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中期一代名將,鎮守西域,遠征阿拉伯帝國,卻遭小人陷害慘死

唐中期一代名將,鎮守西域,遠征阿拉伯帝國,卻遭小人陷害慘死


唐玄宗時期,雖然已處於唐朝中期,但是由於唐朝頻繁對外作戰,所以名將依舊不少,如力挽狂瀾的郭子儀,但是唐玄宗早期大將中,有那麼一個名將,竟然出生高句麗,高句麗是什麼?是唐朝早起的死對頭之一,在唐太宗和唐高宗兩代雄才偉略的帝王連續攻伐之下,才被滅國。



唐中期一代名將,鎮守西域,遠征阿拉伯帝國,卻遭小人陷害慘死


唐朝竟然敢用高句麗人為大將,還委以大權,鎮守西域,也不擔心這個高句麗人自立為王;但是,這個高句麗人也絲毫沒有復國或者報仇之類的心思,盡心竭力為大唐而戰,一生忠心耿耿。


這員大將,就是高仙芝,傳聞高仙芝姿容俊美,善於騎射,驍勇果敢。小的時候跟隨父親來到唐帝國境內,高仙芝的父親有功被授予游擊將軍;而高仙芝在20餘歲時即拜為將軍,並與父親班秩相同。


高仙芝先後在安西四鎮節度使田仁琬、蓋嘉運手下任職,未受到重用。後來夫蒙靈察擔任節度使時,發現了高仙芝的才幹,一再提拔重用。到了開元末年,高仙芝已官至安西副都護、四鎮都知兵馬使。



唐中期一代名將,鎮守西域,遠征阿拉伯帝國,卻遭小人陷害慘死


開元年間,唐朝國力空前強盛,史稱「開元盛世」。國力的增強,使唐朝的軍事實力也隨之增強,唐在與吐蕃的戰爭中也逐漸佔有優勢。這一時期,唐朝在西域的戰略主要是依託安西、北庭所轄各軍鎮,號令當地土著,或攻或守,不斷鞏固和擴大控制區域。吐蕃起初是和後東突厥汗國及突騎施等聯盟,同唐軍多次較量,爭奪的重點在安西四鎮及北庭一帶。後來東突厥及突騎施衰落後,唐蕃爭奪的重點逐漸轉移到蔥嶺以南地區。


吐蕃贊普把公主嫁給小勃律王蘇失利之為妻,小勃律國遂歸附於吐蕃,吐蕃進而控制了西北各國,因此「西北二十餘國皆臣吐蕃」,中斷了對唐朝的朝貢,唐幾任安西節度使田仁琬、蓋嘉運、夫蒙靈察數次派兵討伐,因地勢險要,加之吐蕃進行援助,皆無功而反。



唐中期一代名將,鎮守西域,遠征阿拉伯帝國,卻遭小人陷害慘死


在公元747的時候,唐玄宗下詔以安西副都護、都知兵馬使、充四鎮節度副使高仙芝為行營節度使,率軍萬人,征討小勃律。在此次戰役中,高仙芝智勇雙全,不僅讓吐蕃援軍無法救援,還迫降了小勃律王,自平定了小勃律國之後,唐軍聲威大震,拂菻、大食諸胡七十二國都震驚投降歸附了。


此役過後,高仙芝出任安西四鎮節度使,但是事情沒完,打跑了吐蕃,又來了個阿拉伯帝國。


公元749年的時候,吐火羅葉護失里怛伽羅上表請求唐朝出兵,高仙芝奉命出軍。從安西到竭師國的距離還要遠於小勃律,由於有了第一次遠征的經驗,高仙芝這次準備更加充分,加上形式對唐軍有利,唐軍的行軍雖然艱苦,但卻很順利。在公元750年的時候,高仙芝擊敗了竭師國的軍隊,俘虜了竭師王勃特沒。三月十二日,唐廷冊立勃特沒的哥哥素迦為朅師王。



唐中期一代名將,鎮守西域,遠征阿拉伯帝國,卻遭小人陷害慘死


過這兩次的征戰,使唐朝在對吐蕃的戰爭中取得了全面勝利,唐朝也發展到了其頂峰。同時高仙芝也為自己贏得了極大的聲譽,被吐蕃和大食譽為山地之王。高仙芝雖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的一個弱點就是貪婪,這個弱點在他處理民族關係時暴露無疑。


當時的阿拉伯帝國也正處於不斷擴張的鼎盛時期,中亞的安國、火尋、戊地、石國、吐火羅等國屈服,讓它們按時交納沉重的賦稅。唐與大食在爭奪西域的統治地位時發生了矛盾。由於唐朝在西域實施了有效的對策,有效地遏止了大食向東繼續擴張的勢頭。當時由於唐玄宗有好大喜功,使唐朝邊帥經常不顧大局,肆意作成作福。西域的邊帥也不例外。這些行為都嚴重損害了唐朝和西域各國的關係,從而導致邊疆出現不穩定的局面。



唐中期一代名將,鎮守西域,遠征阿拉伯帝國,卻遭小人陷害慘死


由於高仙芝貪婪的性格,導致西域諸國叫苦不堪,大唐在西域統治力急劇下降,「由是西域不服」。石國王子逃到諸胡部落,將高仙芝欺誘貪暴之事遍告諸胡昭武。諸胡部落大怒,就暗中聯合大食國欲共攻安西四鎮。大食遂以此為借口,實施其擴張計劃。


後來就爆發了阿拉伯帝國和大唐帝國的正式交鋒,此次戰爭高仙芝共率領兩萬大唐精銳和一萬僱傭僕從兵,而阿拉伯帝國方面共排出了20萬軍隊,阿拉伯帝國原計劃是消滅高仙芝的部隊之後繼續向東,攻佔西域乃至佔領大唐帝國。


但是怎料高仙芝雖然貪婪,但是能力沒得說,那一萬僱傭兵雖然背叛了大唐,但是高仙芝依舊讓阿拉伯帝國軍隊損失了超過7萬軍隊,而高仙芝自身的損失也高達一萬(戰死加被俘),最終逃回大唐的不足萬人。但是阿拉伯帝國也不敢在進攻大唐了。



唐中期一代名將,鎮守西域,遠征阿拉伯帝國,卻遭小人陷害慘死



怛羅斯之戰後,高仙芝被解除了安西四鎮節度使之職,入京任右金吾大將軍,節度使一職由王正見擔任。第二年王正就死了,這個節度使就讓高仙芝曾經的下屬封常清接任了;而幾年後,高仙芝被封為封密雲郡公。


後來唐朝漸漸腐敗得千瘡百孔,皇帝不理朝政,奸相橫出,李林甫和楊國忠等人敗壞朝綱。在公元755年的時候,安祿山以討楊國忠為名,從范陽發兵15萬,號稱20萬,南下反唐,向洛陽、長安進攻。


大唐軍隊雖然精銳,但基本都是邊軍,中原內部太平的太久了,很快就被安祿山馬蹄踏平,李隆基深受震動,急忙下達一系列措施,如命郭子儀為朔方節度使、右羽林大將軍王承業為太原尹、衛尉卿張介然為河南節度使、程千里為潞州長史、安西節度使封常清趕赴洛陽募兵迎戰。



唐中期一代名將,鎮守西域,遠征阿拉伯帝國,卻遭小人陷害慘死



任命榮王李琬為元帥,高仙芝為副元帥,率飛騎、彍騎及朔方、河西、隴右等兵,又出禁中錢召募了關輔新兵,計5萬人。高仙芝從長安出發,玄宗親自在勤政樓為榮王、高仙芝舉行宴會,又到望春亭為他們送行,並命邊令誠為監軍,進屯陝郡。


但是安祿山兵勢已成,加上安祿山本來就是一員名將,封常清所募之兵毫無戰鬥經驗,連戰連敗,高仙芝最後只得退守潼關,守住關中最後的屏障。唐玄宗聽說封常清兵敗,便削其官爵,讓他以白衣在高仙芝軍中效力,高仙芝命封常清巡監左右廂諸軍,以助自己。



唐中期一代名將,鎮守西域,遠征阿拉伯帝國,卻遭小人陷害慘死



高仙芝率軍東征時,監軍邊令誠曾向高仙芝建議數事,高仙芝不從,使邊令誠懷恨在心。高仙芝退守潼關後,邊令誠入朝奏事,向玄宗反映了高仙芝、封常清敗退之事,並說:「封常清說叛軍強大動搖軍心,而高仙芝放棄了陝郡幾百里地,偷偷剋扣士兵的糧食和賞賜。」唐玄宗聽了邊令誠的一面之辭後,大怒不已,派遣邊令誠赴軍中斬高仙芝與封常清。


公元756年,邊令誠到了潼關,先把封常清叫來,向他宣示了敕書,將其斬首,暴屍於蘆葦之上;而後高仙芝也難逃一死。高仙芝與封常清是當時名將,他們的被冤殺引起了軍心的動搖,也使唐廷喪失了兩員具有作戰經驗的大將,對平定安史之亂造成了嚴重的不利影響。



唐中期一代名將,鎮守西域,遠征阿拉伯帝國,卻遭小人陷害慘死



在高仙芝和封常清死後,安祿山更是無人能夠遏制,不過安祿山再怎麼不可一世,也是被堪稱BUG的老爺子郭子儀給滅了,實乃是命數也,而後郭子儀老爺子又保了大唐數十年太平,但大唐已是病入膏光,各個節度使擁兵自重,大唐漸漸步入末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白歷史 的精彩文章:

乾隆為何要養和珅,讓嘉慶來殺?千年前這對君臣一語道破玄機
一個家族竟然能同時誕生三個傳奇,成就大漢赫赫威名,踏馬匈奴
文能治國,武能安邦,從監獄長到大漢丞相的人生傳奇,功勞排第二
施耐庵釀造的數百年冤案,將一對才子佳人打造得如此不堪受人唾罵
真實歷史上的高俅,比《水滸傳》中還可恨,「靖康恥」的造就者!

TAG:黑白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古代兩大短命王朝:曾是強大帝國,皇二代都是昏君,都被大臣弄死
日耳曼人的冷歷史:曾是歐洲蠻族,滅掉羅馬帝國,二戰中攪亂世界
這場阿拉伯人與大唐帝國的對決,足以影響世界,卻被遺忘
波斯帝國唯一一位留下畫像的帝王,卻是波斯帝國的末代帝王,一生悲慘
此人是朝鮮人,在大唐為官,為唐朝擊退兩大帝國,後遭宦官誣陷被殺!
作為與大唐比肩的帝國,阿拉伯人是怎麼看唐朝的?
大唐和阿拉伯帝國的唯一一次衝突
大秦帝國之崛起,蘇秦沒有那麼卑劣,死間第一人
一個出產黃金的地級市,有一個小鎮,曾經是威震歐亞大帝國的帝都
秦國的興衰存亡,從附庸小國到大秦帝國,最後毀於一旦
永遠的痛:怛羅斯之戰慘敗,唐帝國徹底喪失對西域中亞的控制權
有人說中國元朝時期疆域最大,元朝和蒙古帝國到底有何區別?
帝國滅亡後,殘餘的尾巴王朝,哪一個最強大?
一歐洲稱「地獄之神」最強帝國,三次進攻中國的小鄰國,死得很慘
東羅馬帝國最後有多慘,最後的疆域還沒有一個縣大
他的國家被大唐攻滅,他卻幫大唐攻打阿拉伯帝國!
波斯帝國製造者,居魯士大帝是怎麼死亡的
有人問蒙古帝國能打到歐洲,東羅馬為何不東征中國,原因卻很簡單
大秦帝國,范睢的推薦人王稽,或許是蒙冤而死