈依正信三寶,遠離附佛外道,

聽聞正法,親近善士,依教奉行,持戒精進。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三皈依


皈依佛,兩足尊。

皈依法,離欲尊。


皈依僧,眾中尊。


皈依佛,不墮地獄。


皈依法,不墮惡鬼。


皈依僧,不墮旁生。

皈依佛竟,終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竟,終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竟,終不皈依外道徒眾。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和南聖眾。


常有人說:「出家無家」!這句話如果沒有深入去了解他的真義,常會有所誤解。就如過去有一位僧人,出家之時,寫了一封信給家人說:「我和家庭從此斷絕來往,生死不相來往啦!」這是不對的。因為就是佛陀成道後,面對父王過世了,他也回去為父擔棺;為感念母親的生育之恩,他還上忉利天去為母說法;他甚至回到迦毗羅衛國,度化堂兄弟,多少的方便說法、示現,哪裡說出家是棄家不顧呢?

【佛法真義】出家無家



「出家無家」主要是指,出家後要安住在佛法上,要「出家無家處處家」;思想上要放下執著,出離煩惱之家,當然是不以家族、愛情為主。只不過出家後,雖然修的是出世法,但是還是要懂得以佛法引導家人學佛修行;如果一旦出了家,就連自己的家人都不度,還能度一切眾生嗎?所以,出家的兒女更應該對父母盡孝道,尤其老年的父母,你不能說我出家了,就不管、不顧了。


引導父母正信 是為大孝


不過,面對家人,一邊是道情、一邊是親情,你怎麼來平衡?佛教的孝道,如蓮池大師所說,可以分成三個層次:一般的在家信徒,如果是「甘旨奉養」,這只是小孝;假如說自己能可以「光宗耀祖」,就為中孝;假如是能讓家裡的人「信仰入道」,就是大孝中之大孝。


前兩者是世間的孝道,利益僅止於一世,家庭即使和敬孝悌,最終難免有生離死別之苦;家業龐大,功業彪炳,再多的富貴,無常一來,也會毀於一旦。因此唯有引導父母正信,增長菩提智慧,永斷惡道,這才是最高的孝道。


記得我出家不久,家師志開上人為了感謝我的母親,送我去跟隨他出家,於是寫了一封信給母親,開頭就說「親家大人慧眼」,我才知道原來出家兒女的父母,跟佛門的師長,可以成為「親家」。而佛光山的親家,少部分最初因為不了解,不喜歡兒女出家,現在十之八九,都已經能認同兒女的志趣,更知道能在佛教文化、教育、藝術等領域發揮所長,佛門中一樣有前途。


由此可知,現在出家的子弟們,你們父母的未來,就要看你在佛教的付出奉獻,他能得到你的庇蔭嗎?你要有出息、對佛法有貢獻,佛教就能幫助你來孝養父母;你自己都懶惰懈怠,佛門也要開除你了,他哪裡還照顧你的父母呢?


修行有道 父母引以為榮


所以出家是可以孝親的,主要的關鍵,你要在佛門裡面有道、有貢獻、有成就,父母就能以你為榮,父母就是佛門、十方弟子的父母,當然就能享受到佛門的照顧。總而言之,在佛教的孝道關係,還是要自己本身有道,孝養父母一切都是自然的事。


不過,佛門裡面,出家子弟孝順父母雖是當然的,但也不能太多的攜家帶眷,讓這個道場和家庭不分。像現在很多的寺廟負責人,都把寺廟交給自己的親人、子弟,這一種佛門的敗類,只是長養個人私心,不以十方為利,真是令人良深慨嘆。

【佛法真義】出家無家


【佛法真義】出家無家



迴向偈


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佛法真義】出家無家


【佛法真義】出家無家



平台自營微店

【佛法真義】出家無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心慧語平台 的精彩文章:

佛教青年的生涯規劃〖歡迎轉發 啟迪智慧
怎樣找到人生目標?
無論身處何方,覺悟的人我相在但不執著
宗舜法師:清明節祭奠亡靈 佛教徒可以用這些方式
怎麼看很重要

TAG:佛心慧語平台 |

您可能感興趣

【佛法真義】美麗
【佛法真義】知客
【佛法真義】供養
佛法真義系列
【佛法真義】共修
【佛法真義】信仰與恐怖
【佛法真義】佛教與政治
【佛法真義】真西遊記
佛法真義系列 禪和子
【佛法真義】金剛不壞
【佛法真義】新傳教方法
【佛法真義】革新佛教
【佛法真義】輕聲慢語
【佛法真義】佛教與環保
佛法中,布施的真義是舍掉你的惡業習氣
【佛法真義】本尊與分身
【佛法真義】童男童女
畫家袁學君《寫生:回歸與重彰山水畫學真義》
迴向的真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